章节目录 第75节(1 / 1)

作品:《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六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听了这话,齐齐望着平时就爱学太子二哥板着脸装严肃的四阿哥,原来四哥三岁还在吃奶啊?四哥羞羞,羞羞四哥。

小四阿哥的五官已经初现凌厉,和康熙皇帝一样的狭长丹凤眼盯着别人看的时候,还别说,真的挺有一股子的气势的。

此刻他被最喜欢的太子二哥揭穿了老底儿,小脸蛋瞬间变得通红,双眼特委屈的望着胤礽。

太子二哥怎么可以把他这么羞羞的事儿拿出来说?还是在最喜欢看他笑话的兄弟们面前?

胤礽被自家四弟看的还真有点儿不好意思,赶紧摸摸四弟的光脑门,安抚他,“没事儿,没事儿。太子二哥也是吃奶长到三岁。你们大哥和三哥也是,老法子养孩子都是这样,咱们皇阿玛也是。”

然后又转头对着这三个熊孩子解释道:“五弟,六弟,七弟,八弟,你们之所以提前断奶,一个是太医院明确的说明了没有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你们早早的就跟着四阿哥在玩乐场玩耍,在慈宁宫用膳的时候多,早断奶比较方便你们四哥带你们。”

大阿哥难得跟胤礽站一条线,“就是,吃奶到三岁有什么稀奇的?以前太医院没在这方面细致的研究过,慈宁宫也没有玩乐场,小孩子不吃奶睡觉,谁乐意天天抱着哄?”

他和三弟还是被送到宫外头长大的那,就这伙弟弟们被小太子宠着长大,一个个的都娇气的不得了。

相比大阿哥,三阿哥就直接多了,对着如今特别享福的弟弟们大吐苦水,“你们就乐呵,你们大哥和三哥都在外头长到快进学了才回宫,一回来就被送进无逸斋跟着老师念书。”

“你们三哥我,当年还刚刚四五岁,就和大哥天天早上五点爬起来背书。那时候,你们太子二哥可还没正式进学那,当然也就没有现在的一小时休息十分钟的制度。”

“大哥和我一上课就是两个小时,中间不带休息的。每次都只能盼着太子二哥来喊,十天半个月的休息半天。”

“更不要说现在你们还有乌库玛麽看着,四弟领着,在玩乐场打闹嬉笑。玩乐场那是你们太子二哥自己快进学了,发现就剩四弟一个人,没人陪着玩也没到进学的年龄,才想法儿折腾出来的。”

大阿哥被三阿哥说的心里也很是触动,可不是这么说吗?他们小时候都很可怜的好不好。

“大哥好像听太子殿下说,你们在无逸斋没有好好的学习,天天就想着玩闹?八弟还会给哥哥们捣乱?哼,再这么玩下去,皇阿玛估计就要把玩乐场给撤了。”

三阿哥无视弟弟们被大阿哥吓得一愣一愣的,快哭出来的小胖脸,眼睛一转,就打算跟着大哥继续吓唬他们。

实在是他们哥俩天天看着弟弟们这么欢乐嬉笑,都很羡慕妒忌啊,虽然他们已经长大了,大哥都大婚成家了。

“大哥说的有道理。当初建设这个玩乐场的时候,皇阿玛就一直不同意,怕你们贪玩误了学习,还是乌库玛麽疼你们,坚决给弄得。”

八阿哥“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他这一哭,好嘛,七阿哥也哭;六阿哥稍大点儿,虽然没哭,但是显然也很受打击,眼睛湿润润的,小脸皱巴成一团,。

八阿哥一边抹眼泪,一边拉着胤礽的衣襟哭诉,“太子二哥,胤禩乖,不给哥哥们捣乱,不要撤了玩乐场。”七阿哥也朝胤礽这边挤了过来,“太子二哥,胤佑喜欢玩乐场。”

四阿哥和五阿哥只顾看着站在他们面前,毫无愧疚之色,甚至还有一点儿小得意的大哥和三哥,一脸的怔楞,还没回过神来。

小哥俩心里默契的想着,大哥和三哥一文一武一联手,这杀伤力,也太猛了。

大阿哥和三阿哥对视一眼,趁着太子殿下忙着哄六阿哥,七阿哥,八阿哥的功夫,赶紧的开溜。还好,三阿哥还记得他带来的九阿哥,赶在他还没张开嘴巴开始跟着哭嚎之前,把他给抱走了。

