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2节(1 / 1)

作品:《南城

晚上回家,清溪立即进了厨房。

“大小姐,马上就要炖三小时了。”厨房新聘的王妈笑眯眯地对清溪道,“您不知道,这几天咱们院子里的香气太浓,左邻右舍都派人打听咱们做了什么好吃的呢,还有那野猫,闻着味溜过来,下午我去茅房忘了带门,回来就见一只大黄猫在锅台上蹲着呢,得亏锅盖烫,它没敢下爪。”

王妈说的绘声绘色,清溪听得也津津有味,掀开锅盖,浓郁的炖鸭香扑面而来。

为了这道菜,清溪特意买了两个鼎,菜都好了,清溪起锅装盘,然后她去挑帘子,王妈小心翼翼地端着重重的鼎,去了堂屋。

徐老太太、林晚音、玉溪、云溪早就坐下等着了,清溪负责做菜,她们娘几个负责品评。

大鼎当中,汤汁油而不腻,小火慢炖三小时的老鸭还是完完整整的样子,丝毫未垮,火腿乃上等的金华火腿,切成丝铺在上面。海参也是最顶级的货色,四角分别摆着一只喜蛋,寓意老幼同堂,四方同喜。

色香味,色、香上挑不出任何错。

哪怕已经连续吃了一周,云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口水,期待地望着祖母。

徐老太太点点头。

林晚音离开座位,用公筷给婆母、女儿们分菜。

“好吃!”不管吃多少次,不管吃什么,云溪永远是这两个字夸赞。

清溪笑着看向二妹妹。

玉溪舔舔嘴唇,努力表现地比小妹妹更有水平一些:“鸭肉入口即化,汤鲜香浓郁,比昨天更上一层楼了。”说完,小丫头还朝姐姐竖起了大拇指。

林晚音没那么夸张,只自豪地看着长女:“清溪厨艺更好了。”

清溪很高兴,但对于来自亲人的赞美,她不敢全信,紧张地看着说话最有权威的祖母。在清溪看来,祖母特别挑食,比什么杭城酒楼协会的三大会长难对付多了。

儿媳妇、孙女们乱夸的时候,徐老太太还在慢悠悠地尝肉品汤,鸭肉、火腿、海参、喜蛋、嫩绿的菜芯都吃过,徐老太太拿起勺子,细细地砸吧了一口汤,最后又拿出帕子擦擦嘴,然后才在清溪等人的注视下,不紧不慢地道:“确实很不错,满分一百的话,我给九十五分。”

玉溪、云溪都笑了,昨天祖母给长姐打了九十分,一下子进步五分了呢。

清溪小脸却垮了下来,她按照祖母的挑剔改了一日又一日,为什么还做不到一百分?

“祖母,您说吧,我明天继续改。”短暂的颓废后,清溪重新打起精神道。

先挑剔再给孙女建议,这就是徐老太太帮助孙女学厨的方式,所以她批评孙女的不足时从来都不会委婉。但今晚,瞅着鼎里已经被她们大卸八块的老鸭,徐老太太却为难起来,因为她也不确定,她即将出口的建议,到底是不是真正能帮孙女获得满分的那个正确答案。

“你们都下去。”涉及到徐庆堂的一个秘方,徐老太太谨慎地道。

林晚音立即将两个小女儿领走了。

清溪主动坐到祖母身边。

徐老太太拉着大孙女的手,指着鼎里的汤水道:“咱们徐家祖居秀城,这道菜的汤水从来都是取自月泉,还有咱们家泡茶的水,都是月泉水。”

清溪心中一动,月泉泉水清冽甘醇,她只知道可以泡茶,却不知这道菜用的也是月泉水。

“我,我派人回秀城取水来?”清溪想了想,提议道。

徐老太太嗔了小女孩一眼:“你傻不傻?泉水贵在新鲜,咱们家每天泡茶的水都是新打来的,杭城、秀城隔了这么远,就算你派人去秀城取水,一路过来,那水的鲜味儿也会损了。”

新鲜……

清溪忽然想起,那次顾怀修带她去竹林散步,两人遇到的清澈溪流。

是啊,杭城人杰地灵,龙井、虎泉都是一等一的好水,做汤的话,未必会比家乡的月湖差。

“祖母,明天开始,我换用这边的泉水,一天换一处,您帮我挑挑哪里的水最好。”清溪斗志昂扬地道。

徐老太太点头,补充道:“对外就说我要泡茶用。”

清溪明白,该保密的还得保密。

夜深人静,几百里地外的秀城,也有人在窃窃私语。

“父亲,听说那丫头要参加杭城的美食节选拔,咱们是不是跟舅舅说一声,让他别给她机会?”

