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8节(1 / 1)

作品:《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知道康熙皇帝的想法儿的小太子,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放慢了语速,缓缓开口,“皇阿玛,宗室中大部分人的结果,其实都还好。”

“有一些人还去了其他国家避祸。新中国政权成立以后,当权者对于留下来的皇亲宗室,采取的也是怀柔安抚政策。”

“只是在国难当头,保守懦弱的党派,取得了朝堂政治斗争的胜利,他们采取了赔礼道歉的不抵抗方式,割地赔款的维持着表面的统治。当然,当时大清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西方国家,实在是太弱,太过落后,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康熙皇帝脸黑的和漆墨一样,一颗心更是沉到了谷底。他万万没有想到,在那种危机的情况下,居然会是懦弱无能,贪生怕死的那部分子孙们掌权。

等了一会儿,没听到声音,康熙皇帝抬眼一看,发现儿子停了话头,正一脸担忧的望着他,于是康熙皇帝勉强的扯了扯嘴角,“皇阿玛没事儿,胤礽继续说。”

小太子心里打鼓,皇阿玛的表情在说有很大的事儿。“虽然后来新中国强大起来后,收回来了大部分土地,可还是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南边的澎湖列岛海域以及琉球海域。”

“而西方国家之所以在将来会那么的强大,就是因为不久后将会爆发的“大革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大部分的西方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新兴贵族会站起来,攻进皇宫,把他们的国王和王后送上绞刑架,彻底的废除血脉传承的家天下制度,实行有新兴贵族掌权的选举制度。”

“英吉利帝国虽然保留了皇家的存在,但也只是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当然,子孙后代都可以安心享受富贵荣华,名誉地位,也是挺好的。”

稍作沉吟,康熙皇帝猜到了儿子的想法,“所以你是想着从现在开始,强大国家,开启民智。在接下来的国际战争中,哪怕是大清国不参与进去,哪怕还会被保守派掌握了大权,也可以安然自保?”

“是的,皇阿玛。”

“是不是还想着,将来让我们爱新觉罗家,能和英吉利皇室一样,纵使失去了权利,也可以因为你现在做出的功绩和好名声,得以保住身家性命,甚至是荣华富贵?”

点了点头,胤礽还是老实的回答,“回皇阿玛,儿臣确实有这个想法儿。不过这不是儿臣的功绩,这都是皇阿玛的功劳。”

“儿臣想让皇阿玛将来,广受后人推崇赞美,誉满寰中,在史书上的地位也堪比三皇五帝,就和秦始皇,唐太宗这些千古一帝一样。”

康熙皇帝冷哼一声,对于儿子的“伟大梦想”嗤之以鼻,“你能少给皇阿玛找些事儿做,就是最大的孝顺了。”

小太子顿觉有些不好意思,一直以来,他做的每一件事儿,好像都是仰仗,依赖皇阿玛的宠爱和信任。

以后估计还是如此,毕竟距离他长大,还有好多年。而且,就算他长大了,就他这样对于政治斗争没有一点儿灵性的人,如果活在历史上的清末时期,估计也就比光绪皇帝好那么一点儿,那就是嘟嘟这个“金手指”。

哎,想想就难为情的很,小太子不在言语,低头专心的喝他的奶-子茶,吃点心。

康熙皇帝也没再开口,专心的思考自己的事儿。

父子二人都安安静静的,谁也不打扰谁。

大约有二十分钟,康熙皇帝才回过神来,垂下眼皮,遮住了深邃的眼眸,站起身来,开口说道:“《大清律》修订好以后,暂时就维持这样,先安心的休养生息几年才是紧要。你只管安心的进学,有空去玩具处耍耍,或者帮皇阿玛批阅奏折,学习处理政事。”

“朕现在和大臣们计划的几场战事,从明年起,就要慢慢的开始了。最近这几年里,没有时间精力顾及其他。”

涉及战事,胤礽立刻一脸真诚的和自家皇阿玛保证,“皇阿玛,儿臣也是这么打算的。后面几年,甚至是十来年,儿臣安安心心的跟着皇阿玛学习,顺便长个头。”

