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53页(1 / 1)

作品:《穿越古代逃荒日常

呃……扯远了。 总之,姜羽一开始就想好了,等这批学员学完,自然就会有一套书,可以传给下个年级的学生使用了。 只是那些为书精心装饰的学生们并不知道…… 姜羽也不确定,她们是否还会愿意将书传给一批学员了…… 两个月下来,选修课的效果也很不错。 林有钱的竹编课,已教完前期的选竹子、锯竹子、还有清理竹节,开始教基础的编织技巧了。 林有钱经历前期的焦头烂额,如今已经开始尝到甜头了。 竹编课的学生们,需要实践的机会,林有钱需要帮手。 如此一来,林有钱的效率提高了,单子一单接一单的做。 学生们不但能学到系统的知识和方法,还有地方实践。 遇到问题了,还能随时问,学得自然就快了。 双方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不管是林有钱,还是学竹编的村民们,都没有担心过以后会的人多了,就没单子做了。 他们知道,姜瑶这段时间不在,就是为了他们。 不只是他们,所有村民都知道。 所以大家干活都很卖力,因为姜瑶和姜羽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女红的课程就比较丰富了。 从描花样,劈丝、针法,到系统地学习裁剪、制衣,更重要的是,她们还在学习一些理论知识。 那些是姜羽从知识商城里找出来的,从布料的认识、染色、织布,甚至是养蚕,应有尽有。 实际上,这个课程,是姜瑶重点规划过的。 第一百九十八章 拉练 衣食住行中,衣和食是关键。 粮食,她们可以从商城里买来高产的粮种、调整种植方法,甚至还能买一点番薯、玉米之类的,来一点点培育,总之是饿不着的。 还能将高产的粮种通过苏家卖出去。 而“衣”这一项,却是个难题。 如今的织布和染色技术,导致了衣裳并不经洗,可是村民们每天干农活,哪能不洗? 洗坏了,可不就得东补一块、西补一块吗?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根本上解决——提升布料的质量。 这就不像粮食那样,买一块质量好的布,种下去,就能收获很多好布了。 这是技术问题,所以,教学工作是关键。 好在,秋娘子她们是专业人士,学一些先进知识比较容易,至于学生们,就一点点教吧。 算学课就在儿童班隔壁,姜羽倒是关注挺多的。 因为没有足够的算盘,目前主要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 至于为什么还没有算盘,当然是因为穷啊…… 不过,等收成之后,应该能有一笔收入,到时候就可以把他们的算盘安排上了。 至于谋略课…… 姜羽觉得自己可能和大部分学生的感受差不多,那就是故事不错。 至于谋略啥的,姜羽表示太烧脑。 但是据说过几日预备役,要进行实战演习,到时候应该多少能看出点成效了……吧? 最后是制茶课。 要说辛苦,那他们是真的辛苦。 除了第一个月坐在教室里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后面的一个月里,他们就开始试着采茶制茶了。 每天天蒙蒙亮,他们就要进山去采茶。 没错,天蒙蒙亮,虽然他们的课程是下午,但是奈何茶叶等不了啊,所以制茶课的上课时间就很随机应变了。 那就是,一切听茶叶的。 茶叶说它该采了,那就采,茶叶说该翻面了,那就翻,茶叶说该揉了,那就揉,茶叶说该炒了,那就得炒…… 所以他们是最忙的。 而且,那几株茶树是姜羽去山里摘草药时发现的,是那种大型的野生茶树,离山坳不太远,但是路不太好走。 因为树很高,他们还需要扛着竹梯上山,采完之后又要及时拿回来晾晒,十分辛苦。 虽说现在这个时间采的茶是冬茶,口感、味道以及营养价值都不如春茶,并不是采茶的最好时机,但是他们要实践,也就不拘时间了。 更何况,即使是冬茶不如春茶,可经过炒制之后,也比外面的药茶好太多了…… 而且他们用冬茶练手,刚好可以赶上来年春天,制作春茶。 到时候通过苏府,将制好的春茶卖到大户人家手里,定是个好买卖。 …… 结束了一天的安排后,姜羽大大地伸了个懒腰,走到门口的大石头上坐下。 将感官外放到村子周围。 村子里的人这会儿都睡了,整个山坳都安静了下来,只听见水田里的蛙叫声。 但是在姜羽的感官里,许多昼伏夜出的动物都在各自忙碌着。 宁静的夜晚中,暗藏着另一番热闹…… 如今在村子里,姜羽已经不会随时随地将感官外放了。 一来,如今生活已经安定,不像之前逃荒的时候危机四伏,又二十四小时有护卫队在巡逻站岗,没什么事需要她时刻提防了。 二来,如今她的感知范围又扩大了不少,她又还没有适应,若要保持随时随地的感知,她会比较吃力,再加上她的事情又多,连听墙角的时间都没有了。 所以,她也就每天晚上睡前和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会探查一番村子周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