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45章(1 / 1)

作品:《侯门继室养儿经

眼前的姑娘长裙拽地, 美的明媚而张扬, 相比之下, 虽然精心打扮过的齐芯蕊却有些相形见绌了。

赵菁微微拧了拧眉心, 强自稳住此时内心的一丝尴尬, 朝着孝宜长公主福了福身子。

孝宜长公主比之前初见的时候更富贵优雅了几分, 原先带着一丝沧桑的神色似乎也因今日的喜事变得柔和了几分, 她微微侧目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齐芯蕊,眉宇中透出一丝疑惑来,赵菁便笑着道:“这是齐将军的胞妹, ”她说完又将徐娴也拉到了身边,向长公主介绍道:“这是我们府上大爷的闺女,娴姐儿。”

齐芯蕊这时候却已是愣住了, 脸上的神色都变了, 若不是脂粉太重,此时她的窘迫怕是要一览无余了。好在孝宜长公主的视线并没有停留在她的身上, 而是跟着赵菁的话语, 落到了徐娴的身上, 便温和的笑着道:“徐家的二姑娘果然出落的很好, 这鹅黄的颜色很配你, 犹如娇花,鲜嫩可人, 我家馨月倒是穿不出你这模样来。”

孝宜长公主这话一说,赵菁便明白了一二分了, 她虽然不满齐芯蕊的打扮, 却只字不提,偏偏夸徐娴穿衣得体,那言外之意,自是不用去想了,不过总算也是保全了齐芯蕊的脸面了,没有当面说出不喜来。

门外的人报唱过后,正厅里各家的太太奶奶也带着姑娘们都迎了出来。大长公主身份尊贵,自然没有必要一早过来在厅中待客的。因此众人出了帘子来到廊下,便瞧见武安侯夫人赵菁也已经来了。

对于京城正四品以上的官家命妇来说,赵菁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人,每年大年初一进宫朝贺,陪在太后娘娘和小皇帝的身边的头一号宫女便是赵菁。可那时候赵菁只是一个宫女,是到了年纪就会被放出去,落得人老珠黄也未必嫁的出去的宫女,但她们不知道,这样一个宫女,却一朝冲天,成了武安侯夫人。

甚至有人还在为景国公府的三姑娘可惜,她若是不死,如今的这些荣耀如何轮得到赵菁?武安侯再怎样也不会当着活人的面儿承认自己带了绿帽子,这一点颜面,总还是要的。

“这位是武安侯夫人,是本宫今日为小女请来的‘戒宾’。”孝宜长公主说笑间已经步入正厅,拉着赵菁向众位介绍。赵菁细细的辨认了一下厅中的宾客,来人虽然不多,好在她还能认识几个。

一位是国舅夫人柳清嫣,她身边站着一个娉娉婷婷的姑娘,大约是上回朱姑姑所提起的娘家的庶妹。先帝殡天之时曾定下三位辅政大臣,柳大人便是其中之一,只可惜柳大人患有旧疾,几年前已经去世了,如今柳家后继无人,大约也想到了走后宫这条捷径。

坐在国舅夫人对面的女子便是摄政王的侧妃龚氏,其父乃户部侍郎,如今摄政王妃之位虚悬,想来这位是势在必得的,几位侧妃中孝宜长公主独请了她一个,必定也是有所用心。

龚氏并不是长相妖娆的女子,但端庄贤淑,周熠便是不喜欢她,有这样的女子替他整理后宅,倒也妥当。赵菁倒是觉得这龚氏看上去很是和气。

那人看见赵菁,也朝着她点了点头,眉梢嘴角多了几分笑意。

再下手坐着的两个,赵菁倒是一时想不起来了,柳清嫣和龚氏的声音她都听过,那么方才说那些不着边际的话,大约就是这两位说起的。

见赵菁微有疑惑,孝宜长公主便开口道:“这一位是史夫人,她相公是平西侯史鸿峰,平素不在京城,你自然不认识。”

赵菁拧着眉头想了想,平西候镇守西域,自十年前的动乱至今,便不曾回过京城,严守西域边关,可谓是一方战神,也因此保得西域一直平安无恙。只是大约是因为这位夫人久不在京城,对京城的民风礼数,似乎是有些淡忘了。

赵菁朝她点了点头,只她只是略略扫了自己一眼,便扭过了头去,况且她又是这样的年纪了,这种样子终究让人觉得有些好笑。赵菁便再没有理她,只听长公主又向她介绍起另一位道:“这位是康夫人。”

孝宜长公主说到这里似乎是欲言又止,赵菁却已经明白了过来。康太傅的夫人早两年已经去了,而这位康夫人瞧着不过四十出头的样子,大约便是传闻中景国公府嫁去康家的庶女,原先不过是个贵妾,只是不知道何时被扶正了。不过这也没有让赵菁觉得有太多疑惑,康太傅是典型的寒门贵子,因此原配的夫人身份本就低微,如今扶正了国公府的庶女,也是人之常情。

