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9节(1 / 1)

作品:《书生撩人

“哎呀!真是可惜啊林亚元,林亚元本应点解元,可惜公子是外籍。”见林家赏银还算丰厚,这些报喜人也不吝恭维之言,就将那听来的小道消息顺口说了。

林行周拱手笑笑没接话,谢过众人的道贺,钱氏心里却不舒服了。但谁叫自家确实是外籍呢,委屈了儿子做了亚元。

随着报喜之人一波接一波,这铜板洒得叫钱氏肉疼了。自家现在坐吃山空呢,但不给赏银是不行的,便意思意思撒了几十个。

报喜的一看心里很不乐意了,这打发叫花子呢?大多人喜也不报了,几个铜板也懒得弯腰捡,扭头往下一家去了。

钱氏后来逢人就说,自家儿子是被户籍耽误了,本来解元该是自家儿子。

考官们在考场关了一个多月,乡试榜一放,才终于可以回家。

周仕成坐在轿上,一路都在琢磨。

怎么答卷弥封掀开,不是那个马修文,而叫梁珩呢。那个马修文倒是也中了,却是在副榜上。他还特意看了马修文的答卷,跟原先那份行卷的水准大相庭径。也许真是巧了。

周仕成想了半晌便抛开一边了,错有错着,总归这解元是从他房下出的。

......

喜报很快传到了柳荫巷,不过却是县令亲自上门报的喜。

这天午时左右,一顶小轿停在了梁家门外。从里面走出一个眉目和善的中年人。

随行上前敲门。

赵氏开了门,见门外站了几个不认识的人,又是乘坐轿子,谨慎问道:“请问你们是?”

来人和善一笑,道:“您想必是梁解元的母亲吧?我们是上门贺喜的,贵府梁珩梁公子取第解元,恭喜恭喜!”说完又让到一边,说道:“我们是县衙的,这位是我家东翁,朱县令。”

赵氏只听明白自己儿子考中了,心下正狂喜间,又听到来人竟是县令,吓了一跳,慌忙跪下行礼。

“民妇不知竟是县令大人...”

朱县令连忙上前,亲自将赵氏扶起来,笑道:“不必多礼,敢问梁解元可在家中?”

赵氏连连点头,“在的在的,您请进来,我叫珩儿出来。”

梁珩听到动静,从房里出来,就见朱县令正站在院门处。梁珩快步上前,弯腰拱手行礼道:“学生不知公祖前来,有失远迎!”

朱县令上前将梁珩虚扶起来,笑道:“梁解元不必多礼,本县这次前来,是来道贺的,恭喜梁解元了!”

朱县令面上留着一小撮胡须,面相和善,为官清廉,在泉城风评甚佳。梁珩以前见过他几次。

朱县令看着年轻的梁珩,心里也是极为满意,自己在泉城连任两届了,正愁没什么大的政绩,就出了个年轻的解元,想必明年的考核定是上上了。朱县令这么一想,是越看梁珩越是满意。

朱县令在梁家坐了大半个时辰,留下三十两牌坊银子就告辞了。这牌坊银子是省财政专门拨给举人的银子,也可以换成牌坊送至举人家,但朱县令考虑到梁珩家可能更需要银子,便送了银子。

梁珩竟然真的中了,县令都亲自上梁家贺喜!这消息一时之间传遍梁家附近的大街小巷。梁家一下就热闹起来了,每天上门道喜的人,院子都快坐不下,大多是附近的街坊,也有些是不认识的。

赵氏很是高兴,烧了一锅又一锅的茶水,瓜子花生也是买了几大袋。

大伙商量着,这梁家清贫成这样,也别让人破费请客做酒席了,街里街坊的,谁家有点啥,一家出点东西,办桌酒席庆祝庆祝,这穷巷子里,也出了举人老爷了。

第32章 醉酒(捉虫)

这天赵婶子家一清早就来了一帮邻居,人人手里都提着一些东西,米面啊菜什么的。也不客气,一到梁家就忙上了。这里面也不乏以前跟赵氏有过过节的,现在也算是中举泯了恩仇。

沈蓁蓁也带着如意到了梁家,沈蓁蓁是梁家的恩人,赵氏别人都可以不请,沈蓁蓁和如意怎么样都要请到家里来吃顿饭的。

沈蓁蓁带着礼品到了梁家时,众人正热热闹闹的忙着。赵氏一看沈蓁蓁来了,忙上前来接过如意手里的礼盒,埋怨道:“娘子来坐坐就是了,怎么还带东西?”

