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清穿之温僖皇后 第55节(1 / 1)

作品:《清穿之温僖皇后

皇太后也当仁不让地站出来:“青璃放心,哀家会安排好这里的,青璃快去乾清宫吧,皇上可不能倒下,如今整个京城都盼着他指挥呢。去过乾清宫也别再过来,坤宁宫还有一大群人等着你这个主心骨!” 青璃带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殷殷期盼走出了慈宁宫,双脚却仿佛坠着铅石,只觉得以往走熟了的平整宫道今日仿佛变成了险峻的高峰。 乾清宫前,守在御帐前的梁九功双眼陡然一亮,急步走过来迎接青璃,行礼问安过后压低嗓子:“皇后娘娘,三公主的事,皇上已经知晓。” 青璃心里一个咯噔,是啊,皇上定是安排了人手暗中看顾慈宁宫和坤宁宫的,他想必已经难受许久了。 青璃再顾不上自己心里的那点胆怯难言,快步上前,掀开帐篷走了进去。 康熙帝坐在桌案后,手里拿着折子,好似跟平常一样,但青璃却知道这不过是他的伪装。 康熙帝的眼神飘忽着,根本就没落在纸张上,整个人也紧绷着,不复往日里的松弛。青璃掀开帐篷的动静这么大,他却始终没发现,依旧保持着刚刚的姿势一动不动。 青璃绕过桌案走到他的身边,轻轻掰开了他紧攥折子、骨节发白的右手,康熙帝这才恍然回过神来:“阿璃?……不是让你别乱跑吗?” 青璃看着眼前这个无论何时都首先关心自己的男人,弯下腰来抱住了他。 青璃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你别伤心了?康熙帝广邀民间大夫入宫才好不容易保住了三公主,他此时怎么可能不伤心。 “玄烨哥哥,你难受的话就哭出来吧,阿璃不会笑你的,阿璃陪着你一起哭。” 康熙帝坐在座椅上,侧过头来埋进青璃柔软的腰腹间,强撑着不肯落泪:“朕没事,朕都习惯了,阿璃别担心。” 康熙帝一句轻描淡写的“习惯了”,让青璃再也忍不住,丧女之痛怎么可能习惯?若是习惯了,康熙帝今日又怎会如此失常? 青璃的泪珠如珍珠滚落般划过她白皙的脸颊,滴在康熙帝的脖颈里,滚烫的眼泪让康熙帝的身子微微颤抖,喉结滚动着带起了一片酸痛。 康熙帝默默地抱着青璃缓解着自己心中的痛楚,好一会儿才拉过青璃,让她坐在自己的双腿上,转移着话题:“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到处乱跑万一出点什么事可叫朕怎么办?” 青璃看着康熙帝发红的眼角,只做不知,顺着他的话开口:“我带着人呢,还贴身戴着皇上送的平安符,不会有事的。” 知道康熙帝不想提三公主的事情,青璃又问道:“皇上,百姓们可还好?” 康熙帝吐出胸口的浊气:“通知的及时,不愿意挪动的那些人朕也命令军队强制转移了,一切都好。” 说到政务,康熙帝又恢复点精神:“户部已经开始发放赈灾物资,工部在统计损坏的房屋,太医朕也派出大半,让他们带着民间大夫救治受伤的百姓。很快就会过去的。” 听得好消息,青璃的心情也稍稍好转:“多亏皇上当机立断!” 想逗康熙帝一笑的青璃又眨了眨眼睛补充道:“也多亏了老祖宗们的托梦!等地震过去,我跟皇上一起去奉先殿拜一拜他们。” 知道青璃心思的康熙帝扯了扯唇,捏了捏青璃的脸颊:“调皮!” 青璃害怕自己离开后康熙帝无心饮食,正准备陪他一起用完早膳再走,就听见帐篷外传来梁九功的声音:“主子爷,户部尚书伊桑阿大人求见。” 青璃听得有大臣求见,也不拖拉,立即站起身来叮嘱着康熙帝:“皇上处理政务之余也别忘了用膳,晚点我会派人来问的。” 康熙帝拉住青璃的双手揉了揉:“阿璃也是,还有别再乱跑了!” 康熙帝送青璃出了帐篷,侧头看向梁九功:“梁九功,你送皇后娘娘回去。” 帐篷外低着头等候的伊桑阿,朝青璃恭敬地行了个礼才跟着康熙帝进去。 梁九功挤走子衿,殷勤地侍奉在青璃的左侧。四人刚经过交泰殿,就迎面撞上气喘吁吁的小花生。青璃看着行色匆匆的小花生就一阵心慌,这是又出什么岔子了? 小花生行了个礼又挤走青璃右边的墨竹,哭丧着脸压低的声音抖了又抖:“主子,二公主中毒吐血昏迷了!” 青璃皱起眉头,提起裙摆加快脚步:“太医去了吗,人怎么样?” 小花生跟着小跑起来:“此事发生后奴才就出来找主子了,只听见知秋姐姐吩咐其他人去请太医。” 