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4节(1 / 1)

作品:《完美皇太后

“四弟,你说,大哥和二哥那边……”眼看天色发白,胤佑忽然开口,胤禩忙在一边敲边鼓:“总不能让大哥和二哥连汗阿玛最后一眼都见不着吧?汗阿玛临终之前,心里可还是惦记着咱们兄弟一场的,毕竟大哥和二哥,以往也是老爷子的心头肉,要不然,让人叫了大哥二哥进宫?”

胤禛眼神沉沉,胤佑是个墙头草,一方面是不忿胤禛能继位,自己还是兄长呢,结果汗阿玛个偏心的,竟是隔过自己将这皇位便宜了老四。心里不高兴了,就想给胤禛添些堵。

可现在,被胤禛这么一看,胤佑又猛然想起来,汗阿玛已经走了,日后再没人能护着自己了,这个老四,向来是心眼比针尖小的,要真是想收拾自己,现在都不用和谁打招呼。

忙又说道:“当然了,这事儿得四弟你拿主意,汗阿玛当年也曾下了圣旨,遇赦不赦,绝不许大哥和二哥出来,四弟你虽然是继位了,要当皇上了,但汗阿玛的意思,你也不好就这么罔顾了,你说是不是?”

胤禩也是有些无语了,他是看出来了,这会儿不管是谁,他都用不上了。暂且,也只能先将眼前这一关给度过去了。

日后时间长着呢,还怕没有机会做别的手脚?

“我已经让人去接了弘昱和弘皙,至于大哥和二哥,汗阿玛的意思是,让他们在府里哭一场就是了。”胤禛沉声说道,转头吩咐了十三:“现下宫里也该换防了,你去看看。”

十四有些不忿:“你就惦记着十三,到底谁是你亲弟弟?“

圣旨都已经下来了,十三也已经把持住了皇宫,现在他不管做什么都迟了,也还是不要去硬碰硬了。就是再不甘心,这皇位,日后也和他没多大关系了。

与其等别人上位,还不如就这个老四呢,至少,还有额娘在。

最重要的是,他手上半分兵权也没有了。自打上次西藏那事儿之后,他就再不是个将军了。

宫里众人心思不提,胤禛这一晚上没回来,福晋和静怡她们,也都一晚上没睡着,昨晚上那丧钟,只要不是耳朵有问题的,都是能听得见的。

数着钟声,就知道宫里是皇上宾天了。

静怡是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的,毕竟这已经是康熙六十一年了,但福晋等人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以往康熙身体多好啊,今年九月还打猎来着,这就忽然没了?

但不管心里如何担忧,福晋倒也没失了分寸,连夜就让人换了府里的摆设,门口挂上白灯笼,还要紧闭府门,胤禛不回来,这王府的门就不能打开。

早膳也没人有心情吃,都是胡乱对付了两口,接下来该是进宫哭灵了吧?胤禛是什么打算呢?只嫡福晋和阿哥们进宫呢,还是侧福晋和格格们也去?

“不管怎么说,这衣服先准备好。”福晋先吩咐道,孝衣好做的很,就是两片白布一缝,掏出来个脑袋,再来一块儿当腰带就行了。

昨天晚上就吩咐了针线房,这会儿不管是大人小孩儿,都是准备的有的。

“皇上命奴才来接福晋和侧福晋,还有几位阿哥格格一起进宫。”七点左右,苏培盛亲自来的,带着胤禛的腰牌,虽说胤禛还没正式登基,但这称呼在宫里是已经改过来了。

福晋一时是有些想笑,但又得死死压住,还得表现的十分悲伤,这脸上就有几分扭曲了。

静怡则是有些担心,长宁才刚一岁,还不懂事儿呢,万一到了宫里他哭不出来可怎么办?这还是小事儿,就怕他受了惊吓。小孩子魂魄不稳定,最是忌讳这种阴气重的地方。

“永和宫太后娘娘已经安排好了,侧福晋放心就是。”苏培盛瞧出她心思,忙安慰道:“还有长寿阿哥,也一块儿送到永和宫去。”

