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1页(1 / 1)

作品:《穿越古代逃荒日常

老村长也帮着劝,但他们家也没走,说好的等一个时辰,还有不少人没出来呢,见姜瑶她们走远了,也有些心急,让两个孙子带几个小伙儿去村里催一催。 姜羽一直注意着后面的动静,直到快要走出五百米的时候,听到身后又有跟上的动静时,松了口气。 虽说生死有命,可是那些人要真死犟着不肯信,不肯走,也真的是令人上火啊! 一群人走出老远还是没有追上前面的人。 因为从山坳出来,一开始一段路是上坡,大伙儿挑着行李走得格外费劲,等上了山头,翻过去就是下山了,倒是轻松不少。 此时她们才可以从一些树影稀疏的地方,向下望去,看到前面的人。 从出村不久,姜瑶和姜羽就见识到林小溪口中可以跑马的路,真是没点骑术真不敢跑马。 青云山海拔不低,下山的路其实就是盘山路,在这个没有挖掘机的时代,能弄出这么条路来,也真是不容易。 所以路况其实算不得好,路不太平,急转弯还多,有的地方坡度还不小,还真不是谁都敢在这样的路上跑马,至少姜瑶那跑马技术是不敢的。 路确实可以过推车,但是也仅限一辆推车了,再在旁边站个人,怕是随时都要滚下山崖去。 旁边也别想有护栏了,树倒是不少,好歹有些安全感。 不过掉山崖穿越的姜瑶姜羽两姐妹,还是很有心理阴影的,全程都靠里走。 从林家村出发的时候,姜瑶偷偷看过手机,两点十二分,一直走到四点半,他们赶上了林小溪他们,正停下来休息,姜瑶他们干脆也停下来,就着水吃点炒杂粮。 实在是饿的不行了,队伍休息了十五分钟左右就继续走。 一直到六点半,姜羽告诉姜瑶,前面青云寨的人到山下了,已经停下了。 因为山路蜿蜒曲折,虽然还要走一段路,可是从直线距离上来说,距离山下只有不到五百米了。 同时也听到了身后跟上的人不少,姜羽还听到老村长担忧地说:“唉,那两户不愿意走的,可怎么办啊。” 姜瑶叹了口气,只有两户不肯走,已经比想象中要好了。 天渐渐黑了下来,而且今晚一直没有月亮,天一黑下来,简直是伸手不见五指。 本以为他们会点火把,结果并没有,直到第三次有人差点因为看不清路摔下山崖的时候,姜羽忍不住问了句:“你们这没有火把吗?” 还真没有,因为村子里的人不舍得用油灯,平时天黑就睡了,更不用说外出了,所以很少有人会备着这个。 姜瑶和姜羽不知道前面的人怎么办,最后只能让姜羽跑到他们队伍的最前面——带路。 姜瑶让所有人往后面传话,所有人排成一列,手拉着手走,不方便拉手的,就拉袖子、拉扁担或者捡根棍子拉,总之自己想办法。 然后姜羽在前面走,一边走,一边汇报路况。 比如“注意了,现在准备转弯。”、“注意了,前面是个大下坡。”之类。 姜瑶就在第二个,在这种时候,她是不会为了任何人离开姜羽的身边。 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手忙脚乱的,走了一段,开始慢慢找到感觉,近三百人,连起来差不多六百多米的队伍,愣是走得有条不紊的。 这样又走了快半个小时,姜羽松了口气,终于到了,青云寨的人,就在不远处,燃着火堆等她们,距离她们不到两百米。 异变就在这时候发生。 第十六章 地动 天空突然出现一阵亮光,带着些紫色,美得像极光一样。 不少人看呆了,姜瑶和姜羽首先反应过来齐声大喊:“地动了,抱头蹲下。” 反应最快的是靠得比较近的周老太她们,一边抱头蹲下,一边还在继续往后传话。 只可惜队伍太长,并不是所有人都听到了。 幸运的是,前面的半截队伍已经到山脚下,视野比较开阔,有那机灵的,借着不远处的火光发现前面的人都抱头蹲下,也迅速反应。 地动来得比所有人想象得更快、更强烈,从出现亮光到地面开始摇晃,前后不过3秒。 震感越加强烈,甚至让人站都站不稳。 姜羽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转头看向身后。 下山的大概只有一百人左右。 还没下山的人,现在全都站不稳地坐在地上了,山壁上还有滚落的碎石、倒下的树和滑下的土块。 一个七八岁的小孩直接在地上滚了一两米远,被前面一个女人一把拉住,拽回怀里和自己的孩子一块儿护在怀里。 老村长没站稳,摔倒在地,林长寿连滚带爬地过去,替他挡住滚落的碎石。 那个路上碰到的有根哥,被滚落的碎石砸中肩膀,滚下坡去。 那个经历过一次地震的老太公,被自己的曾孙子背着,可是他的曾孙子没站稳,两人一齐跌倒…… 可是地震还没有停,反而愈加强烈。 这时天空又是一道白光,然后是轰隆一声巨响,这次是打雷了。 姜羽感觉第二波震感可能有持续了两分钟。 然后又是一声巨响,从山后面传来,姜羽还听到了类似石头散落的声音,甚至隐约听到房屋倒塌的声音。 伴随着这一声巨响,震感逐渐弱了下来,天空开始渐渐下起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