灯光昏暗的书房,穿长衫的中年男人低声对灰白头发的老者说。

老者摸摸胡子,沉吟不语。

中年男人急了,攥着茶碗哼道:“她开面馆的时候,您说一个丫头成不了多大气候,叫她赚点小钱就是了,不必放在心上,结果呢?徐庆堂上了杭城的日报,生意越来越火,今年开始,那丫头频繁购买面馆不需要的食材,摆明是要认真学厨完成她当日的誓言,兴许这次又想趁美食节打响徐庆堂做菜的名声,父亲若是再不管,恐怕将来会养虎为患啊。对了,您还别瞧不起女人,古往今来,多少事都是坏在女人头上的,那个武则天,人家还当女皇帝……”

灰白头发的老者突然一拍桌子,厉声道:“行了,说别人有什么用?无论什么行业,光靠打压永远出不了头,因为压下去东边的,还有西边的会起来,你能保证西边的也像东边的那么好对付?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得把自己的手艺练起来,别人强你就比他更强,而不是谁比你强就杀谁!”

中年男人脖子一缩,不吭声了,半晌才闷闷道:“那杭城的事,咱们就不管了?”

灰白头发的老者抿抿嘴唇,闭上眼睛道:“今晚我会写信,明早你派人送过去。”

中年男人总算满意了,立即答应下来。

翌日,有人坐上前往秀城的火车,将老者的亲笔书信送到了杭城江家。

杭城三大酒楼,山居客稳居第一,碧海潮常年第二,听涛坊万年探花,三家家主便是酒楼协会的三大会长,其中江会长,正是碧海潮的东家。

看完妻兄的信,江会长摇摇头,一边将信递给妻子罗老太太,一边叹息着道:“一山难容二虎,既生瑜,何生亮啊。”他不耻妻兄打压对手的方式,但,妻兄被徐庆堂压了那么多年,他也理解妻兄的郁闷与不甘。

罗老太太哼了哼,丢了信道:“少扯三国,这个忙你帮不帮?”

江会长失笑:“举手之劳,岂有不帮之理?”

第61章 061

四月初一,杭城的大小酒楼都前往协会去报名。

清溪领着小兰、孟进赶过来的时候,就见报名的队伍已经从协会白墙灰瓦的庭院排到了街上。

“杭城有这么多酒楼?”孟进难以置信地问。

小兰解释道:“有酒楼,也有卖包子、馄饨的小铺子,在美食节亮相既是荣誉也会招徕更多客人,大家都想碰碰运气。”

江南富庶,吃喝玩乐之风更为盛行,杭城有五六个秀城那么大,今日所有酒楼餐铺汇聚一堂,热闹程度可见一斑。

没办法,主仆三人只得乖乖排队,幸好今日只是报名,队伍移动地还挺快。

将近中午,终于轮到了清溪。

报名登记这种小事,三大会长肯定不会露面的,负责登记的是孙秘书。桌椅摆在一棵老槐树下,孙秘书登记好前一家饭馆的信息,通知对方前来做菜比试的时间后,他抬起头,看到清溪,孙秘书愣了愣,但很快又回了神,对清溪道:“自报来历姓名,参赛大厨、参赛菜品。”

清溪站在桌案前,镇定道:“你好,我是徐庆堂的掌柜徐清溪,参赛菜品分别是猫耳朵、虾仁鳝面、钱王四喜鼎。”

孙秘书点点头,视线移到了孟进身上:“你是大厨?叫什么?”

孟进错愕地张开嘴。

清溪立即解释道:“他是我的伙计,我是主厨。”

孙秘书脸色微变,上下打量清溪一番,突然不耐烦地摆手撵人:“自古大厨都是男人担当,你一个娇小姐凑什么热闹,要么让他报名,要么赶紧回家,别耽误我功夫,没看后面还排了那么多人吗?都等着忙完吃饭呢。”

“为什么女人就不能参赛?难道有明文规定?”小兰走到清溪身边,不悦地质问。

孙秘书冷笑,点点手里的笔,瞪着小兰道:“有些规矩乃约定俗成,根本不用写下来,实话跟你说,我在协会干了六年,操持过六届美食节,没有一个女人掌勺。”

小兰刚要反驳,孙秘书再次打断她,一边起身绕过桌子,一边伸手逐客:“虽说现在讲究男女平等,但厨子这行就不适合女人,你们自己开面馆赚钱我们管不着,但美食节这样的盛事,还是交给真正的大厨吧。”

他竟然要动手,孟进昂首挺胸往清溪、小兰面前一挡,冷声对孙秘书道:“女人就不能是真正的大厨了?废话少说,叫你们管事的出来,我倒要问问他,既然不许女人参赛,为何不黑纸白字地写出来?”