静怡这才松了一口气,换了孝服,跟着福晋一起进宫。

宫里现在最要紧的是哭灵,宫务这些,胤禛先拜托给了德妃。福晋虽然不太高兴,但也不敢提出异议,胤禛也没说留她住在宫里。

于是,她就只能和静怡她们一样,早上进宫,哭一天,晚上再出宫。

弘时和元寿,还有天申,安康,则是被胤禛带在身边。只长宁长寿年纪小,还离不开亲额娘,每天下午要回去的时候,德妃还是会派人将他们两个给送过来的。

整整哭了七天,这哭灵才算是结束。礼部也拟好了康熙的谥号,钦天监算好了下葬的吉时,康熙的棺材,才被抬出了皇宫,往皇家陵园送去。

早在十来年前,康熙就已经给自己准备好了墓园了。

送葬这种事情,女眷是不能跟着的。于是,她们就被先送回府了。倒是静怡还在奇怪,德妃上辈子有一句特别有名的话,这辈子,好像没说出口?

还有宜妃等人,居然也没闹腾,康熙的丧事,就这样风平浪静的给办完了?都脱掉了孝服了,静怡还是有些恍惚呢,也实在是太顺利了些。

一个太子的名号,居然这么有份量?

不过,不管怎么说,康熙的葬礼也算是结束了,胤禛该准备继位的事情了。福晋也是要进宫的,皇后这个位置,根本不用想,绝对是福晋的。

静怡就有些紧张了,自己会是个什么位置呢?历史上,好像先是个熹妃?这次该不会还是熹妃吧?

不管静怡是怎么紧张,胤禛继位的事情,是一直按部就班的进行着的。康熙的葬礼之后,张廷玉等人率先上折子,请胤禛尽快登基,国事耽误不得,胤禛早日登基也是为天下黎民百姓着想。

因着康熙才过世,登基大典并没有很隆重。只早上祭告天地,祭拜祖宗,然后,胤禛就成了皇上了。乾清宫那地方,胤禛并不打算长住,到底是康熙久居之地,胤禛暂且也没打算用这地方。

于是,让人将养心殿收拾出来,胤禛就住在那边了,前殿办公,后殿休息。

随后,命苏培盛亲自接了福晋和静怡等女眷进宫。随着来的,还有册封的圣旨。福晋就不用说了,只会是皇后。然后就是静怡了,静怡自己也没想到,她一上来,就得了贵妃的位置。

然后李氏和年氏,一个被封为齐妃,一个被封为慧妃。剩下的,则都是和静怡记忆中的差不多,武氏被封为宁嫔,宋氏被封为懋嫔,小那拉氏被封为贵人。

接完了圣旨,静怡才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儿,好像历史上,年氏是初封为贵妃的,所以说,自己这位置,其实是和年氏的换了?

想着就略有些心虚,但心虚着,静怡就又挺胸抬头了,又不是自己想阴谋诡计抢来的!更不是自己用了龌龊手段,现在这一切,都是靠自己生孩子生来的!年氏自己身体不好,没像历史上一样接二连三的生孩子,这总不能怪到自己身上吧?

至于年羹尧,他确实是有才能,只可惜,太善变了些。胤禛还没倒霉呢,他就先去找了八阿哥投诚,等八阿哥倒霉了,这才折返回来,胤禛能放心的用他吗?

“皇后娘娘,皇上的意思是,您先进宫,这宫里,还要您来安排,太妃们尚未搬出来,诸位娘娘的住处,还要皇后娘娘您来安排呢。”苏培盛恭恭敬敬的说道,又说道:“请熹贵妃娘娘也跟着进宫,皇上身边,也得有人伺候着才行。”

这话一出来,大家伙儿的脸色可就都跟着变了变,尤其是福晋的,不,尤其是皇后的。原以为她是个独一份儿,却没想到,她是进宫当大内总管的,静怡是进宫伺候胤禛的,这谁更亲近皇上,不就是很明显的事儿了吗?

李氏脸上也有些负责,活了这么些年,让个小年轻踩到头上来了。

“那长宁……”静怡则是有些犹豫,能离着胤禛近一点儿当然是好的啊,可长宁那讨债的娃离不开自己啊。

“皇上说了,熹贵妃娘娘带着长宁阿哥进宫,太后娘娘心里悲痛,若是能有长宁阿哥承欢膝下,想必太后娘娘也能暂且开怀。”

在册封皇后的圣旨之前,当然先册封的是德妃了。现下,德妃是已经搬到慈宁宫去了,但宜妃等人都还没动,要等着福晋进宫去安排。

元寿和安康本来就在宫里,静怡让人去抱了长宁过来,就立马跟着皇后上了马车,直接进宫。

皇后的住处是胤禛亲自安排的,就在长春宫,东六宫那边还住着康熙的嫔妃呢,所以就只能先安排在西六宫这边了。再者西六宫这边距离养心殿也近,长春宫地方是最宽大的,安排皇后住进去也挺合适。

静怡则是直接被苏培盛领到了养心殿。

后殿空荡荡的,静怡抱着长宁很有些胆怯,她总觉得皇宫这地方,大概是死的人太多了,所以有些阴森森的。好吧,她自己吓唬自己呢,哪个地方不死人?

