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七章 所谓后福(1 / 1)

作品:《千里姻缘天注定

这日,风和日丽,秋高气爽。 三娘已被关在家中好些日子,连日来刻苦磨练刺绣,绣花技术依然不见长进,但修补衣裳鞋袜很是得心应手。连连给能武做了几双鞋袜,便被娘亲大人喊停了。 无他,小孩子长得快,特别是男孩子,鞋子穿不了多久便变小了。三娘倒是很想给大哥也做几双鞋子,只是时间已过三年,也不知哥哥鞋码究竟多大。 哥哥的归期已经成了娘亲一块心病。每每看着哥哥的东西变出了神。他未过门的媳妇,春杏小姑娘的娘亲是个厉害人物。拜托了媒人几次上门询问哥哥的归期,言下之意,姑娘大了,你家小子还不知何时能回,万一回不来,我闺女可不就成为寡妇了。 当父母的总想为自己子女打算,本是无可厚非。只是对于林家爹娘来说,无异于往伤口上撒盐,如鲠在喉。 “三娘,你说哥哥会不会有事?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能武趴在草堆上,嘴里咬着一根狗尾巴草,神情好不落寞。我摸摸小屁孩的头“哥哥肯定会回来的!现在战不是还没打起来嘛,说不定不打了呢。” “真的吗?可是夫子说我大夏和突厥必有一战。”哎,这下我也词穷了,夫子瞎说什么大实话。这个年纪的小孩已经懂得很多,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在私塾里讨论交流的东西,看上去通篇的“之乎者也”,不知所云,实际上还是学了很多知识。 而我对于打不打战,一无所知。之前的世界里,虽然中东那边战火不断,但是国内一直和平安稳,人们安居乐业。平时关注的也都是学习生活,娱乐八卦,对军事和政治着实不懂,不具备分析局势的技能。 “为什么是哥哥去呢?”三娘表示不懂。 能武白了三娘一眼:“当时抽签来着,在祠堂抽签,抽中了娘亲哭了好一阵,本来爹爹打算去的,哥哥连夜去应了卵,留书说要挣个军功,让娘亲当皓命夫人。” 原来如此,真是个傻孩子,建功立业哪有那么容易,还有那么多贵族子弟盯着呢,本来就僧多粥少。“那时你不是也在家里吗?”能武疑问到。“额,忘记了,你知道的,上回落了水什么都忘了。”照例推到落水失忆上面,果然这个借口万金油般好使。 一听这个,好奇宝宝果然不再追问。随后顺便给我普及了这个时代的兵役制度,每个村子按青壮年男性人口比例摊派兵役人头,采用抽签的方法确定谁上谁不上。当然也有一定的灰色地带,不愿意去的也可以有部分操作空间,只是这个代价一般的老百姓承受不起。这只是最普通兵士的选拔,还得看是不是符合年龄,身体健康,身高等等要求。若要成为大名鼎鼎的“平西将军”吴起麾下的“吴家军”,最基本一条身高八尺就能刷掉一大片人。 听完我觉得,当个女将军的愿望又泡汤了。为什么其他人的穿越就那么牛逼呢?我这个穿越一没个金手指,二没个用得上的技能。我能熟练英文文章,这里使不上。精美绝伦的古代诗词,早已经还给了高中老师,永远只记得高潮部分。完整背出来的,只有《鹅鹅鹅》和《静夜思》几篇,深深后悔没有努力学习,悔之晚矣! 最擅长的技能就是驾驶,侧方位停车时那叫一个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问题这里又没有车啊泪目。 思来想去,我觉得以后的人生分外黯淡。吃饭也不香了,针线也做腻了,就连出来放风也没有意思。看来看去不就是那些景色,那村那山那狗,一成不变。 不是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怎么到了我这,就不好使了呢。 许是上天听到了我内心的呼唤,一门好事终于降临了!娘亲决定要去静安寺上香祈福,带我和能武去! 哈哈哈,仰天长笑。穿来这么久,终于可以去这个村子外面瞅瞅了! 静安寺离村子约莫有三十几里地。在这附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远近闻名。据说这个静安寺有两绝,一绝是这里菩萨特别灵验,求签问卜的善男信女纷纷过来,奉献了大把的香油钱。二绝是这个寺里的主持一灯大师,颇有能耐,很是能识人断相。 只是高手一般都有些怪癖。这个和尚的怪癖就是只给有缘人看相。一般的场合他都不出现,无论来者是高官老爷,还是富贾恶霸。没有缘的人砸再多的银子也是枉然。 我单纯的觉得,他就是不想应酬。都当主持了,寺庙生意又那么好,不愁进项,何必跟那些高官贵族打哈哈,到不如自己乐呵,享受孤独。 出门那日,我们起了个大早,爹爹嘱咐能武要照顾好娘亲和三娘,便去县城赴大伯的约。我和能武带了上香的供果、香烛,和娘亲一道在村口等着牛车。 牛车吱吱呀呀的过来,上面已经坐了好些人,都是附近几个村子里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能武爬上去占了两个位置,娘亲和我上去坐稳,赶牛的大叔一挥鞭子,牛车便继续赶路。 巴掌大的地方挤了很多人。大家肩并着肩,腿挨着腿,一同享受全景天窗,四蹄发动的豪华高配旅行。 速度真的好慢啊,真的不比走路快多少。摇摇晃晃,太阳一晒让人昏昏欲睡。“哎呀,你别挤呀!”车轮嗑到了路旁一块顽石,大家不由自主的晃了一下身体。只见一个小伙子不小心挤到了旁边的大娘,小伙子顿时便羞红了脸,赶忙往旁边挪了挪。 这个男生倒是挺腼腆的,我朝他笑了一笑,他的脸更红了,垂的更低。旁边的大娘跟娘亲说话:“大妹子,这是你的儿子闺女吧,你真有福气,姑娘长得真好呀,可许了人家?”娘亲慈爱的看了我们一眼,有一种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养了大半年的猪,终于可以出栏的骄傲,谦虚到:“哪里哪里,您过奖了。”“我有一个侄子,不是我夸,哎呀,那可长得一表人才,跟您姑娘可般配呢。。。” 娘亲当然不会把我随便许人,何况对别人一无所知,只道“闺女还小,不懂事,想再多留两年。。。”“女大不中留啊。。。”大娘滔滔不绝,我和能武自觉闭上耳朵,懒得再听,只希望牛车能走快点,早些赶到静安寺,好与这热情的大娘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