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0节(1 / 1)

作品:《书生撩人

......

两人回到房,气息都有些紊乱。

沈蓁蓁将两人的衣裳都找了出来,“夫君,你就穿这身吧。”

梁珩正在漱口,嗯了一声。

两人换好了衣裳,临出门,梁珩又去找了一件白狐披风出来,给沈蓁蓁披上了。

“外面冷。”

沈蓁蓁看着认真给她系着披风带子的梁珩,情不自禁伸手抱住了梁珩。他的体温从相贴的地方传到了她的身上,沈蓁蓁收紧了手,整个人都贴在了梁珩身上,汲取着他的暖意。

沈蓁蓁也不知道为什么,冬天会更加依赖梁珩,可能是因为天地太冷,只有他能温暖她。

两人相携出了门,没有乘坐马车,梁珩牵着爱妻的手,往沈家的方向去了。

这个冬天雪下得很厚,整个京城已经笼在了银白之下,天地一片寂白。

第135章

年关很快就到了。

因为沈家全家都进了京城, 所以两家商量好今年梁珩一家都去沈家过年。

年三十这天,大清早沈家那边就来了马车, 接梁珩他们过去。

“畅儿,听话,快把这小披风披上, 不然一会儿到了外祖家,外祖看你穿得这么少该心疼了。”

沈蓁蓁拿着一张淡青色的毛披风,将和畅裹得严严实实的。

梁珩走进房来,就见娘俩正在说笑。

沈蓁蓁见梁珩进来,笑道:“夫君,现在畅儿可厉害了, 又学会了一首诗。”

梁珩走过来,一把将和畅捞起来,和畅头上戴着一顶白色毛帽, 整个人都圆滚滚的。

“畅儿又学会了哪首诗?背给爹听听。”

和畅张口就来。

“千山鸟飞雪, 万径人踪灭...”

和畅流畅地背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梁珩。

“又是怀瑾哥哥教你的吗?”梁珩问道。

和畅点点头,“怀瑾哥哥可厉害了,他会背好多好多诗。”和畅满脸崇拜地说道。

怀瑾是沈宴的儿子,已经十二岁了。怀瑾没有继承到沈宴在生意场上的那种圆滑, 反而气质有些像梁珩, 十分爱看书, 气质安静温润。和畅最是喜欢他。

街道上满是鞭炮的残骸, 一些穿得圆滚滚的孩子正玩着雪。

和畅站在车窗旁, 看着外面那一群群玩着雪的孩子。目光艳羡。

梁珩和沈蓁蓁对视了一眼,儿子似乎真的有点孤独了。

一家人很快到了沈家,沈家大门两边贴着大红对联,门上挂着两盏大红的灯笼。

梁珩扶着赵氏先下了车,又将儿子抱下车,这才转身来牵沈蓁蓁。

沈蓁蓁拉住梁珩的手,见赵氏正低头跟和畅说话,蹲下身伸手抱住梁珩的脖子。

梁珩抱住沈蓁蓁的腰,将她抱下了马车。

门口的小厮见状在心里偷笑了声,见大小姐落了地,连忙上前来见礼。

梁珩拉着和畅,沈蓁蓁扶着赵氏进了沈家大门。

沈家上下张灯结彩,虽然不在家乡凉州,却依然有着浓浓的年味。房廊上挂着一排排大红色的灯笼,每一根柱子上,都贴上了新对联。

这院子并不大,前面有下人进去通报了,几人刚走进正院,许氏已经迎出来了。

“亲家母!”

许氏笑吟吟地迎上前来,拉住了赵氏的手腕。

梁珩连忙见礼,和畅则一溜烟往里面跑去了。

两人如今除去亲家的身份,更像是老姐妹一般,感情极好。

许氏拉着赵氏往里面走,

梁珩夫妻俩跟在后面,进了正房。

和畅进屋找了一圈,没找到人,正好许氏拉着赵氏进来了,和畅连忙问道:“外祖,哥哥他们呢?”

许氏伸手拉住和畅的手,见是暖和的,放下心。

“哥哥他们和你外祖舅舅去庙里去了。”

和畅歪着小脑袋,有些没听明白。

许氏对赵氏解释道:“我们那边啊,有这个习俗,过年要去庙里祭祀。”

赵氏点点头。

和畅没有看到两个哥哥,明显有些失落。

沈蓁蓁拉住儿子,安慰道:“一会儿哥哥他们就回来了。”

就算已经和沈蓁蓁成亲四年了,梁珩每次来岳家还是会不由自主有些紧张。不过还是只有许氏一人,梁珩还算自如一些。特别在泰山沈忞面前,梁珩就会不由自主紧张,好像以前还没成亲前见沈忞那样。

果然没等多久,沈家出去祭祀的就回来了。

各自见了礼,正房微微拥挤起来。

和畅一见两个表哥哥回来,忙从沈蓁蓁怀里挣脱下来,欢呼着往怀瑾,怀瑜跑去。

怀瑾是个小少年了,见最喜欢的表弟往自己跑来,脸上也浮现了喜色,举止却不像和畅这种小儿这么随意了,在长辈面前恪守着礼节,先礼貌地跟与赵氏、梁珩夫妻问了好。

和畅见最最喜欢的表哥忽略了自己,不由嘟起了小嘴,跟着怀瑾屁股后面,拉住怀瑾的手指头。

怀瑾低头看了看和畅,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握住了和畅的小手。

怀瑜性格却和怀瑾不一样,十分活泼。他也极喜欢和畅,热情地想跟和畅打招呼,只是和畅不知道为何,更喜欢文静的怀瑾一些,勉强和怀瑜说了几句,又缠着怀瑾说话了。

怀瑜不由郁闷,明明自己才是那个带着和畅上树掏鸟蛋,下池捉小鱼的!