不过是因为这宫里,康熙才刚没了而已。好歹那也是一代大帝,要真是闹鬼,想必要比寻常的鬼怪更厉害些。

过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想的太大逆不道了些,静怡忙在心里念了两声佛,然后细细打量这养心殿的布置。热孝期还没过,这屋子里的装饰就有些过于素淡,多宝阁上面都没摆满。

长宁一觉醒来,看见自己换地方了,就有些不□□宁,哼哼唧唧的,静怡只好抱着拍:“别害怕啊,这是你阿玛住的地方,你阿玛一会儿就过来了,想不想念你阿玛?”

正低声的哄长宁,就听见门口有脚步声,一抬头,正好看见胤禛掀帘子进来。

“忙完了?”静怡忙起身问道,胤禛先是凑过来看了看长宁:“刚才又闹了?”

“换了新地方,不适应呢。”静怡笑着说道,将长宁交给旁边的小鱼,伸手给胤禛换衣服,胤禛却是摆摆手阻止了:“等会儿还要到前面去,事务繁忙,就今儿有空,所以过来看看你,你这几天,就先住在永寿宫,安排一下我这边的饭菜,再关照一下元寿他们那边。”

元寿和安康都是静怡的儿子,天申又一向和静怡亲近,弘时成了亲是大人了就不用管。所以,要照看这几个儿子,还是得让静怡进宫才行。

交给别人,胤禛是不放心的。就是福晋,他也不放心,要不然,那小那拉氏是用来做什么的?

至于长寿和小格格,跟着年氏,又在府里,只要不出门,倒也不用太担心。

静怡瞬间觉得,自己之前真是自作多情了,还以为胤禛真是想念自己,想让自己过来照顾他呢,没想到,就是给孩子们找保姆来了。

“是,我明白的,你放心就是了,我定会照看好元寿他们的。”静怡忙笑着点头:“不如这几天,我就在永寿宫做饭?永寿宫有小厨房吧?”

“有是有,不过这样太刻意了些。御膳房那边……”胤禛挑眉,略笑了一下:“你倒是可以放心用,只在其他方面多注意一些即可。”

静怡忙点头,忽然觉得自己肩膀上担子好重,心里虽然有些忐忑,但为了元寿,静怡还是鼓足了勇气。

胤禛事情确实是多,能抽出来这么点儿时间和静怡说几句话就已经是很不错了,所以,交代完毕,他就又匆匆忙忙的往前殿去了。

静怡抱着长宁颠了颠,决定先去慈宁宫请个安。到底是太后呢,就算不讨好,也不能得罪了,所以这规矩,还是要遵守的。胤禛既然是用让长宁陪伴太后的说辞将静怡叫进了宫,那长宁怎么说也该去给太后请个安。

再者,静怡还打算先见见永寿宫伺候的人呢,带着长宁也不太方便,所以要是有可能,想请了太后先照看长宁一会儿。

到了慈宁宫门口,自有嬷嬷进去报信,也是熟人,很快就笑吟吟的出来迎了静怡进去。德妃一身月白色穿着,头上就简单的插了个银簪子,见静怡进门,就放下了手里的茶杯,笑着招手:“哎呀,玛麽的心肝儿啊,这几天想玛麽了没有?”

哭灵的那几天,都是太后照看长寿和长宁,所以长宁也不陌生,张手喊道:“玛麽!”

