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02章(1 / 1)

作品:《侯门继室养儿经

一路上总算是顺顺当当的, 赵菁小憩了一会儿, 等醒的时候, 隐约已是看见静慈庵的山门了。马车就在门口停了下来, 静慈庵在京城算不得最有名的庵堂, 不过这里的送子观音很灵验, 初一十五的香火也是格外旺盛的。

不过今儿倒是没有什么人过来, 山门紧闭的,张妈妈派了婆子去叫了门,里头才迎出几位师太来。徐老太太算得上是阔气的香客, 因此一来就住在这里最好的禅院。

婆子们各自安顿好了,便也到了用午膳的时候,老太太这时候是不见客的, 总要等用了斋饭, 稍稍的歇过了中觉,才会派人去请了卫居士过来。

赵菁今儿一直觉得懒懒的, 老太太见她没什么精气神, 只蹙眉道:“你若是觉得身上不好, 就不用跟了过来, 在家里歇歇不是更好。”

赵菁心里念着那人, 如何歇得下,只笑着道:“我不觉得累, 这山里头空气也好,在这边住着还比家里舒坦。”

徐老太太听她这么说, 便也笑着道:“我原来就是喜欢这种地方, 所以每年都要往兴隆庄住上一阵子的。”

老太太说到这里倒是忍不住蹙了蹙眉,如今孙妈妈走了,兴隆庄也另外交给了人打理,她也确实有日子没去过了。

赵菁想着如今天气凉爽了,庄子上又正好是收成的时节,这时候若是带了老太太去兴隆庄住一阵子,还能吃上今年新出的米面,便笑着道:“老太太既然想着去兴隆庄,等过一阵子我们一起去就是了。正好庄子上最近也秋收了,我也难得过去瞧瞧账本。”

徐老太太听了这话倒是真的起了兴致,可一抬头瞧见赵菁已经显怀的身条子,还是摇了摇头道:“算了,还是好好养着吧,等你这一胎生了下来,有多少日子我住不得!”

赵菁见她这样说,便也没再说什么,正打算让婆子们去传午膳,却听见门外传来了一阵吵杂声。一直坐在一旁意兴阑珊的孙玉娥忽然就站起了身子,伸着脖子往外头看了一眼,只见张妈妈神色慌张的从外头走了进来,见了徐老太太便拧上了眉心,一时并没有开口说什么。

徐老太太便好奇问道:“外头是怎么了?这样清静的地方怎么也闹腾起来了。”

张妈妈正要开口,只听见外头有人哭着喊道:“老太太,您如今当着老封君,难道就真的一点儿也不顾念我们当年的情分了吗?侯爷把我撵回了兖州,您连问都不问一句了吗?”

那声音中透着几分怨恨,尖锐刺耳,不是孙妈妈却又是谁呢!

张妈妈这才无奈道:“老太太,孙妈妈在外头呢,说是想见你一面。”

赵菁心下却没来由跳了一下,眼下孙玉娥的婚事算是敲定了下来,虽然是顶着侯府义女的名头,却至少名声是清白的,可若是孙妈妈在老太太跟前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将孙玉娥的身世透露了出来,这私生子的闺女,这样的名声,又有谁敢要呢?

“老太太,侯爷既然将孙妈妈送去了兖州,总有侯爷的道理,她如今不在兖州老家好好呆着,反倒过来见老太太,可见未必是有什么好事情,老太太不如……”

赵菁的话还没说完,一旁的孙玉娥却站了起来道:“太太这样说是什么意思,我祖母大老远从兖州过来,不过就是想见老祖宗一面,能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还是太太有什么事情怕老祖宗知道,所以才不让我祖母见她?”

赵菁神情微微一滞,脚步略向后退了两步,抬起头看了一眼徐老太太。徐老太太的眉心却透出几分淡然来,只开口道:“她既想见我,那就让她进来,我正也有些话要同她说,我们好了一辈子了,如今也是时候把一些旧事说清楚了。”

张妈妈闻言只抬眸看着赵菁一眼,见赵菁朝她点了点头,这才转身对门外道:“去把孙妈妈请进来吧。”

禅房里点着凝神静气的檀香,静静的萦绕在众人的鼻息。赵菁端坐在一旁的靠背椅上,看着孙妈妈从外头进来,几个月不见,原本精神奕奕的老人似乎也老迈了几分。

孙妈妈进门瞧见徐老太太,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她的跟前,两行老泪便滑落了下来道:“老太太,您被侯爷骗了,他那么孝顺你,却给您找了这样一个儿媳妇,将来您若是去了,如何到阴间见老侯爷?”

