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42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本质上,她绝不是一个能烧出两斤舍利子的人,反而是一个记仇的人,所以她才那么欣赏和喜欢引桥。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若是对每一个害自己的人,都拿出宽容友好的心思。那对她好的人,岂不是成了冤大头? 齐妃这件事,姜恒是一直记得的。 有了敏敏后,更不会忘。 “今年夏天,说是会去圆明园避暑呢。”裕妃说的渴了,喝了一口奶茶,又想起了新的话题:“你是直接进宫,想来不知道,皇上极喜欢圆明园。原来在王府的时候,夏日能去园中住的时节,就一定会搬过去住。” “如今出了先帝爷三年,皇后娘娘也提过,皇上已经在叫人提前整修洒扫圆明园了。想必今夏就能过去避暑——那里可比宫里凉快多了!” “圆明园吗?”姜恒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第78章 坦坦荡荡馆 许多人说,有了孩子日子就会过得很快。 大抵是因为每天重复的关系。 孩子过得很规律,旁边看着的大人都觉得一日日似乎雷同了起来。不同的便是,孩子实在长得很快。 敏敏前三个月的时候,给姜恒的感觉,真的像一只刚出生的幼猫崽,除了吃喝睡,并不做什么其它的事情。抱着她会被她热乎乎温度贴着,心里也是热的。 直到三个月后,敏敏学会了抬头,也学会了分辨各色的玩具,才开始跟姜恒印象里的小孩子逐渐重叠,露出对这个世界的探知和兴趣来。 “娘娘,公主日常可以添些米糊吃了。”刘太医依旧按时来诊平安脉。他算着公主的出生年月道:“公主已经五个月了,除了乳母喂养,以后渐渐就可添加下其余的吃食了。” 刘太医早将不同时间段要添加的食物的名称与量写下来。 姜恒一见就笑道:“怎么,你们太医院也开始用‘军机图’了吗?” 刘太医的图画的很规整,孩子从四个月到两岁间,什么时候添加什么食物,都用条形图标示了出来,一眼看得出,最长的条形图就是米粉(早期吃米糊,后来就可以做成烘干的米粉干给孩子磨牙)。 真是一目了然,对着条形图的长短添加辅食就行了。 甘特图的再现,属于皇上拿十三库买断的。故而刘太医并不知这图最早从永和宫出来的,只笑道:“可不是,如今各部都在用呢。”每年做计划做核算真是方便。将不同珍贵药材的收纳周期,替换周期都标在一张图上挂在那里,也不用像原来一样总去翻记录核对药材了。 刘太医是受皇上指派,要负责信嫔和四公主身体的。 自觉跟永和宫关系近,能拉的人情当然要走一走,比如现在:“娘娘,昨儿肃毅伯府上请了太医。”又忙道:“但请娘娘放心,肃毅伯并无什么大症候,只是近来总有些脾胃上头的的不合,吃两幅药调理调理就好了。” 刘太医口中的肃毅伯,就是姜恒的阿玛观保。 这一年的二月里,皇上抬了七八个爵位,其中就有观保,果是升为一等肃毅伯。 觉尔察氏原本担忧的观保爵位数连跳,会引人嫉恨甚至弹劾的事并未发生。因皇上除了升级爵位,还给出了一个爵位:张廷玉赐封三等勤宣伯。 这才是让朝野惊动的大事。 赐爵跟升爵,绝对是两个概念。旁人是升爵,张廷玉却是崭新的爵位。 而张家又是标标准准的文臣,算是文臣里第一个封爵的。 且观保虽说走的是治河升级,也就是文臣治世升迁并非武将军功的升迁之路。但他是原本就有爵位的,家中原有爵位,就说明祖上仍旧是军功出身。只是升爵之路不同而已。 但文臣竟然能得到爵位,就不是一个概念了。 朝臣们各自心里的算盘不由乱如麻起来:文臣觉得自个儿多了激励多了通天大道,武将们不免觉得自个儿的利益受到了侵犯。 但不管什么样的小心思,在皇上跟前都要收起来就是了:要是说出什么不中听的吵到皇上的耳朵,甚至做出什么异样表情吵到皇上的眼睛,就会倒霉。 他们已经渐渐摸到了皇上的脉,若是什么旧例礼制的事情,皇上定夺了裁改了就不要去跟皇上争论,在这上头皇上的耐性很差,会把人削的妈不认。 倒是有关朝政和实务,提出些中肯的意见,皇上就会拿出兴致和耐心,细细商讨,而且只要不是故意捣乱,便是提出了些不适合实行的建议,皇上也不会怪罪。 皇上做出了偏向,只有务实不务虚才有好果子吃。那还有什么说的,朝臣们已经迅速跟着拐了弯,纷纷撸袖子深入实际工作中。那不拐弯撞到南墙上的,也就贴在墙上下不来了,很快会被分走自己的政治资本。 姜恒再细问了刘太医几句阿玛的身体情况,以及家里旁人的健康状况:“还请刘太医素日多为我留意些。”又让秋雪拿红封给刘太医,除了给他的,还有请他带给往肃毅伯府上出诊太医的。 刘太医忙道:“府上已然包过诊金了。” 姜恒笑道:“那怎么能一样,这是我做女儿给的。” 她还记得刚到这里来在储秀宫学规矩的时候,没有少拿‘我的从一品阿玛’来鼓励自己。 现在却已经是“我的一等伯爵阿玛”了。 姜恒都有点羡慕起自己阿玛的升职速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