青璃喘着气进了坤宁宫,正赶上林太医扎完银针,擦了擦汗。 随着青璃的到来,一旁紧张不安的宫妃们也有了动静,齐齐朝青璃行礼问安,哭得去了半条命的马佳贵人也不敢怠慢。 青璃摆摆手,止住林太医的行礼,急声询问:“免了,二公主怎么样?” 林太医弯了弯腰:“回皇后娘娘的话,微臣幸不辱命,二公主没有大碍了。” 青璃松了口气,只觉得眼冒金光,踉跄了两步。 马佳贵人更是双腿一软,被身后的秋霜扶着才没倒下。 作者有话说: 740:小阿璃,我不是你的老乡哦,我来自比你上辈子还要遥远的几百年的未来! 740(挺胸):人类的记忆可能出错,系统的数据永远正确! 第45章 八月十五日,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宫里却没什么喜气。 一是因为地震刚过,受灾的百姓们尚未完全恢复生产, 宫里损毁的宫殿也都在修缮中;二是因为薨逝的三公主,以及虽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健康, 至今仍躺在床上喝药调理的二公主。 结束了这天的请安礼,青璃闷闷不乐地倚在罗汉榻的靠枕上,秋日早晨的阳光和煦却不刺眼,打在青璃的侧脸上,更衬得微微蹙眉的仙子惹人爱怜。 墨竹看着这样的主子心疼不已:“主子,两位公主的事情又不是您的错,您可别因为这些不相干的事情不好受!” 青璃转过身子, 严声斥责:“本宫是皇后,是她们的嫡母,她们的事怎会与本宫不相干?” 墨竹知道主子是为自己好,害怕自己出了坤宁宫说话也照样没轻没重,并未因为主子的训斥伤心,反而高兴于自己打断了主子的烦忧,打算继续陪主子唠嗑。 “是奴婢失言,主子恕罪。主子可是因为今日请安时, 张庶妃和马佳贵人形容枯槁的样子难受?” 青璃叹了口气:“她们二人口口声声感谢本宫找出真凶,可话里话外都在劝说本宫赐死敬嫔。” 其实对于这点, 墨竹也略有不解。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敬嫔,为何主子却只是把她迁入冷宫, 甚至不惜冒着触怒皇上的风险非要保她一命? 青璃自然不是突然圣母心发作, 何况青璃一向最厌恶对小孩子痛下杀手的恶人。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青璃一直心有疑虑, 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可青璃在脑海里翻来覆去想了无数次,还是没有找出不合理的地方。今日墨竹问到这里,青璃便把知秋三人也都唤了进来,打算重新梳理一遍案情,群策群力看看能不能抓住关键点。 看着眼前瞪大了双眼,仿佛要上战场的四位心腹,青璃清了清嗓子:“二公主中毒那日,知秋迅速封闭了现场,二公主虽然保住了性命,可有三个奴才也毒发身亡。” 知秋接到主子的眼神,立马补充道:“奴婢查问后得知,二公主很喜欢南瓜粥,毒正是下在南瓜粥里。” “二公主因为前一天地震受惊,早上胃口不太好,没吃多少所以躲过一劫。南瓜粥是特地给二公主准备的,早膳端走后还剩下不少,有三个奴才都喝了,中毒太深立时暴毙。” 知秋喘口气继续道:“毒药是较为常见的砒.霜,通过查找毒药源头和搜宫并没有发现丝毫线索。” “坤宁宫的小厨房当天早上人来人往,单独经过南瓜粥附近的还有敬嫔身边的金灵、马佳贵人身边的小圆子、宜嫔身边的琦贞。” 青璃又陷入回忆中:“这三人送去慎刑司后都不肯招供,案件没有丝毫进展,直到慈宁宫的消息送来。” 墨竹作为当时接到慈宁宫消息的第一人,及时接话:“撞倒张庶妃后又割颈自杀的小李子,他虽然是御花园的小管事,但是竟然跟敬嫔身边的金灵是对食。” 子衿补充:“这下子敬嫔的嫌疑最大了,她的贴身大宫女金灵有给二公主下毒的可能,害死三公主的凶手又跟金灵有关系。” “慎刑司接到消息后加大了对金灵的审讯力度,金灵承认和小李子的关系,但是咬定自己对其他事情一无所知。金灵受不住刑,后来趁慎刑司的看管没注意偷偷自尽了。” 悠悠最后发言:“金灵虽然到死都没把敬嫔扯进来,但是金灵死后宫里却议论纷纷。” “其中有一股流言,说敬嫔早年怀胎五月流产了一个女胎,从此之后就怨恨上宫里的公主们,甚至还偷偷说过凭什么自己的女儿命苦,她们却能享福。” 