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8页(1 / 1)

作品:《贵妃娇宠[穿书]

唐瑶上半身侧斜了,抱着琵琶,一缕长发垂在身前,娴雅柔顺。 李奕抬眸看向她,虽姿态还是那么散漫,但目光认真许多。 认识许久,今天的她或许最让他惊喜。 乐声起,一手“轮拂”,铿锵有力的乐声破弦而出,宛如敲响的战鼓,场面顿时紧张激烈起来,李奕皱眉,心被揪紧了,像是被带到了肃杀的战场之上,这个曲子曲调变化多端,气氛渐渐变得压抑、恐怖,转而又进入高潮,一阵凄后复得平静。 跌宕不止,连人的呼吸都牵掣住了。 李奕紧紧凝眸,慢慢平复变快了的心跳,他看着她,她却低着头,专注的拨弦,一曲罢,她仍没有抬首。 李奕没有说话,她也没有说话,四周更是安静无言。 在这片静谧中,李奕心头蓦的划过一片明净。 接着乐器又被换掉了,这次换来的是古筝。 她脸上的从容又现,嘴角还弯出了浅浅的弧度。 他的眼睛跟着她的手指游走,心却好像被她带着看遍了大好山河,从平静无波的太湖水,到峭拔明丽的齐云山。刚刚的激扬而压抑被磨平,油然而生的是豁然和喟叹。 三首曲子结束了,唐瑶闭上眼睛又睁开,缓缓吐了一口气,感到有些疲惫。 这三首中第一首和第三首都是这个世界的,第二首是现代举世闻名的。 于李奕,他听过的也只第一首和第三首,“从未这般听过曲子,也不知《望月明》和《江南》一起演奏,是,如此一场,听觉盛宴。”他叹一声气,道:“奇妙。” 唐瑶微笑的看向他,没有出声,怕打断他在此时此刻徜徉的心境。 太监和宫婢也极有眼色的站在亭外不语。 他们不如皇上懂得多,听不出这都是什么曲子,但音乐是最没有阻隔的艺术,只要听得到,就感受得到,他们也为之震撼。 今日有幸在宫中听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贵妃三首名曲,是莫大的荣光,若往后在哪儿说起,都是极有颜面的。 过了会儿李奕问:“第二首是什么曲子?” “《十面埋伏》” 李奕微微眯了眼,“《十面埋伏》......”他低头低笑了声,“爱妃,不可小觑啊,朕受教了。” 这话唐瑶不敢接,她连忙行礼,道:“皇上谬赞,只于琴艺上略懂一二,能与皇上解乏,便不辱了所学。”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很兴奋,谁不喜欢被赞美的,何况她还是用了心思的。 第一首春日悠然,是此刻的景此刻的情,何况李奕本就被朝政搞得烦闷,她当然要用欢快点的曲子,而非激昂的让他更加烦躁。 而《望月明》这首曲不似别的咏春曲古板,它的转调很美,也容易成为别的曲子的过度,进入《十面埋伏》就不那么突兀了。 《十面埋伏》是这三首曲子中最适李奕的心境的,他如今在朝中可不就孤立无援?他听了这首曲子,当然内心震颤。 《江南》,前朝爱国诗人所著,意在歌咏江南,也在歌咏祖国山山水水,大武是他的天下,她预祝他有一日览尽大武江山。 没有人可以不花点心思就成为别人的心尖儿宠,她从不觉得她可以什么都不做就让李奕甘愿做她的裙下之臣,既然她愿意一搏,那就拿出本事来,她既不怕花心思,又不怕花功夫。功夫够了自然好,如果功夫不够,她也不怕花力气学,与天斗与人斗,与人斗最其乐无穷。 李奕不是庸才,对《望月明》和《江南》了解到一听便知,又听《十面埋伏》之名便知其意,这三曲从选曲到排序都十分精巧,他一下便懂了她的意思。 这种震撼是从未有过的,且不论她琴艺的高超,只这三首曲子,便表明她懂他,比朝中那些观望的大臣们懂他,又用如此婉约巧妙又让人叹为观止的方式述说出来,真是......直击心底,印象深刻。 今日就这三首,她也不多弹。 李奕品到味儿了,也不要求再听别的,多了俗。 接下来才是原本意义上的玩乐,请宫人蹴鞠博弈之类,李奕拽唐瑶一把,唐瑶猝不及防跌他怀里,他执酒杯,将酒往她嘴里送,唐瑶不顾冲撞君颜,拍他一把,把酒盏夺来,瞪他,他却只是笑。 站到李奕的坐榻后德祥抬了下眸,道:“张公公拜见。” 李奕笑意散尽,面无表情,侧了下头。 唐瑶猛地站起身,惊得手中的酒盏摔到地下,张公公?太后身边的张全? 丝竹曲乐宫人嬉乐的声音戛然而止。 张全低眉顺耳,眼瞥了落在唐贵妃绣花鞋边的酒盏一眼,鼻尖似乎从酒气里嗅到了桃花香。 张全向李奕行礼问安,唐瑶连忙道:“张公公来的巧,宫中许久不曾这么热闹,公公得眼福。”她当然也不会在太后的大太监面前摆架子。 张全在宫中的地位可与德祥一比,先帝当权时,德祥高他一头,而现在太后权势盖过李奕,他甚至比德祥还有脸面,他在宫中从来都是倨傲的,但在李奕面前不敢放肆,也不敢承唐贵妃的好言,便道:“贵妃娘娘雅兴,李全贱奴,不过是来传太后娘娘话的。” 李奕起身,“太后让你传什么话给朕?” 张全弯腰避首不敢面圣,“太后娘娘说,让皇上过去一趟。”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架空朝代,出现的各种名称都是情节需要,和现代及古代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