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清穿之温僖皇后 第90节(1 / 1)

作品:《清穿之温僖皇后

青璃继续安慰:“咱们也不用跟旁人比,每个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宜嫔你骑马射箭就很是精通,以后本宫想跑马了自会唤你相陪。” 宜嫔听得此言果然又神采飞扬起来:“娘娘可不要忘了!” 见青璃点头,宜嫔又跟青璃汇报“衣衫逾矩”的后续处理。 “嫔妾已查明是郭络罗贵人收买了嫔妾的贴身宫女,指使她收到绣娘做的旗服后又私自添了两尾,也是因为有她的配合嫔妾才能恰好在请安日穿上那身旗服。” 宜嫔身陷囹圄的时候毫无证据,又出于为家族打算,故而没有指责嫡姐。 可如今在青璃的援手之下,宜嫔已经洗清污水、找出证据,有她这个嫔娘娘在宫中屹立不倒,一个贵人受罚对于郭络罗家而言并无多大影响。 更重要的是皇后娘娘的态度,宜嫔清楚皇后对此事有所察觉,是万万不敢瞒着皇后揭过此事的。 青璃对此并不意外:“宜嫔打算如何处置?” 宜嫔来坤宁宫之前就已有了决定:“背主的奴婢,嫔妾打算送去慎刑司。” “至于郭络罗贵人,嫔妾不敢擅专,还请娘娘示下。” 青璃却没有立即给出定论,反而兴致勃勃地打听:“你跟郭络罗贵人到底怎么回事?” 关系竟如此别扭,互相仇恨有,但就宜嫔的表现也不像毫无感情似的。 宜嫔忽地攥紧手中的帕子,青璃见她心烦意乱了起来,抬起手摸摸脸颊:“本宫也不是很想知道,你不愿提及就算了。” 宜嫔却又松了松帕子:“嫔妾愿意跟娘娘说,嫔妾也憋在心里好久了。” 随着宜嫔的讲述,青璃只觉得好大一盆惊天狗血啊! 宜嫔跟郭络罗贵人幼时一同长大,有过关系亲密、情谊深重的时候,走到如今这一步全是因为她们的额娘。 郭络罗贵人的额娘是嫡福晋,宜嫔的额娘虽是妾室,却为阿玛三官保的心爱之人。姐妹俩长大后,三官保在爱妾的痴缠下,许诺她会亲自帮宜嫔相看一个好儿郎。 不料此事被嫡福晋察觉,嫡福晋暗恨之下找到体弱多病的娘家侄子,打算行龌龊之事把宜嫔嫁去自己的娘家,以后也能用宜嫔牵制家中宠妾。 嫡福晋自以为神机妙算,谁知宜嫔的额娘技高一筹,事情发生后竟是郭络罗贵人“私会表哥”被逮个正着。 姐妹二人自此之后形同陌路。 再后来就是郭络罗贵人短命的病秧子夫君早早死了,嫡福晋看着在宫中步步高升的庶女心有不甘,想了个法子把嫡女也送进宫来。 宜嫔叹了口气补充道:“其实姐姐她以前不是这样的。” “就算当年的事情发生后,姐姐也只是叹息她命不好,反而安慰嫔妾说是嫡母先起了坏心思才报应到她的身上。” “可姐姐嫁人后就变了,每次回家都会咄咄逼人,想方设法压嫔妾一头。后来姐姐入宫,碍于位份在嫔妾面前低眉浅笑,可嫔妾知道,她心里更难受了。” 宜嫔身在其中所以有此一问,青璃对郭络罗贵人的心理却一清二楚。 婚事定下的时候还没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嫁人后才明白夫君身子不好而且品行不端有多么可怕——能配合姑母算计小姑娘的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婚后生活的抑郁不顺,早已把当年那个天真端方的小姑娘变得面目全非。回到家中看着庶妹快活自在、无忧无虑,只会加重她的愤愤不平,久而久之可不就心理扭曲了么。 