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36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花了整整大半日的时间,午膳都没顾上吃。 秋雪来请了两回,见于嬷嬷专注,也知她的脾气,不把事做完也不能安心用膳,就把于嬷嬷菜饭的份例先煨在小茶炉上了。 果然于嬷嬷是直到都做完才出门。 待她出门的时候,就发现这永和宫有些不一样了。 所有台阶处都加了一道斜坡,看起来是用泥浆石灰伴糯米刚浇出来的,斜坡上还有一道道的浅纹。 秋霜站在门口接她,笑吟吟道:“嬷嬷,咱们去前头吧,娘娘说给您备了份礼。” 于嬷嬷暂时不知道这些斜坡是做什么用的,依旧拄着拐上下台阶,然后跟秋霜一起走到前殿,她生性要强,虽然走的快了胯骨处会有些隐痛,但她已经习惯了,且不愿意在人前做出慢腾腾的样子来。 她进入内殿,就见屋里放了一把模样奇怪的带轮子的椅子。 其实为了这把轮椅,姜恒与造办处商议改进好久了,终于在孩子都出生后,造办处也产出了这件轮椅。 其实轮椅这种东西,在古代出现的很早,比如孙膑就坐着能被人推来推去的木轮车。诸葛孔明也曾研究过四轮车。 但以于嬷嬷的性格,又不是站不起来不能走,让她一直坐着被人推来推去,她只怕不愿意。 姜恒让造办处做的这个轮椅,可以说是为于嬷嬷量身定做的,一半像轮椅,一半像之前英吉利送的转椅,轮子非常轻巧容易转动——于嬷嬷跟一般腿坏了的人不同,她腿脚力气是没问题的,只是摔坏了胯骨。 “之前嬷嬷一直陪着我住在前殿倒也罢了,可现在孩子的住所在后殿,嬷嬷每日都要来回跑,还是用上小车吧。”姜恒曾问过刘太医,似于嬷嬷这种胯骨旧伤的人,走多了路走快了路应当都会有些疼痛。 姜恒示意秋霜坐上去演示了一下,这藤质的小车轻便灵动,还能用自己的手来转动轮子,也不必总跟着个人负责推车,完美符合于嬷嬷要强不愿意扰人的性格。 于嬷嬷只觉得心里头说不出的热乎。 她立刻就想到了所有台阶旁浇筑的一个缓斜坡是怎么回事,想来就是方便自己这轮椅上下的。而斜坡上做出的浅浅一道道沟壑,应当是防这轮子滑了的。 见于嬷嬷眼中似乎含泪,一直不说话,姜恒就认真道:“嬷嬷之前各种为我考量,永和宫一应细节都替我想到了。我这也是投桃报李,嬷嬷别多心。” “娘娘的一番苦心,老奴怎么能不懂。”于嬷嬷回神,大方爽朗道:“也好,孩子们都长得快,不出两年公主就会走会跑了,到时候奴婢拄着拐可追不上小公主,且得坐着这轮车呢。” 慈宁宫中,太后又想小孙女了。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大年初一起,哀家这慈宁宫就断不了人了,必是忙乱的很。赶紧趁现在还清静,将敏敏抱来陪陪哀家。” 乌雅嬷嬷答应着。 自打十二月十六日夜,信嫔娘娘诞下小公主后,太后娘娘这是第三回 要接小公主过来玩了,每次都是乌雅嬷嬷亲自带人去接,然后永和宫内的乳母保嬷嬷也奉命跟上好几个,浩浩荡荡一个队伍回来慈宁宫, 乌雅嬷嬷到永和宫的时候,就见自己前同事坐上了一把古怪的椅子。 “哟,这是什么新鲜东西?” 于嬷嬷是故意开着自己的新车出来接她的,展示给乌雅嬷嬷看。 乌雅嬷嬷笑道:“你倒是很乐呵,都坐上轮车了?”从太后宫里到嫔位宫里,于嬷嬷的品级其实是降了的——毕竟嫔位这里最高的品级,也抵不上太后宫里。 但乌雅嬷嬷看于嬷嬷眉眼间痛快多了。 到了她们这个年纪,就知道人要活一个痛快多重要也多难。 乌雅嬷嬷也替她欣慰,就道:“带我进去给信嫔娘娘请个安,我奉命接小公主过慈宁宫去。” 姜恒正坐在床上,闲闲看两页书,听说乌雅嬷嬷来接孩子,就笑道:“劳烦嬷嬷了。” 其实第一回 太后来接孩子的时候,姜恒还有点吃惊的。 不是说满月前的孩子最好不出门吗?这宫里如此宝贝孩子,太后更是如此,洗三的时候都不让敏敏去走流程,生怕人多了吓着她,又恐沾了水冻着她,想的比姜恒这新手母亲还周到,怎么这会子还让人来抱孩子走? 等了解孩子是怎么被转移到慈宁宫后,姜恒就觉得自己多虑了,同时还感慨起古人的智慧来。 他们居然设计出了恒温箱的雏形。 据说前明时,就有早产的皇子公主,因一直养护在温度高的小屋里活下来的记录。经过这些年,太医院就研究出了类似保温箱的发明,但是放大版,是保温轿。 乳母抱着皇子公主坐进去,基本是一种乳母觉得略有些热的程度,孩子就觉得刚好,不会风寒。 太后就用这种保温轿来接小孙女。 姜恒看了这种大型设备,当即放心,干脆地把女儿送去祖母那玩。毕竟现在的敏敏,也不会跟她互动,也不会想找妈妈,基本都是吃吃睡睡,估计她连自己在哪儿都不知道。 乌雅嬷嬷出门来,见于嬷嬷自己‘驾驶’着小车吱溜溜跟在旁边,不由又是好奇又是喜欢:“这小车看起来倒好,省了腿脚了——你起来给我坐一会儿吧。” 于嬷嬷震惊:“你这也是人话?让个残废站起来给你让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