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0节(1 / 1)

作品:《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臭小子居然这么折腾他这个可怜的皇阿玛。真的让他很想踹两脚出出气。

运了半天气,可怜的康熙皇帝轻轻的拿起小匣子放在床榻旁边的柜子上,不光没把这个让他恨不得踹两脚的儿子吵醒,还细心的给盖好了被子。接着又捧起那个小匣子,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

直接做到了御书房里,借着御案上的蜡烛燃烧散发出来的柔和光线,康熙皇帝开始聚精会神的翻阅着匣子里的每一张内容。

等到他仔仔细细的看完了这些资料的时候,已经是下半夜了。尽管心里明白在明早上早朝之前,他还有时间可以小睡一觉,但是现实却是他没有一丝一毫的睡意,心里翻江倒海的难受。

珍贵稀有的东三省黑土地将来会是一个很大的“谷物仓库”,成为大清第二个“鱼米之乡”的惊喜,也不能掩盖住,因为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康熙晚年禁海”和后人直接“闭关锁国”的结果后,带给他的悲痛和沉重。

他完全可以想象的出,历史记载中的“康熙晚年有心无力和懦弱保守”是个什么模样。

就好像他的皇父在将要驾崩的时候那样,心灰意冷,毫无斗志。

也好像这些年来他曾经扪心自问过的一样,如果再重来一次,他还有没有当初的勇气,在刚刚亲政不久,什么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就仓促的决定削三藩,还坚持住了这场这耗时达八年之久的战事?

他是皇帝,可他也是个吃五谷杂粮,有生老病死的凡人。

随着他的年龄增长,更加成熟稳定,阅历丰富的同时,他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变得更加的胆小守旧。心里担忧顾虑着更多的人和事的时候,人可不就是没有了年轻时候的勇气和冲劲吗?

可是他的后人不但没有理解他在晚年的无可奈何和有心无力,反而跟着他的脚步,进一步完善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做了一只缩头乌龟。就像一只井底的青蛙,守着大清这一亩三分地,无视这些豺狼本质的西方诸国日渐强大的事实,骄傲自满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康熙皇帝内心里不住的叹气。

他害怕皇家阿哥们长大后和前朝皇子一样的不学无术,吃喝玩乐,给他们请来满汉的名师大儒,每天督促他们的学习,却是没想到子孙后代都只学了儒家的那套酸腐呆气,全然没有了祖先们纵横白山黑水之间的血性。

他又想到太子这个臭小子,傻不愣登的半夜兴起就来打断他的好事不说,还贸贸然的就把这些,有关他的“不光彩的历史资料”都交给他,此时还根本想不到啥是担心的在呼呼大睡。

真是让人忍不住想敲敲他的脑袋,再踹他几脚,让他长点儿心肝。

身为太子,却是如此的天真烂漫,没有一点儿城府算计,怎能不让他这个皇阿玛操心担忧。怪不得阿茹娜见到他就喊呆子。真是够呆的。

第二天,一夜没睡的康熙皇帝,虽然是非常的困倦不堪,但还是强撑着跟往常一样的早朝,批阅奏折。

他还要抽时间把这次去沙俄的国都圣彼得堡打探消息,顺便折腾点事儿的人员名单确定下来;再和八旗的议事大臣们商讨逐步开放东南沿海海禁的问题。

因此康熙皇帝是一边不停的喝着浓烈的茶汤提神,一边在心里骂太子那个罪魁祸首臭小子。

而在乾清宫暖阁很好的睡了一觉的胤礽,白天虽然有点儿精神不佳,但是也把所有的功课都顺利的坚持了下来。

中午的时候,也没耽误他在毓庆宫的詹士府,和康熙皇帝分给他的几位翰林院官员,完成了有关《大清律》第一章节序言总目录之类的抄写。当然新的内容都是标上了标点符号的,读起来至少不再是像一颗大石头一般沉重的“天书”那样,晦涩难懂,难啃难读。

父子二人都是忙忙碌碌了一天,一直到晚上康熙皇帝检查完小太子的功课后,才有机会就这个事儿,坐下来进行一番交流。

“胤礽,历史上的朕是不是一个很失败的皇帝和父亲?” 康熙皇帝以前从来没问过小太子这些有关的历史评定方面的问题,也没问过他的寿数多少,会有什么病痛劫难之类的.

