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53节(1 / 1)

作品:《病弱学霸她重生了

“现在的小孩子真的越来越厉害了, 我再不好好学连他们背影都看不到了。”

好不容易能来一趟图书馆, 乔依之跟李闻风都在里面窝了一天。

两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了大概的规划, 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他们都会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

因此, 他们的未来是崭新的, 同时,前途也是不可预估的。

当天下午五点半,实验中学来的带队老师给两人打了电话。

“明天就出成绩和排名了, 这些天你们学业繁忙。老师也没来打扰你们,今晚不如咱们在学校外下馆子吧。”

乔依之接电话回来,在李闻风面前的桌面上点了点。

他很快会意的收拾书包,跟乔依之一起出门。

“鲁老师叫我们出去吃饭。”

李闻风说:“走吧, 我记得科大外面也有几家店味道不错的,就是不知道现在到底开没开。”

当年他跟着陈老来科大交流的时候, 已经是自己读研阶段的事情了。

算算距离现在至少六七年,那些店铺很可能还没开业。

不像后街, 这是科大‘传承’的一部分。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很快就到了学校门口,便看到鲁老师背着自己的大画板站在那儿,衬衣上带着些不小心染上去的颜料。

鲁俊才老师一见到他们俩,就招招手:“依之,闻风,这边。”

“鲁老师好。”

“你们看起来精气神不错,这次决赛写的怎么样?”

两人很默契的同时开口。

李闻风:“还行。”

乔依之:“挺好的。”

李闻风是习惯谦虚,他这人外表张扬,实则内敛,一般不会情绪外漏。

每每月考、期末考完,夏诚问他考的怎么样,李闻风都是一句‘还行’。

后来,夏诚便把他这的‘还行’理解为‘第一稳了’。

至于其他情绪,比如紧张、失落、难过,从李闻风那张脸上也只能读出‘老子不在乎’。除非是极度悲伤,不然旁人很难清楚他的情绪。

而乔依之就不一样了,她喜欢有一说一,考得好就是考得好,不好就是不好。

这回她说‘挺好的’,那就是真的稳了。

鲁老师今儿早接到了自家学校教务处主任的电话,主任苦口婆心的给他说了一大堆‘一定要注意两个孩子的情绪,不要给他们压力’‘如果他们表情失落,你就说考不好没什么的,机会还多着呢’……

这话让鲁老师心里沉甸甸的,他很害怕自己安慰不好。

哪知道俩学生完全不需要安慰,甚至主动跟他讨论吃什么……

吃饭间,这俩学生还说他们认识了科大的一位学姐,打算29号中午跟她一起吃饭。

鲁俊才:“……”

不行了,他觉得需要心理安慰的人是自己才对。这俩学生心态好的不能再好了。

但最后送两人到宿舍楼下的时候,鲁老师还是开了口:“你们……嗯,放宽心,不要把成绩排名看得太重,无论结果怎么样,老师都以你们为傲。”

乔依之和李闻风齐齐沉默着。

最后还是乔依之笑着说:“老师你放心,我们不紧张。”

“……哦。”

第二天早上九点半,所有人都按照要求,穿着自己学校的校服到了之前通知的科大文学院小礼堂门口。

大学校园里出现长相稚嫩的学生不稀奇,但出现一堆穿校服的中学生,大家还是会多看两眼的。

不过,仅仅只是多看几眼。

已经跟大家相处了七天的老师拿起话筒,说:“同学们不要堵在门口,自己随便找座位坐;各学校的带队老师,请坐在后面的带队老师席位。桌面上给大家准备了此次‘语文报杯暨科大夏令营’的小纪念品,希望大家喜欢。”

十点钟整。

所有人落座完毕,主持人在台上宣布:“语文报杯暨科大夏令营闭幕式,正式开始!经过为期九天的相处……接下来,第一环节,有请语文报杯主编杨女士上台讲话。”

兴许是知道大家都很紧张的期待着成绩,前面几轮讲话时间都很短。

很快就到了第三环节,成绩排名公布。

主持人站在台上,她后面的多媒体背景墙已经发生了变化,成了一张红榜的样子。

此刻,台下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们都紧张起来。

主持人也不卖关子,直接说:“此次高中组总决赛成绩第一名,是来自景宁市实验中学高一一班的乔依之同学!”

