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0章 又有订单(1 / 1)

作品:《重生九零:灵泉甜妻有财源

方巧玲最是快言快语,一看到她就赶紧跑过来把她的胳膊拉住,笑着问:“晓晓,你昨天去哪了呀?我来你家拜年都没看到你。”

“昨天不是去我舅舅家了么?他们家远,我们到了傍晚才回来。”

方巧云和方海平这时也走过来,还把手里提的一样东西放在了杨晓晓家桌上。

杨晓晓低头一看:“这啥呀?”

方巧云就说:“是腊鱼,我哥亲自做的,我家里一共没几条呢,今天上午说要来你家,他就硬让我提了一条过来。”

说完,笑嘻嘻地朝方海平看了看。

方海平刮她一眼:“就你嘴多,要不家里那些我都拿去送人,你一条都别吃。”

方巧云立刻扁嘴:“干吗呀,我开玩笑的嘛。”

其实方海平做的这腊鱼她最喜欢了,一天三顿的吃都吃不腻,才不想都拿去送人呢。

杨晓晓看着他们兄妹两吵嘴,忍不住朝方海平笑道:“你还会做腊鱼啊,真是看不出来。”

方海平没好气,瞅了她一眼就禁止走到火盆边坐了下来。

方巧玲是个电视迷,进门没一会儿就跟杨开俊一起嘻嘻哈哈看起了电视。

方巧云到底成熟一些,跟杨晓晓也有一些共同话题,两个人坐在旁边小声聊着,偶尔嗑几粒瓜子解闷儿。

初三雨停了,杨晓晓和杨开俊又提着年礼去了她二姨和三姨家。

二姨黄夏荷他们是熟悉的,但三姨黄春香跟他们家来往就不算多,也住得远点。杨晓晓和杨开俊两个中午在黄夏荷家吃了饭,下午到黄春香家走了个过场,就又倒回来了。

经过前两天的一场春雨,杨晓晓家地里的菜也长得更好了。她抽空趁没人的时候在地里偷偷加了些灵泉水,没过两天,那批菜就又可以收了。

正好这时刘毅也叫人带了信过来,说让她初七的时候叫人送菜过去,初八他们酒楼好开张。

这对杨晓晓来说当然没问题,马上到河湾村去找到李大双,把这事给他讲了一遍。

年后不及,杨宴平在杨新平反复的活动下,又是动用人际关系又是筹钱,好不容易把他从牢里赎出来。

杨宴平一回村,自然又引起了一片不小的风波。乡亲们上门要债的要债,找他要说法的要说法,不出一个小时就把杨家那屋子给挤满了。

东窗事发,杨宴平在人前再也不装孙子了,跟人说话横眉怒目,一个眼神儿瞪过来就像要吃人似的,被多说几句就到厨房抄起菜刀要往过扑,看着完全就是一副黑社会的派头。

乡亲们看到他这样子,也不敢再上门去闹了,只能在路上遇到杨新平的时候跟他把要钱的事讲一讲。

可是杨新平也没法子呀。年前已经替杨宴平把欠的债还了一部分,又花钱到牢里赎人,家里所有的底儿都掏空了不说,还借了一屁股债。

而且为这事儿,他老婆连家都不回了,他心里的委屈跟谁说去?

初八那天杨晓晓家的铺子也正式开张了。趁早上吴主任和老张去他们家吃吃早饭,她就把订奶的事问了问。

听说杨晓晓已经从县城订了玻璃瓶子回来装奶,吴主任连连点头。

“这个主意不错,我之前还想就算定了也得带了碗才能喝,但有了玻璃瓶子,就不用再带碗了。”

杨晓晓跟着笑起来:“其实这事儿我也是听刘老板说的,他说城里人喝奶和饮料,大多都用玻璃瓶子装,这玻璃瓶子还可以循环使用,今日用完了拿回来一洗,凉干了明天又能接着用。”

老张听了不住的点头:“嗯,还是城里人有法子,早想到这个办法我们早就给你订奶了。”

当天下午,杨晓晓到村公社把订豆奶的合同给签了。

学校那边三百瓶,加上村公社这边八十瓶。这样杨晓晓家每天固定豆奶销售量就是三是八十瓶。按九毛钱一一瓶算,也能挣到三百四十多块钱。

初九那天,杨晓晓跟李大双一起去县城里送菜。

因为刘毅上回给她带信说,让杨晓晓有空去城里一趟,他有重要的事找她谈。

到刘毅的天鲜楼时,时间正是上午十点多。刘毅亲自把她迎了进去,坐在办公室里得意的翘着脚跟他说。

“晓晓啊,这回你可得感谢我,我有几个朋友到我这吃了你的菜,又知道我从你那儿订了玉米汁和豆奶,也想找你谈这笔生意,但我可告诉你啊,豆奶要是不能增加产量的话,你可千万不能把我的挪去给他们。”

杨晓晓忍不住笑起来:“看你说的,我们两个之间那是签了合同的,怎么能把你的东西挪给别人呢?”

中午吃饭的时候,果然有两个跟刘毅年纪相仿的男人找了过来,看到刘毅向他们介绍的人是杨晓晓时,都忍不住诧异。

“刘总,这就是你说的那个给你们供货的老板?”

刘毅一边抽烟一边斜眼笑:“可不就是她么?我头一回看到她的时候也以为是骗人的呢,后来吃了他们家的东西才知道是货真价实的。”

杨晓晓今天特意穿了一身正式的职业装,里面配一件立领的白衬衫,外表看着虽然成熟不少,但面容到底还是个不经世事的小姑娘。

刘毅趁着服务员上菜之前,把他两个朋友向杨晓晓介绍了一遍。

“这是张老板,这是李老板,他们两个都是我在县城开酒楼认识的朋友。如今也都在这附近做着生意呢,前一阵听说我们家的豆奶卖得好,就都过来问我是怎么做的,我就把你的事情跟他们讲了讲。”

刘毅虽然算得上是个成功人士,但是说起这事儿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隐隐有些得意。

过去那几个月,他靠着杨晓晓的豆奶可是挣了不少钱呢。两块多钱一斤的豆奶,他拿到手之后可是翻了几倍才卖出去。而且幼儿园和机关单位一定就是上百斤,每天的豆奶都供不应求,能留一点在酒楼里零售已经算不错了。

刘毅介绍的这两个老板看起来都比他的年纪要稍微大一点。其中姓李的那个老板是个挺着啤酒肚的和蔼男人,看到杨晓晓时先是疑惑的朝她看了看,然后笑眯眯地问:“我看你的年纪应该还不到20岁吧,咋没去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