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82节(1 / 1)

作品:《瓜田蜜事

每日清早起来,雄赳赳气昂昂的,便扎马步,翻跟头,和昱瑾两个对打,相比之原来夏晚带的时候,皮实了不少,个头直逼他小舅李昱瑾。

转眼就到了元宵节。

在元宵节的这日,孔心竹的祖母孔老夫人终于撒手人寰,驾鹤西去了。

孔心竹母亲已丧,亲自在孔府侍疾半月,眼看老太太都好起来了,有一夜在床前短短睡了一觉,早晨起来一看,老太君人都已经凉了。

此时李燕贞也好起来了,遂带着夏晚和甜瓜,李昱瑾几个,前去赴丧。

一辆鎏金宝盖的马车摇摇晃晃出了王府,本来,甜瓜和昱瑾两个该要骑马的,但一看夏晚上了车,甜瓜要粘着好容易才能跟自己在一起的娘,眼不经的就窜了进来。

昱瑾和比他大两岁的哥哥昱元之间自来无话,倒是和小外甥甜瓜好的仿如莫逆,恨不能掏心掏肺穿一条裤子。虽说他比甜瓜大着两岁,可简直就是甜瓜的小尾巴,吊着甜瓜的衣摆子,他也就窜进来了。

两个瞧起来一般大的小小少年,因是去奔丧,都穿着白衽,蓝布面的圆领袍子,昱瑾浓眉大眼,虎头虎脑,郭添清眉秀眼,笑的颇有些小狡猾。

为了防着俩个孩子动手,夏晚坐在他们中间,专门将他们隔开,不一会儿就发现他们在自己身后戳戳捣捣,彼此拳脚相向了。

夏晚跪坐于中,一会儿说一句:“甜瓜,住手。”一会儿又说一句:“昱瑾,你是舅舅,拿出你舅舅的稳重来,不要理甜瓜。”

“我白鹤展翅!”

“我黑虎掏心。”

“我狐狸上树……”两个小声儿的说着,说着说着就比划起来了。

夏晚怕他们要吵到李燕贞,忽而发怒,一边揪了一只耳朵,怒道:“信不信我把你们扔出去?”

她端坐在中间,梳着干干净净的发髻,素绫面的交衽棉袄,下面是牙白面的提花缎长裙,仿似一朵盛开的雪莲一般,怎么看,都不过两个孩子的大姐姐而已。

李燕贞笑道:“男孩子这个年纪,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要抻骨头,不让他们动他们骨头痒,这才是为甚人总会说,七岁八岁,猪嫌狗憎了。”

夏晚左瞪一眼再右瞪一眼,两个孩子噤着声儿,低眉耷眼的,一幅委屈样子。待夏晚捏捏他们的小耳垂露个笑脸,两个小赖皮立刻就又欢实起来了。

转眼已到了孔府门外。

与朝同始的孔府,三开扇的朱漆大门,为迎李燕贞,正门大开,下门槛,孝子贤孙们白麻布衣满满跪了一地。

若夏晚记得不错,趁着孔老太君的死,皇帝便要着手开始收关东提督孔方手里的兵权。这大约将是他最后一次用郭嘉了,以李极的戾性与精明,最后一次用完郭嘉这个人,李极就该对他下杀折了。

“娘,我大伯今儿真的会在孔府吗?”好久不见,甜瓜有点想郭嘉了呢。

夏晚道:“会的。”

以她对郭嘉的了解,他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她其实也格外好奇,他将要怎样破解如今的局面。

第123章

带着两个孩子赴丧,是件颇烦恼的事情,毕竟孩子小,不懂事,夏晚生怕这俩孩子要在孔家闹腾,要叫人家耻笑,说晋王府的孩子没规矩。

不过甜瓜和昱瑾两个的表现算得上叫夏晚咋舌了。

李燕贞伤才好,披裹的格外严实,若非扶着夏晚当个拐杖,是站不住的。

而昱瑾和甜瓜,则是替他拈香的人。

俩个孩子一进灵堂便收敛了笑意,恭恭敬敬拈香,磕头,看主家还礼,也齐齐跪拜。

站在回廊上,李燕贞笑道:“瞧见了否,这就是有家教的孩子,无论在家里怎样的皮,到了外头,有礼有节,所以,姐儿,你很不该对甜瓜太严厉。”

夏晚随即回嘴:“您对昱瑾和昱元两个,还不是一样的严厉?”

