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九十四章 向北(1 / 1)

作品:《千里姻缘天注定

边城营帐之内,案台之上,堆了小山堆一般的邸报。 一个两鬓斑白,眉心紧锁的男人正在案上一份邸报。 “胡闹,简直就是胡闹!” 穿着紧身软甲,护心镜还未取下的男人,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这些邸报他一份连着一份读了下去,最后竟然握拳打在案桌之上,杯子里的水被震得渐了出来,打湿了邸报上几个大字。 中年男人气急攻心,一阵咳嗽,外头营帐进来了一个身着皮毛大麾的将士。 皮毛大麾之上,沾了许多鹅毛大雪。营帐之内,烧了温暖的炭火,他把大麾取下,自有小兵取了挂上。 “将军!您又咳嗽了,让李太医给您看看吧!” 这名将士一见自家将军爆发了另一阵咳嗽,担心得不得了。 “不打紧,不打紧,人老了,老毛病了。宇文,你来得正好,突厥那方可有异动?” 中年男人把邸报丢在案上,起身下来询问。 “回将军的话,探子来报,前几日他们一直往我方推进,这几日暴雪,先遣部队倒是龟缩回去了,后撤了五十余里!” “这群龟孙子,怕死得紧!” 男人闻言走到悬挂的地形图旁,二人看着图册。 “突厥这次来犯的大将,名唤巴图鲁,传言他年方十五,便跟着崒干王子东征西讨,收服了各部,绝非等闲之辈。” 将士不屑的蹬着眼睛,“他若敢来犯,来一个咱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将军!” 账外又进来一人,手中奉上一份新鲜出炉的消息。 这将军收了消息,紧皱的眉头终于舒缓了些,满是风霜雕刻的脸上逸出一丝微笑。 “将军,可是朝中传来了好消息?” “非也,朝中还能有什么好消息,无非是歌功颂德,天下太平。是毅儿,他已经在回营的路上了。” 说话的这个将军正是大名鼎鼎的平西将军吴起,他口中的毅儿,正是追索截杀奸细,找到舆图的公子吴毅。 毅儿来信,他已在石沙城寻到了舆图,且已经找到了替奸相联络突厥的奸细何在,如今,他来信是问自家老爷子,这舆图怎么处置? 这舆图上详细描述了我夏朝军事布防图,何地关卡,何种地形在图上历历在目。 崒干王子陈兵边境,却迟迟未发兵攻打,一来是天降暴雪,贻误了战机,二来,是否在等着舆图好来个按图索骥也未可知。 自从原皇后蒙冤被废,太子释然流放,贵妇幼子登了大宝,贵妇与丞相一党便竭力想要将自己收拢过去。 自己蒙受皇恩,手握四十万重兵,驻守边疆十余载,怎生与那徇私舞弊,谋害皇室骨血的奸人为虎作伥? 贵妇一党见自己不识抬举,便多有陷害。只是皇上如今,态度暧昧。他既对现如今幼子宠爱有加,又暗中保护废太子释然。任由丞相和贵妇一党在朝中兴风作浪,又保全自己和原先支持废太子一党的实力。 这皇帝的心思,如海底的银针一般,真是看不见也摸不着啊。 吴起将军在营帐之内踱起了步子,舆图拿回来了,于公于私是件好事,只是他想想又高兴不起来了。 这图就好比烫手山芋,交给谁,如何交,都让人蛋疼。 突厥汗国陈兵边境,他们倒是不敢欺瞒,只是这关中大旱,粮食减产,流民四野。满朝文武,竟是一片祥和之气。 许多官员递了折子,竟传不到皇帝老儿的案上,许是这折子,端上这皇帝的案桌之前,已经被有心人好心挑拣了一番。能让皇帝过目的,都是天降祥瑞,歌功颂德的帖子。 不仅如此,这送到满朝文武官员手中的邸报,也如此这般。劣币驱除良币,竟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如果不是自己手中握着兵权,只怕早被清洗了去。 吴起将军在营帐之内踱起了步子,他的幕僚一瞅便问: “将军,何事烦忧?” 吴将军叹了口气,烦忧的事儿多着呢,就是不告诉你,告诉你也没卵用。 心中背负了好多秘密,心好累,好痛苦啊! “近日恐防有变,你多加派人手,巡视营房。” “末将遵命!” 幕僚走了,吴大将军走在案前,写了几个字嘱咐他儿子, “儿砸,快回来吧,外头的人可以信任的太少,咱先带回舆图从长计议!” 信鸽扑腾着翅膀回营帐上飞走了,他儿子吴毅收到这个消息已经是几日之后。 得了老爷子的命令,吴毅少将军带着舆图一路撒丫子策马狂奔,路上与追杀他们的人正面侧面遇上了好几波。 吴毅心想,这样下去不行啊,车轮战也会把自己给耗死,于是和将士们兵分三路,分头行动。 拼了老命拿回来的舆图自然要放在自己手里,所有人都不晓得,这舆图其实不是书册,而是一块又轻又薄,展开达数米的绢布。 这绢布不知用了什么密法,当真遇火不燃,遇水不化,刀剑不破! 一层又一层折叠起来,只如核桃仁一般大小,握在手中轻如无物。 吴毅将这图册妥帖的藏了起来,又准备了从那鱼腹之中一模一样的油脂包三份,一个队伍一份,众人隐匿在人群之中,一路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