因为他从记事起,皇父不喜欢他,皇母一直身体不好,他就没有在父母膝下承欢过一天。在他皇父和皇母去世后,生命中更是只有繁重的学业和繁琐的国事。

他已经习惯了凡是只依靠自己的拼搏努力。不靠天,不靠地,当然也不会去依赖什么预知。

更何况他们现在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改变这些预知。

可是现在康熙皇帝动摇了想法,他觉得自己很失败。他一辈子辛辛苦苦的拼搏努力,不过是让他的后人们在国际战争这个大灾难来临之前,舒服的过几天坐井观天,愚蠢而不自知的好日子。

“皇阿玛,您所做的一切,在历史上评价很高,很多人都说你是大清朝的唐太宗,是个很好的皇帝。”

胤礽也不晓得怎么安慰,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低沉情绪中的皇阿玛,只能把他知道的都说出来,“真的,您平三藩,稳定国内局势,恢复生产,让华夏子民至少过了有二百年的好日子。您平定西藏,蒙古,收复琉球,把华夏的疆域版图扩大好多。”

“皇阿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历史作证,皇阿玛的能力和品行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儿臣始终都希望,皇阿玛您可以成为一位所有大清子民的皇帝,不只是满人的皇帝,是这天下各民族的皇帝。”

“儿臣希望皇阿玛可以做的比历史记载中的更好,得到后人更多的赞誉和敬佩。让满汉蒙回壮等五十多个民族的人民都以您为傲。”胤礽满心的期待和希翼。

他的皇阿玛对他这么好,又这么在乎名誉地位,那他也希望自己能帮助皇阿玛获得更多的历史肯定,以及后人的认可。

民族隔阂当然不会也不是问题。到了四十世纪,人类和人鱼都是一家人了,星际各个种族之间也都是互相联姻通婚,混血儿比纯血还多,哪还有什么民族的问题?

“有人说,不管天下兴亡,都是百姓受苦。自古以来,老百姓的要求都很低,只要能吃饱穿暖,没有人会去放着安稳的好日子不过,跟着造反起事的。唐朝安禄山纠结各个少数民族起兵,八年内战,不也是失败?我们这八年内战,一开始打的那么辛苦,还是赢了。”

“人心思安,尤其是多年天灾人祸不停的南方各省。皇阿玛,不用担心。您等弟弟们和侄子们都出生长大了,您挨个的踹他们几脚出出气。”

一直沉默着听小太子呱呱说话的康熙皇帝,此时一声冷笑,“皇阿玛现在就想踹你几脚出出气。”

第71章 电

···

小太子怔楞了片刻, 回过神来看着康熙皇帝一副理直气壮的债主模样,弱弱的问道, “皇阿玛要踹儿臣几脚?儿臣给您站好?”

说着话还放开了手里被倒满了热乎乎的奶-子茶的玻璃杯子,一副准备要站起来老实的挨揍的架势。

···康熙皇帝听着也跟着愣了神, 对于太子的“小儿无齿”姿态觉得简直是没眼看,什么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绪,一下都跑没了。

这么呆的儿子,他以前怎么会那么担忧,害怕,将来他长大了, 和自己的关系会变得和曾经的历史上那样的凄凉无奈,互相猜忌的?

“给皇阿玛做好喽。真是让朕不知道说你什么好。这果然古人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万分有道理的。”

“瞧瞧你们俩。阿茹娜活了这些年, 还是一副骄情纵性,追求完美的性子;你那, 除了比她多了些知识学问, 也还是这么一副刻板守礼, 呆呆傻傻的模样。 真真白瞎了上天赐给了你们俩这么个神仙一样的机遇。”

康熙皇帝此刻觉得,就这俩孩子蠢笨的样子,再多活几辈子, 估计也不会增长点隐忍机变和识时务能伸能缩这些做人做事方面的智慧。

也或许这老天就是疼爱笨孩子们? 像他自己,一辈子注定是思虑万千,周旋妥协, 追求至善至美,功勋名声,可不就是要天天忙碌不停,老人们所说的那个操心的命吗?

胤礽听着康熙皇帝的感慨之语,有点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这人的性子一旦生成,当然就是注定了的。 “皇阿玛,这不是万事都有您在吗?”

“咳咳”被呛到了的康熙皇帝又见识到了儿子的厚脸皮,真是好一副理所当然,不思长进的无赖惫懒的模样。

“合计着这都是赖上了朕?是要皇阿玛照顾你们一辈子到老不成? ”

胤礽对于皇阿玛那“恨铁不成钢”的口吻有点儿无奈,他没觉得阿茹娜格格至情至性,追求完美,如水似火的性子有啥不好。千人千面才是顺应天理,符合人性,没必要都打磨成皇阿玛这样的“钢铁”。

当然,他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变的,可是小太子也真切的感受到了皇阿玛的一番慈父心肠,更不想在这个时候说什么反对的话。

只能是摸了摸鼻子缓了缓,有点委屈巴巴的开口:“皇阿玛,阿茹娜格格和儿臣虽然有点儿不一样的机遇,可确实还都是和普通人一样的凡人。怎么能变得像金子,银子那样,没有一点儿缺点,人见人夸?”

