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52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他们是命好,一年前被分到这永和宫侍候信贵人,相当于直接一把购入涨停的原始股。如今在宫里行走,挂着永和宫里的腰牌,得到的笑都比旁的地方多几分。他们可不想被别人竞争上岗,被从永和宫挤出去,更不愿被新来的人比下去。 尤其是听说这回新进来的宫人,都是皇上吩咐过,要会认字写字的,原本永和宫内的宫女太监们,上扫盲班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暴涨起来。 原本认字写字,是为了完成姜恒的任务,如今却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苦学起来:娘娘现已是嫔位,瞧娘娘的势头将来定会更往上走的,这宫里的人会越来越多,他们必得多做事更忠心机灵,才能在娘娘心里留下位置。 而新进的人,自知比不得旧人的情分,则更是卯足了劲儿想要在信嫔眼里留下名字印象。 一时整个永和宫的氛围充满了竞争感。 姜恒觉得挺好,有竞争有动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总是对的,而且也很公平:我卷的目标是皇上这位终极领导,宫人们卷的目标是我。大家各司其职都有事儿干,共赴美好未来。 果然,很快就有人发挥了小机灵鬼的本色,开始向姜恒贡献自己打听来的消息。 这会子还能走张玉柱门路进永和宫的,总有两把刷子。 姜恒收到了几条新的消息,比如没有晋封的齐妃娘娘心情极差,长春宫甚至当晚就送了一个‘犯错’的太监到安乐堂去。还有秋雪之前未曾打听到的,这次妃嫔晋封的由头,或许来自于八福晋当面怼了皇后娘娘。 相当于永和宫的信息系统,进行了一次升级。 对姜恒来说,新年宴席以及年下各种祭祀并不是什么为难事儿。 她入宫来,后宫日常流程真是参加了不少了。 但有一件事始终在她心上惦记着,那就是将要见到姜姮的生母觉尔察氏。 京中内外命妇逢年过节都要入宫给太后皇后请安,但内、外命妇之间又有分别。 内命妇,即各王府的福晋、侧福晋以及宗室的夫人们,都属于皇室自家人,太后皇后常会酌情留下几位说说话。但外命妇,即官员的母亲和妻室,一般都是按规矩进宫请安后,就跟着大溜儿出去了。 姜恒入宫这大半年来,觉尔察氏作为一品诰命进宫拜贺过几回,但母女两个从来没有机会单独说句话,能遥遥看看对方的身影都罕有。 唯有过年的时候不同。 国人从古至今都是过年大于一切,什么事都是‘过了年再说’。甚至朝廷砍头,也没个年节下和正月里砍的,都会多拨牢饭养到出了正月再处决。 按先帝爷的旧例,大年初一命妇们入宫给太后皇后请过安,主位以上的嫔妃,就能在自己宫里见一见家中女眷。 虽说相见的亲眷数量不能超过三位,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时辰。但这样短暂的时间对于宫中女子来说也是弥足珍贵。 姜恒赶在小年前被晋封,正好赶上了见家人的末班车。 觉尔察氏是真没想到,自己今年入宫就能见到女儿! 观保出京后,觉尔察氏就在家中撑起一家子。 满洲许多大家族一直还带着些草原上的风气,男人外出的时候,女人就要料理家里家外。故而觉尔察氏也知道些京中的官场变故,那官员真是一批批跟割麦子似的被皇上收割走。 她一直关注的后宫更是如此:有两位新人嫔妃失去身份去种花不算,居然连贵妃都因事遭贬直降嫔位,怎么能不让人感慨君威浩大,君恩易逝。 觉尔察氏当真像那些童话故事里,把女儿送到恶龙窝里去的父母一样担忧。 这大半年,觉尔察氏想起女儿就胆战心惊。十三福晋常来走动安慰,只道信贵人颇得圣宠。 十三福晋自觉是安慰,觉尔察氏却更害怕了:自家女儿的性格绵软,得宠了在宫里怕不是要被人嫉妒坑害了去。 她原本只盼望女儿平安,没想到这么快升了主位。 觉尔察氏便哪个儿媳妇也没带,就自己到永和宫准备跟女儿再交代交代。 在看到星动仪、一世如意,芙蓉冻石鼎这些物件后,觉尔察氏就欣慰了。不为了东西珍贵,为的这些都带着养心殿的章子,是御赐之物。 因是内务府的宫女引着进来的,觉尔察氏就先按规矩来:“给娘娘道喜,恭喜娘娘升了嫔位。”等下回见女儿,就是在前头正殿里了。 秋霜给过红封,送走了引路的宫女,这宫里才剩下自己人。 觉尔察氏不是那种迂腐的人,没了外人还要板着身份,一口一个娘娘,一口一个臣妇的恭敬生分。 她很快就拉过姜恒的手:“好孩子,快让额娘瞧瞧。” 亲切的话语,温柔眷恋的眼神,让姜恒一下子就放松下来。 秋雪来上茶,姜恒就顺道给觉尔察氏说起她的宫女的名字。听到这些风霜雨雪的名字,觉尔察氏就点头:果然嘛,算命大师还是很灵的,这些名字旺女儿! 秋雪秋霜顺着姜恒的介绍上来请安,觉尔察氏很快给出两个大荷包:“真是两个好姑娘。” 两人有点懵:就听一个名字,夫人怎么这么高兴呢。 果然女儿随额娘,都是和气大方的人。 而觉尔察氏就像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关心着女儿的生活,很快连声问着:“入宫来可受了什么委屈?皇上待你可好?太后娘娘待你可好?这后宫妃嫔可好相处吧?”