青璃听完姐妹俩的故事,知道宜嫔对郭络罗贵人尚有一分不忍,没有直接决断,反而询问受害人的想法。 “宜嫔你想本宫怎么替你做主?让她迁出翊坤宫?降她位份?” 宜嫔沉吟再三,还是起身行了大礼:“嫔妾想替姐姐求情……” 青璃早有所料,指尖敲在桌几上,有了定论:“那就以郭络罗贵人不敬主位为由罚她闭门思过三个月抄写佛经吧。” 宜嫔惊喜连连:“多谢皇后娘娘宽和!” 也立马保证道:“嫔妾会好好跟姐姐谈一谈,也会看好姐姐,绝不会让她再做出糊涂事!” 青璃也不会一味宽和:“本宫记住宜嫔的话了,郭络罗贵人若再敢肆意妄为,本宫不仅罚她,还会你罚你这个主位教导不善,甚至可能去信盛京问罪你的阿玛!” 宜嫔郑重应下,心里打定主意要管好嫡姐。 - 解决完此事,宜嫔放下心来,又说起教公主们骑射课的趣事,把青璃逗得乐不可支。 青璃正津津有味地听着,墨竹突然走进内间,俯身在青璃耳旁通禀:“主子,惠妃求见。” 青璃微微颔首:“请进来吧。” 宜嫔见此也知道皇后娘娘或有要事,顺势行礼告退。还未步出东暖阁,便看见惠妃神色焦急地匆匆走了进来。 惠妃顾不得宜嫔还在,见到青璃就跪地行了大礼,出口的那一瞬间也泄露了她嗓子里的哭腔。 “皇后娘娘,求您救救胤禔,皇上罚胤禔跪上两个时辰,还要挨二十大板,胤禔的身子怎么受得住啊!” 宜嫔听到此处急忙加快脚步,离开了坤宁宫。 青璃示意墨竹把惠妃拉起来:“你先跟本宫说说胤禔因何受罚?” 惠妃立马说明前因后果:“回皇后娘娘的话,太子今日跟胤禔一同赛马,胤禔胜出后说了些不大好听的话,太子恼怒就拿起鞭子朝胤禔挥过去。” “胤禔弯腰避开后立马还了回去,太子躲过了鞭子,但是太子的马被抽到受惊。” 青璃听到此处有了猜测:“太子可是落马出事了?”——不然两个孩子的打闹康熙帝也不会重罚至此。 惠妃脸上露出夹杂着快意和担忧的复杂神色,点了点头:“太子磕到了脑门。” 又急忙补充道:“太子落马时,有侍卫拦了一下,太子的伤不严重,太医看过后也说没有大碍,不会留疤。” 青璃也不知该说什么好,是太子先动的手,可太子动手也是因为胤禔出言不逊在先,最重要的是太子的身份,他跟胤禔虽是兄弟却也有君臣之别,更何况储君还受伤了。 惠妃见青璃沉默,生怕青璃不愿管此事,急忙再次跪下:“皇后娘娘,此事是胤禔莽撞,皇上罚跪、罚禁足、罚抄书臣妾都认,可二十大板……” 青璃抬了抬手,惠妃立马闭嘴不言。 “你先回延禧宫吧,本宫去一趟乾清宫。” 惠妃听得此言重新精神起来,双眸带着万般期待看向青璃,一步三回头地退下了。 作者有话说: *:毛爷爷说的 *:康熙年间刚开海的时候关税确实混乱了一段时间,但是到乾隆刊发《钦定户部则例》之时,以上所说都已做到,甚至针对不同的贸易国家设定不同的税率,清代海关征税其实已有一定技术水平。 宜嫔和郭络罗贵人,可惜了~ 各自额娘的矛盾斗争还是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她们的身上。 第65章 青璃走近乾清宫时, 远远就看见门口青石台阶处,跪着的脊背笔直却垂头耷脑的小少年。 青璃特意走到他跟前,示意墨竹将食盒递给他身边的小太监。 胤禔看着出现在青石板上, 坠着圆润东珠的蜀锦花盆底,就知道是皇额娘来了。 原本丧气沉沉的胤禔立马抬起头来, 精神十足地咧嘴笑:“皇额娘,您是来给儿臣求情的对吗?” 