赵菁原以为孙妈妈一心想见徐老太太,必定是想同老太太说起孙玉娥的身世来,可谁知她一进门便矛头直指了自己,这让一向刻意回避自己身世的赵菁也乱了几分阵脚。

“老太太可还曾记得,当年老侯爷是怎么得的这个爵位?”孙妈妈抬起头来,脸上老泪纵横,带着几分期盼的看着徐老太太,见老太太似乎没想起来,只急忙道:“老侯爷是因为跟着先帝杀进宫的时候,一刀砍了前朝皇帝的脑袋,这才立下了大功,被封为武安侯的。”

孙妈妈说到这里,只顿了顿,将眼角了泪擦了个干净,抬起头来恶狠狠的看着赵菁,忽然伸出了手来指着她道:“可是……可是……她、她就是前朝老皇帝的遗腹女,是那个珠泪夫人,在宫破的那一日生下来的闺女,她是个前朝的余孽!”

赵菁无数次想过,若是有朝一日被人指着鼻子将自己的身份揭穿,她会有怎么样的反应?是惊惶失措害怕的无以复加,还是像如今这样,竟有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她低低的垂下眉宇,嘴角竟多出了几分坦然笑意,站起身来,提着衣裙在徐老太太的跟前跪了下来。

“母亲……”赵菁抬起头,看着眉宇中还透着几分不可置信的徐老太太,她一向是简单快乐的人,看似从来没有什么烦恼,这样眉宇深锁的表情着实与她很不相配。

“孙妈妈说的都是真的吗?”徐老太太拧着眉峰开口,“这件事情侯爷也知道,对吗?”

赵菁垂眸点了点头,不自觉伸手抚上了自己的小腹,她从不知道原来老侯爷是这样得到的爵位,可这一切,和她腹中的孩儿,却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当年一生下就被遗弃的自己,这些前人的恩怨,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老太太若是不信,只管请了那珠泪夫人过来,她就在这静慈庵带发修行,法号了尘。”孙妈妈斜着眼看了赵菁一眼,眼角眉梢都透出了几分胜利者的微笑。

徐思安再糊涂,也不能娶这样的一个前朝余孽做正妻,况且老侯爷还杀了赵菁的生父,这样不共戴天的仇恨,看他们怎么了结?

孙妈妈嘴角的微笑越发凌厉,赵菁迟早是要被休了的!

徐老太太有些颓然的坐了下来,仿佛瞬间也老了几分,她看着赵菁的眼神满是不舍,可她……可她只有徐思安一个儿子了,她不能让徐家落下重罪,她究竟要怎么办?

“老太太,了尘居士前来求见。”有小丫鬟在门外传话,说是珠泪夫人来了。

赵菁转过身子看了一眼,瞧见来人穿着灰白的道袍,手中的佛珠缓慢的拨动着,从帘外矮身进来。

那人看见赵菁之后神色却越发淡然了几分,只朝着她微微一笑,转头对着上坐的徐老太太行礼道:“老太君一向安好。”

徐老太太这时候才将这珠泪夫人的容貌看得一清二楚,别处到还好说,只那一双眸子,却是个赵菁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徐老太太连忙也起身向她行礼道:“居士有礼了。”

珠泪夫人淡淡的笑了笑,转头看了孙妈妈一眼,眉宇中透出了几分厌弃,只淡然开口道:“我一生忐忑,几经离合,虽然出身风尘,却也知道男不做贰臣,女不嫁二夫的道理,只可惜我命薄如斯,处处不由人,这才生下了她来。”

她低头看着赵菁,清澈明亮的眸中闪着点点的泪光,神情却悲悯得如同一尊的虔诚古佛。

“她不是前朝皇帝的女儿,而是……而是我和太*祖皇帝的女儿。”

赵菁茫然的抬起头来,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珠泪夫人,惊得说不出半句话来。

“什……什么?菁丫头是太祖爷的闺女?这……”就连徐老太太都有些莫名了起来,一脸迷茫的看着珠泪夫人。

“我那时身陷囹圄,为了保住这孩子,所以只能将错就错,让她成为前朝皇帝的子嗣,可后来太*祖病故、李氏王朝土崩瓦解,我怀着她颠沛流离,只当她早已经夭折了,哪里会想到还有重逢的这一日。”

珠泪夫人说着只顿了顿,温婉的神色中透着几分无奈,叹息道:“后来我虽知晓她还活着,终究是没了相认的心思,做母亲的,只要儿女能过的安好,其他的便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