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4节(1 / 1)

作品:《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伏震不厌其烦应声:“嗯。”

温杏悄悄地抱住了丈夫的手臂,一如在采石场时那般,这样才会让她有安全感。

她声音又轻又软:“再也不用去采石场了,我好高兴,也高兴能回家,高兴见到婆母,高兴见到安安和宁宁,一切都好像在做梦,我害怕一觉醒来就会回到采石场那个暗无天日的地方。”

伏震叹了一口气,低声说道:“再也不会回去了,不要想太多,睡吧。”

“嗯。”

翌日清晨,虞滢睁眼时,发现自己紧紧挨着伏危,茫然了一瞬后回过神来。

她转头看向外边近在咫尺,还在睡梦中的伏危,脸色微赧。

她放轻动作起身,下床。

等下了床后,才简单地梳了梳头,出了屋子。

虞滢一出屋子,伏危才缓缓睁开了双目,眼睑之下隐约泛着乌青。

一宿未眠的伏危暗暗呼了一口浊气,继而闭上眼补眠。

虞滢从屋中出来,便看到庖房有炊烟升起,然后庖房的一旁还堆满了柴火。

虞滢梳洗时,发现水缸还是满的。

大嫂从庖房出来,见着虞滢,忙道:“弟妇,一会儿就可以吃早饭了。”

虞滢应了声,梳洗后,伏安伏宁和罗氏也从屋中出来了。

伏安打了个哈欠,朝着虞滢喊了一声:“小婶早”

看到阿娘的时候,顿了一下,又喊了一声:“阿娘早”

温杏听到这声“阿娘”,脸上的笑意顿时灿烂了起来,也温声应了一声“早”。

这时,伏震从外头扛着一把柴火回来,然后放到了柴堆上。

伏安犹豫了一下,有些生硬地喊了一声:“阿爹,早。”

伏震闻声,转而看向儿子,点了点头。

早饭也差不多做好了,是野菜粥。

或许大嫂一直过着苦日子,所以很省,粥里边没有几粒米。

虞滢并未说什么,她端了一碗粥,打算端入屋中给伏危,可推开房门见他还在睡,也就把门阖上,没有吵醒他。

他骨折的地方开始愈合了,这段时日伤处可能会有痒意,所以可能晚上睡得不是很好。

虞滢把粥放到了庖房,然后去屋子里边喝粥。

喝了小半碗粥后,虞滢才与对面的大兄大嫂说道:“大兄大嫂再休息两日,后日再进山采草药。”

伏震道:“今日就可以。”

虞滢轻摇了摇头,道:“我今日要去一趟玉县,再者何叔何婶舟车劳顿了几日,也需要休息一两日才能缓过来。”

说到这,虞滢道:“我也没有与大兄大嫂解释为什么要摘草药,现在我便大概说一下。”

她继而解释道:“因着我现在在做一些药材买卖,也与药商签了契约,十月的时候交付数百斤的药材,其间我也会寻其他小药商做买卖,所以这段时日可能会比较忙碌的进山采药。”

伏震在途中大概从何叔与何婶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了,了解他的弟妇是个能干的妇人,更是有辨别草药,会治病的本事,所以听到弟妇说在做药材买卖,倒是没有过多的惊讶。

“若有重活,便直接让我做。”伏震说道。

在家中做再多的活,也比不上在采石场做的苦力活。

虞滢道:“因山里比较危险,所以大兄一同进去的话,或许会安全些。”

伏家大兄高大壮硕,远比虞滢自己,或是和何叔一起进山来得安全。

原本虞滢怕自家买新竹床会招来麻烦,所以才会与何叔商量着先送去他家,晚间再送过来,可现在看着伏家大兄这般强悍的体魄,她倒是不担心了。

伏震点头:“有活直接唤我就是。”

听到这话,虞滢索性把之后的计划说了:“除了草药的事情,我打算租几亩地,雇人来种粮食和草药。可种水稻已经过了月份,就先种草药,药草种了才能持之以恒,也能保证品相,往后就是不进山,也能做药材买卖。”

主要是,再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世道彻底乱了,粮食和药材都是急缺之物。

而她要在这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多存粮食和药材。

但就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先得有钱才行。

罗氏听到六娘要租几亩田,心头忽然一跳,担忧地问:“把大郎和杏娘赎出来后,可还有银子租田?”

虞滢如实道:“我先前卖了珍贵的药材,预留了一些银子来租田地。只是之前只有我一人,怕忙不过来,也就暂时没有捯饬,现在大兄和大嫂回来了,有了能搭把手的人了,自然是不能再拖了。”

温杏听着弟妇所言,心下惊讶弟妇的能干,同时也由心的对弟妇生出了崇拜之意。

虞滢不知大嫂所想,接着说道:“今日我要去一趟县城,也想给霍衙差送些凉粉过去,再顺道问一问这租赁田地的事情。”

当然,虞滢还有另一件事要做。

等喝完了粥后,虞滢又问:“我还要卖一些东西,可能要个帮手,大兄大嫂可要一起去玉县?”

