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10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太后宫里从来没这么热闹过。 只见太后还穿着选秀女时穿的吉服坐在上头,下首左右陪坐着几位太妃,五个穿着本族服饰的蒙古格格虚坐在下头。 蒙古的格格与蒙军旗的姑娘不一样。 蒙军旗跟满汉军旗的旗人一样,都是按照皇上的安排,世代住在各驻防城内。大清开国日久,许多蒙古出身的蒙军旗人,早就渐渐被同化,因朝上都用满汉双语,有的年轻一辈连自家老祖宗的蒙语说的都不太利索了。 跟正经住在草原上的各蒙古部落完全不同。 这些蒙古部落的格格,才带着真正的来自草原上的气息,她们的笑容就像穿满了红玛瑙绿松石的头饰一般灿亮。哪怕来到这陌生的宫廷多少还有点拘谨,但言谈里头蓬勃的英气是规矩挡不住的。 三妃到了慈宁宫,一番请安就耗时颇长:三妃要分别给太后太妃们请安,蒙古格格们又要站起来给三妃请安让座,彼此认脸,互相寒暄,等终于按序重新入座的时候,姜恒看了一眼钟表,果然一刻钟已经过去了。 在座的几位太妃,有姜恒曾见过的并颇为熟悉的,比如太后右手边坐着的和太妃。 和太妃也出身瓜尔佳氏,从前宫中偶然见着,对姜恒就很和气。 尤其是敏敏出生后,和太妃于太后处见姜恒就更多了。因和太妃只在先帝爷四十年生过皇十八女,然而公主甚至都没正式序齿就夭折了,自此和妃也没有生养。 如今宫中好容易添了位公主,和太妃就很稀罕很喜欢,但凡太后娘娘带敏敏,她就总想来蹭看一眼。这会子见了姜恒,就又额外对她笑了笑。 且说和太妃年纪比皇上还小几岁,今年才刚满三十,虽是太妃,却性子活泛与一般只顾礼佛养老的妃嫔不同,跟太后能玩到一起去,太后今日也是叫她来热场子的,免得蒙古格格们太紧张。 在座的还有一位姜恒素日少见的宣太妃。 这位是如今宫中硕果仅存的唯一封妃的蒙古嫔妃,这会子有草原上的格格来,太后就将总是深居简出的宣太妃也请了来一并说话。 亲不亲故乡人,比起和太妃显然是来完成任务热场子的,宣太妃的激动就真切多了,叽里呱啦跟几位格格轮番说着蒙古话,问着草原上的事情。 在座除了宣太妃,其余人自太后起,蒙古语都属于生疏选修课程,只会点‘吃了吗?’‘孩子怎么样’之类的家常话。 一大串连起来就听不甚懂,只是各自微笑。 等激动的宣太妃告一段落后,太后看了看时辰,就适时发话可以散场了。 “几位格格就先住在建福宫,熹妃裕妃,带格格们去安置一二,信妃先留下,哀家还有话跟你说。” 建福宫? 熹妃和裕妃一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若这几位格格是皇上要收的蒙古嫔妃,应当住到储秀宫去。 可太后娘娘让住建福宫……那并不属于东西六宫范围,而是紫禁城最西边一处闲置的狭长宫殿,倒真是待客的规格。 熹妃裕妃带着几位蒙古格格告退后,宣太妃又恢复了往日平静中带着无聊的神态在原处坐着,开始回味方才家乡姑娘告诉她的草原诸事。和太妃则有眼色多了,看出太后单独留下信妃有话要说,于是叫上几位太妃:“今儿天好,咱们也回去摸牌吧。” 姜恒闻言不由莞尔:还好裕妃已经早一步走了,不然听说肯定羡慕坏了。 她们这属于好容易放年假,却从牌桌上被拉来加班的苦命人——接下来的年假肯定也泡汤了,太后皇后还在忙着选秀女,那三妃必要负责招待这几位蒙古格格。 诸位太妃都告退后,太后才长长出了一口气,乌雅嬷嬷上来给太后摘掉一看就重的不得了的吉服冠。 太后摘了手上的金指甲套,抬手按了按自己的眼眶:“这几日选看秀女,真是看的哀家眼睛都要瞎掉了。” 乌雅嬷嬷就在旁急道:“娘娘又说这不忌讳的话了!” 太后就对姜恒道:“你是经过的,自然知道,秀女们都穿着浅蓝一色,一样的装扮一样的衣裳,一排排看过去,岂不眼花。”又随手指了个宫女:“去体元殿传个话,哀家今日就不过去了,辛苦皇后吧。再给皇后送一盏” 待说过几句选秀的闲话,太后歇了过来,与姜恒道:“哀家留下你,是有缘故。皇帝的意思,是要给弘时选一个蒙古出身的福晋,这些格格的出身倒都差不离,只看个人品性罢了。” “偏生哀家跟皇后这些日子脱不开身,且在这慈宁宫里,她们这些小姑娘也都拘着规矩,一时半刻也难看出什么来。倒是你私下多瞧瞧,她们每个人脾性如何。” 姜恒有点想婉拒:“到底是三阿哥的福晋,臣妾并非……” 太后叹气:“熹妃和裕妃都有自己的儿子不便说话,哀家也信得过你的眼光。且你只帮着掌掌眼,到时候来告诉哀家个人脾气就是了。” 姜恒只好接单:“太后娘娘想要个什么样的孙媳妇呢?” 太后想了想:“那件事后,弘时吓得胆子细了,人也闷了。既然皇上定了必得是蒙古福晋,那就要个活泼天真些性情好的。” “要个稳重有主见,性子厉害的。” 姜恒听到皇上这么说的时候,直接深深叹了口气。 白日她刚从太后那接完单,夜里皇上也到永和宫来,就弘时的福晋提出了相反的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