孙秘书身高不如孟进,气势便矮了一截,但他越发因此恼羞成怒,猛地一拍桌子:“大胆,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说完便喊人过来,要轰走清溪三人。

动手肯定是不行的,道理又讲不通,清溪暗暗着急,就在此时,孙秘书身后,有位老者沿着抄手游廊闲庭散步般转了过来,身边陪同着一位高大结实的魁梧男人,看神态举止,应该是老者的跟班家仆。

清溪不认得老者,小兰却远远地见过对方,宛如看到救命稻草,小兰高高跳起来朝老者求助:“陈会长,我们小姐要报名美食节,可这人说美食节不许女人参加,请问是真的吗?”

孙秘书回头一看,这才发现那位老者,心里登时打起鼓来。糟糕,陈老爷子为人最是公道,万一陈老爷子插手此事,留下徐庆堂,江会长那边,他怎么交代?虽然协会由三大会长共同管理,但陈老爷子这几年喜欢修身养性,不太爱管俗事,江会长却是十分热衷协会的各项事务,几乎把持着协会人事的雇用升迁。

如果非要得罪一个,孙秘书决定会选择得罪陈老爷子啊。

但如果陈老爷子能不干涉进来,那就最好了。

“陈会长,有人捣乱,我会处置妥当的,您快回家用饭吧。”眼看着陈老爷子朝这边走来,孙秘书小跑着迎上去,笑得十分恭敬。

陈老爷子瞅瞅他,再看看不远处的貌美女孩,原地站了会儿,然后径自朝清溪走去。

孙秘书还在试图劝服老爷子离开,都想用手挡住了,可惜他才伸手,就被陈老爷子身边魁梧的中年男人攥住了手腕,沉着脸道:“你若不懂规矩,今日我便好好教教你。”

孙秘书骨头都快被他捏碎了,哪还敢出声,孙子似的连连赔罪求饶。

中年男人重重地甩开了他。

因为刚刚的意外,清溪脸色虽然苍白,阵脚却没乱,礼貌地朝陈老爷子行礼:“伯父您好,常听五爷提起您,一直都想去拜见的,只是面馆太忙,总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一番话说完,清溪苍白的脸蛋明显地转红了,睫毛颤动,不好意思直视老人家。

徐家、陈家,唯一的渊源就是当年徐望山与陈老爷子曾经一起参加全省的厨神赛,连浅交都算不上,换个时候,清溪绝不会厚颜无耻地与陈老爷子攀关系,但美食节对徐庆堂的发展十分重要,如果有一丝丝机会,哪怕被人嘲笑高攀,清溪也会争取,绝不愿因自己一时的矜持,错失振兴酒楼的良机。

伯父?

孙秘书耳朵竖了起来,偷偷观察陈老爷子的态度。

陈老爷子一手背在身后,一手在摸他引以为傲的颔下美须,目光在清溪身上转了一圈,陈老爷子忽的笑了,异常和蔼地对清溪道:“什么五爷,阿尧没比你大几岁,往后叫他五哥就行了,三爷四爷的,生疏。”

此言一出,孙秘书脸白了,小兰、孟进都很高兴,喜出望外地看着清溪。

清溪心中只有感激,感激陈老爷子愿意看在父亲的份上,给她情面。

“多谢伯父厚爱。”清溪诚心地道。

陈老爷子点点头,家里有事等他回去,他暂且没与清溪多说,只叫孙秘书把清溪的名字记上。

孙秘书更怕江会长,涎皮赖脸地做最后的努力,为难道:“陈会长,咱们协会没有女人参赛的前例啊……”

陈老爷子竟然嗯了声,随即问他:“那你说说,为何没有?”

孙秘书眼睛一亮,马上道:“女人细胳膊细腿的,连锅都端不起来,哪能做菜。”

清溪面露愠色。

陈老爷子见了,出题考二人:“古代十大名厨的名号,你们俩可说得上来?”

孙秘书傻了眼,他是负责杂物的,厨房的历史他不太清楚。

男人不行,陈老爷子包括围观的众人,齐齐转向清溪。

迎着陈老爷子鼓励的注视,清溪侧身,面对众人朗声道:“古代十大名厨,分别是伊尹、易牙、太和公、膳祖、梵正、刘娘子、董小宛、宋五嫂、萧美人、王小余。其中膳祖、梵正等六人都是女子,杭城人最熟悉的,当属做出宋嫂鱼羹的宋五嫂。”

身为面馆东家,清溪说话点到即止,小兰却不用顾忌什么,笑着问孙秘书:“咱们杭城人,哪个不知道宋嫂鱼羹?孙秘书一口一句女人做不了美食,莫非是觉得宋嫂鱼羹不配排在杭城名菜菜单上?还是您读书不多,误会宋嫂其实是一个男厨的名字?”

小兰刚说完,院子里便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