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7节(1 / 1)

作品:《知足常乐 快穿

也就是刘四奶奶私底下跟刘芳说了说,韩家以后能不能一直供养着她,让她啥也不用操心?这可都是未知数。

现在刘家,刘大奶奶她们都亲自动手打理家事了,洗衣做饭啥的也都是自己干。也只有刘芳,她真是一直都被秋雨伺候着的。

这也是刘家人默认的,包括刘四奶奶都没有意见:小姑子好歹替她看着两个孩子,她有什么好抱怨的?

再说了,本事大的人都可以有特权,他们家四娘这么大的本事,不用做活怎么了?他们家就乐意供着!

刘芳感念家人对她的好,日常看到有什么该做的也会动手做,只不过家人似乎经历了离京路上的事儿后,对她就一直心有愧疚,想要弥补她,根本不愿意她再劳累什么。

看到她动手做什么就会大呼小叫地跑过来,一而再,再而三,无奈之下,刘芳才一直闲着。

现在韩家让人来提亲,即使刘芳自己觉得还不错,刘家人也没有什么意见,但他们却没有立马就答应,而是对那位官媒婉转地拒绝了。

照理说,这种是惯例,官媒都是心知肚明的事儿,只要再上门两次,这门婚事就一定能成。

却没想到,这位官媒再没上门来不说,村子里还流传出刘芳与韩家定亲未成的流言。

刘夫人一听这流言就知道,恐怕这次提亲是有猫腻了。她赶紧让梁嬷嬷到镇上去打听,果然!

梁嬷嬷回来气呼呼地说道:“太太,是严家,严家的太太她故意这样做的,为的就是要败坏咱们姑娘家的名声啊!”

刘夫人气得脸都涨红,抚着胸脯道:“可恶,可恶的严家恶妇!”

这个招并不算多么隐秘,只是太阴损了,无论真相如何,刘芳有这么一个流言在,名声就有了瑕疵。旁的想要来提亲的人家,那都会斟酌斟酌。

倒不是说刘芳就此没了活路,只是恶心她罢了,让她寻找亲事没那么顺利。

刘芳对此却不痛不痒,嫁不嫁的,她其实都不怎么看重。

只是对严家的严太太这般对付她,她觉得很奇怪。

她跟严家毫无来往,也不相识,真搞不懂这个严太太的脑回路是怎么回事儿,竟然有闲心来对付她?

刘芳也没有说就这样白白受委屈

了,她让秋云到镇上打听了一番这个严家是怎么回事儿,到时候自然会教教这位严太太做人。

而韩东听闻流言之后却是大惊,他顾不得那么多,第一次跑着过来找到刘芳,对她着急地解释道:“不是,你千万别听外面的人乱说,我没有嫌弃你的意思。我知道,你这样的出身,我配不上你,只有你嫌弃我的,绝没有我嫌弃你的话……”

刘芳笑着看他急得满头大汗,手脚慌乱,嘴里乱七八糟,不知道在说什么的样子,突然觉得,其实嫁给这么一个单纯的人也挺好的。

日子可以过得特别简单。

“所以,你不想娶我?”

韩东一怔,刘芳笑了笑,让他看得眼神一阵恍惚。

“要是你有心娶我,那就请官媒来我家提亲吧。这回儿,可是要真的哦。”

说罢,刘芳便转身走了,留下韩东恍恍惚惚地站在原地许久。

过了好一阵,他才仿佛疯了一样大声嚎叫了一声,跳了起来!

“嗷呜!”

“哈哈哈……”

随后一阵如疯子一样的狂笑,震得山林中的鸟儿都扑棱扑棱地全跑了!

…………

等韩家与刘家定亲的消息传出来时,严修才整个人都愣住了,不敢置信地跑回家问严太太。

严太太正好在见秋云,被秋云的一番话正气得脑子冒烟。

“我家姑娘说了,严家门楣太高,不敢高攀!只盼严家公子能前程似锦,一生富贵。另外,我家姑娘还说:严太太,您控制不了您儿子的想法,就想着毁了一个无辜女子的名声,想必,你也不在乎自己的名声?您儿子的名声?

既然如此,那我刘家四娘就还您一报,望您好自为之!”

说罢,秋云仿佛看不到已经听得呆滞的严修才,也看不见严太太苍白无血的脸色。

她淡淡地看着严太太道:“以上,都是我家姑娘亲口所说,如此,小女就不打扰了,告辞。”

说真的,严太太哪怕是没有派人过去提亲,哄一哄自家的儿子,刘芳都懒得搭理她,毕竟事不关己嘛。

可她偏不。非要折腾有的没的。

刘芳又不是泥捏的性子,自然而然是以牙还牙了。

她也没干什么,只让人说严太太爱说他人是非云云。这样一

来,严太太往日的名声就有了瑕疵,又不至于说让她名声扫地,同样是恶心她,让她与他人交际时,没有以往的顺利罢了。

虽然只是小小的惩罚,但对于严太太这种见识有限,心胸又不算大的人来说,简直是气死她了。

这是后话,暂且不说。

只说秋云走了以后,严修才不敢置信地看着严太太,喃喃问道:“母亲,她刚才说的,是真的吗?”

严太太张了张嘴,想解释,却在儿子清澈的眼神之下闪躲了。

严修才苦涩一笑,“所以,之前镇上传的沸沸扬扬的流言,也是母亲的手笔?”