青璃喃喃自语:“这可真凑巧,敬嫔虽是头号嫌疑人,但是随着金灵的死无对证,也还有机会翻案。结果这股流言一下子为咱们提供了敬嫔的犯罪动机,可以说把她锤死了。” 知秋点了点头附和道:“关键是审问过永寿宫的宫人们后得知,敬嫔作为永寿宫的主位确实一向不喜东偏殿的布贵人和四公主,甚至在皇上给皇子皇女们序齿的那天,敬嫔还找茬罚跪了布贵人。” “而这股谣言至今没找到幕后推手,仿佛是出自奴才们真心的推测。” 青璃染着粉色蔻丹的指甲杂乱无序地敲打着紫檀木小桌几:“这正是本宫觉得不对劲的地方,这流言来的太及时。” 青璃按了按太阳穴:“假设幕后黑手另有其人,她好不容易让种种证据都指向了敬嫔,偏偏敬嫔的宫女竟然如此忠心,明明只需要顺水推舟她自己就能解脱,却受尽刑罚也不肯松口。” “她害怕本宫深究下去查到她,所以她必须赶紧锤死敬嫔,于是流言指明敬嫔对两位公主下手的动机,让咱们觉得逻辑通顺了,案情一下子就明了。” 墨竹蹙眉:“可是无论咱们怎么查,这流言都好像是自然而然起来的,毕竟最开始传播的地方就是敬嫔的永寿宫啊!” 子衿突然拍了下双手,神采飞扬:“布贵人也在永寿宫啊!会不会是她恨敬嫔平日的磋磨,又觉得两位公主挡了自己女儿的路,才做出这个局?” “大公主毕竟不是皇上的亲生女儿,若是二公主、三公主都没了,布贵人的四公主不就一枝独秀了吗?” 悠悠双眼亮晶晶地看着子衿,连连点头。 知秋摇了摇头:“因为流言起于永寿宫,一开始就严查了布贵人东偏殿的奴才们,没什么发现。” 知秋又看向青璃:“主子放心,奴婢早就安排人盯紧永寿宫了,如果真是布贵人,早晚露出马脚。” 青璃欣慰点头:“冷宫那边呢?” 如果凶手真的另有其人,她此时一定着急,想用敬嫔的死来尽早结束此事。 知秋应答:“奴婢自然知道主子把敬嫔放到偏远的冷宫,是想钓鱼。冷宫四周如今都是咱们的人,不管是谁想要对敬嫔动手,都会被抓个现行。” 一直低头不语,陷入自己思绪中的墨竹突然抬起头来:“主子,主子!如果流言是真凶散布的,那流言的内容为何是敬嫔流下女胎所以恨上公主们?” “她为何会觉得这个理由合情合理,能说服大家呢?” 悠悠崇拜地看向墨竹,连连鼓掌:“因为她自己就是因此才对两位公主下手的!” 青璃脑子里电光火石齐闪,狠狠拍了下桌几跟知秋对视一眼,主仆二人顿时明白自己和对方想到一处去了:“端嫔!” 面对其余三人的疑惑不解,知秋解释道:“宫里目前的嫔妃们,除了敬嫔外,就剩下张庶妃和端嫔夭折过女儿,张庶妃显然不可能。” “喝过南瓜粥毒发身亡的三个奴才里就有端嫔宫中的双喜,而双喜在二公主的南瓜粥被送出去前也有单独接触的机会。” 青璃终于吐出胸中凝滞了半个多月的郁气:“本宫跟知秋被迷惑了,一心只想着从活下来的奴才中找出是谁投毒,毕竟谁会明知有毒还去喝呢?” “可反过来想,小李子对三公主下手后干脆利落地割喉自尽,双喜下毒后也主动饮毒粥只求一死,这两人的路数才叫一脉相承!” 捧场王悠悠激动不已:“主子,咱们现在是要把端嫔的宫人都抓起来审吗?” 青璃终于有心情好好饮一盏茶,端起手边的碧螺春润了润嗓子:“怕是不行。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同样被怀疑的还有布贵人。” “小李子和双喜都已经身亡,咱们没有实证。若是一通审问却仍旧一无所获,那本宫就成了一心包庇敬嫔,陷害无辜之人的毒后了。” 悠悠转动着脑袋瓜:“咱们自己制造线索,就说通过永寿宫奴才们的供状发现流言是端嫔在推动?” 青璃拍了拍她的小脑瓜:“此乃下策!” 青璃看向知秋:“让你知秋姐姐好好教教你!” 知秋温柔一笑:“暗中传信给冷宫的敬嫔,让她大喊大叫,就说她冥思苦想掌握了关键线索,请求面见皇后娘娘帮自己洗清冤屈。” “然后主子大张旗鼓前去冷宫,避开众人和敬嫔一叙,再‘暗中’遣人重新去查流言的来头还有死去的双喜和小李子。最后等到今晚的宫宴,主子假装不经意地观察端嫔。” 悠悠嘻嘻一笑:“知秋姐姐好计策!端嫔见状必定心慌意乱,有很大的可能会忍不住动作,咱们只要盯紧她和咸福宫的众人,这次一定能抓个现行!” 青璃抖了抖袖子:“都下去安排吧!本宫要好好准备下今晚的戏份,必定拿出最佳演技!” 主仆五人的正义小分队就此解散,都为抓坏人做着各自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