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85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因此朝臣们对皇上万寿前给皇四子赐婚并不意外。 后宫的意外则是在人选上。消息一传到坦坦荡荡馆,姜恒就惊了,问秋雪道:“乌拉那拉氏是正福晋?”竟然不是富察氏为福晋,乌拉那拉氏为侧福晋。 秋雪点头:“是啊,皇上还并没有给四阿哥赐侧福晋。” 姜恒原想起被弘历烧了的西洋船很心疼:那之前之后并没有一样精巧的模具了,据说那位法兰西造船大师已经过世,成为了绝版。于是一听弘历给烧了,姜恒后悔不已,早知道不送他这样好的,留下给敏敏和六阿哥玩就好了。 好在皇上安慰她,戴梓说能完全修好这艘船,顶多是外形变一点。且戴梓倒是很高兴四阿哥烧船,不然他还没有这样一架船骨研究。他跟皇上保证,等他拆了修过一遍,这样的船模他也能做出来。 现在听闻这指婚圣旨,姜恒倒是换了另一种心情:唉,年轻人到底沉不住气,一烧把自己原本的媳妇儿给烧没了。 果然,消息传到熹妃处,她是最震惊的一个,甚至失态,不由问了好几遍身边的冬青:“怎么会是乌拉那拉氏?太后娘娘不都暗示过,皇上更看好富察氏吗!” 虽说都是满洲大姓的姑娘,而且都是上三旗镶黄旗的出身,但富察氏和乌拉那拉氏的家族可完全不一样。 富察氏的阿玛是察哈尔总管,伯父马齐还是皇上刚登基时就跟怡亲王并列的总理事务王大臣,一家子重臣,在熹妃看来,若有这样一个妻族,其实比贵妃的娘家就根本不差什么了。 相比起来,乌拉那拉氏的阿玛,只是授四品顶戴的佐领,家世并不出众。 熹妃极想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117章 信任 太后看着在跟前红着眼圈面带乞求的熹妃,也很是无奈。 她现也不知皇上如何改了主意,只好给熹妃打太极:“皇帝赐婚,只有皇上的考量。且乌拉那拉的姑娘难道不好?原是一桩喜事,你这做额娘的淌眼抹泪的,让旁人看了倒是嘀咕,好事也弄坏了。” 太后所的这样明白了,若是旁的事儿,或是自己的事儿,熹妃断不会再多纠缠,免得太后厌烦,可这是儿子的终身大事! 这样说吧,熹妃这些年坚持不断讨太后喜欢,都是为了儿子。 就像是存钱一样,得能取现这存储功能才有用,否则谁苦哈哈的存钱。 这会子,熹妃就是取钱来了,这些年积攒的好感哪怕都不要了,也非得就此事好好求一求太后。 哪怕圣旨已下,除非乌拉那拉氏姑娘没了,否则这正福晋的人选是不可能再换了,但熹妃好歹要跟太后求求情,一来弄清楚缘故,二来想让太后帮着跟皇上说情,将来给弘历指两个好的侧福晋。 比如汉军旗的姑娘里,可有不少父亲是高官的,甚至上三旗包衣出身的姑娘,家里也不是没有官运亨通的。 然而熹妃还没来得及继续垂泪求情,外头就报皇上到了。 熹妃要走都来不及,连忙从伤心滴泪状态努力调整为欢喜谢恩状态。 见皇上进门,连忙起身请安,又要跪了谢恩。 皇上只扫她一眼,平静道:“退下吧。” 熹妃酝酿半日的话只好都咽下去。出来月坛云居,一路都是石阶下行,熹妃觉得如踩在云雾里,得冬青紧紧扶着她才行。冬青慌得在旁劝道:“娘娘别急,明儿就是二十五了,四阿哥会来给娘娘请安,若有什么事儿,娘娘只管问阿哥就是,您别胡思乱想糟蹋了身子。” 殿内,太后让人上热茶来,也不解问道:“皇帝怎么忽然给弘历换了福晋?哀家记得,皇上原本提起过,熹妃的母家略差些,下一辈也没有出色的男儿可提拔。所以要指一个好点的妻族给弘历走动着彼此有个帮衬,怎么忽然又改了?这样仓促就下了旨?” 皇上蹙眉摇头道:“朕是替弘历都想到了,那孩子却辜负朕。” 他对太后将今日事大略一说,然后叹道:“朕的兄弟多,因而是深知做阿玛的若是偏心太过,对儿子们有的看重有的冷落,他们心里必不好受。所以这些年,朕一直对弘历弘昼都十分上心。” “朕是看重贵妃,可六阿哥出生来,除了满月和周岁是按着贵妃诞下皇子的礼制行的,其余年节下,朕凡是赏赐阿哥,都是按照长幼来的,从未因贵妃的缘故多偏着六阿哥。” 今日弘历自觉是出生来最倒霉的一天,但对皇上来说,何尝不是伤心的一日。 “又因弘历打小聪颖,各处比弘昼强些,朕对他是寄予厚望的,自是越发悉心安排。指了徐元梦做师傅不说,又想着给他指一家顶戴的富察氏之女做福晋,朕是将能给的最好的都给了他了,盼着的是他上进!” “将来若有一日他为储君或为帝王,能够通达事理,在朝安国保民,在内谨守孝悌。” “谁成想,朕替他打算,想把好的都给他,不但没有叫他生出孝心来,倒让他生出一种,朕的好只能给他,不能给旁人的歪心思来!”皇上今日顺带手把弘历身边的内监都换过,尤其拎了两个弘历素日常用的内监来审。 问出弘历是自打知道顾老祭酒做了六阿哥的启蒙师傅,情绪就不对头了。 合着所有好的必得给他?极好的老师只能给他,给兄弟们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