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1节(1 / 1)

作品:《重生之盛宠

如果谢瑶不知道皇帝是重生的,可能还会给他出出主意。不过从皇帝把迁都一事提前了十年来看,他心里必然是已经有了想法的。所以谢瑶只是顺着他的意思说:“除了负伤的谢泓和年迈的任城王,朝中无大将。我阿兄他们,又资历尚浅,不足以为主帅。若当真要打仗,有资历有能力的也就只有聂怀义了。”

皇帝颔首道:“话虽如此,可聂怀义肩负守护京师的大任,不到万不得已,他不能动。一旦匈奴从北边趁虚而入,守不住国都,那就全都完了。”

谢瑶微微垂眸,低声道:“那皇上……莫不是想……”

皇帝握住她的手,温声道:“现在想这些还早,毕竟蠕蠕还没有大规模进攻。不过瑶瑶,你确实要做好准备,朕有可能要……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这是皇帝前世就有过的想法,不过当时被太皇太后制止了。皇帝若要亲征,必然就要亲政,太皇太后当时认为还不到时候,就让谢泓顶着,结果边关连失数地,直到若干年后皇帝才亲自领兵,才夺回了领地。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皇帝的确英勇善战。如今他不仅年轻有体力,心智也远超常人,在朝中大将都不合适领兵的时候,他的确是最好的出战人选。

不过,怀有身孕的谢瑶,突然非常不想让他离开。这是一种本能的依赖,若她只是自己还好,可是如今有了孩子,她不想让这段至关重要的时期少了他的陪伴。

可是谢瑶知道,自己不能拦着他。既然当初说要帮她亲政的人是她,如今她就不能反悔。她不但不会拦着皇帝,还要帮他说服太皇太后。

即使难以割舍,也要全力以赴。

太和十五年,冬十月,蠕蠕犯塞,及五原。

主帅谢艺领兵抗敌,不敌而还。谢泓负伤,任城王年老体衰,一时朝中无大将。聂怀义自请出征,但因其守护京师洛阳安危,不可动,以防匈奴人或者南人趁虚而入。

于是,皇帝有意亲征。

皇帝亲征,必要先亲政。否则一个没有掌权的皇帝,说什么都是笑话,如何能够领兵统帅?

一时间奏请皇帝亲政的奏折,堆满了太皇太后的案几。

太皇太后看着不断告急的边关,又看看奏请皇帝亲政的奏折,深思熟虑了三日之后,将谢瑶叫了过来。

谢瑶知道,这将是一次至关重要,改变历史的谈话。

太皇太后一夕之间仿佛又老了十岁,只是她看起来依旧是那么慈爱,“阿瑶啊……看皇上对你这么好,姑祖母也开心。姑祖母年纪大了,活不了几年了,也是时候让皇帝亲政了。只是后宫这一块,姑祖母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你一定要好好把持住后宫,戒骄戒躁,不能像阿瑾那样自寻死路,知道么?”

谢瑶恭顺的应下,就见太皇太后看着她隆起的小腹,又道:“若这一胎是个儿子,皇上又打了胜仗,便可立你为后。但若是个公主,你就还要再等一等。答应哀家,用心答应,一定要沉得住气!”

年轻人她见得太多了,当年太皇太后还是后妃时,何尝没有经历过女人间的勾引斗角。很多人比她貌美,比她出身高,可就是沉不住气,最后都败在了她的手下。她希望谢瑶不要步那些女人的后尘,很多时候荣耀来的快,去的也快,只有笑到最后的人,才是后宫真正的赢家。

