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六十二章 烧火丫头(1 / 1)

作品:《千里姻缘天注定

吃和睡,是人生顶顶重要的大事。每日能吃饱,每日能睡好,生活的幸福指数才能节节高。 然而这两件事,在这大本营里,哪一样都变得十分奢侈。 三娘和虎妞他们在这大本营里已经耽搁了数日。每日和灾民们一道,喝着清可见底的稀粥,睡在稻草铺就的席子之上。 “好饿啊!”小猴子在梦中呓语,难受得辗转反侧。 我侧着身子用手枕着头,就着月光数虎妞卷翘的睫毛。 一根、两根、三根。。。。 虎妞叹了口气,也侧过身来握住了我的爪子,“快睡吧,再过两个时辰就得烧火煮粥了。” 胃里一阵紧缩,难受的三娘蜷缩起来,真特么太难受了! 挪着扑到虎妞怀里,将头颅一把扎进她柔软的胸脯磨蹭,“我太饿了,那些粥能叫粥吗!一勺子水里漂着几粒米!不仔细瞅还以为那几粒米在水里头游泳呢!” 能武也没睡着,他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咱几个排排躺着,说话的声音近在耳畔,放个屁都能听见。 什么男女有别,在这儿是不存在的。 大家都抱团取暖,一个家庭一个窝儿,尽量跟熟悉的人呆在一块儿。 无他,数千灾民实在太多人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林人士每日巡视,仍有不少人仗着自己身强人多,欺凌弱小妇孺。 好些天没有吃肉了,将腰带扎得再紧都不能解决从灵魂深处带来的饥饿感。 “你们有口吃的就该感恩戴德了!别的村落里都易子而食了。。。”小猴子旁边躺了一个老者,垂垂老矣,头发花白,不住的叹息,“难时一粒米,胜过万两金啊!” 武林盟主振臂一呼,聚集了这群好汉自己却跑到别的场子救灾去了,这里主事的是他的拜把子兄弟惠能和尚。 惠能和尚慈悲为怀,不管是哪路来的灾民通通收留,弄的这个大本营人满为患。再多的粮食运来也如精卫填海,如此下去着实难以为继。 有些灾民眼见每日分发的粥食日渐稀少,越发困顿起来。不少英雄好汉提议揭竿起义,冲到那汝城内,将那一干贪官污吏捉了,开仓放粮。 惠能和尚力排众议,强烈反对,一同反对的还有那个黑衣服卫然。 “汝城守卫兵士众多,易守难攻,且离此地三百里驻有州守备军数近万,急行军两日可达,攻打汝城实乃下下策!” “那可如何是好?众好汉收集而来的粮食只能供数日,这么多老弱妇孺,还有好些已经病了,再这样下去。。。不如跟那狗官拼了!还有一线生机!”一八尺大汉握着一把吊环关公大刀,拍桌而起。 “是啊是啊,总不能眼见老百姓饿死而不顾啊!青衣师姐说了,药材也缺短得厉害,已经有不少体弱的人染了风寒,只能尽力医治,附近药铺坐地起价,连药都用不起了!” 说话的是大胡子大叔的师弟青烨,他和师姐略通歧黄之术,大本营里病了伤了,都归他们管,一来就忙着救死扶伤。 “阿弥陀佛,众好汉请听老衲一言,攻城实乃下策,终不可取,但我等可设法让那知府主动开门,陆盟主来信,他已联系了吴起大将军,只要我们能将此事上奏朝廷,到达天听,朝廷开仓放粮,安置流民,此困可解。”惠能和尚手中捏着佛珠,一粒一粒的珠子在他手中滑过。 卫然目视众人,“大师言之有理,朝廷奸相当道,扰乱圣听。我等只能设法让那知府开仓放粮,解这燃眉之急便可。” 众侠士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似乎并不相信。“这位卫兄,你说的有理,可我们江湖人士,素日便与官府不对盘,如何说服那知府呢?现在那龟孙子紧闭城门,莫说流民,连我们都进不去汝城了!” 大家紧皱眉头,为灾民操碎了心,却依然束手无策。 “老衲有一好友,恰巧与那汝城知府有旧,不日他便会抵达此地,他若出马,必有良策。大家稍安勿躁!” 惠能和尚这么一说,众人也不好再说攻打汝城了,圆桌会议到此结束,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继续忙着手头上的事物。 天气越发冷了,白日的太阳晒着,才感到温暖,若背着阴,取暖全靠发抖。 分完了粥食,我们又被青衣捉去给染了伤寒的病人熬药,药材短缺的厉害,一锅子药平日只熬两三遍,现在生生熬制个四五遍还不肯丢弃,药效大打折扣。 “以前我在画舫上烧火,现在在大本营还是烧火,都变成职业烧火丫头了。” 虎妞往小炉子里加了一把柴火,小心的揭开盖子看了一眼熬制的中药,三娘捧着一柄扇子,蹲坐在她的身边,时不时往边上的小炉子里扇上几扇。 “烧火丫头也没什么不好呀。诶,小心烫手!” 一锅中药已经熬好,三娘直接用爪子拿起盖子,被烫了个正着,盖子啪的一声落回罐子上头。 虎妞捉过三娘的手指一看,已经烫红了。“幸好没起泡,烫伤可不是好玩的!”她虎着脸数落我,“这么大人了,怎么这么不小心呢。” 扼腕啊扼腕。 “我看你用手指拿着没点事情啊,以为不烫嘛。” 被骂的三娘蹲在角落里画圈圈。 “你跟我能比嘛!我时常用弓箭,手指心皮肤比平常人厚,而且我就拿那么一下,根本不怕被烫到!” 虎妞将修长的手指张开,摊在三娘面前,用手摸摸,手心和手指上头确实有一层薄薄的茧子,特么确实不能跟开了外挂的人相比! “你们两个在那里磨叽什么,还不快把药端来!” 茅草棚里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吼声,那是咱大胡子大叔的青衣师妹发出爱的呼唤。 “来了来了,马上!” 我两赶紧用一块破布,将罐子端了起来,清亮的药液倒进处处缺口的瓷碗里,小心的将药端起来往茅草棚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