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62节(1 / 1)

作品:《兄长在上

韩嘉宜刚换了衣裳,就听说梅姨妈来了,当即将其迎了进来,亲自斟茶,热情招待。

梅姨妈心中不平,可面对韩嘉宜这么一个小姑娘,她也不能说什么,不能怪什么,含笑说明来意。

“睢阳的糕点吗?”韩嘉宜闻言,惊喜之余又颇为感动,“多谢姨妈了。”

“我就是照着书上做的,也不知道味道怎样,是不是真的地道。你尝尝,不管好歹,都别嫌弃。”

韩嘉宜连连摆手:“姨妈说的什么话?不嫌弃,不嫌弃。喜欢还来不及呢。”

在她的印象中,梅姨妈身体不大好,但性情爽朗,对他们几个小辈很好,尤其是二哥。听二哥说,梅姨妈时常会亲自下厨做些吃的送给他。现在也轮到她了么?

韩嘉宜净了手,认真品尝后赞不绝口。

“地道吗?”梅姨妈殷切地问。

韩嘉宜连连点头:“好吃呢。”

“你喜欢就好。”梅姨妈松了口气,“那你慢慢吃,我先回去了。方才遇见显儿,他也馋得不行。我得教人给他送些。”

送梅姨妈离开后,韩嘉宜教人包好后给母亲沈氏送了一些。

梅姨妈慢悠悠回去,看见诸事不知的女儿,重重叹一口气,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偏生她这个丫头,不争不抢,没有一点上进之心。但凡稍微有点心思,如今在侯府也不会是这般尴尬的境地。

以前还好些,静云是长宁侯府唯一的姑娘。虽说是表姑娘,可也占了个唯一。

“娘,怎么了?嘉宜说不好吃吗?”陈静云看母亲神情不对,小心问道。

梅姨妈摇了摇头:“没有,她很喜欢。”她停顿了一下:“路上碰见了你表哥,他也爱吃。你收拾一些,给他送去。”

陈静云含笑应下:“好啊。”

“还有。”梅姨妈深吸了一口气,“你没事多去你表哥跟前走走。你们是表兄妹,一个外公的,别太生分了。还有嘉宜那边、世子那里,老夫人、沈夫人,闲了多走走转转,跟他们说说话,聊聊天。”

她知道女儿不中用,所求的也只是让其多在人前多露露脸,别让人给忘了。

陈静云抿唇不语,好一会儿才道:“我去给表哥送糕点。”她冲母亲福了福身,匆忙离去。

望着女儿远去的背影,梅姨妈再次叹了口气。

韩嘉宜吃了一些梅姨妈送来的糕点,到了用饭的时候,就只用了一点。

陆显瞧了她一眼,饭后拉着她去了无人的所在,悄声问她:“怎么了?郭大的话给你造成了困扰?连饭都吃不下了?”

“啊?”韩嘉宜微愣,继而摇头,“不是不是。”

“那是怎么了?”陆显不大相信。

韩嘉宜小声道:“我就是在饭前吃了几块糕点而已,所以不饿。”

“那就好。”陆显松一口气,又回到正题上,“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还没想呢。”韩嘉宜斜了他一眼。

“那你慢慢想。”

韩嘉宜皱了皱眉,心说其实这也没什么好想的。她自己不大愿意。可二哥很明显对此事甚是支持。而娘的态度,她虽没有细问,但联想到大年初一娘对她说的那番话,她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她内心深处很想知道大哥对此事怎么看。

可惜晚饭时大哥并没有回来。

陆晋这几日繁忙,一日三餐多半都在外面吃了。如果是去年这个时候,他忙于公务,就不回长宁侯府了,直接宿在梨花巷。但今年不管多晚,他都要赶回长宁侯府。

他想,大概是因为他不知道她会不会在书房点燃四盏灯等他回去吧。

其实她已经有好几晚没去书房了。

可是陆晋每晚回府,仍要到书房走一遭。

万一她在等他呢?

这晚回长宁侯府已是戌正时分,陆晋理了理衣衫,大步向书房走去。

远远的,他就看到了书房的光亮。他心中蓦地一喜,一天的疲惫似乎消散了大半。他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站在书房门口,他轻咳一声,缓缓推开了门。

韩嘉宜正坐在书桌前,双眉紧锁,思考着措辞。她面前虽然摊开了一本书,但她的心思完全不在书上。

听见响动,她下意识抬眸。

待看到门口熟悉的身影后,她不自觉面露笑意,清丽的眸中光影浮动,似有两束跳动的火苗。

“大哥!”她声音急切而略带欢喜。

陆晋心头一跳,轻咳一声:“我要到练功房去,看见灯亮着,就过来了。在看书?”

韩嘉宜站起身来,点了点头,继而又连连摇头。

“嗯?”陆晋挑眉,唇角却漾起了清浅的笑意。

“大哥忙不忙?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大哥。”韩嘉宜指着椅子请他坐下。

陆晋“唔”了一声,神态如常:“还好,你想问哪方面的就问吧。”

每到她向他请教问题时,他心里都会有几分庆幸他是在锦衣卫当差。这么一来,她用到他的地方还挺多,两人的交集也会变多。

韩嘉宜稳了稳心神,尽量自然问道:“我听说宫中有种对太监宫女们的惩罚,叫提铃,不知具体是什么。”

“提铃?”陆晋皱眉,“提铃是针对宫女的,太监不在此列。受罚的宫女每夜徐步走至各宫各门,高唱天下太平,风雨无阻。”

韩嘉宜点头,十分受教的模样:“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还有什么?”陆晋不紧不慢道。

韩嘉宜将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一问出来。

陆晋细细答了,同往常一样,他有意留一两个,假说不大确定,需要查看询问,待能确定了再告诉她。

韩嘉宜毫无所觉,对此深信不疑。

当然,此时她的心也不在这些事上。她话本都写完了,其中涉及的问题也早就解决了。她今晚问的这些全是铺垫,她真正想问的还没问出口呢。

陆晋轻声道:“时候不早了,你先回去休息吧。剩下的哪几个,我得空了再问问,真正能确定了再告诉你。”

他站起身欲走,而韩嘉宜则冲口道:“大哥,我还有一个问题。”她停顿了一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陆晋见她神情严肃,他也打起精神,重新坐下,直视着对面的少女:“什么问题?”

