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85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一般臣子们读书都是为了科举,‘数’虽然也是君子六艺,但重要性比起四书五经,自然要往后排去了。 观保能算这么快,说明天生对数算灵巧。 就像有的人天生对数算就是一团浆糊——皇上还记得当时上书房里的三哥和五弟,面对算数问题就特别痛苦,上数学课好似上坟。尤其是三爷,凡是皇阿玛要考较数算,他就一点儿没有平时作诗作文时的挥洒自如,让他算道题,似乎愁的他要把自己的辫子揪下来一般。 可见人与人对数字的感知实不同。 如此看来,观保他们一家子都算是有‘数算思维’的人。 他看了一回饼形图,颔首道:“嗯,图画的不错。”照样不接姜恒的话。 这会子姜恒已经觉出来,皇上怕不是在故意诳她,实是看破了她要涨薪水的心思所以在逗她。 于是就不开口了,只是打量皇上。 皇上叫她打量的发笑,清了清喉咙才指着饼形图上淡黄色的一块:“不必说敏敏,只看你素日花费在膳房上,也是不小的一笔啊。” 姜恒无言以对:她宫里的恩格尔系数是不低,因她几乎每天都要叫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哪怕常青带领的膳房上下从不敢狮子大张口,索要永和宫的钱财,但姜恒也不能让人家膳房师傅白白加班,额外点膳自然是要给钱的。 看着每日花费的少,但就像点外卖一样,积少成多,一年到头算下来,实在是颇大的一块。 姜恒就小声说了一句:“做信嫔的时候,臣妾正好有身孕,吃也是为敏敏吃的。” 皇上实在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才将她拉过来道:“好。朕知道,你养着孩子实在是辛苦了,也亏了你会过日子,这才没有入不敷出是不是?” “这样好了,朕来补贴你。” 国库跟皇帝的私库向来是两回事。 皇上致力于国库增收的同时,也没忘记自己的私库:帝王私库的银子绝大部分来自于皇上个人名下的皇家庄院以及相应的田产铺子,换句话说,皇上就是国家最大的地主甚至是商户。 自家的私房,皇上管的也极严,绝不可能出现什么庄户糊弄他天时不好地利不好,以至于收成不好的情况。 故而皇上的私库相当厚实。 “宫中妃嫔的俸禄是低了些。连太后也只有两千两。你更是可怜,一年到头三百两银子,在宫里实在是不够做什么的。” “皇额娘也不指着这两千两银子,她老人家名下有十来座上好的庄子和许多田产,内务府直接将银钱结于皇额娘。”皇上又道:“皇后做福晋的时候也是有名下私房的,如今也都由内务府帮着看着,她每年到年尾只收银子。” 想起姜恒入宫的时候倒是可怜,在当时年氏要求下,连自家丫鬟都没带进来一个,何况这种持续产出的产业,基本上是两手空空进宫的。 若是她当年被撂了牌子自行聘嫁,想来肃毅伯府嫁嫡女,必有一份丰厚的嫁妆由她自己差使。 皇上这样一想就觉得不舒服起来:她留在自己身边,总不能过得比在外头嫁与旁人还差。这算什么? 于是道:“如今朕也给你挑几处庄子。”又直接替她想好了怎么用这个钱:“朕到时候就直接让人倾了金银锞子给你送来,省事也省口舌。”又知道她喜欢换各色花样的锞子:“到时候你将图样直接让宫女送到苏培盛手里就是了。” 姜恒顺利加薪后,顿时觉得自己又可以了,开始该花就花。 很快圆明园造办处就收到了来自信妃娘娘新的图纸和定金。 造办处内匠人就像宫廷画师一样,绝大部分都不是内监,而是正经手艺人。但负责跟后宫娘娘们往来的接待部门,自然是内监。 这日坐在造办处大堂喝茶的陈总管见了秋雪进门,忙亲自站起来迎,口中还道:“哎哟,姑娘可好久没来了,咱家昨儿还念叨着呢。” 边说边流畅地将一个精巧的手镜塞给秋雪:“这玻璃是做大扇的立镜时切下来的边儿,拢共多做了四个小玻璃手镜,咱家特意给姑娘留了一个。”玻璃是个稀罕物,做成随身携带的小镜子,是最能代表宫人有体面的贵重物之一。 他塞得很有技巧,又送到了秋雪手里,又保证了绝不接触她的肌肤:宫中太监谁不记得陈得宝怎么没的?信妃娘娘可是看不惯那种太监欺负宫女,总要占一点口舌肢体上便宜的旧俗。 陈总管接过秋雪手里的图和银钱来:他虽然不是顶尖的匠人,但能在造办处坐着,也是有几分匠造本事的,本身也是个木匠家庭出身。 因此看得懂图纸。 此时一看就道:“这东西不复杂啊,若不是怕娘娘看不中手艺,咱家都能做一个出来。” 然后又细问了尺寸。 这回姜恒要的东西确实不复杂,现代网络上都有很多用纸壳子自制的教程——简易版扭蛋机。 基本就是一个竖着的木箱,下头一个旋转扭和内部每次只容许一个球滚下来的通道。 秋雪就笑道:“还请公公做的细致些,用些好木头和清漆,这是娘娘做了给公主玩的。若是银钱不够,只管再打发人去我们素心堂取。” 陈总管笑呵呵:“那是那是,公主用的,自然要精细。” 因东西实在不复杂,姜恒给的定金也够,造办处就索性没挣什么钱,做了个非常精致纯木纹的半人高扭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