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节(1 / 1)

作品:《书生撩人

见赵氏推门进来,沈蓁蓁招呼道:“婶子快来吃饭。”

赵氏见两人自己做了饭,颇有些不好意思,“真是对不住,我去送了珩儿一程。”

如意笑道:“没事,我还展现了一手婶子教给我的厨艺呢。婶子快来喝粥,熬了不少呢。”

赵氏没推辞,坐下了。儿子走了,家里空荡荡的,她回去也是难受。

如意起身道:“我去给婶子盛粥。”

赵氏连忙起身道:“不麻烦如意,我自己去。”

沈蓁蓁笑道:“婶子坐会吧,想必走了一早上也累。”

赵氏见如意快手快脚的进了厨房去了,只好又坐下。

“梁公子独自走的吗?”沈蓁蓁问道。

赵氏道:“可巧,遇到一个认识的秀才,两人结伴去了。”

沈蓁蓁点点头,不再说话。

赵氏悄悄注意着沈蓁蓁的表情,见她不咸不淡的,心里不禁有些担心,怕不是儿子剃头挑子,一头热吧?

梁珩虽然走了,但是沈家这边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沈蓁蓁还是每天绣绣花,做做衣裳。

梁珩走后两天,沈蓁蓁午睡醒来。

头顶枇杷树上已经没有多少果子,仅剩的一些黄得发红。沈蓁蓁突然就想起那次梁珩上树打果子时的场景来。梁珩约莫以前是没有上过树的,读书人最讲究斯文,她那天回应赵氏也只是顺口一说,没想到梁珩真的过来了。

说起来梁珩看着更像个半大孩子,虽然长身玉立的,但是脸上还是带着股稚气。正是这股稚气,让她生不起防备来。

沈蓁蓁躺着愣了良久,总感觉哪里有些不适。院里静悄悄的,如意在房里午睡。

隔壁的读书声没有了,沈蓁蓁突然反应过来。

这一月来,沈蓁蓁每天午睡醒来时,必会听到隔壁的那阵读书声。嗓音里有些少年特有的清亮,不紧不慢甚是好听。她甚至能想象到少年如何在院中负手踱步。

......

这一路倒也顺利,车队在第三天中午到达了长安。

长安城门前马车排起长队,行人另排一行。等了近一刻钟,才轮到梁珩所在的车队。

等进了城,梁珩看着车外面繁华的街道和往来熙攘的人流,问易旭道:“易兄以前可来过长安?”

易旭笑道:“自然来过,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秋试了。”

易旭路上并没有提过这个,梁珩有些惊讶。

易旭继续说道:“三年前那次,进考场没经验,考到第二场的时候,闹起了肚子,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只好中途退场了。倒是梁兄,上次秋试怎么没见你?”两人都是十五便考中了秀才,可以说是少年英才了。

梁珩笑笑:“那次没有盘缠,便没有进京赴考。”

易旭有些惊讶,一般像梁珩这种少年英才应该有的是人想资助才对,怎么会没有盘缠。但毕竟不能交浅言深,易旭便没有多问。

两人下了车,谢过车队的管事,付了车钱便告辞了。

易旭轻车熟路的带着梁珩到了租房的地方,在东市一角。

梁珩背着沉重的箱笈,抱着铺盖,跟着易旭走。易旭没有带铺盖,想必是准备现买的。

到了地方,易旭去看房子,梁珩等在一旁看着行李。

梁珩看着易旭挤进人群去,四周围着的人大多都是进京赶考的学子,都像梁珩一样背着箱笈,怀抱铺盖。还有些房主在高声宣传自己的房子。

“来嘞来嘞,飞腾街边的院子,院子安静,价格不贵,住进去保准您飞黄腾达!”

还有些房主正口沫横飞的跟几个书生谈价。

“哎呀!我瞅着几位面相富贵,必会高中,已经是便宜算给几位了,高中了可别忘了我的谢仪!您要是住别的地方,不见得就能高中呢!”

这话说的,好像不租他房子就中不了一般。子不语怪力乱神,说不得那几个书生听了这话,不租也得租了。果然,那几个书生没多久就跟着房主走了。梁珩不禁看得摇摇头。

等了没多久,易旭就领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过来了。

“梁兄,这位姑娘要出租的房子在莲花巷,那地方我知道,环境安静,是与人合租的,一月租金二两。你看怎么样?”

梁珩听到价格吓了一跳,怎么租金竟这么贵!还是与人合租。

易旭见他面有犹豫,便拉过他悄声说道:“梁兄,秋试这档口,京里房租都是这样的,你若是银子不够,我先给你垫上。”

梁珩摇摇头道:“不不,多谢易兄的好意了,我盘缠够的。”

易旭道:“那行,我们先去看看院子。”

梁珩又背着行李,同易旭跟在小姑娘后面,去看房子。

小姑娘扎着满头的小辫子,见生人也并不羞怯,一路跟易旭聊着走。

易旭问她:“小姑娘,怎么是你出来招揽客人?”说完又感觉哪里不好,连忙改口道:“怎么是你一个小姑娘出来招揽房客?”

小姑娘穿着一套宝蓝色的裙袄,狡黠一笑,“因为我看着无害啊,容易让人心生信任。”

易旭不禁和梁珩对视一眼,怎么听这小姑娘的话,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啊。

两人跟着小姑娘到了地方。

院子是一进的院子,东西有厢房,正房和西厢房已经住了人了,只剩下东厢房。院子不大,看着还整齐,两人也不想多折腾,便决定租下来。

秋试这短时间,长安城里涌入一万余学子,租房都不用再去官府备报文书,直接租下就行。两人各自先交了一两银子,便算是租下来了。

小姑娘道:“两个哥哥叫我枝儿就是啦。还有两个哥哥若是需要,我阿婆可以帮忙买菜做饭,菜钱花了多少算多少,另外一月多给两百钱就行。哥哥们看需不需要?”

