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86页(1 / 1)

作品:《魔主他马甲过多

“明光,你这是……”晏危楼目光扫了一眼地上的尸体,又转移到宿星寒身上。 他眉心一拧,唇边溢出一声冷笑:“这家伙又发疯了?是不是他想对你不利?简直不知死活!” 宿·被欺负的小可怜·星寒:“……” 晏危楼关切问道:“明光,你没受伤吧?” 宿星寒心虚地咳了一声:“没有。是我杀了他。” 晏危楼毫不在意:“杀的好!留他一命,本是无关紧要。但如今他似乎对你我深怀怨恨,还是早除后患为妙。” 徐徽之死的确没有引起任何波澜。村民们不过惋惜少了一个苦力,但他们可不会因此怪罪到对村子有大恩的晏公子及其同伴身上,最多只怪那人福薄罢了。 晏危楼更是不会在意了。 与之相比,他更在意宿星寒带回来的消息:“连山坞?那好像是徐徽作为大当家时建立的匪帮,应属三山九寨之一。前段时间应当被渡九幽屠灭了吧?” 第122章 入局中(20) 江湖上, 除了明面上镇压天下正道宗门,以及暗中蛰伏发展的魔门外, 最多的就是大大小小的绿林匪帮。 这些绿林匪帮既不受正道待见, 也不被魔道接纳, 甚至每隔一段时间还会被江湖上初出茅庐的正道少侠拿来试刀, 作为他们在江湖崛起的踏脚石, 简直是无情的刷声望机器。偏偏却如烧不尽的野草,灭了一茬又一茬。 在诸多绿林匪帮中, 大横山脉中的三山九寨算是出了名的难对付。 因为大横山脉幅员极广,林中又密布瘴气, 山路难行。即便有急公好义的正道少侠打上门去,那些匪徒往深山中一躲, 单凭大横山脉的复杂地势, 就能与之周旋几个月, 耗光对方的耐心。 时间久了, 他们倒像是和正道宗门形成了默契似的。每次有正道少侠下山行走江湖, 便来这里杀上一通刷些声望值,最终还是无奈离开;而三山九寨也只是丢出去一些无关紧要的炮灰,真正的核心势力半点不损。 连山坞就是三山九寨之一。 大幽皇室一脉虽躲入深山,隐姓埋名, 但却一直存有复国之念。否则, 他们也不会设下多年骗局, 将当初的忠臣之后视作提升道基资质的工具。 徐徽自小受此教育长大, 自也不甘心碌碌一生, 因此十多岁就出了深山,带着一帮兄弟闯荡江湖,一手打造了连山坞,在绿林中有着响当当的名声。 不过,经过渡九幽这个天人圣者一通发疯,如今的三山九寨已经沦为历史。 若非上一次栽在晏危楼手里,被强行留在村中,恐怕徐徽早就与连山坞一同陪葬了。如此说来,他倒是应该感谢晏危楼让他多活了一段时间。 之前宿星寒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感应,现在从徐徽口中知道了朝暮碎片的准确下落,两人便不打算继续耽搁,同村中人道别后,就要启程。 “等、等一等!” 两人停住脚步,回头一看。却是气喘吁吁的老村长追了上来。 “两位公子,且等一等!” “嗯?”晏危楼看向他,露出一抹和煦的微笑:“老丈还有什么事么?” 老村长连连摆手:“晏公子多虑了。鄙乡承晏公子恩惠良多,已是感激不尽,岂敢以区区小事来劳烦晏公子?” “那……” 在晏危楼不解的目光中,老村长咬了咬牙,有些不舍地从袖中掏出一个木匣,双手托起,径自捧到晏危楼面前。 “老朽只想请晏公子收下此物。” 他高高举起木匣,托过头顶,解释道:“这是我家祖上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连老朽也从未见过匣中之物……据传先祖曾是大幽末代太子的近身侍卫,此物为太子所托。另有一句嘱托,大幽已灭,待时而动。将来若是天下有变,王业可兴,便物归原主。” 说到这里,老村长苦笑一声。 恐怕当年的先祖都不会想到,他们誓死效忠的君主后代却从未相信过这些忠臣,反而将他们的后代子孙圈养起来,用一个虚假的河伯故事来洗脑,以童男童女为夺取天资道基的工具。 他毕恭毕敬地高举着手中的木匣:“……现在这已是无主之物。晏公子于本乡有大恩,还望晏公子收下此物。” 晏危楼深深看了一眼发须花白、毕恭毕敬的老村长一眼,暗赞一声聪明。 这老村长将此物交给晏危楼,若说全然是为了报恩,他是不信的。 恐怕还是看到了徐徽这位皇室后裔的下场之后,才想明白,在这世上一切都是虚的,唯有实力不虚。 无论匣中是什么东西,都不是他们区区一个小村子所能承担的。除非永远将之束之高阁,否则,一旦有丝毫风声泄露,大幽一脉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倒不如献给晏危楼这个看上去颇有背景的年轻人,或许能换来对方的庇护,如此才是长远之计。 转念间就明白了老村长的意思,晏危楼也不推迟,伸手接过匣子,仍是笑得灿烂:“那就多谢老丈了。” 这就代表着他答应了老村长的潜台词,愿意将小叶村纳入自己的庇护中。 老村长连道不用谢,颤颤巍巍,笑得露出了一口稀疏昏黄的牙。 “大幽末代太子交托的宝贝?一旦天下有变就要物归原主?” 重新上路,晏危楼好奇地看向手中的木匣,以玩笑的口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