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6节(1 / 1)

作品:《书生撩人

梁珩见状便问道:“这些是你们才装修的吗?”

孙志摇摇头,道:“这是上任李县令在任时,装修的。”

梁珩不禁皱了皱眉。

孙志细心观察着梁珩的表情,见梁珩皱眉,心里不禁一个咯噔。想想自己也没什么太大的过错,又稍微放下心来。

沈蓁蓁看着着豪奢的后衙,就想到上任县令,怕不是个好的。

几人又进了屋,屋里摆了不少摆件,看着都不是凡品。桌椅也都是用的好料。

孙志看着新县令越皱越深的眉头,心里不由暗骂了上任李县令来,收刮了太多民脂民膏,导致走时带不了那么多,这些玉摆件在他看来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便没有带走。这些衙役他们也不敢私拿,就任其这么摆着了。

孙志看着年轻的新县令的神色,猜想着难道这是个不张扬的人?清廉孙志是不敢想的,哪个当官的不是拼命在任期多捞点银子,不然就靠那点当官的俸禄,只怕是连家人都养不活。上任李县令听说是京城里的大官家的儿子,下地方来任县令就是作为跳板,三年任期一到,装着十多车刮来的财产就走了。上任三年,连江宁有多少户都不清楚。生活极为奢侈,嫌弃后衙不够大,住着一个乡绅送的宅子。又嫌衙门不够气派,让人改造了,怎么豪奢怎么改,反正老百姓出银子。

梁珩当下心里就很不舒服,到底没说什么。沈家的伙计将行李搬进房间去,沈蓁蓁便先进去收拾去了。

沈宴也忙,等伙计将行李都搬进来后,便告辞了,梁珩和沈蓁蓁又送沈宴到了县衙大门口。

等沈宴等人离开后,梁珩和沈蓁蓁又进县衙去。

孙志和刘茂正站在院里等着,见梁珩两人并肩进来,心里明白那肯定是梁县令的夫人了。刚刚不敢确认就没敢乱叫,这会又忙见礼。

沈蓁蓁笑道让两人不必多礼,梁珩谢过两人就打发两人走了,一会还要收拾屋子,熟悉江宁的事便推后了。

两人本想留下来帮忙,见梁珩谢绝,只好告退了。

“梁郎,我想,这上任的县令怕不是什么好官。”等俩衙役走后,沈蓁蓁道。

梁珩沉吟片刻,道:“现在还不知道,明天我还要去州府报备,回来后便下乡去看看。”

沈蓁蓁点点头,两人进了房。

房间确如孙志所说,是打扫过一番了的,只是个别犄角旮旯处没有扫到。

梁珩将打扫的活都包了下来,不让沈蓁蓁动手,沈蓁蓁便将箱子里的东西取出来,一一放好。

快两个时辰,两人才将屋子收拾干净,东西摆整齐,前面的那些摆件什么的,梁珩都收好堆在一边,等着回头处理。

两人坐下来。沈蓁蓁看着梁珩满头的汗水,取出手帕来,轻轻替他拭去脸上的汗珠。

梁珩看着沈蓁蓁脸上的认真之色,就伸手抱住沈蓁蓁的腰,让她坐在自己腿上。

沈蓁蓁坐在梁珩腿上,伸手抱了抱梁珩的脖颈,就感觉到濡湿一片。

“一会烧水洗个澡。”沈蓁蓁道。

梁珩点点头,手上有些脏,梁珩注意着不蹭到沈蓁蓁。

沈蓁蓁感觉到自己也出了不少汗,只是大部分活都是梁珩做的,她是整理了衣裳和床。

梁珩坐了会,就道:“我去生火。”

沈蓁蓁站起来,“我去吧,你歇一会。”

梁珩摇摇头,笑道:“为夫虽是一介书生,但这点事,就不劳烦夫人了。”

“那一道去吧,我也去看看厨房。”沈蓁蓁笑道。

后衙不大,两个院子,一个前院,一个后院。

厨房就在后院旁边,两人进了厨房,厨房很是普通,只有一口灶,没有其余的炊具。角落堆着一些柴火。

梁珩找到火折子,生着火。沈蓁蓁四处看了看,厨房有一口缸,里面的水看起来有些脏了。

院子里就有一口水井,沈蓁蓁便出厨房,到水井边打了一桶水上来。

梁珩还在生火,沈蓁蓁舀水洗了锅。

梁珩很快生了火,见沈蓁蓁提着半桶水进来,忙接了过去,倒进锅里。

打了一锅水后,两人坐在厨房里说着话,等着水热。

两人没有带桶过来,只带了木盆。

水热后,梁珩让沈蓁蓁先洗。

两人匆匆沐浴后,天色已经有些暗下来了,家中又无半粒米,现买米做饭也来不及了,两人便想出门去找个酒楼随便吃点。刚出后衙的门,就见孙志正等在门口,见两人出来,便迎了上来,道:“属下猜想大人要去采购物品,怕大人不熟悉县城,便在这等了。大人和夫人这是要出门吗?需要属下带路吗?”

沈蓁蓁看着孙志满满脸的笑意,虽他是好意,但还是不由多想,这年轻人要么是个圆滑的,要么就是心思不大正的。

梁珩笑道:“我们准备出去随便找个饭馆吃点,明日再麻烦你。”

孙志见两人手牵着手,又见两人皆是没什么年纪的样子,猜想两人刚刚新婚。见梁珩谢绝,心下也知趣,便告退了。

两人出了县衙,正是饭点,街上已经没什么行人了。

梁珩牵着沈蓁蓁,两人并肩往前走去。

偶尔路过的行人,从两人身边过去,并不知道这年轻人就是新来的县令,只是在心里惊叹一声:好一对玉人!

