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6节(1 / 1)

作品:《书生撩人

谭怀义又朝梁珩拱了拱手,“梁侍御史!久闻侍御史大名啊,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梁侍御史果然是人杰啊!”

梁珩拱了拱手,“谭州牧客气。”

谭怀义点到为止,也没有说让梁珩等人住到州牧府。

谭怀义指了指旁边停着的几辆马车,道:“我为众位大人们准备了马车,众位大人舟车劳顿,请先到驿站稍作休息。”

梁珩拱手道谢,“有劳。”

谭怀义一直送他们至驿站,梁珩谢过谭怀义。

谭怀义道:“不知梁大人准备何时开仓验粮?不瞒大人,这粮食入仓几年,从未挖出来过,我担心底下粮食有坏,是担心得茶饭不思啊!大人等一天没有验粮,我就一天难安,还望大人尽快验粮啊!”

梁珩看着谭怀义脸上的急色,似乎真的很想他们尽快验粮。

梁珩点点头,道:“下午就会去了,谭大人别着急。”

谭怀义得了梁珩的准信,笑了笑,“多谢梁大人了,那梁大人看可需要什么,我命人去准备。”

梁珩见谭怀义急色不似作假,道:“如此,大人帮忙准备六十根竹竿吧。”

说着又将需要的尺寸和长度说了。

谭怀义满口应下,去了。

梁珩看着谭怀义的背影,一时弄不明白这谭州牧是什么意思。难道丰庐仓没问题,所以谭州牧如此安之若素。

梁珩倒是希望如此,不然若是四仓都有问题,只怕会龙颜大怒。

下午,梁珩还没让人去通知谭怀义,谭怀义就带着人过来等候梁珩他们了。

梁珩见谭怀义如此积极,心怀期翼的同时,也不由存了一丝疑惑。这粮仓若是真没问题,这谭州牧也不必如此着急吧?

可五十来个粮仓验下来,除了底部粮食有些腐烂之外,粮窖里真的装满了粮食,一窖不少。

众御史终于松了一口气,这粮食腐烂的问题比起空缺来说,算不得什么了。四仓总算有一仓能稍微跟皇上做个交代了。

晚上梁珩躺在床上,一直反复回想着今天的事。虽然粮仓验得很是顺利,实存粮食的数目没有空缺,梁珩却总感觉有些奇怪。

良久,梁珩说服自己,也许是先入为主了吧,一开始就认为这些粮仓都是有问题的,所以才难以相信。

第119章

次日, 梁珩一行人离开了庐州。

谭怀义大清早就过来送他们,十分热情, 直送至码头, 看着他们上了船。

梁珩临靠甲板,看着越来越远的庐州城,以及岸上目送他们离开的谭怀义一行人。

“梁大人?”

梁珩转过身, 是御史大夫, 段续。

段续年纪在御史台算是年轻的了,刚过而立的模样。

梁珩又转过身,看向河岸上已经变成黑点的人, 轻声问道:“段大人, 你有没有觉得这庐州城有点奇怪?”

段续不解。

梁珩继续道:“庐州街头上都没有什么行人。”

段续道:“许是现在还太早了呢?”

梁珩摇摇头,他们进城的时候,梁珩就感觉到庐州城安静得有些奇怪。出驿站去粮仓的路上,大街上也没有什么行人。庐州作为大城, 怎么可能会如此冷清。

段续劝道:“大人,您别多想了, 这丰庐仓没有问题是好事。”

梁珩知道段续的意思,可能其他御史也有不对劲的感觉, 只是考虑到诸多因素, 选择了沉默。毕竟庐州粮仓没有问题, 对谁都好。

梁珩摆摆手, 段续明白梁珩的意思, 进了舱去了。

次日下午, 一行人到达了最后一州,耀州。

耀州州牧罗昶,也带着人在码头等候御史巡官。

几乎和庐州如出一辙,罗昶也要求尽快验粮。

还是用了一个下午,粮食验完,除了下面的粮食大多腐烂了之外,没有出现空缺。

罗昶似乎真的松了一口气,邀请诸御史到州牧府宴饮。

梁珩当然拒绝,带着人回了驿站。

饭后,梁珩借着散步,和众御史说自己要上街走走。

连日奔波,众人实为疲惫。段续说要陪他一起去,梁珩谢绝了。

梁珩出了驿站,往进城门方向走去。

一路上没碰到什么百姓,就算碰到两个,也是行色匆匆的。

梁珩走了好几条街道,直走了半个城,依然没看到有什么人。路过的高门大户,大门都是关得紧紧的。

梁珩愈发感觉到奇怪,正好到了一处茶肆,梁珩走了进去,里面也没什么人。

一个伙计上前来招呼他,梁珩趁机问了为何城里没什么人。

那伙计犹豫了会儿,道:“客官是外地人,这事您就别问了,就这几天没什么人,过了这几天就热闹起来了。”

说完,那伙计倒完茶,匆匆走了。

这几天冷清,过几天就好了。换句话说,这几天可能是他们来了,有什么原因,限制了耀州百姓的出行。过几天他们走了,这限制就解除了。

梁珩没坐多久,结了账,起身往回走。

梁珩没发现后面一直跟着一个人,等他走远了,那人进了茶肆,询问那伙计跟梁珩说了什么。

那伙计脸色顿时惨白,摇了摇头道:“我什么都没说!”