青璃见他这个时候还笑得出来,伸出食指狠狠戳了戳他的眉心:“你可长点心吧!鲁莽冲动要不得!” 胤禔摸着后脑勺嘿嘿傻笑,青璃拿他这副“死皮赖脸”的模样没办法。 甩了甩帕子换个话题 :“本宫带了你最爱的山楂凉糕,还有百合绿豆汤,你赶紧用一些!” 六月中旬的日头正毒,青璃还真怕这孩子中暑。 不等胤禔道谢, 青璃就转身离开:“本宫还要去哄你皇阿玛,你自己悠着点别晒晕了!” 胤禔中气十足的应答声回荡在青璃身后:“谢皇额娘,您别担心,儿臣好着呢!” 青璃没回头,心里却觉得这孩子傻透了,这个时候不装虚弱博同情,竟还大嗓门嚷嚷,这要被他皇阿玛听见不得加罚? 果不其然, 等青璃步入御书房后,康熙帝看着青璃带来的食盒, 冷哼一声:“阿璃怎么给胤禔也带了茶点,就该饿他一饿, 免得他整天有劲儿没处使!” “朕看两个时辰还不够, 就该让他跪四个时辰看他还有没有力气吵闹!” 青璃亲自端起食盒里的百合绿豆汤递到康熙帝的嘴边:“好了好了, 胤禔也是太过敬爱我这个皇额娘, 不忍我担心才强撑着精神应答的,其实晒了这么久他如今有气无力,很是虚弱了。” 【胤禔啊胤禔,你没有白叫我一声皇额娘。】 【我为你已经绞尽脑汁编瞎话了!】 康熙帝接过白釉描金青瓷碗,拉着青璃坐到一旁,意有所指地说道:“阿璃可真是个好额娘。”为了胤禔骗到朕头上。 青璃却以为康熙帝看穿了自己的来意,拉着他的袖子撒娇:“好嘛好嘛,你知道我是来求情的,那你要不要给我这个面子啊?” 康熙帝屈指敲了敲御案:“朕也没打算把他打坏。” 青璃听得此言马上明白,这是暗示行刑太监会放水。 可青璃还是有点不放心:“胤禔虚岁才十一,筋骨都没长好,就算轻轻打,那也是二十大板啊!” 康熙帝干脆明说:“朕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胤禔再怎么说也是不敬储君,若是不好好罚一罚,明日朕的御案上就会堆满弹劾他的折子。” “二十大板不会真打到他身上,朕保证顶多红肿泛青,擦点药三天就好。” 青璃这才放下心来,这是打算放一整海的水了。 不过青璃有些好奇,康熙帝怎么看起来一点儿也不生胤禔的气? 康熙帝近两年跟太子的关系虽不如以往,可跟其他孩子比起来,还是更偏爱太子一点。 这次太子不管怎么说都受伤了,而且若不是侍卫得力,太子要是实打实地摔下来,断胳膊断腿都是轻的,康熙帝见了不该心疼万分,然后对着胤禔怒火熊熊吗? 等青璃问出自己的疑问,康熙帝便冷哼一声:“胤禔的那些话虽不好听但也没错,太子的心胸也太小了些。” 惠妃告知青璃事情缘由之时,没说胤禔具体如何出言不逊,估计她也不知内情——毕竟惠妃不在现场,应该是匆匆赶去通知她的奴才没说全乎。 青璃转动脑瓜子,胤禔究竟说了什么,激怒了太子,却又让康熙帝很是赞同? 【胤禔不会是提到我了吧?甚至还踩了一脚仁孝皇后?】 【听到有人贬低他额娘,太子不得气急败坏么?】 【听到胤禔夸赞我,拉踩仁孝皇后,你怕不是只恨当时没在场不能鼓鼓掌吧?】 康熙帝看着青璃头顶的金色气泡欣慰颔首,阿璃果然聪明,也果然懂朕。 “胤禔说太子马上功夫不怎么样却还敢得意,不过是仗着他是仁孝皇后之子。” “太子听得胤禔直呼‘仁孝皇后’,很是生气,训斥胤禔应该称呼一句‘皇额娘’。” “胤禔不以为意,说他的皇额娘只有阿璃一人,仁孝皇后怎能跟阿璃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