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5节(1 / 1)

作品:《妻调令

方家的两个姑娘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二岁,十四岁的方雅娥娴静端庄,模样长得像方大太太,五官并不出众,显得有些平庸,胜在肤色较白、气质不错。十二岁的方雅娇也肖似其母方二太太,明眸皓齿,一身书卷气,略有些清高。

方雅娇见曲潋和她同年龄,又生得这般貌美,很容易便让人产生好感,有心和她亲近,所以和她搭起话来:“以前听说过两位姐姐,但是一直没机会见面,如今见到,觉得两位姐姐都是天仙似的人物。潋姐姐平时在家里做些什么?有什么爱好?会下棋么?我祖父喜爱下棋,我也跟着学了……”

方家姐妹俩的祖父便是如今的内阁大学士方阁老,堂姐妹俩都是家中的天之娇女,所以在和曲家姐妹交往时,举止也颇为大方,就是聒噪了点儿。

曲潋细声细气地答道:“平时在家就是跟着母亲礼佛或者是做些针线活,也没什么感兴趣的,棋艺不太精通。”

听罢,方雅娇有些失望,她看曲潋的模样是顶尖的,却不想是个草包美人。想罢,热情度大大地减少了一些,生不起再搭话的念头。

曲潋见方雅娇没再缠自己,面上也没露出什么焦急遗憾的神色,依然很是安静地坐在一旁,像姐姐身后的小跟班。

等方家人离开曲家,回去的路上,方大太太和方二太太询问女儿对曲家姐妹俩的印象。

方雅娥道:“沁姐姐是个端静人,谈吐不俗,礼仪规矩样样出挑。潋妹妹也是个温柔可人的,精通女红。”

方雅娇道:“沁姐姐看着有些死板无趣,潋姐姐看着也是个没什么才气的,和她们说几句话就搭不上了。”她有些失望地道:“真是没劲儿。”

方二太太听罢,直接拍了女儿一下,佯装生气道:“胡扯什么,曲家两个姑娘可是骆老夫人亲自教养出来的,样样出挑,你可要跟她们多学学。”然后又对方大太太道:“大嫂,我观曲家那两个孩子都是好的,咱们家姑娘应和她们多亲近方是。”

方大太太笑了下,对方雅娥姐妹俩道:“你们年龄相近,应该多走动走动。”

方雅娥乖巧地应了一声,方雅娇不以为意,她自幼聪敏好学,通读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皆有涉猎,说是个才女也使得。而才女素来不走寻常闺秀的路线,只喜爱诗书,并不喜欢女红之事,所以曲潋在她心中俨然成了个草包美人。

聪明人素来不喜欢和草包太过亲近。

方二太太如何看不出女儿的心思,只得叹气。曲三老爷虽然去得早,但谁想到曲家姐妹的亲事却比曲家任何一个姑娘都要好,也让她们羡慕,姻亲之间自是该多走动,只是女儿这样子,让她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等回到家,方二太太对女儿道“咱们家虽不是那等见识短浅的,可是女孩子家除了念些诗书装点门面外,针黹女红也不能太差,你如今年纪还小,我也不多教你中馈之事,但这女红你是必要学的。”

“娘,怎么说这种话?我不爱听。”方雅娇不高兴地说道,她喜爱读书,痛恨女红,觉得家里有专门的绣娘,她们根本不需要懂这些。

“你懂个什么?”方二太太戳着她的脑袋,“你瞧那曲家四姑娘的针线多好,先前我看了她做的荷包,绣工十分精湛,若是你有她的三分,我都高兴得念佛了。所以先前便和你姑母说了,改日打算将你送过去,好和曲家四姑娘学学女红。”

方雅娇正欲拒绝,见母亲拉下脸,只得嘟嚷道:“学就学。”至于学得好不好,可不关她的事情。

方二太太这才露出笑脸。

她也不是特别地想逼女儿,但是那曲家姑娘自幼在平阳侯府长大,听闻和平阳侯府的姑娘感情十分要好,如今又是镇国公世子的未婚妻,这是多好的人脉关系,这傻女儿怎么就不懂和她打好关系呢?与这样身份的人关好,将来定会受用无穷。

****

曲潋不知道方家二太太对她的看好,过了两天,她们姐妹便接到了祝家姐妹的帖子,请她们过去玩。

祝家在京中也有宅子,距离双茶胡同不远的隆福胡同那边,坐轿子去也就两刻钟左右。

曲潋姐妹欣然前往。

祝家的宅子比曲家的大多了,而这里住的人也多,祝家姐妹如今进京来,只是随长辈们过来参加一位兄长的婚礼的,顺便也让她们来京城见见世面。

“阿沁、潋妹妹。”祝蒹笑着扑过来,一手一个揽住了曲家姐妹。

祝葭也笑盈盈地看着她们。

喜悦的重逢后,四人才坐下来说话。

祝蒹有很多话要说,拉着曲沁道:“我没想到才进京就听说你定亲的消息,真是太吓人了,一点风声都没有。还有潋妹妹更夸张,竟然自幼和镇国公世子定了亲,真是一点儿消息都没透露,害得那些对潋妹妹有些心思的公子们都失望不已。”