“大哥,不是律法,不是刑讯,也不是宫规。”韩嘉宜眼眸半垂,声音渐低,“是关于情感方面的问题。”

“情感?”陆晋心里一咯噔,面上却不显分毫。他甚至还笑了笑:“哦?你情感上能有什么问题?”

“不是我,不是我。”韩嘉宜连连摇头,“跟我没关系,是我的新故事。”

“哦?”陆显眸光轻闪,眼中浮起一丝兴味。

韩嘉宜笑了笑,尽量使自己看起来神色正常,无一丝异样:“是这样的,我不是在写新故事吗?我以前只写破案,这次打算加一些东西。比如情感方面,有母子之情啊,师生之情啊,朋友之情啊……当然,也有男女之情。可是我从来没写过,不知道怎样才合情合理。”她轻轻叹一口气:“我发愁好久了,难以继续,想着大哥见多识广,可能会有高见,这才问一问大哥的意见。”

她时而蹙眉,时而轻叹,仿佛真的在为笔下的故事走向而发愁。

陆晋知道她写话本写的认真,不过他自己对话本并无研究,闻言只是笑了笑:“那你说说看。”

“我先说明啊,这故事都是虚构的啊,我主要是不知道走向了。”韩嘉宜定了定神,“这是个千里寻亲的故事。有个姑娘自小没有父亲,她长到十八岁上,开始了寻父之旅。一路破案,遇上许多艰难险阻,都巧妙化解了。这些我都写的很顺,我写不顺的是,关于她的情感。她寻到父亲以后,认识了一个人。这人出身不错,好像也对她有意,还提出要娶她为妻。你说她是该答应,还是不答应。”

她本想将始末原原本本说给大哥听,但这毕竟涉及她自己的亲事。她犹豫再三,终难开口,所以选择换个方式询问。

陆晋略一沉吟:“我不知道前因后果,也不知道这两人身份怎样,相处如何。你如果不介意,可以说的具体一些。”

“身份?两人身份悬殊。在正常情况下,很难成为眷属。不过那个男子表示,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许她正妻之位。相处嘛,他们兴致爱好也算相同。”韩嘉宜思忖着回答,“话能说到一块儿去。但是……”

陆晋听到她说“身份悬殊,正常情况下,很难成为眷属”,心里蓦地一酸,不免有些涩然。很难结成眷属,和他们的情况其实也有相似之处。他双目微敛,轻声问:“还有么?那姑娘自己是怎么想的?”

“她?”韩嘉宜摇了摇头,皱眉思索一会儿,“她把那男子当做是朋友的朋友,从没生出过其他的心思。而且她觉得两人身份悬殊,真在一起可能会很艰难。”

陆晋垂眸,心说,看来是不大愿意了。他缓缓点头:“那还有其他人物吗?”

“什么?”韩嘉宜微愕。

陆晋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这不是你写的故事吗?故事里还有其他人吗?和这姑娘年貌相当的男子?”

“……”韩嘉宜略一迟疑,缓缓摇头,动作极轻,“没,没有。”

陆晋双眉紧锁:“那就答应吧。”

“答应?”韩嘉宜眨了眨眼,“答应吗?”

大哥居然认为该答应吗?

陆晋狐疑地看了她一眼,她既然要写话本故事,还要增添感情部分。那么女主人公答应其爱慕者的提亲,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而且那个男子用情极深,又没其他合适的男性,自然就是他了啊。

韩嘉宜轻声问:“那身份悬殊怎么办?”

“那人不是说他能解决吗?”陆晋反问。不能解决问题,还提什么亲?让人家姑娘给收拾烂摊子吗?

他心说,难度大一些,故事多些波折,岂不更有意思?

韩嘉宜继续问:“那,没感觉怎么办?”

“感情这种事情,其实是可以慢慢培养的。”陆晋双目微敛,轻声道,“以前当成是朋友的朋友,以后会有变化也说不准。”

就像他一样,不知何时动了心,本想逃开的,却不知不觉,陷得更深。

现实生活已经很不完满,话本里的人总该欢喜一些。出于这点私心,他希望话本能有个好结局。

韩嘉宜静默了好一会儿,诚恳道谢:“嗯,明白了。谢谢你,大哥,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正含笑点头的陆晋眼角余光瞥见她脸上的坚定之色后,心中一凛,忽然觉得不对。

什么叫“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她问的不是故事里的人么?不对,不对!

他心思急转,忽然想到了什么,心中骇然,脸色大变。

而这时韩嘉宜冲他福了福身,已经打算离去了。她刚一转身,肩膀就被人按住了。她回眸,诧异地看向陆晋:“大哥?”

深深吸了一口气,陆晋试图平复心情:“嘉宜,我觉得我们应该再商议一下。”

“啊?”韩嘉宜不解。

陆晋勾一勾唇角:“我又想了想,还是不答应的好。”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么么哒么么哒

周末结束了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