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七百九十章阿娘到来(1 / 1)

作品:《重生79年,boss有点野

“我没事,就是肚子有点痛,孩子闹我。”楚云白着脸,宽慰婆婆自己没事。

陆母却满是担忧,直到医生到病房来,检查了后,说是胎动,情绪激烈引起孩子不安,动作幅度难免大了些。

没多大问题,让她不要紧张,好好休息。

病床就成了楚云的专用,她侧着身躺在病床上。

陆母安慰她,让她好好睡一觉,但她怎么可能睡得早。

陆母也知道,她担心老爷子情况睡不着,出去打了个电话,通知了丈夫和儿子。

半个小时后,儿子和老公都赶来了医院。

陆行之先去瞧了爷爷,又听顾院长说了情况,才去了媳妇病房。

媳妇儿靠着枕头侧躺在床上,他妈在和她说话。

看上去,媳妇情况还算好,他收起担忧的表情,走上前去。

“妈,小云!”

陆母没跟楚云说她通知了行之,她都不知道陆行之怎么会来,惊喜的看着来人。“你怎么来了!”

“你和爷爷都不好,我怎么能不能来。”陆行之轻叹,半蹲到床边,握着她的手,上下观察着她。“是孩子闹你了!”

“恩!”楚云嘟囔着唇。“这臭小子太调皮了。”

一放松下来就闹她。

陆行之手抚摸上腹部。“这个臭小子,一点不体谅他妈,等他出来了,我一定好好教训他一顿。”他佯装生气。

楚云瞪他。“他又不是故意的,你和他计较什么。”

她骂儿子可以,别人就不行,包括老公。

陆行之哭笑不得,无奈看她。“好好好,等他出来,让他好好和他妈认错。”

“臭小子,你妈对你这么好,以后可要好好孝敬你妈。”

八个月,早就能看出是男是女了,夫妻两早期都希望是女儿。

等五个月的时候查,是 个带把的,楚云还失望了一阵。

不过很快,她就提起心了。

是儿是女不重要,都是她的孩子。

有陆行之在,插科打诨,楚云精神恢复了许多。

但因为焦急担忧,让胎儿动了,要在医院休息一两天比较好。

老爷子晚上,得以醒了过来,但还是迷迷糊糊着,说话也啰嗦不清。

但能醒过来,情况就是好的。

老爷子吸氧,挂着吊瓶,身上的肉少的只剩下皮包骨。

苍老的面上皱纹横生,眼眶也深深窝进去。

陆行之喊了保姆来照顾,担心保姆照顾不好,又在医院里请了个护工。

楚云住了两天院就出院了,老爷子未来这几个月,却是要一直在医院里度过。

第三天的时候,老爷子清醒了不少,能认出人来,并且说话利索了些。

二婶来医院里替换了陆母,让陆母回去休息一天。

陆衍止拿着相机,给爷爷照相,留下爷爷存在的痕迹。

儿子儿媳,孙子轮流在医院里看护着。

老爷子很开心,哪怕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床,他唇边也挂着笑容。

楚云躺在椅子上,给老爷子念着诗。

陆衍止在门边,把这温暖的一幕给记录下来。

拍完照,他看着窗边的嫂子,阳光透过纱窗洒了进来,斑点的光像是宝石,璀璨的照在身上。

给嫂子镀上了层纱衣,爷爷靠在床上,睁着眼,浑浊的目光平和的望着前方,认真听着嫂子的念诗。

这一幕,若是能长久,该多好。

“嫂子!”等楚云一念完,陆衍止就放下相机跑了上去,咧着嘴满脸傻气。“爷爷是个文盲,你念再好的诗他也听不懂。”

“臭小子,你说什么!”楚云还没发话。

老爷子就气鼓鼓的瞪过来,中气十足吼道。

要不是现在他关节僵硬不能动弹,他一定冲下去揍这小子一顿。

“我说的不对,爷爷你就读过小学。”