“哪些公子?”曲潋好奇地道,一点也不害臊。

祝蒹掩着嘴咯咯地笑道:“很多啊,我家那几个见过潋妹妹后就惊为天人的兄弟们,还有常州府的年轻公子。原本都以为你年纪小,还不急,等你再大些就上门提亲,谁知道人家镇国公府早就下手了,你定亲的消息传回常州府后,很多公子都成了失意人。”

“姐,别胡说。”祝葭嗔怪一声。

祝蒹怕妹妹生气,忙道:“行行行,我不胡说了。”她不再调侃曲潋,不过仍是兴致勃勃地催着她们快点说。

*****

就在曲家姐妹俩和祝家姐妹欢聚一堂说话时,宁王府中,周琅也得知了祝家姐妹进京的消息。

他心中狂喜,没想到祝家姐妹竟然会进京,觉得这是天赐良机。

“来人,给本世子更衣。”

伺候他的大丫鬟茗香有些奇怪地问道:“世子这是怎么了,可是有急事?”

周琅此时心情高兴,眉眼俱是浓浓的笑意还有几分掩饰不住的急切,说道:“自是有事,我要去镇国公府寻纪暄和。”

茗香听罢,并未再多话,忙伺候他更衣。

等将周琅送走后,茗香觉得世子今儿很不对劲,心里有些犹豫,最后还是决定去正院寻宁王妃,将这事情告诉王妃。

她是王妃特地派过来伺候世子的,虽说是世子身边的大丫鬟,但是世子对内宅之事素来不在意,只有王妃抬举她,她才能保住自己如今世子身边大丫鬟的位置。而她也知道王妃对世子的事情极是关心,王妃将她派到世子身边也有让她盯着世子之意,所以并不敢隐瞒。

周琅风风火火地出了宁王府,马上往镇国公府行去。

到了镇国公府,他马上询问门人:“你们世子可在家?”

“周公子,很抱歉,我们世子不在府里。”

“那他去哪里了,你可知道?”

“不知,世子并未说。”

周琅很是失望,但是此时他有些心急,又不想走开,便决定在镇国公府等纪凛回来。

他先是去寒山雅居给淑宜大长公主请安。

见到他来,淑宜大长公主十分高兴,笑道:“你今儿怎地突然过来看我这老婆子了?”

周琅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地挠着头道:“姑祖母,我虽然是来找暄和的,但也是来探望您的。”说着,他有些心虚地看着她,就怕精明的姑祖母看出什么来。

淑宜大长公主自是看得出他的心虚,不由好笑,这孩子自幼就是个活沷开朗的,当年孙子那种情况下,也是这傻孩子频频过来寻孙子玩,可以说周琅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对他十分纵容。

“姑祖母,您知道暄和去哪儿了么?我寻他有事。”周琅巴巴地问道。

“这我可不知道了。”淑宜大长公主笑道:“若是你有急事,可以先回去,等暄和回来,我再派人通知你一声。”

“呃……不用了,我还是在这里等吧。”周琅此时哪里还能干别的事情,心思都不在上面了。

幸好,他等了大半个时辰,便听说纪凛回来了,当下忙和淑宜大长公主告辞去寻他。

只是,当他看到迎面走来的少年,对上那双狭长妖美的眸子,顿时缩了缩脖子,觉得今天来找他的时机大大地不对。

☆、第 70 章

虽然时机不对,但周琅想跑也来不及了,何况他也不是那么想跑。

“你来做什么?嗯?”

对方淡淡地扫了一眼过来,还用那么嫌弃的语气,让周琅的自尊心有些受伤,万分地怀念没有变脸时的纪凛。那时的纪凛多谦和文雅的人啊,就算嫌弃也不会表现得太明显,简直就是个大好人,不像现在变脸后,什么凶残事都干得出来,更是不念兄弟情。

“找你有事。”周琅边说着边往常山那儿看去,似乎在询问常山,今儿这人受了什么刺激,怎地在大白天时变脸了?

常山低头装死,他可不敢在变脸后脾气很坏的主子面前和周琅眉来眼去,这是找死。

“什么事?如果无关紧要的,不要来找我。”纪凛说得很不客气,拂了拂衣袖,迈步便往暄风院行去。

周琅厚着脸皮跟上了,说道:“这事还真是非你不可,你应该还记得当初在岐山云的平阳侯府别庄答应我的事情吧?若是我有求于你,你定会尽力帮我。”

纪凛回想了下,好像倒是有这样的事情,他轻飘飘地看了他一眼,走进暄风院。

宫心闻声过来,发现主子冷着脸,眸子微微眯着,身上的气质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顿时低眉敛目地过去伺候,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纪凛换了身常服出来,头上束着的头发也披散而下,垂落腰股之间,室内的光线有些昏暗,萧瑟的秋风吹进来,室内丝绦摇曳,吹起那如黑雾般的长发,添了一种莫名诡异的气氛,让一直等着他的周琅莫名打了个哆嗦。

“说吧,来找我有什么事情。”纪凛手中端着盏热茶,用茶盖刮去上面的浮叶,脸上是一种不耐烦的神色,很明显地告诉旁人,他心情不好,少来惹他,识相就滚。

周琅自然不会滚了。

“暄、暄和。”周琅硬着头皮道,“祝家长房的那位三姑娘进京了。”说到这里,他突然精神抖擞起来,十分激动地说:“她既然进京,证明我们还是有缘的,我想娶她为妻。”

纪凛见他双眼炯炯有神地看过来,没想到他竟然还惦记着当初在祝家有一面之缘的祝家姑娘,突然问道:“宁王妃那儿有什么安排?”