被儿子那委屈无奈的小眼神堵得说不出来话的康熙皇帝,在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这些不省心的儿女们,真不知道是他攒了几辈子的“儿女债”。

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茶,康熙皇帝不想再和儿子讨论这个让他心情复杂的话题。“说正事。开放海禁的事儿,上个月就有大臣提出来,朕今儿也已经已经和满汉大臣都商议了,要加快开放的步伐和力度。

“皇阿玛已经安排了两位负责此事的大臣去制定具体的章程。等他们把折子送上来,你也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更改的地方。”

“儿臣遵命。”

“但是那个黑土地要好好的养护的事儿,胤礽再具体的和皇阿玛说说。”

那里可是满人的根基,老家。知道了自己的家乡不全都是荒山野岭,野草猛兽,还有着这么大的珍贵价值,是个活生生的还没有人知道的大宝贝,康熙皇帝当然是高兴万分。可是就因为这样,就更是要慎重的对待。

小太子整了整神色,认认真真的回答:“黑土地这种土地资源之所以珍贵稀有,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只有在极为苛刻的非常寒冷的自然条件下,历经千万年才能形成的一种土壤类型。另一方面是它是已知的土壤类型中最肥沃的,人们常说黑土地是“一两土二两油”。”

“目前全世界也就这么三大块黑土地。据估计,黑土地每增加这么一咪咪的厚度, ”胤礽说着用两个手指比划了一下何为“一咪咪”,“差不多需要二百到四百年的时间。但是损耗起来,却是三年的时间就没了。”

“它会被损耗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民在开放黑土地的过程中造成的大量水土流失,尤其是风沙或者雨水对于已经开发的坡地黑土地的危害。黄土地水土流失以后,会变成沙地,但是黑土地损耗完后,那块地就会直接寸草不生了。”

眼见康熙皇帝紧皱眉头,似乎接受不了这三百年和三年的巨大差距,小太子赶紧的安慰自家皇阿玛:“皇阿玛,您不用担心。现在我们不光是已经在东三省大力的植树造林,也没有使用对黑土地危害很大的,未来的那些化肥,除草剂,除虫剂等等药物。

“现在大清的农民种地,添加的的肥料还都是各种天然粪便肥料,再按照合理有序的种植养护,应该是可以做到养护到位,即使有损耗,也是极小极小。”

“化肥什么?也是一种肥料?” 除草剂和除虫剂康熙皇帝大约能猜到意思。但是对于“化肥”却是摸不准。

“化肥是一种在各种矿物中提取加工合成出来的肥料,他可以肥沃壮大土壤,增加土地的亩产量。但是他和粪便这种天然有机肥不一样,人们称呼它为无机肥料,用多了就好像是一种拔苗助长的丹药一样,对土地养护没有任何好处不说,人吃多了使用化肥的土地长出来的作物,也是不大好的。”

“除草剂和除虫剂就是两种不同的药物,喷洒在地上和作物幼苗身上,地里的杂草幼苗和作物身上的虫子就会变得很少。”

“但是就好像这个中药对于我们人身体的作用一样,就算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还是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儿。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药物的大量使用,会直接的破坏黑土地自身的环境构造。”

康熙皇帝听了点了点头,“所以将来如果有人研究出来了化肥,除草剂,除虫剂这些药物,要明文规定,严加禁止,不能使用在东三省的黑土地上。”

“千万年才形成的这么个难得珍宝,既然是现在要造福我们,让我们吃饱不饿肚子,那就不能毁在了我们的手里。”

“皇阿玛英明神武。”小太子崇拜感叹的看着自家皇阿玛。

虽然知道人类征服自然的本能,最终还是会让蓝星这颗母亲星球变得残破不堪,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可是他每次都还是会为,古华夏人这份对于天地,对于自然万物的感恩心理,感慨不已。

人类对养育了自己几千年的地球母亲,温柔和善一点儿,本来就是一件如此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不是吗?

哪怕是未来,科技发达的人类有能力飞到了更为广袤的外银河星系开发定居,建国发展,可是失去了蓝星的地球人,就好像是浪迹星际的旅人,没有根基,没有来处。只能透过那条宽广的银河星系,遥望着那颗在缓慢恢复中的地球母星。

“这会儿会说好听的了?不过你说好听的也没用。黑土地的这个事情,暂时只能你和皇阿玛知道。还要让阿茹娜进宫一趟,叮嘱她一声。”

看到儿子询问的眼神,康熙皇帝解释道:“东三省乃是我们满清的根基所在,开发黑土地的事儿,不是皇阿玛说一句话就管用的。需要先让常年驻守在那里的满蒙老王爷们都点头同意,再具体的商议如何开发。”