沈宴坐在梁珩旁边,沈蓁蓁移过去和两个嫂子坐在一起。

梁珩一直在忙,回京后就再没见过沈宴了,这会就问起江宁的情况来,沈家现在已经不做粮食生意了,江宁的淮绣成了沈家最大的生意,所以沈宴还是会经常往江宁跑。

沈宴低声道:“江宁现在发展了不少,因为淮绣的原因,大量商人涌进了江宁。现在江宁相较你之前在的时候的规模,已经从中等县往上等县发展了。我听说汴城那个州牧也是京里大户家的子弟,但是十分清正严明,治下的县,县官都不敢乱来。所以江宁现在较你离家时,更好了些。”

梁珩点点头。淮绣可谓是一朝成名天下知了,京城这都是供不应求的,甚至宫里的娘娘几乎都用起来了。

“那钱县令没为难你吧?”梁珩问道。毕竟淮绣的利润实在是很大,沈家不过做了半年,已经挣得盆满钵满了。

沈宴道:“有妹婿你在京里,他哪敢动我们沈家的生意?”沈宴顿了顿,“不过我还是给了他二分利。”

梁珩点点头,这生意场上就是这样的,和官府的交道绝不交恶,虽然说他在京城,钱胜轻易不敢明着给沈家使袢子,但是暗地里谁又能说得清呢。毕竟这么大的利润,钱胜能忍一时,以后就说不准了。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年夜饭。最高兴的,莫过于沈家双亲了,越到晚年,越难与子孙团圆。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热热闹闹地吃了年夜饭。

外面不停地响起烟花爆竹声,几个小辈都蠢蠢欲动,就连最文静的怀瑾都有些坐立难安了。

沈宴见状,手一挥,发了话,“都玩去吧!”

怀瑜最是兴奋,拉着和畅和大哥就往外跑去。和畅短胳膊短腿,穿得圆滚滚,跟在两个哥哥后面,卖力地跑着,想要跟上两人的脚步。

怀瑾见状,迈小了步子,拉着和畅跟在怀瑜后面,小厮们早就准备好了小炮竹,三兄弟在院子里放得欢实。

又是一年新春了。

第136章

梁珩一家人在岳家吃过了年夜饭, 直到深夜,梁珩一家才坐着马车回家。

和畅和两个哥哥玩了太久烟花,有些累,趴在梁珩怀里睡着了, 衣兜里还塞着外祖、舅舅以及怀瑾哥哥给的压岁钱。

到了家,赵氏有丫鬟扶着回正院去了, 梁珩一手抱着儿子,一手牵着妻子, 一家三口回了院子。

和畅就睡在东厢, 丫鬟碧莲睡在外间暖阁, 正在灯下做着针线, 听到敲门声,连忙起身开了门。

梁珩将儿子放在床上。沈蓁蓁过来给儿子脱了外衣。和畅睡得很熟,这么大的动静都没醒。

碧莲一直睡在和畅房间外间的暖阁里, 半夜还要起身给和畅盖被子什么的。沈蓁蓁给碧莲封了个新年花钱。虽说赵氏早上出门前就让管家将花钱发下去了,但是自己院子的, 平日伺候也辛苦,逢年过节也要多少打赏些。

夫妻两回了房。

丫鬟很快打了水来, 两人洗漱完,上床躺下了。

沈蓁蓁躺在梁珩的臂弯里,梁珩的体温很快就暖和了冰凉的被子。

“爹的身体好像不大好了。”沈蓁蓁轻声道。

梁珩轻轻拍了拍沈蓁蓁的手。沈忞自从上次在牢中被关了一个月后,身体就大不如从前了。今晚上在席上喝了一杯温酒, 咳了半晌, 人也憔悴了不少, 老态毕显了。

“爹年纪大了,以后你多去他们那陪陪老人。”

沈蓁蓁轻嗯了一声。

梁珩感觉到沈蓁蓁的惆怅,将她抱至胸前,安慰道:“没事的,爹他们会长命百岁的。”

沈蓁蓁趴在梁珩的胸前,他的心跳格外清晰,也微微安定了她的心。沈蓁蓁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抱住梁珩的腰,不再多想。

次日,大清早黄梵一家就来拜年来了。

梁珩和沈蓁蓁刚起身,就听下人来报说黄梵一家来了,已经到了赵氏的正院里。

沈蓁蓁赶忙收拾了下,和梁珩过去了。

到了正房外面,果然就听里面传出赵氏和如意说话的声音来。

梁珩替沈蓁蓁撩开了厚厚的帘子。

沈蓁蓁走进去,就见赵氏和如意、菱儿坐在榻上,黄梵坐在一旁的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