沈蓁蓁笑道:“礼不可失啊,恭喜婶子了。”

赵氏笑得合不拢嘴,“都是托娘子的福,快屋里坐。”

梁珩正坐在院中陪男客,看着沈蓁蓁走进来,跟他娘说话。沈蓁蓁穿了一身玉色深襟襦裙,婷婷聘聘的模样,看得他心一阵悸动。梁珩站起身,在原地跟沈蓁蓁见了礼,家里这会人正多,这会儿他要是过去,说不定又会传出一些难听的流言蜚语来,他要顾全沈小姐的名声。

周家豆腐坊里。

“林嫂子,听说你家隔壁的梁家出了举人老爷了?”一个买豆腐的妇人跟林氏打听道。

林氏撇撇嘴,“听说是什么解元,也不是举人老爷。”

那妇人笑道:“林嫂子不知道么?解元就是举人老爷里的第一名呢。听说你们附近的街坊邻居都被请去梁家做客吃酒席去了,怎么你没去?”

林氏脸一僵,这赵氏压根没跟她提过吃酒席的事啊!林氏勉强挤出笑,“我卖完这些就去呢。”

那妇人又说了几句,买了豆腐就回去了。

林氏越想越不舒服,怎么这赵氏别人都请了,单单落下她家?想想豆腐也不卖了,关了门就回了柳荫巷,林氏刚进巷口就听到梁家传来热闹的欢笑声,听着人着实不少。林氏呸了一声,回家了。

......

梁珩以前不敢表明自己对沈小姐的爱慕之意,因为他彼时一文不名。如今考上了举人,总算有了些底气,梁珩便想让他娘请媒人去沈家问亲。

等梁珩说完,赵氏道:“如今也不知道沈娘子是个什么意思,贸贸然请媒人去,万一沈娘子拒绝,以后不好相处,还是娘先去问问沈娘子的意思。”

梁珩想也是,便同意了。

梁珩中举后,沈蓁蓁曾跟赵氏商议过,大意是梁公子现在是举人老爷了,赵婶不好再给她们做饭了。

赵氏不同意,“书上都说苟富贵,莫相忘呢,珩儿现在不过是中了举而已。我不来了谁给你们做饭?”

沈蓁蓁见赵氏坚持,便作罢了。

这天晚饭后,几人坐在厨房里。如意带着菱儿做针线,沈蓁蓁在灯下看着书。

赵氏也不避着如意,斟酌半晌开口道:“沈娘子啊,我想问你个事。”

沈蓁蓁放下书,转头看着赵氏,“婶子您说。”

赵氏迂回问道:“沈娘子可想过再嫁人?”

沈蓁蓁愣了一瞬,没想到赵氏会问这个。如意也抬起头来,看着自家小姐。小姐翻年就十八了,亲事却没有一点着落。她们已经出来三个月了,但小姐似乎一点回去的想法都没有。如意心里很着急,小姐一个姑娘,不能真在外面流落一辈子吧。

“没有呢。婶子也知道,守了望门寡的女人哪里还能找到好的。”沈蓁蓁思索片刻,答道。

赵氏一听有那么点意思,趁机将问亲的想法说了出来。

“不怕娘子笑话,我们梁家家无斗米,一贫如洗的。本来是不好意思跟沈娘子开这个口的,但是珩儿现在好歹也是举人了,便厚着脸问问娘子,娘子可愿嫁到我们梁家来?”

如意睁大了眼,沈蓁蓁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赵婶以前不是有些嫌弃她望门寡吗,怎么如今梁珩中了举反倒来问亲了?

赵氏见沈蓁蓁不说话,又说道:“娘子放心,我跟娘子也相处这么些天了,娘子是什么人我心里拧得清,娘子若是肯嫁到我们梁家来,我绝不会亏待娘子。娘子若是不愿意也没什么,我们梁家是太穷了点,娘子嫁过来恐怕会受苦。”

沈蓁蓁压下心里的惊讶,“不不,婶子说什么呢。梁公子自是极有前程的,这会中了举人,也不愁没有好姑娘了。我这个望门寡的身份自是配不上梁公子的。我和如意千里迢迢的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泉城,婶子对我们好,我是真心将婶子当做长辈看的。只是亲事婶子万莫提,我是配不上公子的。”

如意本来听到赵婶问亲,还暗自高兴,没想到小姐竟找借口辞了。但小姐做事心里自有数,她也只能干着急。

赵婶又劝了一番,见沈蓁蓁态度坚决,叹息一声,也只好作罢了。说来也奇怪,以前她明明嫌弃沈娘子身份嫌弃得紧,如今求娶不成,心里竟有股深深的遗憾。

等赵氏回家,小心翼翼地将沈蓁蓁的意思说了。

梁珩缄默听完,低声道:“娘我知道了,您回房吧。”

赵氏担心的看着低头不言的儿子,张了张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珩儿早点休息,娘回房了。”

梁珩轻嗯了声,怔怔地坐着,脑中空白一片,也不知坐了多久,直到灯油燃尽,最后一丝烛火扑闪几下熄灭了,房间里一下陷入黑暗,梁珩才惊醒过来。

......