赵菁先头进来的时候就听说徐思安打了人,如今料想打得是这康夫人的嫡幼子。说起来也是好笑的,康太傅堂堂前朝的状元之才,几个儿子却都平平,只有大儿子继承了他的衣钵,在仕途上颇有建树。而这个嫡幼子,又兼这康夫人疼爱,从小养出一身纨绔的习性,如今已经二十出头了,尚未娶亲,康太傅一气之下,便让他进了京畿大营好好历练。

想想同是二十来岁的人,徐思安常年征战,早已经练就了一身肃然刚硬的气质,谈吐间更是气势雄浑,可人家的儿子,被捧在掌心,尚且还是个纨绔,赵菁便在心里又觉得徐思安好了几分。

那康夫人原是不想理赵菁的,但似乎对孝宜长公主有几分惧怕,便端着笑站了起来,朝着赵菁见了个半礼。赵菁顿时又明白了几分,想来康大人只扶正了她,却尚且还没替她上书请封诰命,不然以康大人正一品太傅兼文渊阁大学士封号,她怎么说也是个一品诰命夫人,是用不着给赵菁行礼的。

赵菁也不拿大,只朝着她福了福身子,算是还了礼数。

除了国舅夫人柳清嫣之外,另两位夫人身边各带着一位妙龄的姑娘,却反倒只有康夫人是独自一人前来的。京城之中谁人不知,这康太傅的嫡长孙女才色双绝,如今是皇后之位的不二人选了。可偏偏这样一个姑娘,今儿却没有过来。

一时间赵菁落了座,这正厅也就热闹了起来,不时还有别家的女宾过来,大厅里的姑娘们也越来越多了。

齐芯蕊先前只躲在赵菁的身后,如今人越发多了,姑娘们总要互相问候的,她便局促了起来,穿着这样一身衣服,众人用大脚趾想一想,也知道她必定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压根就没有人过来同她说话。

徐娴本就胆小,寸步不离的跟在赵菁的身边,只怯怯的看着姑娘们说话,并不敢过去。不过倒是频频有人往她这边看一眼,似乎对她有些兴趣。赵菁认得那姑娘,是跟着龚氏来的,正是龚大人的大孙女龚映雪,便侧过头对徐娴道:“那是龚姑娘,她喊你过去,你就去吧。”

徐娴却还是有些不敢,赵菁正不知怎么劝她,没想到那龚映雪却落落大方的走了过来,朝着赵菁福了福身子道:“夫人,我能带着娴妹妹去外头花厅里玩会儿,那边有人在结诗社。”

赵菁虽然知道徐娴必定是不爱什么诗社的,但这样热闹的场合让她看一眼,也是好的,毕竟经历的多了,胆子也就大了。赵菁便笑着道:“你去吧,”她又看了一眼齐芯蕊,这样被落单了着实可怜,便又道:“齐姑娘也一起去吧。”

虽然和卢馨月撞了衫,可主人家毕竟没说什么,她这样躲着,似乎也不是个道理。这会子丫鬟婆子都没跟进来,她也找不到人去问问,到底钟妈妈有没有帮她再备一身衣裳。

齐芯蕊听了这话,只感激的看了赵菁一眼,自己却又觉得难堪,便小声道:“我……我就不去了……”

徐娴向来觉得齐芯蕊大方得体,她也不是太懂这里头的规矩,倒是拉着她的手道:“齐姑姑,就一起去吗?”

一旁的龚映雪却早已看明白了几分,不过如今是赵菁亲自开的口,她也不好回绝,便跟着陪笑道:“那就一起去吧,我也不会作诗,就是去看热闹的。”

齐芯蕊见两人都这般坚持,便点头答应了,硬着头皮跟着她们一起往花厅去了。

所谓花厅,原是一处三面环水的水榭,房前屋后放着各色的鲜花,就连房梁上都攀上了绿油油的藤曼,上头无名的小花在阳光下盛放。厅中挂着绞绡纱做的帘子,薄如蝉翼,却将屋外的炎热完全隔开了,有又徐徐的清风吹过水面,带来阵阵的凉气。

三人走到花厅门口,还未进门,便听见几个小丫鬟在抱厦里闲聊。

“你们方才瞧见那个齐姑娘了吗?她居然也穿玫红色的衣服,真真是好不要脸。”为首的丫鬟一听就是伶牙俐齿的样子,毫不客气的数落了起来。

“你这丫头片子,少胡说,姑娘都没说什么,你在这边乱嚼什么舌根?”

那丫鬟听了这话,却不依不饶道:“我又没说错,那个齐姑娘不过就是个没爹没娘的孤女,和我们也差不多,还穿得这般花枝招展的,姑娘自老爷去世之后,便不肯穿红衣,这一回是因了要及笄,长公主才特意为了她做了这一身簇新的衣裳,又怕正红的她不肯穿,所以选了个玫红色,你瞧瞧今日来的这些姑娘,有哪个是穿成她那样的?分明只有她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