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3页(1 / 1)

作品:《穿成相府真千金

宋疏桐回到宝罗寺后墙,她挽起袖子刚准备翻墙,旁边一扇角门开了,知客僧不染师傅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宋施主,有门可入,何必翻墙。” 宋疏桐讪笑了一下:“天黑,没看见这里有个门。” 她心里纳闷:“不染师傅,您特意在这里等我的吗?” 不染避而不答,宋疏桐进来之后,他关上了后门,行了个佛礼道:“宋施主,方丈让我转告你,既然身体不适,明日可以不用去上早课了。” * 宋疏桐连忙回礼:“多谢方丈大师,多谢不染师傅。” 一想到明天可以舒舒服服睡个大懒觉,她拉着妙菱欢快地跑回了寮房。 谢初静立在藏经阁顶上,盯着宋疏桐跑跑跳跳的身影,唇角勾出一丝笑意。 这丫头看起来就像一只在山林间,恣意撒欢儿的毛茸茸野兔子。 看见她平安进屋关门,他才转身安心离去。人毕竟是他带上山的,当然要负责安全送回来。 眼瞅着上朝的时辰就快到了,刘松正在内殿团团转,太子夜里有时会出宫的事情,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现在太子迟迟不归,会不会是在外面遇上什么危险? 刘松又担心又害怕,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件事情禀告给皇帝,正在六神无主之际,谢初静推开窗户跃进来。 “老天爷啊,”刘松捂着心口:“殿下,你怎么才回来,可吓死奴才了。” “怕什么,你家殿下武功盖世,要怕也是那些魑魅魍魉该怕才是。” 谢初静撕下脸上的人皮面具,露出一张剑眉星目的脸,又把身上的衣衫脱下来丢给刘松,往床上一躺下:“退下吧,孤睡一刻钟便起来上朝了。” 自从谢初静十八岁开始,敏德皇帝为了锻炼太子,便让他每日上朝听政议政,学着治国理政。 刘松轻轻地替他放下了床上的帷帐:“殿下好睡。” 谢初静闭上眼睛,他一夜未睡,身体有些疲乏,打算小睡一会儿,闭上眼睛脑子却清醒无比,这一夜发生的事情像看折子戏一般,在他的脑海里又演了一遍。 他想起那个整晚不停东拉西扯的小姑娘,夫君这样,夫君那样,夫君夫君……叫个没完没了,忍不住失笑了。 抬起一只修长的手捏了捏挺拔的鼻梁,谢初静无奈地轻叹了一句:“真是呱噪!” 正在蹑手蹑脚藏行侠仗义道具的刘松吓了一跳,以为是自己吵到了太子,连忙跪下请罪。 谢初静完全睡意全无,索性直接掀开帷帐坐起来:“不睡了,叫人进来给孤更衣。” 他神采奕奕地去上朝了,完全不像一夜未睡的人。 群臣已经在金殿内各自站定,敏德皇帝还未到。 大皇子谢谦正位置在太子身后,他比太子大一岁,是小邵皇后所生。 谢初静也是由小邵皇后带大,两人从小长在一处,兄弟感情十分亲厚,趁着等着父皇的功夫,大皇子谢谦正便微笑着问候弟弟道:“太子今日精神不错,想必昨夜有好梦。” 谢初静回头对兄长示意,想起昨夜发生的事,还有昨夜同他一起的人,他脸上带出些笑意,点头道:“承蒙皇兄吉言,确实算是个好梦。” 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应该是好梦。 大皇子谢谦正温润一笑:“既是得了好梦,那当请皇兄饮酒才对。” 谢初静笑道:“那是自然。” 他压低了声音凑近谢谦正神秘道:“定安街上开了一家酒楼叫三秋醉,听说酒极好,我一直想 * 找机会同皇兄去尝一尝,只是你万万不可告诉父皇母后,不然定要被念叨。” 谢谦正无奈地拍了拍弟弟的胳膊:“你呀……” 他话音未落,外面传来执事太监悠长的通报声:“皇帝驾到——” 百官连忙跪下迎接。 * 转眼十五天到了,孟氏派了黄婆子来接宋疏桐回丞相府。 她到的时候正赶上宝罗寺上午课,真严方丈带着众弟子在大雄宝殿上诵经,宋疏桐也跪在角落里的蒲团上,眼睛紧闭、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那样子真是要多虔诚有多虔诚。 寺中唱经,非请不得入内,黄婆子进不去大雄宝殿,她沿着墙根走到窗户边上,贴着耳朵去听,发现宋疏桐嘴里念叨着什么“佛祖保佑”“早日投胎”、“荣华富贵”之类。 黄婆子点点头,看来这个二小姐果然是被夫人制服了,真是在卖力地替夫人求子呢。 其实宋疏桐只是在山里惊魂一夜被吓到了,她一闭上眼睛就想起那些瞪着眼睛的死人,越想忘记,越记得清晰,简直煎熬死了。 正好她就在庙里,多求求神拜拜佛总没错,于是天天虔诚地祈求佛祖保佑,祈求佛祖保佑她这一辈子荣华富贵,顺道保佑那几个混球早死早投胎,冤有头债有主,有仇去找那个麻脸猎户报,别找错了人。 从宝罗寺回到宋府的时候,她还带了几本佛经,打算睡觉的时候压在枕头底下辟邪。 回到府中第一件事便是去拜见孟氏。 孟氏已经听黄婆子说过了宋疏桐在庙里表现尚可,但是听说宋疏桐带了几本经书回来,她有些奇怪。 宋疏桐跪在堂下给她请安,孟氏也不叫她起身,翘着兰花指端起茶杯饮了一口道:“听说你带了经书回来,莫非你识文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