同时,红榜上呈现了金色的馆阁体。

【第一名,乔依之,复赛成绩97.9,决赛成绩99.1,总成绩197分。】

台下一阵唏嘘,虽然说大家对乔依之同学的实力已经有所了解,但看到她这个逆天的成绩,所有感慨的话汇聚到嘴边,只剩下一句:“不是人啊。”

长发及腰的陈橙同学今儿把头发挽了起来,用发圈盘在脑后,比以往多了一分干练。

她到的时候,乔依之和李闻风还没来,原本她想给他们俩占个座位。

但面对其他同学问话‘请问这儿有人吗’,她又紧张的说不出来‘有人’,最后只能看着几分钟后到来的乔依之他们坐在了第三排。

陈橙偏过头,能看到李闻风笑着给乔依之道喜。

她抿了抿唇,原本她也想当面感谢乔同学,顺便第一时间给她贺喜的。她真的从这个遇事不骄不躁,也不会看不起她的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陈橙想,不管这次结果好不好,她都会仔细记着乔依之最初给她的鼓励。

要不是那份鼓励,她的成绩肯定会被自卑、失望所影响。以后再面对这种陌生的大场合,说不定还会更紧张。

她……是真的胆小啊。

但因为乔依之对自己的影响,陈橙现在去回顾在科大的九天,她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

科大校园很美、食堂的饭也好吃,就连一个人走那条从教室回寝室的路,都好像不再孤单了。

陈橙因为不善言辞,在班里受到同学排挤,她其实从不觉得上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但因为性格软弱,她也不敢跟非常看重她成绩的爸妈提这件事。

爸妈很爱她她知道,但陈橙也明白,她的在校成绩不仅是自己的命根子,还是爸妈的命根子。

所以,她必须按部就班的读书上课,考个好大学来给爸妈挣面子。

在来科大之前,陈橙一直觉得自己读书就是为了给爸妈挣面子的。

但现在,她觉得自己像一个一直走在黑夜里的旅人突然看到了光明。她好像突然明白了读书、读大学的意义。

面子什么都是次要的。

努力读书是为了能遇到更好的人。遇到那些可以包容你的‘耿直’,不会因为你的天真、不善交际而嘲笑你、孤立你的人;遇到那些自己可以从其言谈举止中受到启发,更加努力着的人。

这就是此次陈橙的作文内容。

——关于成长、关于学习、关于人际交往、关于父母那隐藏在严厉外表下的期待儿女更优秀但却不被孩子理解的讨论。

这次陈橙的总分是高中组第四名。

其实她这次决赛作文成绩是第三名,但因为复赛成绩比较低,所以总分第四,但也拿到了国二的好名次。

十几年后,成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陈橙因为班里培养出了一名文科状元,并且全班学生均上985分数线,而收到了本地媒体的采访。

她提到了十几年前自己获得语文报杯国二的那篇文章,面对镜头笑着说:“我就是一直鼓励我的学生们努力、再努力一点,像更优秀的人看齐。现在,我想给当时的作文上再添一句话,努力读书不仅仅可以遇到更好的人,还能让自己的未来有更多选择。”

记者问:“更多选择是指?”

“比如我,现在选择当老师,鼓励更多的孩子去实现梦想。而……当时影响我最深的那位……朋友吧,她现在……”

记者:“您那位朋友现在怎么了?”

陈橙说:“她现在很厉害,我看到她的文章在国际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她没说,那位朋友去年就凭借一个国家上最顶尖的奖项,被书写进小学课本了。这样的话,指代就太明显了。

记者听到‘文章’两个字,以为是跟自己同行的文学工作者,便没有多问,一场简短的采访到此结束。

而此刻,坐在后排教师组的鲁俊才老师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家学校两名学生站在台上领奖。

科大文学院的院长担任颁奖嘉宾,给两名国一、省一的同学颁奖。

科大的院长说:“我仔细看了两位同学从复赛到决赛的文章,每一篇都很有新意,有书写技巧,却又没有浓重的匠气,反而读了让人情不自禁的陷进去。很好、非常好,你们拿这个国家一等奖,实至名归。”

两人下台后,鲁老师听到旁边有老师小声讨论:“这个实验中学也太强了吧,仅有的两国一都在他们那儿……”

“别说了,我们学生告诉我,这俩学生在之前日常表现,从来都是数一数二的。你们看那些大学教授,看他们俩的眼神都泛着光,一会儿肯定能拿到保送名额。”

“也不知道他们的带队老师是谁,能指导出这样的学生,我好想跟这位老师交流一下。”

老师们说话时没有压低声音,估计都是想结个善缘。

大家互相交流交流经验。

鲁俊才:“……”瑟瑟发抖。

他只是个教美术的,这些天来游走在科大的各个角落写生,完全都不知道学生们的事情啊!

等到颁奖结束,总编上台发表了结束语后,乔依之和李闻风来到鲁老师旁边。

所有的老师们才发现,原来坐在最中间的,身上文艺气息十足的老师,居然是两位国一的老师?!

一位外省的老师直接来了句:“看到鲁老师这波澜不惊的神色,我就觉得特别佩服。果然,只有您这样淡泊名利的,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生。”

鲁老师百口难辩。

眼看着其他老师都要过来夸他,鲁老师赶紧说:“不不不,各位老师误会了,我不是语文老师,我就是一教美术的,他们俩的班主任带两个班的课,快期末了走不开,这才让我来照顾学生的。”

主要是老包觉得自己就算来了,也指导不了多少东西。

学生太强了,他这个当老师的也很无奈啊。

其他老师们:“……”

鲁老师见他们不信,打开自己的笔记本,里面纯白的纸张上画了不少速写。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