一旦这些老王爷们知道了黑土地的价值,里面牵扯的利益纠葛,会引起的争斗麻烦多着那。一个个的平时都装的似模似样的,老眼昏花,不问世事,关键时刻争执起来,那个吼声比他这个年轻的皇帝还中气十足。

“就算将来这个事情定下来了,估计还是要派几位支持开发东三省的老王叔或者是你二皇伯亲自过去坐镇。抽个时间,皇阿玛也要带你去东三省逛几次。那里,毕竟是所有八旗子弟的老家,你们哥几个长这么大,都还没回去好好看看过。”

“儿臣代兄弟们谢谢皇阿玛。”胤礽虽然是一个可以抱着研究项目死宅大半年的人,可是对于古地球的这些风景人文却也是和所有的未来星际人一样的热忱怀念。当然也就对这个东三省之行很是期待,尽管他知道皇阿玛现在只是随口说说,不知道啥时候可以实现。

“南巡和北巡,这两个计划今年只能做到其中一个的话,那就先北巡吧。” 自从知道了在原来的历史上沙俄未来的发展,沙俄这头心头大患“大毛熊”对于康熙皇帝而已,就好像是一根卡在喉咙里的鱼刺一样,如鲠在喉,寝食难安。

他照着小太子提供的世界地图,在目前沙俄的地盘四周画了一个圈圈。这些地方,将来就算是大清打不下来,也不能让沙俄给吞并了,发展壮大自身。

大清国的南边不是大海就是深山老林,太难啃,估计需要后代子孙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东边是倭国和朝鲜,既然已经知道了倭国将来会到大清境内搞侵略战争,还做出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大屠杀行为,那么就不能留了。正好可以顺便清理一下那些溃逃到南洋各国的,将来会因为开放海禁,来到东南沿海不断扰民滋事的前朝遗民。

因此要发展扩张大清国的疆域版图,还是主要向北方,西方和西北方这三个方向迈进。

“还一个事儿。胤礽,抽个时间,你把你所能想到的,目前在大清的北方,西北,西方这三个方位的所有大小国家的国家情况,地理条件,还有未来发展,都给皇阿玛整理出来。”

小太子震惊的睁大眼睛,皇阿玛这是要对这些国家开始动手了吗?

康熙皇帝失笑,“你不是一直很担心你的两位姐姐将来嫁到蒙古去受苦吗?”

儿臣也一直担心您会变得和历史上的那些西方侵略者一样···

“嗯。儿臣想着将来姐姐们和妹妹们就算还是要嫁到蒙古去,或者不管是嫁到哪里,我们大清都是她们坚实的后盾,让她们走到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抬头挺胸,受人尊重,开开心心的过自己的日子。”

“是啊,谁家做父亲和兄弟们的,不是给家里女儿们提供一生的保护和呵护?以前,是皇阿玛相差了。” 他以前光想着身为大清的皇家公主,承受了万民的福祉,就要付出相应的责任和代价。却忽视了,自己这个作为一个皇阿玛,一个兄弟甚至是一个侄子应该做的事情。

这满大清,除了实在窝囊不顶事的男子,哪个父亲知道自己家的女儿们在婆家过得不好,受到虐待的时候,不带上人马打上门去的?

他身为皇阿玛,没有给这些皇家的格格们一个自由美好的婚事,已经是亏待了。又如何有资格再让她们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甚至是生命,来成全他的国家安稳?

“朕的姑姑,当年嫁给逆贼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的硕恪纯公主,就是被叛寇所累,余生凄凉。现在每天吃斋念佛,形同槁木。尽管皇阿玛经常下诏书慰藉她,却也是毫无帮助。”

胤礽并没有见过恪纯公主,不过既然是皇阿玛心里挂念着这位公主现在一个老人独居孤苦,他也就上了心,稍微想了想,建议到:“皇阿玛,不若您派人去询问一声和硕恪纯公主,若公主殿下愿意的话,可以到女子学院来帮忙?就当是,散散心?”

康熙皇帝听了立刻同意,“这个主意好。你看你乌库玛麽,自从玩乐场建好以后,天天的被四阿哥和五阿哥闹着,人就活泛精神了很多。而且恪纯公主的学识和见识都是很高的,那些女娃娃们能稍稍学到个一两分,也是她们的福气。”

“皇阿玛仁慈。” 那些女娃儿如果能跟着恪纯公主学习,确实是她们的造化。不过说到玩乐场,小太子想起来一件事儿,“皇阿玛,儿臣还曾经和四弟,五弟弟承诺过,要带他们去二皇伯开的那个大型游乐城去见识一番。”

“儿臣琢磨着,就自己和大哥带着弟弟们出门好像也不大安全,而且大哥也是年少爱玩的年纪,估计到时候没人看顾弟弟们。不若皇阿玛您什么时候有空,带着我们几个兄弟们一起去逛逛这个四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