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51节(1 / 1)

作品:《太子妃的荣华路

这果然大大方便了纪婉青,她一手京城上层闺秀的名单,一边比照资料,先把不合适的剔除掉了。

完事再把家族树大根深,父兄格外优秀得力的,又排除掉。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等高煦登基后,靖国公府可以说是人臣巅峰了,实在没必要强强联手,建立产生不和谐因素的条件。

高煦固然一诺千金,纪明铮亦忠心耿耿,但珍爱的物事你没必要考验它。

最后,还根据按照年龄画像等客观条件,又排除了一番。

京城上层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也不是每家都有适龄嫡女的,这般狠狠洗涮一番,名单里剩下的,也就六七人而已。

接下来,暗卫出马了,仔细将这六七名闺秀给详细调查了一遍。

纪婉青又排除了几个,只剩三人。

她召见了三名千金的母亲,夫人们心领神会,进宫时把自家女儿也给带上了。

人见过了,说实话是优秀的,可惜纪婉青却仍有小许不满意。

她心疼兄长吃了大苦,且在她心目中,哥哥值得最好的,这么一下子,她就犹豫了。

这当口,纪荣传话进宫,说是霍侯提了两句,他有个侄女,丧母后养在他夫人膝下,人品相貌不错,若纪家有意,他愿做个大媒。

霍侯,就是霍川,他与张为胜在燕山也立了大功,回朝论功行赏,二人俱封了侯爵。

霍川很关心老友独子,要是他膝下有嫡女,早就提出来了。只可惜他只有庶女,侄女虽是嫡出养得也极不错,但到底身份差了点,配国公爷很勉强,他就打消了念头。

怎知凯旋半年,纪明铮婚事还没有定下,这年纪都不小了,他焦急之下,就过府问了两句。

得到答案是,太子妃不熟悉这些闺秀,谨慎之下,还没能选到合适的姑娘。

这倒也是,不知根知底,是应该慎重些。

说到知根知底,霍川之前按捺下的念头又冒出来了,他武将出身不啰嗦,跟纪明铮也熟悉得很,就直接提议了出来。

他很爽快,说就提议个人选,合适固然好,不合适也没问题。

何太夫人是不满意的,认为这姑娘不过是侯爷侄女,这爵位还不是祖传的,荣耀都在霍川一房,跟兄弟搭不上线,怎配她的国公孙子?

她听了纪明铮禀报后,直接给否决了。

纪荣倒不这么认为,两家知根知底,霍川人品他们是信任的,自家一贯重品德多于家世,姑娘好比啥都强。

纪明铮其实正有此意,主仆一合计,就传话进了清宁宫。

纪婉青倒是眼前一亮。

霍川为人信得过,若侄女人品相貌不过硬,他绝不会提议的。

再有就是霍纪两家交情本就极深,也不存在新的强强联合之说。这侄女虽然出身欠缺了些,也不是不能接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品健康等条件,比家世重要。

纪婉青立即打发暗卫们,细细查探霍姑娘一番。

结果果然不错,人优秀之余,也比之前几个闺秀们鲜活多了。

她很满意,高煦也说霍川为人是靠谱的。

人选基本定下来,再召见宫里见见,如无意外,两家亲事就可以说起来了。

不过这急不来,霍家现只有霍川父子在京,大部队才准备启程往京城赶呢,因有老人走不快,想见霍姑娘得等大半个月后。

这个时间点,也是恰到好处,因为禅位大典快到了,纪婉青不但注意力转移,这几天也不合适召人进宫相看。

三天时间一晃即过,禅位吉日已届。

第一百四十五章

宝庆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大吉。

高煦一夜几乎没怎么阖过眼,子时即起, 沐浴更衣。

他让妻子好生安歇的,但纪婉青怎么睡得着, 也一同起了,亲自伺候。

高煦要换上的是冕服, 冕服厚重, 玄衣纁裳等一层接一层,穿着十分繁琐。

纪婉青替他整理好衣摆, 又抚了抚前襟,微微吁了口气,“好了。”

帮忙的累, 穿着得想必更累, 幸好今儿天冷,不然光热就够呛的。

最后, 高煦微微垂首, 让张德海小心戴上冕冠, 系好红缨,这一身终于穿戴整齐了。

这时候, 天边泛起鱼肚白, 已经微微发亮了。

时辰差不多了,高煦抬手抚了抚妻子粉颊,低声嘱咐道:“青儿,天色还早, 你赶紧回去歇着。”

“嗯。”

