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5页(1 / 1)

作品:《穿成相府真千金

灵竹姑娘闻言一抬头,果然看见宋碧荷脖子上有一块翡翠吊坠,她便从自己细弱的手臂捋下一只水润透亮的镯子递过去道:“听说莲姑娘被贬入奴籍了,我这里还有一只玉镯子,你换好衣裳出去找个当铺,把它们当了,大约够把你大姐赎回来。” 宋碧荷点头应下,拿起一块帕子包着镯子和吊坠出门了,到街上转了一圈后,心里却想,这个姓薛的家里看起来不像多么富贵的样子。 若是现在把银 * 子都拿去赎人的话,那我以后的吃穿住用怎么办? 难道真要我一个娇滴滴的千金大小姐去做绣娘卖手艺挣钱吗? 再说把那个李碧莲赎回来又有什么用,多一张嘴吃饭吗? 这样一想,宋碧荷就起了些别的心思,她把镯子和玉佩塞进怀里藏好,哭哭啼啼地回去对灵竹姑娘道:“薛姐姐,玉佩和镯子当了二百两,可是我刚出门,便被贼人抢了,这可怎么办?” 薛妈妈一听就急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呢,在那里被抢的,看清贼人长什么样子没有,咱们快去报官吧。” 灵竹姑娘叹了一口气道:“我们都是罪人家眷,再去报官的话,岂不是更惹官老爷们不快。算了,是莲姑娘命不好,不要再责怪荷姑娘了。” 罪魁祸首已经伏诛,“李定山谋杀状元宋和光案”到此算是了结了,谢初静在上朝的时候向文武百官宣读了结案陈词,却故意略去了关于李定山库房里那本账册的事。 这其实是敏德皇帝的意思,他并不是要放过这些贪官,只是决定慢慢收拾他们。 在那本账册里,记录了李定山这么多年来贪赃枉法的细节,涉及到的大小官员多达上百人。 敏德皇帝看见的时候,简直怒不可遏,但是圣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皇帝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天下的气运,避免为了一次牵连太多人造成朝野震动,他只得先暂且压下了这件事情。 至于宋疏桐,她可以说是本案的苦主了,谢初静在朝堂上对宋疏桐极尽赞美之辞,说她一个柔弱可怜的孤女,却有胆有识,历经千难万险为父伸冤,简直堪为世间女子表率。 文武百官早就听说过这个传言,李定山谋杀之事能浮出水面,是因宋和光的亲生闺女得了托梦之后一直为父喊冤。 现在听太子这样一说,等于坐实了这个姑娘确实起了关键的作用,纷纷惊叹道:“得女如此,宋状元也算不枉此生了。” 刑部尚书万经义是见过宋疏桐的,见同僚们都很好奇,便夸了宋疏桐几句,说她是一个奇女子,为父报仇勇气可嘉。 刘太傅也笑着道:“她是微臣的义女,当初微臣的亲生女儿能找回来,还要多亏她的帮忙,确实是个难得一见好姑娘。” 谢谦正见刘太傅提到了心上人刘溪诗,便也凑了个热闹,附和自己未来的岳父道:“儿臣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这位宋姑娘,但是拿到她托人辗转送到儿臣手上的诉状之时,便惊异于她的镇定果敢。” 谢初静在旁边安静地听他们对宋疏桐交口称赞。 他本不是个爱笑的人,但此刻眼角眉梢都含着难以抑制的笑意,他就是想大家都知道,虽然宋疏桐论出身比不上其他的名门贵女,但她真的是个好姑娘。 敏德皇帝看见平日里一向严肃克制的儿子居然在笑,惊异道:“朕的太子今日竟然笑得如沐春风。” 众人 * 的目光顿时探究地看向了太子。 谢初静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儿臣是因为办好了父皇交办的差事,又认识了一位聪慧的女子,故而高兴。” 敏德皇帝终于也来了兴致,他对身旁的太监道:“下朝之后宣这丫头上书房觐见,朕想瞧一瞧到底是个什么样七窍玲珑心的人儿。” 谢初静脸上立刻绽放出笑意,他高兴极了,宛如一颗明珠洗净了尘土,他看重的好姑娘终于有被世人知道的机会。 散朝了,皇帝已经退场,群臣们也互相拱手告别,各自回衙门公干了。 谢初静站在金殿前,修长劲瘦的手扶在洁白的玉石栏杆上,他看着宣旨意的太监匆匆出宫,朝着刘府的方向去了。 他已经决定了,等父皇今日见过了宋疏桐,他会找个恰当的时机告诉父皇,他已经理解了父皇对母后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爱,因为他也找到了想要相守一生的人。 第70章 70 宋疏桐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刘家,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米虫生活,但其实她也没真的闲着,她一直在脑子里构思着利用龙尾山脚下那块好地建度假宾馆的事情。 连名字她都起好了,就叫闲云山庄, 而她自己, 以后就号称“野鹤庄主”, 听起来多么潇洒逍遥, 快意江湖。 这天早上, 宋疏桐本来打算去找岑子昂的,岑子昂从民间给她找了很多技艺娴熟的土木匠人,宋疏桐打算给这些“工程师”和“建筑师”们开个会, 大家碰碰头讨论一下闲云山庄的初步设计规划。 结果她还没出刘家门, 宣她进宫觐见的旨意就来了。 宋疏桐穿戴整齐后, 跟着太监进宫了, 她不知道皇帝为什么召见她,心情难免忐忑。 下了马车进了紫禁城, 宋疏桐牢记“眼观鼻鼻观心”的口诀,低着头跟在太监后面数地砖。 过了一会儿,也不知道走到哪里了, 反正视线里突然出现一双跟别的太监不一样的靴子, 她猛地停住,抬头一看,谢初静站在她面前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