掌控欲这么强大的皇阿玛,能容忍他折腾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很是难得可贵。

而且,他也实在是不忍心,让疼爱他的皇阿玛,在他的有生之年,失去他最钟爱,最依赖的权势地位。小太子直觉,习惯了大权在握的皇阿玛,肯定不能忍受休闲养老,无所事事的生活。

听到儿子这么懂事乖巧的做保证,康熙皇帝真是老怀大慰。

本想拍拍宝贝儿子的小肩膀,安慰安慰“暂且忍耐”的儿子,却忽然发现,这一会儿的功夫,小子居然就不声不吭的吃完了一小盘子的点心,这让他不由的就皱了皱眉,“饿了就吩咐传膳。点心再如何的味道好,也不能一次多吃。”

接着转身在东边靠墙的小柜子里,取出来一个小匣子,递给了胤礽,“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两把崭新埕亮,小巧玲珑的银质小手-枪,乖巧可爱却又尊贵无比的,躺在已经起了包浆的,保养的很好的古董紫檀木的小匣子里面。让胤礽刷的眼前一亮,不由自主的拿起其中一把,试了试手感。

大小轻重,都正好合适。

再拆开来看了看,里面已经装满了五发子弹。小太子快速的给重新装好。又拿起另外一把小手-枪,也给打开看了一眼,居然还是满满的五发子弹。

胤礽抬头,眼神疑惑的看向自家皇阿玛,这次没把子弹都先给卸了,就直接送给他?

“还有三天就是新学院的开学典礼,虽然你不需要出宫参加,但皇阿玛还是不放心。”

“还有这次修订《大清律》,动静闹的太大了,皇阿玛也怕有人急红了眼失去理智。这两把□□是朕让戴锌给你特制的。记得每天都随身带着,睡觉时候也放在床头,以防万一。”

“先前派给你的两队侍卫,个个都是信得过的好手,不要嫌他们麻烦,走哪儿都给带上。

“你直觉敏锐,发现这宫里头谁不对劲的,就直接让侍卫动手。这个时候千万不可有什么心软,顾忌,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你只要把自个儿给护好,其他的天大的事儿,皇阿玛也能给你兜住。”

“皇阿玛和几位大臣今天上午秘密商议的结果是,等皇阿玛出发北巡后,那些人摸不清楚宫里的虚实,反而不敢轻易动手。怕的就是这十五天之内,切记不可放松警惕。”

胤礽点了点头,这种情况下,他不会乱犹豫,瞎善良的。

但是随即他却是一愣,想到了其中的不对之处,“皇阿玛放心,您刚刚叮嘱的,儿臣都谨记于心。让皇阿玛如此担忧,儿臣心里实在是愧疚不安。”

“儿臣有点疑问,这次您不让儿臣随您北巡,是不是收到什么消息,有人要在北巡途中对儿臣不利?”

康熙皇帝闻言,抬手在儿子的光脑门上,轻轻的拍了一巴掌,“平时那么呆气,偏偏这个时候脑袋又灵光了?”

“回皇阿玛,其实儿臣这些天就在一直纳闷,怎么一切都进展的如此顺利?不敢相信朝廷上原来弹劾儿臣的保守派官员,都会这么老实斯文的修订《大清律》,放弃挣扎。”

“不错,难得你小子还会纳闷,还有点儿自知之明,知道有人会找自己麻烦。皇阿玛还以为,你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朕就是把这颗心操碎了,你也无知无觉。”

小太子摸了摸鼻子,他是不怕死,可他也是很惜命的,更何况还有很多很多的大小事儿,他还没来得及做。

虽然他不知道具体的情报,可是他上辈子,几乎大半辈子都在这种境况下度过,心里对于危机的到来,已经有了本能的警惕反应。

叹了口气,康熙皇帝觉得既然儿子都猜的差不多了,也没有继续隐瞒的必要,“不让你去北巡,这也是确实是其中一个原因。”

“北巡途中,经过各处驿站的时候,太容易乱起来,陌生人也多,防不胜防。漠北蒙古,甚至漠南蒙古,各部落台吉也都是各有各的小心思。”

“尤其是,已经得到朕要北巡的消息的葛尔丹和沙俄,都派出了不少人手势力,最近在木兰附近频繁活动。”

小太子眼神一冷,“皇阿玛是担心,他们会不惜叛国,和蒙古台吉们甚至是西边的葛尔丹,勾结在一起加害儿臣?”