泉城今年一共考上三个举人。寻常县城三年能出一个就已经很不错了,泉城今年有三个,还有个解元,算是大政绩了。朱县令便做东,宴请三个新晋举人老爷在聚仙楼吃饭。

梁珩到了聚仙楼,进了雅厅,就见易旭竟然也坐在里面。

易旭听说了他中了解元的消息,道贺道:“恭喜梁兄高中解元了!”

梁珩见易旭也中了,很是惊喜,“易兄也中了?同喜同喜!”

易旭笑了笑,“说来惭愧,最后一名。”

梁珩道:“易兄可别跟我客气了,你我都知道各自水平,若不是这次易兄运气不好,这解元不知是谁的呢。”

两人叙了没多会,另一个举人王鸿义也来了。王鸿义年近不惑的模样,不年轻了。几人又互相见过礼。

没等多久朱县令便来了,后面还跟着他的师爷。几人又起身行礼。其实他们已经是举人了,与县令可以平起平坐,但是朱县令毕竟是他们名义上的老师,礼不可废。

朱县令为官多年,杨师爷也是极为圆滑,劝起酒来一套一套的。梁珩又是老实书生,也不知如何推拒,一杯一杯闷头喝了。易旭倒是八面见光,拉着杨师爷侃天侃地的,替梁珩挡了不少酒。但是梁珩毕竟酒量不行,又接连喝了十来杯,直接倒在席上人事不知了。

饭毕,已是月上柳梢头了。朱县令见他们都喝高了,便叫了几个衙役送他们回去。易旭见梁珩醉得路都走不了,不放心他,请了一个衙役回他家报个信后,便扶着梁珩上了马车,往梁珩家赶去。

到了柳荫巷,易旭谢过衙役,便扶着梁珩下车了。冷风一吹,梁珩略清醒了点,认出易旭来。

“易兄?”

“你清醒了正好,你家是在哪里?”易旭扶着他问道。

梁珩跄踉着往前走了一段,在两户宅院中间停了下来。

“到了?是哪边?”

梁珩左右看了看,伸手指了指右边。

第33章 你家姑爷

易旭扶着梁珩走上前去,拍了拍院门。

里面传来一声“谁啊?”,听着声音竟是姑娘。

易旭没想到梁珩竟然还有妹妹,易旭回道:“姑娘有礼,在下是梁兄的同年,送你哥哥回来的。”他想着梁珩都二十岁了,自然不可能还有未出嫁的姐姐。

如意带着菱儿已经睡下了。沈蓁蓁猜测他怕是走错门了,便起身穿了衣裳,走到院里,打开了院门。

易旭扶着梁珩站在院门外,听着一阵轻巧的脚步声往这边来,随着一声“嘎吱”响,院门就被打开了,一个窈窕美丽的姑娘出现在门口。

沈蓁蓁打开门,就见梁珩正靠着一个陌生男子,男子也很年轻,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脸上正挂着笑。

易旭想跟弯腰跟姑娘见礼,梁珩又靠在他身上,只好口头问好道:“姑娘好,我是你家哥哥的同年,你家哥哥吃多了酒,我送他回来。”

沈蓁蓁闻着他俩一身酒气,皱了皱眉。易旭正心里惊叹梁兄竟有如此好颜色的妹妹时,就听到那姑娘开口道:“公子走错地方了,隔壁才是梁公子家。”

易旭愣了一瞬,反正过来自己敲错了门,忙道歉道:“姑娘,真是对不住,打扰了。”说完就欲扶着梁珩往隔壁走,没想到原本耷拉着头的梁珩一下伸手把住门栏,不肯走。

梁珩醉眼朦胧间,听到沈小姐的声音,抬起头就看到朝思暮想的人儿正站在自己面前。

梁珩看着沈蓁蓁,喃喃问道:“你为何不肯嫁我?”

梁珩声音虽小,易旭沈蓁蓁却都听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