......

梁珩回了驿站,面色无异。洗漱一番后,就躺下了。

次日,梁珩等人在罗昶一行人的目送下,登上了船。

罗昶看着船帆扬起,顺着风向,很快离开了耀州码头,往京城方向去了。

一切很顺利,罗昶的心落回了实处。

船离开耀州一个时辰左右,梁珩就下令停船。

一众御史不解,梁侍御史这是想做什么?

梁珩却解释到自己一样很重要的东西落在驿站里了,要回去取。

众人心有埋怨,但梁珩说了有很重要的东西落下了,现在刚好离开没多远,回去也碍不了多大事,粮仓也都验完了,回京也不急于这一个时辰,只好都不说话。

船很快又在耀州城外的码头靠了岸。

梁珩带着段续往城里走去。

梁珩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落下了,只是他觉得这耀州城一定有问题,所以一定要回来看看。而如果不用这个理由,说自己怀疑粮仓有问题的话,一些御史一定会拼命拦他。能不能回来还是两说。

两人还未走至城门,远远的,就见城门处排起了两列长队,看着穿着,像是百姓,且肩上都挑着担,或是背着背篓。

段续也吃惊不小,要知道昨日他们进城时,城内街道上都没有几个人,城门处更是没有一个人影。

梁珩预感越来越强烈,他早就有了的猜测,答案很快就会揭露了。

梁珩和段续都没有穿官服,混在百姓里,只是看着模样清秀点,并没有守兵怀疑两人的身份,放两人进去了。

等进去了,看清城内的模样,段续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在的这一天,冷冷清清的耀州城百姓,似乎都在他们走后进入了耀州城,街道上挤挤挨挨的全是背着挑着挑子的百姓。

他们似乎都在往一个方向去,耀州仓。

段续看向面色严肃的梁珩,他惊讶地发现梁珩似乎早就知道了一般,丝毫不惊讶。

梁珩一开始只是怀疑,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两人跟着百姓往粮仓方向走,一路碰到很多马车往城内各处去的,上面装满了麻布袋子,装得鼓鼓囊囊的,看着像是粮食的形状。

等到了粮仓,就见粮仓前挤着大量百姓,还有很多马车,一袋袋粮食,不停地由大门里扛出来。

马车都排着队,很多上面已经装了大半了。

而百姓们则或坐或站地在一旁等着,似乎要先等这些马车装完。

一个官吏正站在大门处,手里拿着一本账本,核对着扛出来的粮食数目。

“梁大人,这...”

没想到这粮仓竟然真的有问题,这粮食竟是临时凑来的。骗过了他们后,就再还回去。

梁珩没有说话,面沉如水,只是看着前面挤挤攘攘的人群,并不说话。

一车车的粮食被拉走,段续不知道梁珩会如何应对,前面梁珩就和他说过,他怀疑这粮仓有问题,他当时还劝梁珩别多想,没成想粮仓真的有问题。

梁珩静静地看着,等了不知多久,直到那些马车都装得差不多,梁珩挤开身边的人群,往粮仓门口走去。

段续见梁珩动了,不由着急,现在只有他们两个人,就怕出什么意外,他们应对不了。

但段续还是跟着一起挤上前了。

梁珩很快挤到了前面,就站在那手持账本的官吏旁边。

那官吏见梁珩挤到他身边,看了一眼,觉得面相似乎有些熟悉,还不待他说话询问,梁珩一把抢下了他手中的账本。

“你!什么人!胆敢抢官爷的东西,不要命了吧?来人!来人!将此人拿下!”

那官吏大惊后,又大怒,就要叫人来将梁珩拿下。

梁珩却不管他说什么,快速翻看了一下账本,就见上面记录了一些人名和粮食数目。

几个府兵涌上前来,就要拿下梁珩。

段续看得不由着急,这梁珩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这官场险恶,要是这耀州州牧豁出去了,将他们杀人灭口...

梁珩脸色不变,从怀中摸出御印,对着那官吏大声道:“看清楚了,本官是巡官侍御史梁珩!”

正准备扑上来的府兵也愣住了,看着那御印,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