“哎,玛麽的宝贝儿。”太后笑眯眯的说道,伸手拿了点心给长宁吃,又看静怡:“倒是让你跑一趟,我也是实在想念长宁,皇上孝顺,今儿早上来请安的时候,我顺口这么一说,他就让你们进宫来了。”

静怡忙笑道:“说起来,应该是妾身谢谢太后娘娘呢。”

“叫额娘吧。”太后摆手:“你照顾元寿安康也算是辛苦一场,我也不拿你当外人看。”

静怡打蛇随棍上,赶紧喊了一声皇额娘,德妃笑着点头:“行了,你刚进宫,想必永寿宫也还没收拾妥当,长宁你且放在我这边,你回去收拾好了,再过来接他就是了。”

德妃简直太贴心了,静怡一句话都还没说呢,人家就已经都安排妥当了。

静怡满怀感激,真心实意的行礼道谢,这才忙忙的去永寿宫。

说是没安排,但也不是真的半点儿没安排。她这边带着小鱼刚进门,那边陈玉陈公公,以及王嬷嬷,就带着几个小宫女出门行礼了。

陈玉是以前胤禛给她找来的小太监,忠心是不必说的,不过是以前在府里的事情,静怡没多少事儿让他做,顶多了是跑跑腿,送个账本,送个口信什么的。

现在这宫里,没个太监跑腿,那可就不行了。

“按照规矩,咱们这永寿宫,能有多少人手?”静怡先到屋子里转了一圈,里面的床铺什么的,都是准备好了的,但寻常摆设就只有那么两三个。

王嬷嬷还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奴婢也拿不动太多,就先带了这么几个,回头奴婢就带着人去潜邸那边将库房挪过来。”

那库房里装着的,可都是静怡这些年的积攒,还有元寿和安康以及长宁的东西,足足一屋子呢。

听静怡问话,王嬷嬷就有些不太懂了,转头和静怡一起看陈玉,陈玉忙上前回话:“按照规矩,娘娘身边伺候的人手,有一个殿内总管,还有一个副总管,两个跑腿太监,一个管事嬷嬷,四个大宫女,四个小宫女,两个粗使嬷嬷。”

“这总管一职,你能不能担的起来?”静怡盯着陈玉问道,陈玉面色有些激动,噗通一声跪下,声音也抬高了些:“能!承蒙娘娘看得起奴才,奴才日后,定为娘娘肝脑涂地!娘娘只管放心,奴才定能当好这个总管。”

“剩下的人,可都是内务府安排?”静怡又问道,陈玉忙点头,“是,内务府那边先送上来,若是有不满意的,娘娘可退回去,责令内务府再送新人过来,不过,退回去的,多会被刑罚。”

一般上只要出来的,都会尽心当差。因为退回去不但会受罚,内务府那边,可不会让你吃饱闲躺着。

若是宫女太监做错了事儿,则是要送到慎刑司。若是生病,则是要送到安乐堂。可一旦送到安乐堂,那几乎就是等死了,没大夫没药,就自己熬着,熬过去了,要是主子没想起来你,那就只能重回内务府。

所以,投生成太监宫女,简直是连生病都生不起。想要过的好,那就要拼命往上爬,成为主子身边最得用的,最好是主子离不开的,说不定这生活才能有点儿转机。

静怡心情有些沉重,可现在,她也帮不了这些人,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先将人都叫过来,我认认再说。”

陈玉应了一声,又,磕了头,这才躬身退出门,到外面去叫人了。

☆、第 103 章

静怡挺直腰背, 面色肃然, 盯着下面磕头行礼的人, 视线一一扫过去。天气寒冷,跪在青石板上, 那森寒的冷气顺着膝盖一缕一缕的往身子里面窜, 冻的整个人都是僵硬的,然而上面贵妃娘娘不开口,下面也没人敢动。

谁都明白, 这是个下马威。

“表忠心的话,我也不用你们说, 我只看日后。我想你们也都是聪明人,也该知道, 我好了, 你们才能好,永寿宫才能好,我若是不好,可要是处置一批奴才,还是轻而易举的, 都明白了吧?”

静怡见他们脸色开始有些发白, 这才慢吞吞的出声。下面几个人忙行礼, 连胜应了是。

“永寿宫的大总管是陈玉,管事嬷嬷是王嬷嬷,领头的大宫女是小鱼和小舟,若是有什么事情, 你们就找了他们汇报。”至于王嬷嬷,静怡之前本来打算留了她在宫外的,可一来是找不到合适的代替的人选,二来,匆忙之下,谁知道王嬷嬷会不会被人套了什么话出来。

所以,经过考虑,她还是暂且将王嬷嬷留在了身边。顶多了是日后多指点一番,若是能改正,那自然是好的,若是改正不了,也能留出一段时间,让小鱼和小舟成长起来。

长宁身边的人,也该准备起来了。不过,他暂时年纪小,还离不开自己,索性就让他先住在永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