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2页(1 / 1)

作品:《穿越古代逃荒日常

之所以这么严阵以待,是因为他们已经遇到一些从东面来的难民了。 人数不多,星星点点的。 但是,别忘了,这还是在他们尽量挑人少的路走的情况。 这也说明,他们即将进入重灾区了。 因为人少,大部队还派代表去和那些难民简单的接触一下,问一下东面的情况。 第八十五章 灾情 林小溪递过炒米和水,问道:“老人家,青云山那面地动了,怎么还往那面去啊?” 老人奇怪地看了一眼戴着头套只露出眼睛的林小溪,以及不远处的大部队,犹豫了一下。 直到看到林小溪递过来的炒米和水,又看着嘴唇干裂的孙子。 一把接过,先给孙子喂了一口水,这才道:“哎,那不然我们往哪去啊?我们去了好些个城镇,都不让我们进啊!我们只能往这面来碰碰运气,说不定还能活得下去。” “不是听说楚国在收容难民吗?你们怎么不去?” 老人家喂了孙子几口,自己也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怎么去,往东去,放眼过去全是难民。 找不到水,食物也吃完了,就连树皮草根都快啃光了。我们爷孙俩有几条命往那面闯?” 老人家说的隐晦,林小溪年轻,没太听明白。 冯先生却听明白了,树皮草根啃完了,就该对同类下手了…… 然后就开始骂道:“昏君误国!旱灾已几个月,不说派钦差赈灾,竟还紧锁城门,这是要把百姓往死里逼啊!” …… 终究还是于心不忍,也是债多不愁。 这几日里遇上的零散难民,他们能帮的,都愿意帮一把。 主要是姜瑶和姜羽对他们的粮食心里有数。 有那愿意跟着他们的,便跟他们一块儿往东去楚国,其中就有那对爷孙。 不愿意的,也劝他们别往这边走,不如往南走。 但大多数人都不太愿意往南去。 那面是南蛮子的地方,虽然潮湿,但是野兽蛇虫众多,他们不敢去。 …… 从那日起,姜羽又开始上晚课了。 但不是面对全员,大家伙儿忙着呢。 所以姜羽就要求大伙儿各自安排,每户每天至少要有一人来听晚课。 说什么呢? 遇上大批难民怎么办? 别心软!别松懈! 饿急眼的人是会吃人的! 一旦让他们觉得咱们有粮、有水,又可欺,那等待大伙的,就是被抢粮、抢水,甚至是抢人! 所以,菜刀、棍子都抓紧了别撒手! 一旦有人扑上来,第一时间就把人掀开。 要是对方动粗,别心软,撂倒! 你不撂倒他,被撂倒的可就是你了! …… 姜羽在给众人做心理建设的同时,其实也是在给她和姜瑶做心理建设。 生长在和平的社会,有时候其实很难理解灾难的意义,以及人心到底能恶到什么地步。 所有的一切,都是道听途说。 接下来,她们就要亲自去面对这一切了。 她们对自己是没信心的,所以,她们做了个决定。 接下来的路,由石延正和冯先生在前面带路,她们断后。 一旦有情况,以口哨为令。 …… 又过了五天,众人正式进入平原地区。 倒不是一马平川,也有不少小山坡和林子。 只是现在,入目皆荒芜。 空气中感受不到一点湿润,一阵风吹过,尘土飞扬。 即使是戴着头套、口罩的众人,吸一口气,都觉得嗓子发干。 一开始,人还零零散散的。 等绕过一处小山坡,众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 全是人。 一眼望去,死人、活人,到处都是。 活着的人,或跪着,或躺着,皆眼神空洞,写满绝望。 死人……,他们都不太敢看,眼睛扫过去,便不自觉闪躲。 面对一众难民饥渴的眼神,众人忍不住抓紧手里的武器。 随着石延正手一挥,队伍开始缓缓向前移动。 麻木绝望的难民们,看到队伍,眼珠子动了动,似乎看到了希望。 不少难民连滚带爬地来到队伍的旁边。 即使被护卫队的武器拦住,不敢再上前,却也一步不退。 仿佛用尽全身力气,直瞪着凸出的眼睛,紧紧盯着众人的背篓,甚至有的盯向队伍里的孩子。 一张张瘦的只剩眼眶凸出的脸,干裂的嘴唇。 因为用力,眼珠子像是随时都要掉出来似的。 三喜被一个难民盯得害怕,直往她爹身后缩。 林大河也看到对方的眼神,小心地将三喜护在身后,直接将木棍的尖刺对着那个随时都有可能扑上来的难民。 那人这才缩了缩眼神,往别处看去。 …… 一个虚弱的妇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跪在周老太的面前。 妇人哑着嗓子一顿一顿道:“好心人,赏口吃的吧,我们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声音很小,像是被风一吹就会散开。 小男孩也抬起手祈求道:“奶奶,给口吃的吧,娘把吃的都留给我了,再不吃东西她会死的,求求您了……小石头给您做牛做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