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百二十五章不收(1 / 1)

作品:《重生79年,boss有点野

“三丫,人我找来了。”楚冬雨温顺的说着,指使着几人去修缮坟墙,自己站到了楚云身边。

“村里的人自己都忙着干农活,想请来帮忙不容易,所以我应承了他们给报酬。”楚冬雨轻抬起眉,神态柔和的看着她。“总共四块钱!”

楚云挑眉。“一人一块钱吗?”

“不是,一人四块?”楚冬雨摇头。

一人一块,她打发叫花子呢?她这么能挣钱,不会连十几块都拿不出来吧!

“哦!”楚云轻奥了一声,也没在说话。

四个人,用铁铲和工具半小时不到就把坟头给修好了。

这个年代的个工资,就连老师这行业也才三四十块一月的工资,而楚冬雨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要四块钱一人。

她是把她当成冤大头呢?还是以为,她的钱是大风刮来。

楚云望向楚冬雨,她也正看着她,神情如常。

她咧嘴,对着她扬起个笑容,上前去道谢帮忙的四人。

四人都是小河村里的人,和山家村就隔着七八分钟路程,挨着村边有条小河。

两村相邻,早两年还是同一个大队,所以非常相熟。

大家也都认识两姐妹,只是几年不见,她们变了模样,当介绍了以后就互相聊开。

“三丫你家的事情我们几个村都知道了,听说你阿爹去县里做了官,是不是真的呀?”

农村嘛!信息封闭又喜欢乱传,传到村里不同的村民耳中就有不同的意思。

“不是,我阿爹只是找到了工作,吃国家饭碗不用种地。他那不是高官!”楚云笑着解释。

“奥,这样啊!有工作吃国家饭也很不错了,那比我们种地,还要看老天赏脸。”扛着铁铲的男人恭维。

“都一样,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几人聊了几句,楚云掏出两块钱递给四人,说感谢他们帮忙。

其中年龄稍小的那个才要伸手去接,就被年龄稍大的那个给拍掉了手。

“都是邻里乡亲,这点忙那需要你给钱。就一会儿的事情。”杜成连忙摆手,不收楚云给的钱,还热情的邀楚云她们去他家玩一玩。

楚云委婉的拒绝后,他也不恼,喊上另外三人扛着铁铲回去,离开前还很直爽的让楚云有需要帮忙的事情尽管找他。

“成哥,小冬雨明明答应了给我们钱,说她这个堂妹很有钱,让我们只管要。你咋不收呢?那可是两块钱,咱们忙活几天都挣不到那么多钱。”

走出二十米左右远,年小的王大伟这才不解的问杜成。

小冬雨可是跟她们说好,他们去帮忙能拿很多钱,虽然就算没钱他们也会帮忙做活。

但有钱谁不想要,成哥怎么能把到手的钱就这么丢了。

杜成瞪了他一眼,摇头没好气道。“你懂什么?”

“我也不懂,成哥你凭啥把人给我们的钱给推了。你不想要就不要你的那份好了,咋地还把我们三的也给推了。”

另外两人也满脸不高兴,那可是两块钱,不是两分钱。

两块钱可以够他们家吃上几顿好的了。他们一起去帮的忙,他凭啥不收钱。

杜成恨铁不成刚的瞪了三人几眼。“你们是不是傻。”

“那三丫头会医术,早前跟朱国锡学的医术,听说不但救了一个很有钱的大将军的命,还救了杜大两个。”

王大伟撇嘴,满脸不以为然。那杜大是他的侄子,他感激那三丫不收钱就不收,可关他们什么事,那杜大又不是他侄子。

杜成没看王大伟,自然也没注意到他的态度和想法,继续道。“我们都知道,老潘家爹那肺痨是治不好的,所有大夫都说治不好,那朱国锡又不是神仙,肯定也治不好,但其他看病能力不会弱吧!做他的徒弟,三丫又会差到哪里去。谁家没个头疼脑热,以后万一生病,指不定求到三丫头上呢?你们收了人家钱,下次生病好意思求到人头上吗?”

三人听他这么一说,才品出了点味道。

原来还可以这样。

只是……

“成哥,那三丫一家早搬到县里了,几年不回村,咱们有病也自己拖着或去镇上,谁还找的到她头上。”曹小二被杜成开了思维,转动了想法,把自己的疑问问出来。

杜成摇头。“说你们傻你们还不信。三丫阿爹的工作咋来的,三丫救了的将军给安排的。你看三丫就救了个将军,就给她爹安排了工作,还让她们一家到县里去生活。咱们以后不去县里了,咱们帮她忙,对她好点,热情点,和她打好关系。以后有啥事要去县里办,还能拖三丫走走关系。”

“都是乡里乡亲,咱们只要不要求过分,三丫看在邻里的份上,咋地都会帮咱们一把。你们难道永远不到县里去,不会发生啥事情?”他扫了三人一眼。

三人茅塞顿开的奥了声。“还是成哥明白人啊!读过书就是不一样。”

杜成却因为这句话而愣了一下,神色变得苦闷。

读过书?他那里算什么读过书?

他就是得恩师指点了一番,跟着他念了两个月,连字都认不全。

想着以前的事,他嘲讽的勾唇笑笑。

他都快记不得恩师的模样了,过了多少年了?

十年,还是二十年。

但他却记得,恩师对他说过的话。

“你老父既找到我为你起名,盼望你成人中龙凤,我便为你起成这个字,望你以后做事,做人,都能成功。”

“成是什么意思?”十岁的他瞪圆眼睛,好奇的问老人。

“成既是大成,也是有成,一帆风顺,不管哪方面,都希望你能成。”

他不懂这个名字的含义,却煞有其事的点头,还请先生教他写字。

先生拿起毛笔,在书上写了他的名字,那是他学会的第一个字,他的名字。

他说自己想写,先生把毛笔递给他,他学着先生刚才握笔的样子,一笔一划,煞有其事的学起来,虽然字歪歪扭扭,倒也有模有样,成一字。

先生惊喜的看他,说他是个可造之才。

那以后,先生教了他两个月读书,给他讲了很多典故。

再后来,他永远记得那一天,七月的气候炎热,先生家被围了,无数的人围着往先生家砸石头,丢树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