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76页(1 / 1)

作品:《别叫我老师

欢欢一身雪白的长毛,打理的干干净净,长毛如丝缎一样顺滑,一看就是被家人娇养的狗。只可惜它一双眼睛雾蒙蒙的,瞳孔之中裹着一层浅浅的白雾,这是典型的白内障症状,不过联想到它的年纪,出现白内障也在情理之中。 欢欢没让人抱,晃晃悠悠自己走近了诊室。 它走路姿势很奇怪,右前腿、右后腿无法弯曲,仿佛身体上杵了两根木棍,时不时就要踉跄一下。 陪着欢欢来看病的是一位老阿姨,她手里还拖着一个买菜的布袋车,车里放了不少蔬菜,看样子是刚从菜市场回来。 “欢欢来啦?”胡老师见到欢欢的主人,像是见到老朋友一般,态度熟稔的同她攀谈,“最近欢欢吃喝排泄怎么样?都正常吗?” “正常、正常,我每天用羊奶给它泡一点狗粮,再给它煮这么一块鸡胸肉,一天两顿,下午还要吃点水果。”老阿姨伸手摸了摸欢欢的脑袋,笑着说,“我都和我们欢欢说好了,欢欢要再坚持坚持、多陪我几年呢!” 景旭很有眼力界儿的把欢欢抱起来,轻轻把它放到了针灸台上。 宠物专用针灸台是一个工字型的木制架子,外面包了一层橡胶软垫,宠物会以骑跨姿势固定在上面,不能随意挣动,方便兽医施针。 毕竟是老客户了,胡老师对欢欢的情况很熟悉,他边捏它的肌肉帮它放松,边和景旭介绍它的情况。 “我在上家医院工作时就认识欢欢和它的主人了。欢欢三年前突发脑梗,虽然救回来了,但脑梗引起了右驱瘫痪,完全无法自理。” 单侧瘫痪是脑梗的常见症状,欢欢生病后主人不离不弃,辗转多家医院求医,终于在其他狗友的介绍下认识了胡老师。胡老师针灸疗效显著,在经过长达半年的治疗后,欢欢重新站了起来,虽然现在走路还是很僵硬,但能吃、能玩、能正常排泄,愈后效果极佳。现在它每个月都会来医院针灸一次,算是调养。 “景旭,你仔细看我的针法——” 中医用的针具分为好几种,圆利针、三棱针、穿黄针……胡老师用的是最细的毫针,针体粗度不到1mm。他左手拇指指尖以切押首发抵住穴旁皮肤,右手持针,手腕似是轻轻一抖,那细如毛发的针具就精准地穿透皮肤,深入肌理。 动物的穴位和人类的穴位有些不同,需要按照它们的解剖特征来取穴。从腰荐十字部正中的百会穴,再到髋结节旁的雁翅穴、荐尾椎之间的尾根穴,乃至后三里、曲池、抢风等穴位上都密密麻麻布满了细细的毫针。 胡老师运指如锋,谈笑间他就轻轻松松刺入了十几根毫针,手法精准,景旭在旁看得如痴如醉。 欢欢已经非常熟悉这套流程了,舒舒服服地趴在针灸台上,闭目养神,倒是真像一个小老头。 景旭转念一想,欢欢都十八岁了,以狗的年龄来算,它确实是个老爷爷了。 半小时的针灸时间很快过去,景旭麻利的拔掉狗狗身上的针。胡老师手法极好,针眼几乎都没怎么出血,他把欢欢身上收拾干净,重新把它抱回地上。 欢欢向胡老师摇了摇尾巴,试着走了几步——别说,它的走路姿势确实比刚来时好些了。 胡老师笑眯眯冲它告别:“欢欢,舒服多了对吧?咱们下个月再见啊。” 欢欢冲他“汪汪”叫了两声,像是在和自己的老朋友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 欢欢跟在它的主人身后摇摇摆摆地离开了,望着两个“老人家”慢悠悠离开的背影,景旭喃喃自语:“这么长寿的狗,我还是第一次见……可惜下个月它来看诊,我就不在这里了。” 胡老师“哦”了一声:“想下个月再看到欢欢?很简单,你留下不就好了?” 景旭:“……?!” “我这里常年缺人,小景,我看你对针灸挺感兴趣的,你要不要干脆来我这里?我年纪也大了,就收你当关门弟子怎么样?以后你就是我最小的徒弟,你那些师哥师姐都得照顾你。” 景旭哪想到自己一句随口的感慨居然让胡老师动了收徒的心思? 胡老师越想这个提议越觉得不错,在他眼里,景旭敏而好学,可比他之前带出来的徒弟聪明多了!这么好的苗子让他放手,他哪里舍得? 胡老师起了惜才之心:“你要是不好找小殷开口,我去替你说怎么样?” 景旭后背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如果胡老师真去跟殷九竹说他要“叛出师门”的话,以殷九竹的脾气,以后肯定不会再理他了! 第73章 病例七十三 京巴犬(上) 胡老师主动抛出橄榄枝, 景旭要想不伤老师面子拒绝他,着实费尽了脑细胞。他称自己实习结束后就要回到学校,之后还要考研, 没有完整时间跟在胡老师身旁学习……这个理由还算合理,终于让胡老师打消了收他为徒的念头。 眼看有个好苗子却不能收入门下,胡老师心底可惜, 没少和身边的同事唠叨。 医院人又不多,这么一来二去的, 这件事也传到了殷九竹耳朵里。 高大尚和殷九竹开玩笑:“师妹啊, 你听说没有, 胡老师想和你抢景旭呢!你这徒弟真是个香饽饽, 哪个老师都喜欢他。” 殷九竹脸上带笑, 说:“景旭做事认真又好学,他能得到胡老师的肯定, 是他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