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30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说完就告退了,那匆匆而去的样子,很有几分说错了话落荒而逃之感。 果然引桥出门后,就懊恼地掐了自己两下:娘娘待你亲近,你还真就昏了头,什么都问。娘娘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岂不是很好,这也是外头人能随便问的? 希望娘娘不会怪她,引桥有点沮丧地走了。 回到慎刑司,几位副主事见引桥神色不是很好,还在心里幸灾乐祸:哎呀这个差事可不好干,果然灰头土脸回来了吧。 这一晚,姜恒就令人在院中里摆了个躺椅,她想要看星星。 没有污染的星空着实漂亮,透着说不出的清澈。 永和宫的宫女们就忙着搬椅子点驱蚊的香料,忙的不亦乐乎:永和宫的规矩分明,只有一等和二等宫女才能进正殿门做些贴身的事儿。因而,若是信妃娘娘只呆在屋里,外头小宫女的劳作就很难被看见。 于是娘娘若在院中看星星或是摆弄花草,宫里其余宫人就都很激动,觉得是个露脸的机会。 姜恒抱着一条毛茸茸的毯子边看星星,边与旁边的星动仪对照辨认。 放松了一会儿,姜恒的心思才转到这流言上来。 若是将永和宫比作一座需要守护的小小城池,姜恒自然是城主,那于嬷嬷和秋雪无疑都是擅守的大将,城主哪怕不在,她们俩也足够守住城门不令外头奸细渗入;秋霜则算是历练有素的副将,若上头的城主和主将都不在,也可以短时间内顶事儿;至于如今管着小厨房的秋露,算是半路转行去做了后勤大队长。 但姜恒在很早的时候,就觉得这些还不够。 便是城,永和宫也不是孤城,更不是世外桃源与世隔绝。 想要保护自己的小城,不光要守的住,还要时刻注意别的‘城池’的消息。《墨子·号令》这篇中,曾详细论述了要怎么守住一个城,其中就写道“守入城,先以侯为始。”侯,即斥候,也就是现代所说的侦察兵。 探查外部消息的斥候是不可或缺的。 姜恒很早起就在留意宫里有没有适合当斥候的人选。 夜里忽然起了风,姜恒也就不看星星了,秋雪来收毛绒毯,也在旁护着她起身。 姜恒笑道:“还没到不能动的时候呢。” 临进门了,又忽然想起来似的:“对了,我睡了这几日,那御花园的天鹅可按时喂了?” 秋雪眼睛就往下找:“这是秋雾的差事,秋雾呢?” 只见一个瘦伶伶的宫女从角落里走出来:“回娘娘的话,奴婢一日不差,都去御花园替娘娘喂着。且今儿奴婢瞧着,珍禽房新进了一些会表演戏法的小雀儿,娘娘若喜欢,奴婢去要两只?” 姜恒就道:“会表演戏法?说来听听。”说着就进屋了,秋雾也就低眉顺眼跟着进去。 外头收拾躺椅和杯碟的两个三等宫女,看着秋雾进去,都有些羡慕,她们却是没法进门的。 待收拾了东西回到自个儿住处,就不免道:“秋雾姐姐真是命好,不过是娘娘刚进宫就来服侍的缘故,就能占一个二等宫女的缺!” 姜恒刚入宫的时候,送来的四个宫女,她按着书里起名为秋雪、秋霜、秋露、秋雾。 随着她一步步晋封,贴身的宫女自然也都跟着往上升。其中前三个在外头都是有名有姓的,若有人要奉承永和宫,也多走这三个人的门路。 至于秋雾,许多人都不知道永和宫还有这么个人。 她简直是人如其名,在永和宫混成了一团不被人注意到的雾气。 “是啊,秋雪姐姐是谁都比不得的不必再说,秋霜姐姐也曾在娘娘往圆明园去时管过一宫事,秋露姐姐管着小厨房茶房,娘娘和公主入口的吃食她能料理,自然是娘娘信重。偏生秋雾,素日也没见娘娘肯用她,还比咱们高一等。” 说的义愤填膺起来,连姐姐都不叫了,直呼秋雾。 “外头谁知道永和宫还有这么个二等宫女?咱们年纪还小,又是娘娘封妃才进永和宫的比不得,但那几个娘娘封嫔时就进来的三等宫女,谁不把秋雾看的眼中钉一样。” “是啊,娘娘显然也不怎么待见她,从前还让她管管头面,如今竟只做些去喂鹅,去绣房或是内务府传个话的差事。” 两个小宫女咬着耳朵说了几句也就各自睡了。 正殿里,秋雾正在姜恒跟前,手里拿着的正是引桥留下的名单,她看了一遍就双手交还姜恒:“奴婢会再去留心这些人。” 她只需要看一遍就能完全记在心上经久不忘。 在外人以及许多永和宫里的人看来,都是毫无存在感的秋雾,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姜恒最看重的斥候。 她是在永和宫扫盲班的时候,发掘到秋雾的本事。 彼时她还是信贵人,宫里只有这四个宫女,她们的扫盲是姜恒亲自做的,之后再进来的宫女,就是传帮带了。 那时候姜恒拿了十张纸,上头的话,从一百字到五百字逐渐递增。姜恒只念一遍,然后让四秋挨个复述。 她们都是机灵的姑娘,哪怕只听一遍,句子里的大意也不会记错,复述的基本都正确。 但只有秋雾,不是基本正确,而是一字不差。 哪怕五百字的段落,她只要专注听了,短时间内就能背下来。姜恒当时就很惊喜,把秋雾留下,告诉她,从此后对她有单独的安排。或许明面上她会受些委屈,但私下里,秋雪等人有的,也绝不会少她的,甚至她若是将斥候的差事做的好,得到的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