“我读过小学,也比你懂得多。”老爷子侃侃而谈。

说起自己以前的故事,小学的学历,也比他这上完大学的牛逼,懂得多。

陆衍止挂着玩世不恭的笑,眼里却是一片认真,听着老爷子说以前的故事。

病房里温暖而和谐。

陆行之去把岳母从火车站接来,去了昭阳小区放下东西。

听到老爷子生病住院,都不坐着休息一下,催着女婿火急火燎的又来了医院。

“亲家。”楚母虽然粗鲁,声音也高,在陆家人面前,还是知道收敛。

先给所有人打了声招呼,关心问老爷子的情况。

“阿娘!路上安全吗?”等寒暄完,楚云问阿娘路上来有没有遇到什么事。

“没什么事,你娘不是蠢人,不会被骗的。”楚母挥挥手。

五天一夜的火车啊,她都平安从西南边坐到了最北边。

楚母觉着自己也算有见识了,这么远的路没儿女陪着,她都自己来了,以后也没有什么能吓到她了。

母亲安全到来,还要给二姐报个信。

让母亲在医院里也不好,看了爷爷后,楚云和行之跟着母亲回了这边家里。

“你弟呢?”刚才回来就没见到儿子,现在回来还没见到。

楚母急了,四处看着问。

“小墩读书啊,这个时候还没放学。”

楚母松了口气。

“阿娘,我想吃你做的酸菜!”

她拉着阿娘的袖子,小声撒娇。

“想吃酸菜,家里有莲花白吗?”王桂花立起身神搓搓袖子。

“不知道!”楚云还真不知道。

这几个月一直在陆家,偶尔回来一趟,家里有什么她都不知道。

“我出去买吧!”陆行之回答。

他拿钥匙出门,家里只剩下了母女两个。

楚云问家里情况怎么样,阿爹和小弟都还好吧!

“都好,都好。”王桂花没句都回好,哪有不好的。

“你大伯家呢?没来看你。”

“大伯,来了。”

要和她家打好关系,大伯他们哪能不来看她。

现在大堂嫂也带着孩子来了京城,一家开着那个小店。

赚的够吃够喝够穿了。

大嫂也去看过她几次。

母女两聊了许多,这还是首次,她们心平气和的聊天没吵起来。

可能也许是要做母亲了,以前看不惯的母亲行为见和想法,现在多少也能理解了一些。

陆行之买菜回来,楚母拿着莲花白就进屋去泡了。

“没罐子吗?有没有塑料罐子!”

“呀!”陆行之一拍脑袋,他忘记了。

“我去买两个!”他赶紧站起来去买。

这个罐子是泡泡堂的那种塑料罐子,小卖铺里卖完货,都会存的有,用来装东西。

花个几毛钱,很容易就买到几个。

陆行之买回来,陆母把喜好的莲花白撕成片,放进罐里,加上水盖上,放在厨房里。

“小墩还有多久回来,我做饭了。”楚母弄好后,又开始做饭。

刚煮好饭,还没炒菜,小墩就放学回来了。

“三姐,你咋回家了!”看到家里有人,坐着三姐和姐夫,他高兴的放下书包跑过来。

“阿娘到了!在厨房里。”

楚云笑着指着厨房。

小墩又跑进厨房,高兴的和阿娘说话。

说了一阵,他才跑出来。

楚云问他学习怎么样,升了高三压力大不大。

小墩自制力很强,不需要别人监督就会好好学习。

学习,对他而言是深入骨髓,只有学好,才有出路。

他永远也忘记不了,小时候渴望学习的那种想法,还有三姐为了学习,做过的那些事。

“很好呀!没压力,要考京大,没多大问题。”小墩自信道。

在学习上,他不会让三姐担忧操心。

楚云也很放心,姐弟两聊了一会儿,楚母把菜炒好端出来。

很久没吃阿娘做的饭了。

没怀孕前楚云并不喜欢阿娘做的饭,觉着她小气,舍不得放油盐酱料。

但是怀孕后,阿娘做的饭又正好,不油腻味道不错,能多吃点。

小墩晚上还要去补习班,吃过饭就要去上课。

高三的课业紧张,他还报了补习,压力很大。

一家人坐着没说几句,小墩就先走了。

陆行之给家里打电话,最近就让小云住在这边,她妈妈来,会照顾好,不用在往陆家跑。

“好!那你也别来医院了,医院里有我和你二婶,爷爷病情稳定,你好好在家陪着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