胤礽一手拿着手帕子给七阿哥和八阿哥擦眼泪,一手拍了拍六阿哥的小肩膀,安慰他。“你们大哥和三哥吓唬你们的,他们是羡慕你们天天可以开心的玩闹,自己玩不到。”

“大哥,三哥,坏。”七阿哥,八阿哥抽噎着,一起批判吓唬他们的大哥和三哥。“大哥和三哥是大灰狼。”

整了整神色,胤礽开始训话,“大哥和三哥虽然吓唬你们,可是你们也不能说大哥和三哥是大灰狼。大哥和三哥也是为了你们好,如果你们学习的时候不专心,皇阿玛真的会生气的。”

“太子二哥,皇阿玛生气的话,就会把玩乐场给撤了吗?”六阿哥问出心里最关心的问题。

“不会撤,但是皇阿玛一生气,就会规定你们在玩乐场玩耍的时间。比如,只能三天玩一次,一次还只能玩一个小时。”

四阿哥和五阿哥齐齐点头,“太子二哥说的对,玩乐场刚刚建好的时候,皇阿玛就是这么要求的。后来我们没有耽误识字学习,才慢慢的放松约束。”

七阿哥和八阿哥又要哭了,六阿哥也开始瘪嘴。

六阿哥可怜巴巴的看着胤礽,“太子二哥,除了画画课以外的那些功课,都特别无趣,胤祚控制不住自己打盹儿。”

七阿哥吸吸鼻子,“太子二哥,胤祐喜欢发呆走神儿,”

八阿哥眼眶红红的,眼里还有一泡泪水,“太子二哥,胤禩确实是做不住,老是想动弹一下胳膊腿儿。”

四阿哥忍不住替弟弟们求情,“太子二哥,不光是他们,二皇伯和五皇叔家的几个小弟弟也是这样。几位老师讲的,没有以前你和三哥给胤禛开蒙讲的有意思。”

五阿哥道,“太子二哥,确实是那样儿。胤祺也不想听老师讲课,就喜欢听小李子公公讲故事。”

听到弟弟们奶声奶气,委屈可怜的哭诉,和四阿哥说的情况,胤礽摸摸弟弟们的小脑袋,表示理解,“那太子二哥明儿,让翰林院和武英殿给你们印刷几本新的学习教材。”

“就按照小李公公讲的故事来编写,还画上图画。就和《藤萝日报》上面的一样,如何?”

几个小阿哥一听,瞬间不伤心了,齐齐欢呼起来,“好哦,太子二哥,太子二哥最好了。”

四阿哥和五阿哥对视一眼,瞬间理解了大阿哥和三阿哥的心情,好羡慕好妒忌好像打击打击小弟弟们哦。

“四弟,五弟,你们目前的功课,对比学院里面的正规课程,有点儿少了。如果你们不去外面的学院进学,太子二哥要给你们加几门功课,比如《大清律》,顾炎武先生的理论,音律方面等等,都是要学习的。”

四阿哥···

五阿哥···

他们好想学着七弟和八弟那样张大嘴巴大哭一场。

作者有话要说:  嘿哈。 嘻嘻。 天冷大家注意保暖 。 我家这里下雨了又

第107章 飞机

不管四阿哥和五阿哥心里怎么的不情愿, 就像太皇太后经常说的那样,胳膊拧不过大腿儿,小哥俩只能含着两眼热泪乖乖的去休息。

第二天上午, 武英殿就给他们送来了, 外面学院的学子会用到的所有教材, 有一尺高那么的一摞书本。

四阿哥和五阿哥各自捧着自己手里的这本, 比无逸斋的地砖还厚的《大清律》, 都是一脸的菜色。

下午的时候,小哥俩再看到容貌神情和《大清律》的封面一样, 严肃刻板的律法老师黄百家先生,真的是悲愤的要哭出来。

黄百家先生,字主一,号不失, 乃是黄宗羲老先生那位“能传父学”的小儿子。原来的历史书上记载他“幼承庭训,博览群籍,研习天文、历法、数学。晚年曾和万斯同先生赴京入馆, 以所学撰《天文志》、《历志》数种。”