他也只是对甜瓜格外溺爱而已,真正对着昱瑾的时候,一脸寒霜,经常吓的昱瑾袍子颤簌簌的发抖。

被迎进内院,孔心竹披着麻孝,头发枯黄,一脸的憔悴,见了丈夫,毕竟长年生疏的,也不过略点了点头,倒是把儿子揽入怀中,埋头在昱瑾胸前,闷了片刻。

她娘死的早,父兄们又常年在边关,生平最亲的亲人就是老祖母了,而且还是因为自己照料不周才死的,格外伤心,但昱瑾糙里糙气的,不烦叫娘这样抱,略一挣扎,和甜瓜两个转身跑了。

孔心竹抬起头来,见夏晚手里捏着帕子就抱了过来,将她揽入怀中,就替她擦起了泪。孔心竹顿时呜咽了一声,道:“瞧那没心没肺的小子,还是女儿跟娘亲。”

虽不是亲母女,但因为脾性相投,夏晚和孔心竹也胜似亲母女了。

府中铺盖卷起,处处灵堂,也处处都有客要待,唯独孔心竹曾经住过的闺房无人打扰,于是孔心竹就把李燕贞和夏晚两个迎了进去。

李燕贞自打回家之后,就一直在病中,而孔心竹则一直呆在娘家,照料孔老太君。

她自年青时嫁给李燕贞,俩人就相敬如冰,而且在她的印象中,李燕贞一直都是冷冽刚肃,精神勃发,随时准备要奔赴战场的样子,侍疾月余,还以为李燕贞也不过小伤而已,直到看他走路都要夏晚搀扶着,才知道丈夫是真的病的重了。

她这闺房里还生着火炕,连忙把李燕贞迎到了火炕上,见他依旧咳个不停,孔心竹自来没有服侍过丈夫的,也不知该如何服侍他,转而问夏晚:“姐儿,他咳成这样子,怎么办?要不,你们赶紧回王府吧。”

夏晚心笑孔心竹傻,夫妻之间,也得有接触才会有感情不是。

她道:“娘,我得去找甜瓜和昱瑾两个,防着他们在这儿捣乱,您叫人端一碗冰糖燕窝来替我阿耶润润喉咙,千万记得,他胳膊受过伤,手上使不得劲儿的,要喂他吃才行。”说着,夏晚就急匆匆的走了。

今日孔府宴客,冰糖燕窝肯定是备着的,但是孔心竹从来没有给李燕贞喂过吃的,待婢子芸儿把燕窝端了上来,望着眼眶深陷,消瘦无比的李燕贞,发了半天的怔,道:“芸儿,你给王爷喂,叫他吃口燕窝。”

芸儿应了一声,端着碗燕窝颤危危的走过去,刚想伸勺子,李燕贞啪的一把打过来,一窝燕窝全洒在了芸儿的裙面上。

孔心竹一点就燃:“既不肯叫人喂,端来你自己吃吧。”

说着,另有个丫头又端了一碗进来。孔心竹亲自端到李燕贞面前,伸着手,示意他自己端着。

李燕贞低了片刻的眸子,忽而抬起头来,颇深邃的眸子盯着孔心竹,柔声道:“难道本王九死一生的回来,就不能叫王妃喂着吃一口粥?”

孔心竹总还记着当年李燕贞的眼睛和心都在陈姣身上的时候,对着陈姣时,老远就在笑,待转眼看到她,从眉眼到唇角到整个人,就全冷了。她嫁过去整整五年都还是个女儿身。

后来袁氏也不知怎的有了身孕,生了昱元那个庶子,之后李燕贞为要一个嫡子才跟她圆的房。

她也不是没恨过,没怨过,但终归她是个嘴巴硬,心地善良的女子,尽心尽力,替李燕贞打理了二十多年的王府,耗尽了一生最好的年华。

所以,李燕贞于她来说,活着当然好,孩子有父亲,王府有男主人,但便是死了,她心里也没有太多的伤感,毕竟他活着和死了,于她来说实在没有太大的干系。

坐在炕沿上才喂了两口,忽而孔心竹觉得腰间一空,居然是李燕贞搂上了她的腰。她侍疾多日,身为家中唯一的女儿,忙着操持丧礼,头发乱糟糟的不说,连着几日澡都没洗过,生怕李燕贞嗅到自己身上的气息要生气。

岂料李燕贞埋头在她身上,却是就那么静静的偎着。

“心竹,叫为夫靠一靠,靠一靠就好。”他似乎极为疲惫,压着嗓子里的咳喘,轻声说道。

李燕贞兄弟仨人,如今死剩他一个,父亲爱他,但也提防着他,人到中年,孩子还未长成,整座王府的命运都得由靠他的决断,做为府中唯一的靠山,他找不到可依靠的人,也唯有在自己这粗粗笨笨的王妃肩头靠一靠,才能消解了那种疲惫。