周琅的气势一下子没了,有些无奈地道:“她自然是希望我娶舅舅家的表妹。”

“你可知道原因?”

“大概是因为……表妹素来和母妃亲近,若是我娶了表妹,母妃在府里便有人帮衬,婆媳自会一条心,如此府里我父王的那些侧妃姨娘也无法再搞什么小手段吧。”说罢,他深深叹了口气。

他的母妃一辈子的心思都放在斗后院的那些女人身上了,让他颇为烦闷。

“你倒是看得明白。”纪凛挑起眉,不知道是赞扬还是嘲讽,不过配上那神色,让人觉得应该是嘲讽。

周琅很没好声气地道:“能不明白么?这是前阵子我母妃亲口对我说的,她想让我同意娶舅舅家的表妹。我自是不同意的,她没辙,所以只好和我示弱,说了很多她的无奈。”说着,他叹了口气,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生平第一次难得如此喜欢一个姑娘,只想与她相守百年,并不想轻易放弃坚持。

纪凛没说话,而是看着他,若有所思。

“暄和,你帮不帮?”周琅又问道,双目灼灼地看着他。

纪凛漫不经心地道:“帮你也可以……”

“真的?”周琅真是又惊又喜,顿时要感动极了,扒着桌子——不敢靠近此时变脸的好兄弟,说道:“暄和,还是你最好了!”

纪凛意味不明地笑了下,“我还未说完,帮你是可以,但是我不保证事成后宁王妃会不会生气。若是她生气,怕是你娶回祝家姑娘宁王妃不会喜欢,婆媳间的问题也会让你为难,届时你夹在她们中间要如何办?”

周琅顿时愣住。

作为一个粗枝大叶的男人,自然不会太过将视线关注内宅之事上,所以有时候难免会天真一些,甚至考虑不了那么远的事情。而他还真未想过,若是娶了心仪的女子回来,母亲却不喜欢她怎么办?

“这……”周琅犹豫了下,忍不住看向纪凛,虚心问道:“你说怎么办?”

然后他被纪凛一脚踹飞了。

“我管你去死!”他突然冷冰冰地道,满脸阴鸷,仿佛刚才周琅不小心犯到他的禁忌。

周琅很狼狈地差点摔到地上,幸好他知道这个变脸后的纪凛不好惹,反应也迅速,在落地之前,险险地抓住了一条从承尘垂落下来的丝绦稳住了身体,只是他的脚不小心勾住一张太师椅,硬是将它拽得倒在地上,连带着太师椅旁的案几也倒了,桌面上的茶盏掉到地上。

一时间屋子里咣咣当当的声音连续响起,让守在外面的人心都悬了起来,以为宁王世子又犯蠢然后被他们家世子揍了。

站在台阶下的常山和宫心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若是宁王世子在镇国公府里受了伤回去,怕是宁王妃又要生气过来质问,到时候他们夫人自然也不会给宁王妃面子,两人难免会意气用事。

突然,常山眼尖地看到天空中飞过的影子,很快便见到落在院子一株海堂树上的鹰儿,顿时惊喜不已,忙小步走到海棠树下,朝树上的鹰儿叫道:“金乌,你又回来了?今儿有带什么东西么?”

他一脸期盼地看着金乌,可惜骄傲的鹰不理他,叫了一声,又往室内飞了过去。

屋子里,稳住身体的周琅苦笑连连,不知道自己又犯着纪凛哪里了,爬起身后,突然脑袋被什么东西蹬了下,抬头看去,便见纪凛养的那只鹰飞了进来,落到纪凛身边的桌子上。

这只鹰他倒是有印象,毕竟脑袋上还有一绺金毛的鹰也挺奇特的,当初见纪凛养时,他还想要过去养,被纪凛拒绝了。过了不久再来看,发现这只鹰已经被纪凛养得颇为乖觉,所以现在不仅它的主人欺负他,连只扁生畜生都敢在他脑袋踩一爪子。

只见纪凛看着那只鹰,然后从它爪子下抽出一张纸条,慢条斯理地打开来看了,看完后,他的脸色缓和了很多,脸上那凶狠戾气的神色也淡了,让他心痒痒的很想知道那张纸条上写了什么,又是谁写给他的,能让他的心情一下子变好。

“咳,暄和。”周琅厚着脸皮蹭过去,“你知道我是个笨人,就帮我这一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