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06页(1 / 1)

作品:《穿越古代逃荒日常

甚至有的还因为三州之地闹旱灾,将粮食囤积了起来等着粮价涨,结果高产粮种一出来粮价就降了…… 而且,这粮种是苏晨在三州之地先行种下,收获了第一批粮种之后,才传信给楚皇的。 而随着新粮种一起呈到楚皇面前的,还有双季水稻的育苗、种植方法。 楚皇喜不自胜,顿时决定在各地收购粮食与苏晨交换,把旧的粮种拿去给三州之地的百姓吃,新的粮种用来在各地推广种植。 如此一来,各地的粮价就降了一波。 结果没过几个月,苏晨又派人献上了新的物种——番薯和玉米。 消息一经传开,粮价再次降了下来…… 第三百二十三章 疯马 有的官员反应快,新粮种刚出来的时候,就迅速将囤积的粮食出售,损失倒还不算多。 但是有的人还在观望,这么些年,粮价时有浮动,他们觉得即便是新粮种,收成能一亩高上那么几十斤就很不错了。 对粮价影响不大,到时候等这波热劲儿过去之后,粮价肯定还会恢复正常的。 这些人认认真真地分析了一波之后,信心满满地等着粮价回升。 结果被随之而来的番薯和玉米,打得措手不及。 那名官员便是观望中的一员,因此损失了不少。 可是这新粮种和新物种都是陛下亲自下令推行,他们哪敢表现出不满? 这不就只能把苏晨记恨上了嘛! 不然的话,按理说苏晨已经管理三州一年多,如今让他有个正式的官职,在三州之地再呆上两三年。 只要三州之地安置好了,那就是大功一件。 到那个时候苏晨再回京,凭着这大功就可受到陛下的重用。 若是如今就被召回,相当于是被招安。 虽有功,但资历不足。 到头来,最多就是封个没什么实权的侯爵,还是以安抚为主。 若想入朝为官还得从底层做起…… 左相虽然对苏晨不信任,但也不容有人给皇帝抹黑,所以对于那个不知轻重的官员,眼风都没给一个。 …… 另一边,姜瑶和姜羽帮小卖铺采买结束之后,最后一站便是去书铺买纸。 现如今,山坳里的适龄儿童人人都学会了拼音,甚至连一些年纪大的,也在孩子们的影响下,学了不少字。 如今村学基本上都是以选修课为主。 文化课基本上一天就一节,其余时间就自习。 为了这个,村学的图书室的书也越来越多。 甚至有许多学生的作业集……不但有拼音类的习题集,还有练字本、作文集、绘本、手工收录等等。 这些都是姜瑶和姜羽在收录作业的时候,将一些字迹工整的作业挑选出来,装订成册的。 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册子作为一个学习工具,以供后来的学生学习。 如此一来,倒是大大缓解了图书室存书不足的压力。 如今的村学课少、学生多,先生们更多的是给学生们答疑解惑,以及——布置作业。 是的,虽然课少了点,但是作业可一点也没少。 也正因为如此,如今村里花费最大的的就是纸了…… 而且学生们得知优秀的作业会被装订成册,如今做作业不但积极,质量也是比之前上了一个台阶,收录的积分也就更高了…… 书铺掌柜热情地帮着姜瑶和姜羽把成捆的纸搬到车上捆好。 “慢走啊,回见!”掌柜的靠在书铺门边,嘴巴都要咧到耳朵了。 自从这两成为书铺的老顾客之后,书铺每月的纸张销量都比以往高出一大截。 有时候他也好奇,这两人看着打扮也不像是有钱人,怎么每次买纸和书都出手这么阔绰?! 而且还不是只买一次,几乎是月月买。 这家里得供了多少读书人啊?! 不过好奇归好奇,他也没有胡乱打探,毕竟这可是赵将军特意交代过的…… 姜瑶和姜羽推着板车走着,迎面来了一队车队,两人看了一眼巷子的距离,只能先小心翼翼地避到一旁,等车队过去了,她们再走…… 眼看着车队越来越近,这时,姜羽耳朵微动,转头看向身后…… 只见街头另一边,一匹马横冲直撞地冲了过来,后头还跟着一群侍卫。 侍卫的前头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厮。 街道不是很长,双方的距离很快拉近。 车队在距离姜瑶和姜羽不远的地方率先停了下来,可是如今他们正走在街道的中间处,这么大的车队,显然是无处可退。 一时进退两难。 对面的小厮也发现了车队的存在,奋力挥舞着手臂,声嘶力竭地喊道:“快闪开,快闪开……不对,快帮忙拦下!拦下!谁能救下小少爷,金家重重有赏!!!” 周围的百姓听到有赏,倒是很是心动。 可是那马儿一看就是受了刺激,他们肉体凡胎的,拿什么去拦? 姜瑶和姜羽站在路边看似淡定,实则已经做好了营救的准备。 姜羽左手在右手臂上微调,看起来不过是给胳膊挠了个痒。 随着袖子里藏的袖箭机簧变动,浸泡了迷药的箭匣已经上膛。 这袖箭被姜羽改良过,别看个头小,却内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