孔心竹乍乍然见到丈夫软弱的一面,不能适应,也不好惊动他,僵着身子,就那么乍着两只手,木木的挨着。

夏晚出来之后,并没有先去找甜瓜和昱瑾两个,反而是转到了正院,重又进了灵堂。

此时梁清正在拈香。

待梁清拈罢了香,给老太君磕罢了头,夏晚便陪着他走了出来。

冬日之中,处处天寒地冻的,来吊唁的客人们,任你高官大贾,也得挤到一间屋子里乌烟瘴气的吃点心去。

不过梁清总是能找到好去处的。

他带着夏晚出了正院,往右侧走,不过几百步的远,一处门前栽着两颗腊梅树的院子,双扇如意小朱门,门上贴着白楹联,还有铁将军把着门,显然,这是不宴客的去处。

梁清将夏晚往自己身边拉了拉,叫她替自己遮着,忽而一把,直接连锁带座儿一并扯了下来,拉着夏晚就进了院子。

院中与外面一般清雅,整整齐齐的四合院,纤尘不染。

待进了屋子,一股暖意带着淡淡的佛手香。这当是个男子的居室,墙上佩着各类弓箭,书架上林林竖竖,插满了书。案头一张铺开的大地图,上面勾勾画画,全是军事要塞。

梁清就跟个田螺姑娘一样,窜出窜进,不一会儿就给夏晚端了茶炉子,热腾腾的槟榔参草茶,翠玉豆糕,藕粉桂花糖糕,还有两笼螃蟹小饺儿,几盘蜜饯进来。

夏晚颇有些气急败坏:“我不过找你聊点事儿,几句话的事情,你能不能不要摆弄这些,好好听我说几句话?”

梁清这才稳了下来,把茶递给夏晚,道:“你吃,必得你吃着,我才肯听你说。”

夏晚记得头一回见梁清,嚣张无比的长安小少爷,拿鼻孔出气的,也不知道他如今怎么会变成这样一个殷勤的姿态来,挑了只中间夹着核桃仁儿的蜜枣咬了一口,道:“我要的东西,你可替我置了不曾?”

梁清道:“置了,老榆木的大棺,三底三盖,清漆晾成,就连花纹都是照着你吩咐的图样画的。

昨儿夜里,我亲自运进普宁寺的,就在大雄宝殿下面的地宫里。但你确定王爷的棺木不是自己订?便王妃的,也得她自己看过,愿意了才行,他们都还年青,你早早儿替他们备棺木,怕要惹他们不高兴。”

夏晚笑道:“所以我不要你告诉任何人。”

吃了一口茶,槟榔和着参草,酸酸甜甜的,带着股子药味儿。夏晚又拈了一枚枣子:“今儿夜里你过府来一趟,咱们一起去看看棺木,如何?”

梁清道:“好。”

他坐在罗汉榻对面一张圈椅上,阳光照上胡茬,三十而立的人了,笑起来都有淡淡的鱼尾纹了:“年姐儿,那棺木,不会是你替自己和郭六畜备的吧。”

夏晚一笑:“怎会?”

梁清指着她的鼻子笑了起来:“我觉得是。郭六畜步步都是险招,你怕他万一那一天不慎会死,所以才替他备的棺材,对不对?”

对面的小妇人白衣乌鬓,脸素的像一轮玉盘,两只眸子格外明亮,随着梁清一言,眼圈上随即蒙上一圈潮红来,一笑,算是默认了。

“既郎有情妾有意,你就嫁了他又如何,以我来说,夫妻之间,天大的困难都该彼此相伴着挺过去。”梁清诚心实意说道。

夏晚埋头,拈着枣子的手在微微发颤:“我不止有他,我还有孩子。如今于我,于他来说,皆是孩子更重要,我们总得要有一个安稳的活着,才能照顾孩子。他若能一直活下去,娶妻生子,平平安安一生。那两具棺木只葬我,另一具陪我下葬既可。

他若死了,一人一具,我死了就去陪着他。但活着,我们是无法在一起的。”

在洛河镇的那个雪夜,夏晚回去之后,在李燕贞的床前守着。两目呆呆望着虚空,就那样坐了一夜。

她没有文贞那样如炬的慧眼,所以无法辩别她说的话是真是假,当然也就不知道郭嘉是否真的跟文贞有过肌肤之亲。

不过关于小甜瓜那一点,夏晚觉得文贞是在撒谎,因为没有孩子的人不懂父母的心。父母对于孩子,没有一种志在必得的强求,要的只是孩子安全,健康的长大,甜瓜在晋王府更安全,郭嘉就不会把他要回去。

但那些于夏晚来说并不重要。

李昱霖恨透了郭嘉,若非他一直没有替他拿到孔方的兵权,是不会再容留他的。而李极也当郭嘉是自己砧板上一条任杀任刮的鱼而已。

她是个妇人,便真是公主,也不过是皇帝为了收孔府的兵权,备的一步棋而已。

她没有回天救他的能力,还得照顾孩子,就只能默默替他准备一幅棺板,好在他死后收敛他,并在百年后和他同葬。

“年姐儿,那年在河口,我说了那样的话,害你跳河,你就不恨我?”梁清忽而问道。

夏晚旋即一笑:“我是自愿跳河的,又为何恨你?”

俩人正说着,只听门外忽而一阵脚步声,旋即响起一个男子的声音,分外醇和,听着格外的悦耳:“郭六畜真的来了?”

“是。”

“走狗。这大魏江山,一半是我孔家军的尸骨垫成,他想收咱们的兵权,也不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重?”

梁清和夏晚两个不速这客皆是吓了一跳,夏晚先就站了起来。

“这是孔家二爷孔成竹,他回来了,咱们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