严太太闭上了眼,沉默不语。

严修才苦笑着,踉踉跄跄地跑了出去。

他眼角落下一滴泪,他真的是喜欢那个身穿青衣,却貌美淡雅的姑娘!

可是,这辈子,他注定与她无缘。

自此,严修才与严太太之间有了嫌隙,至死都没有解开。

…………

事情似乎就是在刘芳定亲了以后格外顺利。

这一年,刘家的私塾成了十里八村都出了名的好地方:那些孩子们过来启蒙了以后,变化都十分大。识字明礼,还知道讲究卫生,懂得养身强身啥的。

而且,刘家的私塾收费,并不是很高,没钱的人家,刘家人也愿意让他们以工代交学费,只要那些孩子每天完成刘家分派给他们的任务,就可以免费过来上课了。

刘芳手里还有二十万两银票呢,这些钱拿着也是闲着,还不如用来支持一下自家的私塾。

对此,刘父是赞同的。

那些钱,是意外之财,留着也是祸患,还不如花出去更好。

如此一来,刘家的私塾就慢慢扩大,渐渐来了许多穷困的学生。

另外刘芳,也在私塾中教授武学,让这些孩子们强健身体的同时,也能有自保的能力。

等她与韩东成亲以后,日子也没有改变什么,依旧是想干嘛干嘛。

只是这一世,刘芳的体质真是太好了,不到一年就怀了第一胎,之后就几乎是隔一年就生一个孩子,生了五个儿子之后,她就赶紧打住了。

而与此同时,刘家的私塾经过多年的扩建也渐渐成了刘家书院,长大成人,参加科举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

直到一年春闱,状元,榜眼,探花以及传胪都是出自刘家书院,皆是书院里的学生时,整个天下都震动了!

青山村也彻底在天下杨名了!

…………

“廖侯爷,我说您跟着在下干嘛呢?”

张卓没好气地瞪了一眼廖刚,搞不懂他一个侯爷干嘛好好的京城不待,非得跑来跟着他凑热闹。

第48章

“不敢当。张将军可是被圣上封为一等国公, 在下怎敢在您面前称侯?”

张卓翻了个白眼, 看着他道:“你少跟我来这一套,我告诉你, 我早就把爵位传给我儿子了。我现在是无官一身轻,想干嘛就能干嘛,你管不着。倒是你, 户部没事儿了吗?你怎么有空跑出来?还跟着我上船?说, 你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啊?”

廖刚嘴角抽了抽, 无奈地道:“是皇后娘娘交代我跟着你跑一趟的。”

张卓顿时闭嘴了。

这位皇后娘娘可不是常人, 他还是别乱打听了。

“不过,我警告你啊, 姑娘的脾气可不怎么好, 你可别惹恼了她!”

廖刚点头,“我自然知晓。”

说起来,他们也是挺有缘的, 都过去十年了,还能一起去见一个他们都一直记着的故人。

青山村经过十年,又有了不少的变化, 家家户户的门前多了不少果树,阳春三月,很多都开花了, 倒是满是花香萦绕。

张卓一行人浩浩荡荡,刚刚踏进村子新整修过的门楼时,村里的人都打开门纷纷走出来看热闹了。

严修才近些年并没有考上进士, 便回了村里,也开了一家给幼童启蒙的私塾,日子倒也过得下去。

当然,他早已娶妻生子,平日里还一直刻苦读书,盼望高中的一天。只是,他心底深处,还是忘不掉那个年少慕艾的姑娘。

今日他看到张卓这一行人进村,实在好奇:这些人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怎么会这般大张旗鼓地来到他们村子里呢?

等他随着众人一同来到村尾的刘家书院时,才知道,今年春闱,刘家书院出了状元,榜眼,探花跟传胪!

一共十八名学生去考试,最后高中的有十名,其中前四名都是他们书院的学生,年少有才!让天下皆惊!

其他六名也都在二榜进士中的前列,剩下的八名虽然没有高中,但也还年轻,过个三年再去,也不算迟。

就这么一次春闱,让身处青山村的刘家书院正式名扬天下!

刘父年纪已经很大了,早已经含饴弄孙,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

现在刘家书院的院长是刘范,刘营等人都在书院里当夫子,除了刘苼,还

是在做书铺的生意,不过他现在也做跟书籍有关的物品批发啥的,倒也算是生意越做越大了。

至于刘芳,这么多年,秋雨,秋云不愿意嫁人,她没办法,只能依旧留着她们伺候,倒是省下了她很多事儿:可以有人帮忙带孩子啥的。

张卓呢,这次来,一是代替现今的圣上,曾经的七爷,过来宣读圣旨的:主要就是表扬刘家书院教导有方,为国家培养了这么几位少年英才啥的。最后,颁发了一块金光灿灿的匾额,上面写着“百年树人,功在社稷”!

还是御笔亲题,这是十分荣耀的事情了!

所以村里人看了都十分羡慕!也十分敬畏!更十分自豪啊!

毕竟,刘家书院是在他们青山村里创立建设,并一直在此,以后恐怕没什么意外,也会一直一直在这里。

这怎么不让青山村的村民们与有荣焉,感到自豪呢?

等旨意颁发完了,张卓就立马跑去找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