在这个华夏历史上, 因为四年前修订《大清律》的那场轰动天下的巨大风波, 黄百家先生比曾经的历史上早了几年动身进京。

当年, 他和“代父进京”的王颁先生, 一路照顾着父亲黄宗羲先生和顾炎武先生, 在康熙皇帝派去的侍卫们的保护下,安全的到达京城后,就一起参与了《大清律》的修订。

历经几次磨难的新版《大清律》修订好了以后, 其父黄宗羲先生和顾炎武先生就启程返回老家,他就和王颁先生,随着其他的师兄弟们一起,都留在京城的新办学院里面,以国子监生的身份任教讲学。

而胤礽此次,之所以让黄百家先生来担任四阿哥和五阿哥的《大清律》老师,除了考虑黄百家先生的经学造诣深厚,以及亲自参与修订《大清律》,对《大清律》非常熟悉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百家先生非常的精通古华夏功夫。

黄百家先生自幼跟随击斗之术特别高明的父亲黄宗羲先生学习外家功夫,根基很是牢实。后来还拜师鄞县有名的内家拳师王来咸先生,继承王来咸先生的真传,精通内家拳,尤其点穴一道。

为此,他还写了《内家拳法》一书,详细介绍王来咸先生的拳法之精妙。

而且,他还是梅文鼎先生的学生,跟着梅文鼎先生学习过算法的推步法,小有所成。据此又写了一本《勾股矩测解原》。

综合考虑,胤礽就没有同意康熙皇帝提议的人选,坚持让黄百家先生来教授四阿哥和五阿哥《大清律》,《明夷待访录》以及《内家拳法》。

《明夷待访录》是由黄宗羲先生所著,是古华夏的第一本系统性地提出,需要对君主的至尊权利进行限制的民主启蒙思想书籍。

“明夷”,即《周易》中的明夷卦,其“彖辞”为:“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也就是说,写下这本书的时候,一心想要结束华夏大地,“一乱一治循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两种宿命因果的黄宗羲先生认为,他目前所处的乃是一个“夷之初旦,明而未融”的时刻,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为华夏民族开启和传承下这个希望的火种。

他期望这个民权思想的火种,终有一天会照破这两千年来,华夏民族的漆黑长夜的时候,让华夏大地不再有外忧和内乱。而他,就是华夏民族的“守夜人”。

由于他所处的“反清”环境和满清朝廷一直以来对江南文人的打压,这本书黄宗羲先生根本就不敢刻印出版,只在少数几个至交好友之间秘密的进行口耳相传。

所以,当黄宗羲先生到了京城,从嫡传弟子万斯同的口中得知,皇上和太子殿下都知道这本书,还要把他当做新学院的一本教材的时候,简直是震惊的无以复加。

古华夏民国时期,维新派的“兴民权”,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五四”时期的“民主与科学”,无不受到黄宗羲先生的这本《明夷待访录》的影响。

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他本身自小受到儒家“君权”思想影响的狭隘性,黄宗羲先生在这本书里面,没有做出具体的类似于“三权分立”的学说。

而且,考虑到当前社会的现实情况,和康熙皇帝的反应,在大量印刻作为教材之前,黄宗羲先生还和顾炎武先生一起,领着他们的学生们,在返回老家之前,还把王夫之,顾炎武,和他自己的一共九本要被当做教材的书籍,都重新的做了一番不小的修订和改动。

可是尽管如此,这还是一本属于华夏民族自己的,非常宝贵难得的,宣传资本主义民权法治的一本好书。

胤礽也认同,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能够把这本书作为教材已经是顶着自家皇阿玛的最底线了,所以他也就任其修改,暂时更是没敢提什么“三权分立”的事儿,只是把这些书籍的“原本”,自己都给留好一套而已。

在原来的历史上,后人研究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都认为这本《明夷待访录》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卢骚的《民约论》或着洛克的《政府论》,类似于中国的《人权宣言》一样。

因为它使中国人完全以一个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华夏这一千多年来的君权制度。

而《内家拳法》一书,一则是胤礽顾着四阿哥和五阿哥对于外家功夫的“毫无天赋”,想让他们试试修炼内家拳法。

另一个方面却是,胤礽恍惚还记得曾经历史上的王来咸先生说过的那句话,“今人以内家无可炫耀,于是以外家羼之,此学行衰矣!”

