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57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至于自己闹这一回会有什么下场,对于骨子里带着几分偏执的年氏来说,已经不在意了。 姜恒还有点感叹:年氏在给人添堵上真是很有水准了,这几年不动,一动就动的太后皇后都难受的不得了。像是一根鱼刺,哪怕终究会被取出来,也要先在喉咙里卡的人吃不下饭去才行。 果然太后恼过一阵子,也知道这会子激年嫔厉害了,她说不定真敢去死。最要紧的是皇上还不在宫里,关于儿子的感情问题,太后一直处于看得见但不甚理解的程度。 还真拿不准,要是年嫔忽然没了,皇上回来会是个什么反应。 总之一定会给这样的大喜蒙上一层阴影。 太后重新抓起了方才抱孙子时放下的一串佛珠,暴躁盘了一会儿,然后对皇后道:“皇后费心去料理一二吧,横竖稳住她,别叫她今年,尤其是这个月闹出事来。” 皇后也只得气闷答应。她今日来回太后这件事,就预料到结果不会太好,果然这个重担落在自己身上——可不嘛,太后心里自然是如今的十四爷为上,再不想这会子添什么晦气。 于是这消除晦气的事儿就落在她身上了。 年氏真是她命里的煞星! 皇后很是没精打采告退。姜恒看的心有戚戚焉,唉,皇后娘娘这也太惨了啊。 太后这里也没了多说话的兴致,顺手给姜恒发了个任务,就让她带着六阿哥先回去,又嘱咐道,皇上不在圆明园,各处宫人难免觉得放松了些,要多命人巡察日夜门户。 姜恒应下,回去准备完成她接手的任务。 比起皇后娘娘来,姜恒接到的任务要简单多了:负责迎接和照应将要来圆明园的良太妃。 这是皇上御驾临行前吩咐的,命宫中将良太妃也送来圆明园,到时好与廉亲王相见。 算行程,廉亲王回来的晚些,估计要直接到圆明园来恭祝万寿节了。 这还是姜恒第一次面对面单独见到传说中的良太妃。 以往都是年节下,跟着皇后去见过太妃们时一起请安,良太妃总是安静坐在太妃群中,几乎从未开过口。 原本皇上与廉亲王的关系极差,良太妃是个心思细致的人,心里万分担忧儿子,就总是郁郁愁苦,皇上刚登基那两年,甚至都病的有些不太好了。然而廉亲王一去安南,良太妃一边放下了顾虑儿子安危的心,一边又惦记着京中的独苗孙子弘旺无人照料,倒是挣扎着渐渐康复起来。 与太后间歇性礼佛相比,这位才真是常年礼佛养出的虔诚神态。 哪怕这回到圆明园要见儿子,特意穿着打扮符合太妃的贵重,却也自有种清淡无为的味道,身上也总是带着线香熏久了的淡香。 美人纵然年华老去也是美人。 姜恒从她现在的眉眼里,还能看到几分当年令康熙爷惊艳至极,哪怕知道是辛者库的罪人之后,也要多加宠爱的美丽。 只是康熙爷的宠爱对象太多了,也并不值钱,不能保命,多半还是靠她自己。 这会到圆明园来,良太妃住了最北边僻静无人的北远山村,倒是正和她的心意。 姜恒来拜见,并询问太妃有无需要增添的器物时,良太妃只笑道:“这里处处都很好,多亏了贵妃费心。” 又请她坐下,迫不及待问了她些万寿节如何过,可知道廉亲王大约何时入京,福晋是否跟着回来等话。 姜恒凡是知道的,也都细细与良太妃说了。 见太妃总是意犹未尽,姜恒就笑道:“等廉亲王回来了,娘娘有多少话都可问得了。皇上特意选了这最北边的北远山村给太妃娘娘住,正是为了廉亲王若是进园子请安,可直接走北门,免了与园中其余妃嫔碰面之虑。” 良太妃阿弥陀佛了一回,只称道万岁爷宽仁天恩。 这话说的还真是真心实意。 人人都道康熙爷的子嗣卷,却不想后宫更卷!毕竟后宫里人数可比康熙爷留下的子嗣人数多多了。 良太妃能以这样的出身在康熙爷的后宫里熬出来,自是个心思通透的人。 她很清楚之前自家儿子跟皇上犯冲的那几年是怎么个情形,良太妃简直揪心死了,原以为儿子至少要落个圈禁。实没想到皇上能想出将廉亲王送去安南之举,也算是既告诫了朝中人,天子不可轻犯违拗(毕竟廉亲王还是血缘弟弟,换个人去安南可就是真正流放,不是戴罪做事了),又算是给了廉亲王一条生路。 故而良太妃夸皇上宽仁是从心里挖出来的。 毕竟康熙爷这亲爹对八爷这儿子还不能如此。 她心里感念皇上宽宏,看姜恒就更多喜欢,此时道:“之前也没有机缘坐下来与你好生说说话。到底我这样的人,不好主动寻你免得给你添麻烦。”她语气很温存体贴,让人跟着心里安宁起来:“故而一直未来得及谢你,这两年给我送了许多安南之物,样样都很合心意。” 姜恒在做了贵妃后,皇后将太妃们的份例交给她算——若说升妃的时候,是她第一次参与后宫高位嫔妃的集体会议,能够旁听后宫中诸大事的决断,那么贵妃,便是实打实要拿走一块工作去承包了。 凡安南送来的稀奇果品,甚至当地特色的衣裳等物,皇上都爱往她这里送。 姜恒都不忘分一份放到良太妃的份例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