两人随便进了一间不算大的酒楼,酒楼大堂坐了不少人,正在用饭。

一个年轻的伙计迎了上来,笑着招呼两人,两人在大堂坐下来。

伙计一边擦着桌子,一边问两人要吃些什么。

梁珩问了问沈蓁蓁想吃什么,沈蓁蓁摇摇头,“随便点两个菜吧。”

梁珩点点头,对伙计道:“就上两道招牌菜吧。”

伙计将白色抹布往肩头一搭,笑道:“好嘞,两位客官请稍等。”

两人正说着话,旁边的人说话有些大声,就传了过来。

“这新任县令怎么还不来?昨天我家丢了东西,去县衙报案,那衙役说新县令还没来,这事他们暂时管不了。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啊?”

“哼!你可算了吧,这事啊,就算新县令到了,管不管还两说呢。”

“唉!”

梁珩见两人都不说话了,转过身去,就见说话的正是两个中年男人。

“两个大哥,为何说新县令不管这偷窃之事呢?”梁珩抱拳问道。

梁珩一口官话很是有些突兀,说话之人闻言抬起头来,就见是一个年轻的俊俏后生。

“你这小兄弟是外乡人吧,小兄弟不知道,这刚走的李县令,哼,在江宁待的这三年,别的事一概不管,只认得一样,银子。衙门八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哦,听说人和你这小兄弟一样,很年轻,可惜整整三年,我等都未曾见过李县令的真容!”

李县令还在任的时候,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如今人终于走了,心里的愤恨不吐不快。这会大堂里的人,也都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这县令如此收刮民脂民膏,为何不去州府告发他?”梁珩听了一会上任县令的事迹,不解问道。

“你这小兄弟,到底年轻了些。这为官的都是官官相护的,谁会管老百姓的死活?!”

“听说那李县令的老子是做大官的,谁敢动他?”

“咱们这江宁县,以前可是远近有名的富县,如今...唉!”

“......”

梁珩也明白大家说的是实话,这官场就是这样的,天下有良知,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官能有多少呢?

沈蓁蓁见梁珩面色沉重,伸手拉住梁珩的手。

梁珩抬起头,就见沈蓁蓁正鼓励地看着他。

梁珩为何放弃进翰林院,而选择外放做没什么前途的知县的原因,梁珩已经跟沈蓁蓁解释过了。沈蓁蓁知道梁珩有一颗为民的赤子心,也支持他的选择。

梁珩听着身边的百姓说着如今当官的如何如何,上任县令如何如何,心里不由难受,也很无奈。这就是现状啊,不管大齐这棵巨木表面看着如何安定富庶,内里早已被沉积下来的蛀虫蛀得千疮百孔。百姓满心期待狠狠地落了空,叫他们如何再升起对为官之人的信任来?

第77章

两人回府衙时, 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

两人刚进府衙,就见门口正站着孙志。孙志见两人回来,连忙迎了上来, 见过礼后,孙志道:“大人,属下等正在大堂里等着大人,大人可有时间去见见?”

梁珩点点头, “你先进去,我送夫人回去就来。”

孙志应下去了。心里暗想, 看来梁县令确是新婚不久,看这腻歪的,走个路都手牵着手。

梁珩陪着沈蓁蓁回了房, 就到了县衙大堂, 只见灯火通明的大堂里站着七八个衙役,还有两个身穿襕衫的, 正轻声说着话。

一人眼尖,见到梁珩进来,虽然还没有见过他, 但刚刚孙志说梁大人一会就来, 这会见这个陌生的年轻人进来,这人肯定就是梁大人了。

“梁大人来了!”

众人停下,往门口看去, 就见一个不过二十出头, 身穿天青白长衫年轻人走了进来。走得进了, 看清了梁珩的长相,众人心下更是惊异非常,这么个唇红齿白的俊俏郎君就是他们的新任县令?

孙志和刘茂是见过梁珩了的,连忙带头行礼。众人见两人确认了这年轻人的身份,压下心下的惊疑,忙跟着见礼。

“属下见过梁大人!”

梁珩走进大厅,看清堂内众人的长相,只见多半都是三四十岁的模样,有两个和孙志一般,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诸位不必多礼。”

众人迎着梁珩坐下。

那两个身穿青色襕衫的中年人上前来,拱手一礼。

“大人,下官张安和,是本县的县丞。”

梁珩又站起身来,对着张安和拱手一礼,“张大人有礼了。”

张安和连忙往旁边侧了侧身,不敢受梁珩的礼,“大人多礼了。”

另一个略胖的接着朝梁珩拱手一礼,“下官王彦,是本县的主簿。”

梁珩也朝王彦拱了拱手,王彦更不敢受梁珩的礼,连忙往旁边一跳,“大人折煞下官了。”

底下的衙役也一一上前来见礼。

见了礼后,梁珩坐下来,又请众人坐下。

众人忙谢绝,不过大堂里除了梁珩屁股底下的椅子,也没别的椅子就是了。

梁珩跟张县丞、王主簿聊了聊,略知道了江宁的一些基本情况。

江宁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县,约三千户,人口约一万五千人。因靠着淮河,物产原先很是丰富,盛产水稻。百姓富足。如今,说到这里,两人顿了顿。

梁珩见两人面有难色,心下一沉,道:“两位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