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85页(1 / 1)

作品:《穿成残疾反派的替嫁夫人[穿书]

虽然缺少了些主要的,也有连不成句,但整个看下来也能明白。 是和他那皇兄的通信,和边境的联络。 通信是以前,联系边境探问他那皇兄是近期。 他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信詹岑巍的,此时一想到在封地时,赖以信任之人却有可能是他那皇兄派来监视他的,就瞬间头皮发麻。 甚至开始控制不住回想以往多年的点滴。 “皇上,此事是诬陷。”詹岑巍打断他思绪道。 他已然明白,今日这出是冲他来的,下毒引起搜查,顺理成章搜出对方不知何时偷偷放置的这几本诗集。 一时大意被钻了空子,但为自己辩驳还是要做的。 这事做的并不周全,像是匆忙而为,自然有诸多漏洞。 璟康帝听他所言,也渐渐从发怒中冷静下来。细想也知詹岑巍所说在理,诗集出现是有蹊跷。 然而他怒气平复后,一时却在想,这么多年这詹大人一直是这样的不动声色。 以前觉得是稳重,眼下握着诗集,忽然之间看出了一种心机深沉。 最后诗集的事算过了,皇帝命他退去。 然而一片平整之处,有刺扎下去了,即便拔起洞口也还是存在。 皇帝静静在想,这次可说是他人诬陷,可以后就能确保他始终忠心? 他做了皇帝,只是仍是按以前做璟王时的习惯待他,直到此时好像才有所警醒。 作为帝王,他好像确实太过重信一人了。 詹岑巍从殿内退下后,在想是哪路人所为。 锦衣卫? 不大像,是徐牧就太过明显了。 任何人都有可能,他进京后树敌不少。 皇上离开后,徐牧像模像样搜查过,顺道帮着扫了下尾,之后就让各位大人和新晋的大人们都散去了。 好在礼制已过,也有大人喝茶后腹痛的,但没一会就好了,太医看过也无碍。 虽然官员们一向最不爱和锦衣卫走近,但也有人忍不住来探问。 徐大人没明说,只有所指向一提。 皇上会对詹首辅生怒是头一回,恩荣宴后暗暗就传开了。 再有人联想到道观一案。 在这个节点上发生这样的事?妙啊。 …… 自宴上散去离开后,一群新科老爷们都陆陆续续聚集到了严斐的住处。 先到的看见身后来的说:“你也来了?” 来人点点头:“看来严斐把我们都喊来了。” 他们也就前后脚离开的,差不多时候也都到了。 四下一看全是熟悉的面孔,毕竟是同吃同住同学过一段时日的。 就在长道山脚。 大家本来到后还有说话交谈,说着方才那事及近几日的琐事,只是想到这时,交谈之声渐小,最后不约而同都停住了话。 气氛变得沉闷。 严斐落在最后进来,看了一眼大家都在了,便道:“大家,我有事要说。” “是想说方道长吗?” 没等他继续开口,就有一人直言问道。 严斐看看他,点头:“是。” 自听过江嘉染那几句话后,严斐就深受触动。之后不管在做什么事,脑海中总在不停回想,自己是为何读书,为何要做官。 是为了功名利禄,还是为民立心立命。 他已经想明白了,所以来问问大家。 场面一时沉默。 没有人会责备沉默,因为都知道彼此之前是何等愤怒,也都是互相劝着忍下来的。 但说忍并不是真能忍下,不过差一颗引燃的火星罢了。 外头议论方道长的声音似乎一夜之间变多,他们心中质疑也在变得强烈。 这个质疑此刻被严斐点了出来,他们苦读入仕是为了什么。 突然那个稍胖的男子揉了一把脸,下了什么决心般道:“我不管那么多了,我还欠方道长一宅子的书。” 谁不是呢,当时的玩笑话可并不是玩笑话。 一人正色道:“知而不为,与帮凶何异。” 文人都是有傲骨的,没人想做趋炎附势,利欲熏心之辈。 纸上文章侃侃而谈,行事畏权龟缩不言。 那还读什么圣人书,做什么父母官。 想到这,大家一扫颓然,纷纷谈论应当如何。 “詹首辅一人之下……许多事和手段,皇上会不会也不知情?” “据说朝议之下,想要能面见到皇上,都要先经过詹首辅的同意。” “他这岂不是蒙蔽圣听?” “……皇上今天竟对詹首辅生怒了,看来也不是对他全然容忍。” “今日之事不像是冲我们来的,倒像是针对的詹首辅。” “别看表面上如何,实际上都是各怀心思……” 他们已经一只脚踏进官场了,既是为方道长,又何尝不是为自己。否则今后怕也只能做依附詹岑巍的傀儡。 大家说着最后看向严斐。 “严榜眼,该如何做你说说看?” “谏言。” …… 翌日晨,才刚开城门,守城官兵就看到城中有乞丐出城。 起初并不在意,直到发现城门附近聚集的乞丐越来越多时,终于意识到有什么不对了。 守城官兵当即去禀报上官,统领见过这情形,后背一阵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