马上就要考试了,若是自己还要买菜做饭,会耽误不少时间,而且听着这价格也算合适,两人便应了下来。

梁珩行李不多,将房间打扫干净,又将东西都收拾好,就算安顿下来了。梁珩刚收拾好,易旭便过来了,立在门口问道:“梁兄,我要去买铺盖,你有什么东西要带吗?”

梁珩自然有需要买的东西,但他不好意思麻烦易旭带,便锁了门,与易旭一道上街了。

第22章 奉旨乡试

两人到了街上,街道两边酒楼客栈林立,人流熙熙攘攘。伙计们站在店门口,卖力的招呼着客人。每逢秋试春闱,京城里涌入上万学子,客栈住得爆满不说,街道上也是挤得要走不动路。

莲花巷出去不远便有坊市,两人问了路,往坊市走去。

两人正聊着,迎面便走来一个背着箱笈的年轻秀才。

秀才身上穿着一身绸质的宝蓝秀才服,头戴红缨礼帽,足上穿着长靴。最显眼的箱笈上那一块遮阳的帆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根竖立的竹竿,竹竿中间拉着一块黄布,上书‘奉旨乡试’四个大字。男子身后还跟着个空着手的书童,主仆两人皆是目空一切的模样,目不斜视,大摇大摆的招摇过市,可以说是神气十足了。

易旭忍不住一下就笑出声来。

“这人好生张扬,我那套蓝衫除了簪花礼上穿过一次,就一直压在箱底了。”

梁珩抿着笑,一般秀才多在头上戴块方巾,除了重要场合,轻易不会穿整套蓝衫,此人也是极有意思了。

两人到了坊市,很快买齐了东西,便回去了。

......

春风楼上,齐湑正跟着尚书右仆射次子刘致靖喝酒。

“我说你,好歹也是国子监的监生,总要去上个一两堂课吧?看把孙祭酒为难的。”刘致靖笑骂道。

齐湑笑了笑,“他为难什么,直接跟我老子说我无心学业劝退我不就完了。”

刘致靖笑道:“怕是孙祭酒想提前致仕,才会这么干吧?”说着又转话题道:“话说,听说你这次去了江南?”

齐湑点点头。

两人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说起来更像是酒肉朋友,因为齐湑干的每件坏事后边,总少不了刘致靖在后边出谋划策,一抓一个准。齐湑老子是正一品的亲王,刘致靖老子是正二品的大员,靠山硬得几乎只有皇上能撼动了。两人在纨绔圈里有美名曰‘长安双霸’。

“送一个给我。”刘致靖道。

齐湑被他突然冒出来的一句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送什么给你?”

刘致靖一脸装什么装的表情,“装什么愣,瘦马啊,你别想一个人独享。”

齐湑往后一倒,靠在椅背上,双手一摊,“没有。”

刘致靖不相信地看着他,“真的没有?”

齐湑道:“没带回来。嗯...跟京中女子是不大一样,江南女子婀娜多姿,温婉柔美。不像京里这些霸王花,惹不起。”

刘致靖闻言“噗”的一下笑出了声。前段时间,齐湑在早荷宴上被中书令章周颐家的千金章伊人当众奚落的事,在长安城里很是疯传了一段时间,就连后来齐湑去江南,都被人传成是惹不起章小姐,出京避避风头。

齐湑脸色一僵,看着好友笑得直拍桌子,‘唰’的下站起身,往楼下走去。

刘致靖一看齐湑走了,忙追上去,拖住齐湑胳膊,做可怜状,“哥哥,我错了。”

齐湑冷哼一声,继续往外走。

刘致靖不肯放手,一手拉着齐湑胳膊,一手从怀里掏出银子,往迎上来的掌柜的方向随手一扔,便跟着齐湑走出了春风楼。

“放手!”齐湑颇有些气急败坏的喝道。

“我不!”刘致靖梗着脖子,死死地拉着齐湑胳膊。

两人正拉扯间,前面就传来动静。

“抓贼啊!”

两人停下来,往前面看去。

只见一间饰面铺子门前,一个中年女人抓着一个年轻男人的衣裳,口呼抓贼。

男子面色涨红,喝道:“谁偷了你的钗子?你不要血口喷人!”

女人道:“我亲眼看到你偷的,还想抵赖?”

男子喝骂道:“好哇!我可是奉旨考试的秀才!你诬蔑我,就是诬蔑皇上!”

女人听了一顿,男子趁机抽出自己的袖子,冷哼一声,就欲离去。女店主愣愣地看着男子离去,不敢上前阻拦。诬蔑皇上这项罪名太大了,这些秀才考试的时候就是天王老子,一般官员都要让着他们,惶谈平民百姓。

男子步履匆匆,面前突然出现一个人,没注意就撞了上去,撞得一个踉跄,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没长眼睛啊?!”男子爬起来,骂了一句,屁股上的灰都没拍就要走。然而他又被人堵住。

男子感觉有些不对劲了,抬起头,就见一个比他高出大半个头的年轻男子,正挡在他面前。

“你想干什么?”男子喝问道。

齐湑懒得跟他废话,直接抓住他的胳膊,反手一剪,抖了几下,两只金钗就从男子怀里掉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