这句话,让未来的星际人,也就是在他上辈子的世界的人们,在研究古华夏内家功夫的时候,每每读之都叹息扼腕不已。

王来咸先生少年时期,跟着武当大弟子张松溪的传人同乡单思南先生,学习内家拳法。为人机警、沉静,不到困境绝境,绝对不出手。

与人搏斗中一般也都是以点穴制胜,从不伤人性命。王来咸先生本不打算收徒,最后却为了让这门功夫能传承下去,收了一个徒弟,那就是在江南做馆讲学的,黄宗羲先生的小儿子黄百家,悉心传授这门功夫。

可是,哪怕黄百家写了《内家拳法》一书,对其大力推广,在黄百家百年以后,这门绝学还是彻底失传了。

胤礽想让古华夏的这门绝学传承下去,奈何王来咸先生说的太对了,当下社会,人人都推崇喜欢外家功夫,没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练习“无可炫耀”的内家功夫。

于是,胤礽就想到了他可爱乖巧的小弟弟们。一举数得,多好。

此时,为人刻苦努力,守礼敬学的黄百家先生迈着有些沉重的步伐,走进了无逸斋的小课堂,他看着下面的两个皇家学生一脸难以掩饰的沮丧,尤其是五阿哥痴胖的样子,心里更是不乐意,显在脸上,也就让他看起来更加的刻板不近人情。

四阿哥,五阿哥,就算加上偶尔来上课的太子殿下,和两位小阿哥的哈哈珠子,满打满算也才五个学生。

这要不是他师兄万斯同和徐元文大学士的合力劝说,他压根儿就不会同意,来无逸斋给这几个皇家阿哥单独教书讲学。

师生三人的简单的互相行过礼后,黄百家先生开口先做个自我介绍,“四阿哥,五阿哥,接下来的一年,小臣根据皇上和太子殿下的要求,给你们讲授《大清律》,《明夷待访录》以及《内家拳法》。”

四阿哥和五阿哥没听过《明夷待访录》,但是小哥俩听明白了《内家拳法》,男孩子嘛,都有仗剑天下,行走山水的梦想。

尤其是四阿哥和五阿哥,当年胤礽出事,每天躺床上养伤的时候,他们都已经是记事儿的年纪了。

小哥俩都牢牢的记得,自家最好最疼他们的太子二哥,是被那些山门中人一掌打的差点儿没救回来的。

阿茹娜格格是被偷袭太子二哥的天地会中人打伤,又替太子二哥挡了那一个抹了巨毒的致命飞镖,才身中剧毒,失去一身功力的。

可是在他们正式进学后,虽然很努力很勤奋的跟着满洲老师学习骑射功夫,没奈何,他们实在没有大阿哥的身体素质和习武天赋,四阿哥天生臂力小,五阿哥天生的多喝口水都发胖。

小哥俩灰心失意之下,都想着要放弃曾经立下的,要替他们太子二哥报仇的梦想。没想到他们的太子二哥,居然给他们找来一个精通内家拳的汉人老师。

呜呜,太子二哥,胤祺错怪你了,你还是最疼四哥/胤禛的太子二哥。学好了汉家的内家拳,他们就算是打不过那些山门中的老怪物,也可以收拾一番天地会的逆贼。

至少,将来不会给太子二哥拖后腿儿。

黄百家先生不明所以,他本人虽然熟读经书,但是也没有他父亲的一半儿名气。怎么两个小阿哥一听到他的自我介绍,就瞬间兴奋起来了?瞧那个小胖子激动的,脸颊上的肥肉都不停的颤抖,俩个小眼睛看着他嗖嗖的发光。

不管怎么说,被两个小阿哥如此欢迎喜欢,黄百家先生的心情好了很多,脸色也和缓了下来,不再是和《大清律》封面一样的严厉古板了。

“既然两位阿哥都如此喜欢小臣讲授的这三本书籍,那我们就开始。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大清律》的序言。两位阿哥请打开你们手里的教材的第一页。”

四阿哥和五阿哥开心兴奋的心情瞬间没了,木呆呆的跟着黄百家先生的讲述,打开了各自面前的那本“厚砖头”《大清律》,又看到了那明晃晃的几个大字,“撰稿人大清储君胤礽”

太子二哥,你为何要写这么厚厚的一本《大清律》?

胤禛/胤祺没有你的那个过目不忘的本事啊啊啊。

奈何他们的太子二哥听不到他们内心深处的呐喊,就算能听到了,也只会摸摸他们的脑袋鼓励他们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