“不光如此,还有收复琉球时候的一些漏网之鱼,流窜各地的三藩余孽,现在都进了逆贼组织天地会,近期他们在京城也是小动作不断,到处打探有关你的消息。”

“这次你不随皇阿玛北巡的事儿,只有几个人知道。你暂时保密。皇阿玛已经在北巡途中开始布置。到了二十五日就封锁各条官道,利用一些时间差和他们的信息不及时。”

“皇阿玛刚刚要和你说的,是宫里头的布置。费扬古和马斯喀会留在京城,负责保护你的安全。还有你以前说他“不宜对外”的索额图,也留下来,帮你在朝堂上压住局面。”

“费扬古在二月份和三月份的时候,抓获了几个,想要在你皇母的下葬仪式中动手脚的贼子,对他们的情况最为了解。现在也是一直在跟踪他们的行动。你有什么想知道的,直接找他。”

“马斯喀带着神机营的士兵训练了这大半年,皇阿玛上次去看了看,效果挺显著。一个个的精神抖擞,士气昂扬,又都和你熟悉,正好这次可以派上点用场。”

“还有你的郭洛玛法,昨儿个和朕求了几个人,明天他们就会进宫叩见你。等你见了他们,就知道他们的能耐了。”

事到临头,康熙皇帝反而没有了先前的杀气腾腾。心里特别的平静,细细的和小太子分说各项具体的安排。

当然,他也很是开心,看到儿子此时表现出来的冷静和淡定。

虽然儿子有时候过于善良仁厚,心慈手软,却是懂得分寸,分的清事态大小,更难得这份心志和稳重,很有大清储君的气度风仪。

胤礽听完这番安排,沉思片刻,却是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不由的瞳孔一缩,满脸的担忧,“皇阿玛,儿臣留在宫里,应该是安全无虞的,您完全不用担心。”

“可是您这样安排,岂不是把自己置于最危险的地方?儿臣很是担心,皇阿玛您自己的安全问题。”

听到儿子这句话,康熙皇帝无奈的瞥了宝贝儿子一眼,真不知他是该生气还是该高兴,就轻轻的摇了摇头,“遇到自己的事儿,就是一脸的淡漠无所谓,这会儿倒是知道担心皇阿玛了?”

“岂不知皇阿玛每天担心你的安全,就和你现在担心皇阿玛一样?”

这个呆儿子真真是没心没肺的很,偏偏他又舍不得下狠手教训他一顿,好叫他长点儿心肝。

顾不上自家皇阿玛的不满,小太子此刻一脸凝重。

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的大清虽然是刚刚开始稳定秩序,恢复生产,可是这一片欣欣向荣,朝气蓬勃,大力发展经济和军事的景象,葛尔丹和沙俄也肯定已经收到相关情报了。

难保他们会采取和历史上不同的激进手段,来遏制或者是阻止大清国的发展势头。

“皇阿玛,这次北巡您还是把阿茹娜格格给带着吧。根据您刚刚说的情况,儿臣不放心她留在京城。最近三姐姐和五姐姐也不要出宫了。”

“恩,这方面也确实是要注意。三格格和五格格的事儿吩咐一声就好。小格格那里嘛,你找个时间,亲自和她说去,皇阿玛可带不走她。”

小格格脾气任性的很,知道小太子留守京城后,就是上了马车,到了木兰,也会自个儿跑回来。

没听懂康熙皇帝言外之意的小太子,老实的点了点头,“儿臣待会儿就吩咐人传话,让格格进宫一趟。”

“可是,皇阿玛您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比我们任何一个都重要。儿臣很是担心,葛尔丹他们要刺杀儿臣只是顺便,他们的主要目标,其实是皇阿玛您。”

闻听此言,康熙皇帝又露出他那志满意得的笑容,“胤礽不用担心。皇阿玛都安排下去了,不怕他们行动,就怕他们突然把头缩回去,不冒出来。”

小太子当下就反应过来,皇阿玛是要借着他们的行动,算计着什么。可是这样他就更要担心了,这岂不是拿他自己当诱饵吗?亏得皇阿玛还天天教育他,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不过他也清楚,既然皇阿玛做了决定,就是不会更改的了。

康熙皇帝当然是不惧怕任何威胁恐吓的,他怎么可能,会因为葛尔丹还不明确的几个小动作,就改变自己谋划已久的北巡大计?