今天确实没有纪婉青什么事,二人目光交缠片刻,送了高煦出门登舆,她才依依不舍回屋睡下。

清宁宫安静下来了,外头的喧闹才刚开始。

朝中文武早早列队候着,高煦率领群臣先拜祭了太庙及社稷坛,而后,又至天坛祭拜了天地。

一连串繁琐肃穆的祭拜结束以后,君臣折返太和殿。

高煦率领群臣跪于殿中,王瑞珩跪于前方面对诸人,再次朗声宣读禅位诏书。

诏书宣读完毕,高煦站起,缓步向前,从中间玉阶而上,步伐虽缓却力道十足,一步接一步,升上玉阶最顶端。

金柱之间,高台之上,他微微一顿转身,扫视下方一眼,落座于雕龙髹金宝座之上,抬手握住传国大宝。

帝皇之尊,统御万民。

刹时,礼炮轰鸣,喜乐奏响,百官早列队齐整,齐齐跪下朝贺。

鸣鞭,三跪九叩,山呼万岁,皇帝登极礼成。

文武百官随诏书出了殿,诏书放于龙亭内,抬出颁布于天下。

新帝还宫。

本来高煦应回乾清宫的,乾清宫是本朝历代君王寝宫,既然登基了,就该在移居此地。

但现在情况比较特殊,被尊为太上皇帝的昌平帝还瘫在乾清宫内,新帝一贯纯孝,于是便点了乾清宫西侧的养心殿为暂居寝宫。

为什么说暂居了,因为太上皇病况并不好,御医们一再强调安心静养,建议最好能移居清幽宫室,更利于病情好转。

不少重臣,已经上过折子,建议太上皇移居哪个宫室更好。

高煦看过就罢,移居的势已经造好了,不过真正施行,还得等他登基之后。

这是后话。

其实于高煦而言,不论乾清宫,还是养心殿,都是个幌子罢了,他真正起居的地方,乃他妻儿所在之处。

还宫之后,他立即回了清宁宫。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纪婉青抱着安哥儿,笑盈盈迎上来,“陛下回来了。”

她换了称呼,姿态依旧闲适,见了夫君也没说见礼,亲昵欢喜一如往昔。

高煦心下登时一松。

他就怕妻儿与自己生分了。

高煦进屋照例没让人传报,自己撩了门帘子就进,仿佛他除了换身衣服,就再无不同。

纪婉青姿态轻松随意,也似只换了个称谓而已,其他也无区别。

夫妻含笑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青儿,我希望以后皆如此。”他不称孤,也不称朕,而是用了一个“我”。

纪婉青眉眼间笑意一下荡开,也不顾屋角垂首侍立的宫人,垫起脚尖亲了他脸颊一记,嗔道:“当然以后都得这般,其余的,你甭想美事儿。”

高煦垂首,薄唇回触了触妻子粉颊,笑道:“我从未想过。”

他认为,如今已是最美的事,再无其他。

夫妻心意相通,甜丝丝的,偏安哥儿要破坏气氛,“啊,啊啊!”

他一手揪住爹,一手揪住娘,大声嚷嚷,拒绝被排除在外。

哼,他人虽小,但敏感得很。

安哥儿蹬着小胖腿,把小肥腮凑上去,也讨要亲亲。

“这小子!”

高煦无奈,也给他亲了一下,安哥儿高兴极了,“咯咯”笑着,又把小脸蛋凑到娘亲跟前。

纪婉青也亲了亲。

缱绻气氛被安哥儿破坏掉了,不过他爹娘也不生气,反而含笑看着他折腾。

高煦一手接过活蹦乱跳的胖儿子,这小子差几天就十个月大了,胖嘟嘟的,小胳膊小腿有劲得很,一蹦跶起来,妻子都有点搂不住他。

“不许折腾娘,可知晓了?”亲爹循循教诲。

安哥儿不知听没听懂,反正他搂着爹爹脖子,煞有其事地点了点小脑袋。

夫妻俩连同一个胖儿子,携手进了稍间饭厅。

高煦折腾一整天水米没进,又惦记妻儿立即赶回,纪婉青询问过后虽甜蜜,却很心疼,忙命传膳。

膳食早就备好了,就等他回来,以清淡为主,就怕一天少食,油腻会胃肠不适。

一家三口乐也融融,用罢晚膳后,就回了内屋逗儿子。

嬉笑良久,消了食,安哥儿人小精力差些,闹腾过后就打瞌睡了。

高煦将使劲儿揉眼睛儿子抱在怀里,“安儿要歇息了,爹娘明日再与你玩耍。”

小孩子觉来得快,哄睡了儿子,将他送回次间小悠车,高煦牵着妻子的手回到内室。

“青儿,你先洗漱,我要出去一趟。”接下来他会很忙碌,趁着今日闲暇,他要去一趟乾清宫。

“我很快就回来。”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