温杏看了眼身边的丈夫,想到昨日婆母说以后要听弟妇的,她犹豫了一下后,应:“我听弟妇的。”

伏震却是没有应下:“昨日翠兰婶来寻麻烦,估计也不会善罢甘休,我在家中护着,免得她来寻麻烦。”

虞滢想到翠兰婶中招了,没准还真会来寻麻烦,也就点了头。

可温杏忽然听到丈夫不去,心头咯噔了一下,转过头巴巴地看着丈夫,眼神里边露出了些许的不安。

伏震知道妻子过分依赖自己,可现在不是在采石场了,她得慢慢适应他不在身旁也能自己一个人待着所以他低下了头,把最后一口粥喝完,佯装没有察觉到她在望自己。

温杏想要和弟妇商量自己要么在家中帮忙,可一直憋着不知怎么开口,憋着憋着,最后还是与弟妇出了门。

虞滢知晓大嫂因大兄不去,也有了退意。但今日她想要去扯布做衣裳,需得有个知道做一身衣服要多少布的人跟着,不然她瞎买的话,一怕浪费,二则怕布料不够。

再说温杏以为是走着去玉县的,可不成想却是坐牛车去的,她身无分文,一时窘迫,也就没上牛车。

她憋红了脸,小声与弟妇道:“我走着去就好了。”

虞滢知晓大嫂的窘迫,把她拉上了牛车,说道:“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走着去的话,也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去了。”

说着,把两枚铜板递给了陈大爷。

陈大爷接过了铜板,看到余娘子身边的妇人面生,便笑着问:“可是把家里人接回来了?”

虞滢应道:“多亏了陈掌柜帮忙,我才能把大兄大嫂接回来,等过些天我定然得好好谢谢陈掌柜才成。”

陈大爷笑了笑,然后道:“竹床做好了,今日我提前半个回来,回去后我再给你送来陵水村。”

虞滢忙应了好,也道了谢。

温杏等着弟妇和赶牛车的大爷闲聊完了几句话后,她才轻扯了扯弟妇的衣袖。

虞滢一转头,便与大嫂那双水灵的大眼对上了视线,之后就听到大嫂小声地与自己说:“弟妇,我会还你车钱的。”

想了想,又说:“赎银我也会慢慢还的。”

虞滢一笑,轻声应:“好。”

见弟妇如此好说话,温杏心生亲近之意。想起弟妇的好,她面色正色了起来,诚恳的感谢:“弟妇,真的很谢谢你帮了我这么多,也帮了伏家这么多,以后你有什么忙,都可让我来帮你。”

虞滢:“我这还真有一件事要大嫂帮忙。”

温杏眨了眨眼:“什么忙?”

虞滢问:“大嫂可会做衣裳?”

“会的。”

在大嫂应了后,虞滢心头呼了一口气,可算是有个会做衣服的了。

她虽然会做一些缝缝补补的活,也能做布包,可真让她做衣裳的话,还真的不行。

第45章 四十五章

一路颠簸之后, 终到玉县。

虞滢让陈大爷送凉粉去食肆,她则是带着大嫂直奔县衙。

时下百姓对县衙都是敬畏的,也是忌讳的, 所以都是绕着走的,平时有事都是寻村子里的里正帮忙,然后里正再跑一趟县衙。

虞滢看得出来大嫂也是畏惧的,她便让大嫂先在衙门外等着,自己去就好。

可比起害怕,大嫂好似更怕一个人待着,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地跟着自己。

虞滢与衙门外的小役说了要寻霍衙差后, 小役立即去通传。

不一会, 霍衙差便从衙门中出来了。

因着这回去采石场的所有事宜, 这妇人都做很是周到, 再者也不是什么难缠的人,霍衙差倒是愿意给她几分面子。

虞滢双手放在腹上, 朝着霍衙差微微颔首, 很是知礼。

霍衙差问:“余娘子有何事?”

虞滢回道:“今日天热难耐,我做了些冰膏, 放在了吴记食肆陈掌柜那处, 等晌午的时候霍衙差再去取来让各位官爷消暑祛火。”

霍衙差到底是老油条了, 看得出来妇人找自己还有其它事,所以走下了阶梯,离看门的小役远了些。

虞滢也跟了过来。

霍衙差看了眼她身后的妇人, 然后没怎么在意的看回余娘子, 问:“余娘子想说什么。”

虞滢道:“确实有两件事想要问一问霍衙差。”

霍衙差淡淡道:“说罢。”

“第一件事是我这想要在陵水村租几亩地, 不知怎么报备?”

霍衙差道:“寻你陵水村的里长就成。”想了想,又道:“过几日, 各村的里长都会来一趟衙门报备自村的人口,届时我与陵水村的里长提醒一下,让他给你划几亩好地。”

虞滢一笑:“多谢霍衙差。”

因着田地的事情,不过就是随口说一句,算不得什么大忙,霍衙差倒是没有太在意。

“另外一事,则是同村一个妇人在我去采石场接兄嫂的时候,各种抹黑诬陷我与人私奔,或是暗通款曲,更是趁着家中只有老小残弱的时候,对我侄儿大打出手,我便想问问这种情况可否能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