第二天上午,小太子理所当然的又缺课了,他先是接见了,郭罗玛法从皇阿玛那里求来的几个斥候,是的,斥候。

郭罗玛法因为担心他的安危,就从立功无数,人人畏惧的斥候营中挑出来,三位最善于隐藏自己,发现敌人的斥候,也就是满人口中鼎鼎有名的“乌鸦使”,送进宫保护他。

此举让一贯冷静的小太子,刚刚见到这三个人的时候,也很是惊讶了一番。

不过,果然如皇阿玛所说,和他们一聊起来,小太子就明白了郭罗玛法的用意。

放着宫里的暗探不用,劳师动众的从斥候营挑人,不过是因为他们中有一个,是出自赫舍里家的好男儿,“乌鸦使”之一的安巴灵武。

看来,皇阿玛和郭洛玛法都觉得,宫里的侍卫也不大可靠了,他们中或许就有谁,觉得新版本《大清律》中,制定的各个民族平等共处的政策,妨碍到了满人作为大清国的统治者,高高在上的民族利益了。

“安巴灵武,你和阿林阿巴图鲁,近期就作为孤的贴身侍卫,分两班,轮流当值。至于布顺达“姑娘”,就扮作毓庆宫的小宫女吧,有什么需要注意了解的地方,可以去找魏忠管事询问。”

这位看起来温雅贤淑,一脸端庄的布顺达小“姑娘”闻言,动作柔柔的行了一个标准的宫女蹲礼,轻启樱唇,声音柔和的说道:“太子殿下的眼力真的是不俗,一眼就看穿了奴才的乔装打扮。”

小太子还没做出反应,傍边的安巴灵武就立刻警告的瞥了同僚兼好友一眼,和小太子行礼解释,“太子殿下,请不要和布顺达计较。他在外面散漫惯了,一时不大适应宫里的规矩。奴才待会儿好好的教育他一顿。”

胤礽微微笑了笑,“安巴灵武,不要紧张。孤没有怪罪布顺达姑娘的意思。既然是装扮,当然是要装的跟真的一样。布顺达就是布顺达姑娘。”

第89章 电

“谢太子殿下-体谅。白天就有奴才来值守, 晚上阿林阿上值。布顺达做其他事儿。”

“可以,你们安排着来就好。”

等其他两个人都退下后, 小太子安慰站在他面前,笔直挺拔, 瞬间又静的毫无声息的安巴灵武,“根据孤估计,不会耽误诸位巴图鲁很久,尽管安心。前线需要你们的时候,就安排你们回营。”

看着跟前端着一张小脸蛋,不苟言笑,还有双酷似二姑姑仁孝皇后的桃花眼, 和二姑姑一样性情仁厚,聪明灵慧的太子殿下,“乌鸦使”安巴灵武忍不住开心的笑了一下, 露出一口大白牙,“太子殿下, 大清国今年还没有战事, 营里暂时用不到奴才哥几个。”

“奴才三人能被皇上和老承恩公选中, 进宫保护太子殿下,其他兄弟们知道的话,不晓得要多么羡慕嫉妒。”

察觉到安巴灵武表兄那一瞬间真实的怀念和高兴, 小太子也欢喜起来,“厚脸皮”的点了点头,“那就好。等事情结束了, 孤给你们每人一份厚厚的赏赐。”

斥候,斥:度,远近;候通“堠”,古代道路计程器。在古华夏时期,是在两军打仗的时候,侦察敌情与反敌方侦察的一种机动灵活的兵种,又被称为探马,探子,刺客。

因为这个时期,军队兵种的分工没有后世的细致明确,所以身为斥候要做的,当然也不只是侦察敌情那么简单。

他们不光要到战地附近打探消息,把侦察到的地形地貌,地理环境,比如哪里有可行的道路,或者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水源,等等,画成详细的军事地图。还要做出决定,是否需要先锋军提前给大军做搭桥修道等开路事宜。

当然,他们徒手搏斗的杀伤力,和对各种冷兵器,火器的熟悉使用,也是大大的高出其他士兵。极其善于隐藏不说,还有一双如矩鹰眼,负责找出那些,潜藏在我军中的敌军探子或者是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