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82章(1 / 1)

作品:《[红楼同人] 红楼之非常规宫斗

冯唐看着母亲的脸色, 心里就觉得不对。不过他一个当弟弟的, 没得插手兄长婚事的道理。最后还是回到话题的原点来问道:“那这点心,是送还是不送?送到哪家?”

“很不必送。”冯毅直接就道, “年节礼也轻些送,对方就知道我们的意思了。”

“老爷!”郑氏心里一惊,很不明白冯毅怎么就放弃了这么好的和户部尚书家联姻的机会。

“陶尚书多大年纪了?”冯毅一看,就明白自己妻子的打算了,只淡淡的说了一句。看她还有些不服气,又说,“如今我是兵部第一人,你还待如何?”

郑氏只得低头称“是”,心里却不以为然:说到底一天圣旨没下来,你就不是兵部尚书。若是老大成了陶尚书家的侄孙女婿,那在朝堂上不也是助力吗?

郑氏虽然出身不低,可到底被后宅限制了眼界。她觉得多和朝廷重臣交好,对自家是助力,却忘了结党这件犯忌讳的事情。

冯唐看没他的事情了,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没过上一会儿,他大哥冯史就来了:“二弟好悠闲,为何回来了也不来找兄弟们耍耍?”

冯唐看大哥进来,露出一个笑脸来:“我不去,大哥不就单独来了?没得和那些堂兄弟表兄弟的絮叨,一个个和女子一样酸的人倒牙。”

冯史看自己弟弟对家族中的其他兄弟不亲近也不恼怒,只是轻飘飘的劝了几句友悌的话:“到底是一家人,到时候守望相助,还不让我冯家更好?”

冯唐也不反驳,只应了声“大哥说的是”,就指着桌子上放着的四五个大号食盒道,“这是六殿下让我拿回来的,虽然知道大哥不爱这个,可也给大哥的份留出来了。送人也好,自己吃也好,就是尚膳间都没有这样的点心。”

“那哥哥就腆颜领了弟弟的情了。”冯史也不和冯唐客气,就招了人进来,先提了一个食盒会自己院子去了。

兄弟俩坐着说了些自己的近况,冯史就提出要离开了。

“哥哥有事自去忙,咱们兄弟之间不用在乎这个。”冯唐笑着把冯史送出了门,然后闷闷的坐回了自己的屋子里。

明亮的阳光从玻璃窗照进了屋里,火盆烧得屋子里暖烘烘的,偏偏冯唐觉得心里腻歪的慌。

想了又想,最后还是换上了出门的衣服,到马房说了一声,让人套车打算出去一趟。

因为冯唐长年累月的在宫中,身边只有伺候的丫头,没有出门的小厮和长随,所以只让车夫赶了车,自己往车上一跳,就打算出去了。

“二爷,咱们去哪儿啊?”车夫心里头直突突,一路上赶车赶的心惊肉跳的。也不知道自家二爷哪里犯了轴,就这么跑了出来,也不说去哪儿。

冯唐被车夫的声音唤回神来,微微撩开车帘道:“咱们去户部尚书府,陶家。”

车夫长吁了一口气,稍微放下点心来:起码这要去的地方也是官宦人家,而且附近都是高官贵人,离冯府也不远,倒挺安全。

马车停在了陶府的门口,车夫卸了车柱不让马车自己溜了,就一边嘀咕“二爷怎么也不带个小厮出来”,一边上前去叫门。

门子一看马车也是官家的,虽然没接到今天有客要来的吩咐,也不敢怠慢。不等车夫走上台阶就迎了上去:“老哥哥这是哪家的啊?是来找咱家哪位的,麻烦老哥哥告知一声,咱们好往里头通报一声!”

这话说的人心里舒坦。车夫咧了咧嘴,也不敢托大:“是咱家二爷,说是来找府上的小公子。咱府上姓冯,老爷是兵部右侍郎。”

然后车夫像是唠家常一样的说道:“按理说也该递个帖子什么的,可咱家二爷一是着急,二是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忘了回家之前先生交代的功课了,就来问问。您看,您给通报一声?”

这话都是冯唐交给车夫的。车夫又不傻,学话还是会的,就对门子照样子说了。

门子一听就知道是哪位了,立刻就打发人去里面报信。等人回来了,也不过才半盏茶的样子:“我们家大爷请冯二爷进屋去!”

冯唐交代了车夫一声,让他在这里等自己,就进了陶府。

车夫则被门子请进了门房:“老哥哥不用急,便是你家二爷被咱家大爷留下吃饭了,也是不碍的。这天气冷,老哥你跟着我进屋里,马车交给那帮小子,咱俩进去烤烤火暖和暖和。”

冯唐一路进了前院,正要去正堂拜见陶尚书或是老夫人,可领路的小厮就说了:“冯二爷也不用急,咱家大爷说和您的关系好,很不用来那些虚的。要是想拜见,等吃饭的时候再说不迟。”

冯唐点头,顺着小厮的领路就去了陶安宇的院子去了。

进了院子,就看到陶安宇捧着个手炉站在门口等自己呢!一看见冯唐,陶安宇就道:“赶紧的进屋来,还要我出去迎你不成?多大的脸!”说完就扔了自己撩起来的门帘子进了屋。

冯唐也不着恼,跟着陶安宇就进屋了,喝了口暖身的姜茶,也不说话,就随手捡了个座位坐下了。

位置离陶安宇的主座隔了一个空位,看得陶安宇心里火气:“我说,你坐那么远干什么?”

冯唐这才起身换了个位置,坐到了陶安宇的身边。

“你来我这儿是来装哑巴来了?”陶安宇虽然在弘文馆里和冯唐贾赦还有徒述斐他们玩的好,但其实平时并不参与他们的一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