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八十五章 青云观(1 / 1)

作品:《千里姻缘天注定

矮子坡,青云观。 此观距离瑶城三十余里,便在咱们的西边。 越往西走,平缓的地势越发起伏起来,几百米距离便是一座缓坡,树丛也渐发茂盛起来。 就这么一丢丢的距离,竟然如同经历了从平原到丘陵,从冬季到夏秋的季节一般。 这样的地方居然也会发干旱,不就是树叶黄点,树林稀点,简直没有天理啊! 释然同学经历了一宿,神奇的恢复了一些生气。居然不要三娘扶了,天一亮,就自己提起剑来,迈开步走了。 若不是三娘昨晚仔细瞅了屋子里头实在没藏吃的,自己都怀疑他有田螺姑娘送了灵丹妙药了。 上下了几座缓坡,咱终于得见了矮子坡的真颜。 天了噜,看着眼前几百级阶梯蜿蜒而上,垂直坡度起码有五六十度了。 先人们恐怕对矮子坡有什么误解,这山峰都隐到云层里了,这特么居然还叫矮子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释然同学感叹了一句语文课本里没有的诗句,咱开始认命爬这名不符实的矮子坡。 青云观不像静安寺卧在半山腰上,这观主把这道观建在了山顶顶上,离天空更近,空气更加香甜。 半山腰上,一块刀斧劈开的大块花岗岩上,上书几个隶字“青云观”,没有落款,独独就这几个大字躺在上头。 一路上来,只有这独一大整块的花岗岩石,其余的地方都是些喀斯特地貌,裸露的岩石和泥土纷杂,所以这块大岩石定是专门运上来的。 这年头,寺庙有钱,道观也这么大手笔,不得了啊不得了。 咱们二只站在朴素的大门外头,三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与那块牌子不同,这木门又老又旧,上面两个黄童吊环除了手抓的地方,满是深绿色的铜锈。 道观的围墙三米多高,墙壁剥落,露出青黑色的砖墙,看不见里头什么情况。 “有人在吗?请问有人在吗?” 三娘先试了下敲下那黄铜吊环,三声之后没人应声,复又直接上手敲那门板。 “有人在不?” 半响无人应声,左右也没有听见里面有人走动的声音。 “可能没有人在。” 三娘仰头望着一旁的释然,他却说“来了。” 果然,门板从里面u打开,一个粉白粉白的小圆脸从黑色的门板后伸了出来。 “观主不在,你们找谁?” 三娘喜上眉梢,“不找观主,不找观主,就找你!” 粉白团子却一脸戒备,“我不认得你。”又望了眼负伤持剑的黑衣男人,“也不认识你,你们赶快走吧!” 粉白圆脸退了回去,拍门便要摔咱们脸上,三娘赶忙用手挡住门板,捞起这条救命稻草。 “我们认识青城山的青衣姑姑,还有青羽大叔,我姐姐还变成青衣姑姑的弟子了呢!” 那圆脸一听青衣青羽的名号已经信了三分,待他知道咱们也在大本营与青衣青羽大叔他们一道救助灾民,他们马上要来瑶城,便已经信了七分。 门开了一人宽度,“你们进来吧!” 得此号令,三娘喜滋滋的,下意识的便要去扶那个病号一同进去。 病号不动声色移了一步,躲开了三娘想要扶他手臂的双手,自己扑了个空没有扶到,也没多想,“快进去吧!” 一进观里,不成想这里头别有洞天。 大门里头,是一道栩栩如生的刻着牧童牧牛图的影壁。 绕过隐壁,八丈长宽的一座院子,正中标配两座大青铜炉,燃着三支大香,铜炉也很是有些年头,伸出头颅看看,香灰约莫积了几尺的厚度。 铜炉之后,青石台阶之上,入眼是一座几丈高的主殿,殿里供奉了好几座尊神,各个仙风道骨。 “你们随我来吧!” 入了人家观里,三娘跪在蒲团上拜了三拜,跪谢了一个都不认识的几位尊神。 粉白圆脸站在一旁等这小丫头行了礼,引着二人入了去了殿后,掀开厚重的帘子,入了一个两进的小院。 院里有一池碧水,几头锦鲤在里头摆尾,巴适得很。 “山人道号尾莲,你们唤我尾莲即可。” 身着白色道袍的粉色圆脸袖口绣了一重莲花,白色的绣线瞧着并不打眼,圆圆的小手执了一壶清茶,“观里自产的茶叶,请用茶。” 两个骨瓷小杯,里头碧绿色的茶汤,不见茶叶,一口饮下,清冽甘甜,这样子小杯的茶水,三娘能喝下十碗! 自打娘胎以来,自己便是个俗人,茶道这样文化人的讲究,自己接触得很少。 二人自报了名号,三娘便坐在一旁看这两个讲究的文化人饮茶。 牛饮三碗茶汤,墨莲摇头起身,给咱们端饭去了。 待他的身影出了远门,三娘把玩着这小巧的骨瓷杯子,开始八卦。 “你猜,这小师傅多大年纪,我觉得他顶多十一,不能再多了!” 释然同学把宝剑放在木桌子旁边,那墨莲之前朝宝剑瞟了好几下,眼里赞叹,嘴上还夸是把好剑。 释然同学放下茶杯,就开始装逼,带着面具故作深沉,“他还未走远,你说的话,他可都能听见!” 三娘受到了惊吓,差点把杯子摔到地上,连声惊到:“不可能吧!人家都出了院门,莫非他有千里眼,顺风耳!” “那倒不是,小师傅年纪轻轻,内功深厚,行走如风,小小一点距离的声音他能够听到不足为奇。” 他将修长的手指放在桌面上,指甲之上没有掩饰,呈现出不正常的青黑色。 在丽来画舫时,婉婉和双髻丫头中了夜来香时,手指上也有这种青黑的颜色。 不同的是,释然的手指,青黑之中还带着一些暗紫。可见他现在虽然行动如常,这毒却只是被勉力压下,没有完全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