谢瑶很认真的答应,表示自己都记在心里,绝不急于求成,看的太皇太后连连点头。太皇太后就是这样的性子,只有凡事都按照自己的计划来,没有一点差错,她才能放下心。

这次谈话后没多久,谢葭便在谢瑶的授意下奏请皇帝亲政。谢葭身份敏感,两个女儿都在后宫身居高位,朝臣便都觉得这是太皇太后的意思,纷纷附议。

太和十五年十月,二十一岁的元谦,终于得以顺利亲政。

谁知就在皇帝亲政后没几日,朝中忽然又有人上折子,奏请立后。上折子的人身份还颇为敏感,就是从四品谏议大夫傅磊。

之所以说傅磊身份敏感,是因为傅磊的女儿是有“平城第一美人”之称的傅兰,去年同谢瑶一起选秀入宫,被封为从六品才人。由于进宫后傅兰一直都未承宠,位份也没有过变化。若不是这一回傅磊跑出来提起立后一事,很多人都差点忘了,皇帝后宫里还有这么一个兰花美人。

毕竟,兰花虽美,但如今的后宫里,却有一朵荷花一枝独秀。

傅磊这么一上折子,众人就开始琢磨了,这傅磊是什么意思啊?虽说他家有女儿在后宫,可傅兰一没有子嗣,二没有宠爱,资历浅位份低,要选皇后怎么都轮不到她!

那就是傅磊想为傅兰的盟友开路?可傅兰自视甚高,在后宫根本没什么特别的来往之人。那么傅磊闹这么一出,究竟是为了什么?难不成当真是折子上说的那样,为了皇家的千秋万代?

毕竟这是皇帝头一回出征,对手是不容小觑的蠕蠕,皇帝能不能平安归来,还不好说。鲜卑人不少死在战场上的皇帝。

傅磊虽然说的隐晦,不过就是这个意思。若是皇帝不在了,好歹能留下个皇后主持大局。

一时间前朝后宫都炸开了锅,纷纷商议起来,若要立这个皇后,到底会立谁。

作者有话要说:喂谁是短小君啊!我是个粗人!长的不行!

感谢小萌物破费~=3=

眠琴绿茵扔了一个地雷

惹夏玛扔了一个地雷

第93章

第章

初冬微寒,枯枝光秃秃的,尚不见落雪。院子里宫人们麻利的打扫着落叶,除了偶尔传来几声略带寒气的鸟鸣,禅心殿内寂静无声。

温暖如春的内殿里,谢瑶和郑芸芸围作在暖炉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闲话。谢瑶近日胸口发闷,不免有些沉默,大多数时候都是郑芸芸在说,她在旁听着,时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个傅磊,当真是会添乱。”郑芸芸微微皱眉道:“他也不想想自己的女儿有没有机会当皇后,就贸然提出立后之事,好像满朝文武就数他对皇家最忠心耿耿似的。”

谢瑶淡淡的笑,“傅家净出些怪人。”

“可不是。”郑芸芸自诩八面玲珑,后宫里头跟谁都能攀上几分交情,偏生这个傅兰油盐不进,就像是与世隔绝一般清高孤傲,谁都看不上。

谢瑶好笑的看着郑芸芸颇为气恼的模样,自从上次出了高寄云陷害的事儿,她们现在是越走越近了。

原先后宫里提起和莲贵嫔关系最好的后妃,当数宁芳仪魏南珍。可现在人们说起莲贵嫔的心腹,却要掂量掂量了。

欣才人跑禅心殿越来越勤,宁芳仪却来得越来越少,大多数时间她都是和林淑仪在一起打发时间,或者做些谢瑶吩咐下来的事情。

谢瑶也察觉到,她和魏南珍不太交心了。不过谢瑶早有这个心理准备,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她早就知道魏南珍就是这样寡淡的性子,她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无可厚非。

人走到谢瑶这个位置,就要学会知足,才能长乐。

谢瑶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懒懒的问她,“你当真觉得,傅磊是为了让傅兰做皇后才上奏的?”

郑芸芸凝神想了一想,摇头道:“这明摆着就是不可能的事儿。恕嫔妾冒昧,嫔妾私心揣度着,傅家人这是不想让娘娘做皇后。”

“嗯?说说看。”谢瑶和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