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93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唯一可虑就是弘时本人的政治素质。 八爷看得很清楚,弘时这孩子,要是不好好□□,别说像皇上这样威压朝廷,按自己的心思大刀阔斧改革弊政了,弘时能把朝廷稳住别被满朝文武反过来压住为所欲为就算关外祖宗坟上又冒青烟了。 但弘时也有自己的优点,第一这孩子智力没问题,甚至脑子还挺好使,背书算数都不错,第二就是这孩子非常好洗脑,心性比较摇摆,八爷在他身上都没花什么功夫,就让他发自肺腑崇拜不已。 八爷觉得,要是皇上下狠手整治弘时,应当能把这个孩子掰过来。且皇上手腕精绝八爷自个儿领教过了,觉得只要皇上出手,就一定能让弘时按照皇上喜欢的样子发展,将来再按照皇上的脉络做继位新君,承袭未做完的事业。 毕竟皇上才三十多岁,盘个三四十年的,哪怕是一块榆木疙瘩都能雕出清明上河图来了。 所以廉亲王是真的有点看好弘时,然后交代了他许多话:“你要做的就是稳,只要没有意外,你总是最先头的那个皇子,已经占足了最大优势。凡事听你皇阿玛的吩咐,他怎么说你怎么做。不要强出头,不要自作主张。” 可以说都是正经真知灼见。 弘时把真知灼见没怎么听进去,他只顾着激动了:八叔在他心里地位很高,那是运筹帷幄的神仙人物。既然八叔说自己没意外会是太子,那自己岂不是稳了、 这孩子也没想想,他茶仙似的八叔为啥把自己运筹帷幄到云南去了,他只是心潮澎湃。 但这会子听齐妃说起信嫔有孕,弘时就紧张起来:这不就是八叔说的意外吗! 弘时从七八岁到十四五岁这段人生观塑性阶段,几乎都是听齐妃在念叨:哎呀年侧福晋(年贵妃)可不能有孩子啊,皇上那么宠爱她,年家势力又大,她要是有了孩子你就是小白菜了。额娘没用不能继续得宠,弘时你要靠自己啊,最好老天爷有眼让她一辈子没有孩子。 这给弘时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做噩梦都是年侧福晋有身孕,他跟额娘在下雨天被赶出了王府。 然而老天爷似乎听到了他们母子的乞求,年氏果然一直无子。 甚至年氏在进宫一年后还失宠了,如今已经禁足好几个月也不见皇上放人。 只是,在齐妃和弘时看来,新起之秀信嫔的威胁绝不比年贵妃差。尤其是一点是他们的心病:年氏再如何得宠也是汉军旗,皇上给一家抬了旗也不能摆脱年氏一族是汉军旗的身份。 正如李氏也是汉军旗一样。 可信嫔不是,瓜尔佳氏是根子上的满洲老姓,家族又一串串葫芦似的牵连着许多王公亲贵。 故而信嫔有孕,让弘时一下子焦躁担忧起来。 我那稳稳的太子位,看起来要飞。 齐妃也被儿子的情绪传染了。自打儿子年纪越来越大,能接触到外头的王公朝臣,齐妃就从照顾儿子变成了依赖儿子。被年氏压得那些年,她一直就盼着儿子出人头地给她争光争地位。 如今看儿子烦恼着慌,齐妃也有些没主意。 弘时顾不得脚上的血泡,在屋里转了好几圈,才驻足问道:“额娘,你瞧着永和宫那边身体如何呢?这孩子能不能留住?” 时人孩子流产率和夭折率都高,哪怕是宫里,也就一半一半的存活率。 弘时先就想到,要是没了这烦恼的事儿就好了。 提起永和宫那位的身子骨,齐妃心情就更差了:“信嫔的身子是出了名的好!太医从永和宫出来都不见个皱眉的。” 弘时听了也郁闷,不由道:“那……就不能有点意外?” 齐妃先是一愣,然后思考了下这个可能性,犹犹豫豫道:“你皇阿玛将永和宫看的眼珠子似的,太后宫里也拨了个嬷嬷过去,虽是个半残废,但到底是跟了太后多年的人,想来也不是个没用的。只怕想要信嫔发生点意外难得很,何况总不好为了折腾她,反而连累了你吧。” 弘时叹气:“是这样,八叔嘱咐我了,不动最稳。罢了!那就看天命吧。”只好回去祈祷信嫔只会生女儿。 齐妃见儿子叹气认命的样子,反而不肯认命了:“信嫔是个极狡猾难缠的人,只看她做贵人的时候,就能把贵妃气的说不出话来就知道了。将来若身处高位,为了自己孩子还了得?” “你放心,额娘自然知道不能乱动,免得牵连你的大好前程,但这宫里看不惯她的多了。” “尤其是年氏,如今还在禁足呢。她若是知道害她失宠的嫔妃有了身孕,以年氏的性子,必要气疯了。” 第65章 新型人际关系 裕妃见过儿子的隔日就往永和宫来了。 这也是姜恒有身孕后, 第一个独自上门探望她的嫔妃。 秋雪进门通传裕妃娘娘到访时,姜恒就把脑子里正在写的《论接手重大项目(即怀孕)与职场人际关系(即妃嫔们之间的相处)》的方案按了个隐形暂停键。 从人的生物情感层面,正常的怀孕又叫做有喜,在寻常家庭中是件高兴事,在社交中应当是被祝福的。 但哲学告诉人类,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在不同环境里,同样的事情就会有不同的影响。 如果不带任何感情的将妃嫔类比成职业,那么有孕这件事,就是一个影响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大项目,且影响的还不只是个人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