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12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景仁宫中。 弘历拆着各宫送的礼物。 后宫主位的礼物都是送到熹妃这里来的。而弘历生日当天,被允许回额娘处用膳,皇上也来景仁宫坐了小半个时辰。 其实于弘历而言,皇阿玛离开后,只有他跟额娘一起用膳时才更自在些。 到底是孩子,喜欢收到礼物玩意儿。晚膳后,弘历就到东配殿去拆生辰礼去了。熹妃嘱咐宫人给弘历熬秋日润肺的梨汤喝后,这才来到东配殿。 进门就看到儿子在桌前拨弄一只精巧的金色玩具。 熹妃看着儿子,跟裕嫔等人一样,是怎么也看不够的。 男孩子身量开始抽条眉目逐渐长开,又把收麦时晒黑的皮肤养了回来,是有些小大人的模样。 尤其是弘时天生比弘昼稳重,衣冠齐整,袖子上的扣子也扣得很板正,显得越发像少年而不是孩子了。 熹妃当然是很骄傲的。 皇上总共就三个儿子,其中弘历无疑是优秀的皇子。 熹妃再谦逊稳重,也不会在儿子上妄自菲薄,心中认定皇上对弘历应当也是喜欢的。 走近了熹妃才发现,弘历在玩的是永和宫送来的礼物。 据说这是信嫔叫造办处现做的。是一件很精美的金器:巴掌大小的兔子配着一轮明月,最精巧的是,如果拨动月亮,将其从满月变为半月,那么兔子就会卧下去闭上眼,若是再拨回满月,兔子就会做出憨态可掬的双腿站立状,两只前爪胖胖垂在胸前。 “皇阿玛对信娘娘好,想来对信娘娘的孩子也会很好。”弘历忽然出声。 熹妃坐在儿子旁边,脸上并无意外,只是平静听他说话。 比起齐妃母子非常焦急而开诚布公讨论过信嫔的身孕,比起弘昼根本没觉出什么只有裕妃自己辗转反侧内心纠结过——熹妃宫里,其实是最沉默避讳此事的。 母子俩都是心思内敛的人,还从未一起说过信嫔的身孕,谈起这宠妃的孩子会给他们母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但熹妃看得出,儿子是在意的。他成熟的更快了, 弘历拨弄着月亮,轻声道:“儿子还记得,在王府的时候,皇阿玛曾亲口承诺,若年侧福晋有儿子,就会是世子。”他们其余这些儿子都要靠边站。 熹妃也记得那段年氏得宠的时日。 “可太子跟世子不是一样的。”世子位置,基本凭王府自选,可太子位将会是天下主,弘历抬头:“儿子觉得,皇阿玛并不像会因宠失正的帝王。” 熹妃点头,比起当年在王府对年侧福晋的恩宠滔天的吓人,皇上对信嫔的宠爱其实是不一样的,多了许多平和克制。 大概是做了皇帝后,整个人的想法也变了。 然而熹妃却不知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或许信嫔没有得到如年氏那样璀璨逾越的宠爱,但说不定会因此更长久更稳固。 然而无论如何,熹妃都清楚,这是自己改变不了的事情。 她没有能量对付永和宫,更没有法子去改变皇上的心意。她能做的,只不过是努力在宫里过得再稳一点,不给弘历添阻碍。 弘历看着手下的金色月亮,心中却在想着:哪怕做不了皇玛法,皇阿玛,他也要做裕亲王福全或者十三叔怡亲王这样位高权重的王爷。 “咱们母子会过得好的,额娘。” 其实弘时还是过了几年好日子的。他的生母李氏在王府早期很得宠过一段时间。不像弘历弘昼打出生起就笼罩在年氏的阴影下。 弘历还记得,自己四岁的时候,额娘生日,阿玛本说要来后来却没来。当时弘历还小,直接问奶嬷嬷道:“阿玛为什么不来陪额娘了?我可以去找阿玛过来吗?” 他话音刚落,被奶娘一把捂住嘴:“好阿哥!小祖宗!再不能说这样的话。年侧福晋身子不爽快,王爷正不高兴骂太医们呢,您可别撞过去!” 四岁的弘历被当时奶娘脸上的畏惧和忽然抬高的音调吓住了,记忆如斧凿一般深刻。 直到今日他还记得,奶娘当时眼睛都要瞪出来的样子。 他希望有一天,也让人畏惧他,畏惧他的额娘至此。 能像皇阿玛一样做皇帝当然是他心底最深的渴望,但若不成,弘历只看着十三叔如今的威望,也觉得很好。他细心留意过,上书房师傅们对十三叔的恭敬,也不比对皇阿玛差多少,在圆明园时,臣子偶遇怡亲王,也都远远就起手行礼,没有一丝疏忽。 很快到了弘历该回阿哥所的时辰,熹妃也不多留,只道:“回去多整理些功课吧,哪怕到了草原上,你皇阿玛也不会喜欢你荒疏了功课的。” 过了这个虚九岁的生辰,也是一种象征,弘历开始从孩童皇子转变成少年皇子——这个年纪的圣祖都登基了。 皇上看他,也会渐渐摘下‘小孩子’的滤镜,去真正审视他作为皇子的水准。 熹妃想,她从前能帮儿子的就很少,以后只会更少了。儿子只有去跟他的君父学习,看能不能成为一个会被皇上认可的继承人。 弘历也是抱着这样心思去木兰围场的。 而很快,他就看到了皇阿玛处理权臣的现场版。 第70章 十四福晋的三回进宫 雍正帝不是第一回 收拾前身的遗留问题了。 前身对贵妃的宠爱逾制,以至于贵妃横行宫中宫纪混乱;前身对养心殿的宫人约束不足,以至于总有宫女想要扑倒在他身边由宫女加入妃嫔编制;前身对太后和皇后的威信重视树立不足,以至于后宫的宫人如和墙头草似的,居然会在贵妃和太后之间左右摇摆,竟不知该先听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